毛主席亲切接见安边县代表团

党满义

<h3><br></h3><div>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国民党十一旅我地下党领导人牛化东、李友竹、冯世光等人举行武装起义,安边人民得到了解放。毛主席高度赞扬十一旅的起义是带动全国国民党军队武装起义的“火车头”。</div><div>组织上任命李维钧为中共安边县委书记,江云为安边县县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在安边县政府领导人任选方面,毛主席指示:安边是国民党顽固派盘踞多年的老巢,人民深受其害,应选择群众威望高、工作能力强、为人民办实事人担任。</div><div>刘文卿,陕西高等学堂毕业,经于佑任介绍加入同盟会。为安边绅士,民国初任安边厅理事同知,曾为安边兴办学校、救济贫苦百姓、资助寒门学子,为民伸张正义,反对外国邪教渗透作出了贡献,经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提名,非党人士刘文卿被任命为安边县第一任县长,邓清辉、张文辉为副县长。</div><div>安边县属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的一个县:辖管范围:安边市、白泥井区、砖井区、柳堡区、东滩区、梁镇区(即五区一市)。其中辖32个乡,682个自然村。</div><div>安边县政府成立后,在清剿反霸、土地革命、稳定局势等方面成绩突出,得到了党中央及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表扬。</div><h3>一九四六年三月初,陕甘宁边区政府通知安边县派一个代表到延安参观学习,代表团由十五人组成。团长刘文卿、江云、副团长刘景林(安小校长)、赵觉民(安小副校长,中共党员)。代表团成员有:田铎、李文俊、邹成山、张永民、韩景璋、张效德、李茂芳、李锦辉、宣文祥、杜玉林及警卫员李万和。</h3><div>大家骑毛驴、骑骡子从安边出发,经周湾、安塞,用了六天时间顺利到达延安。</div><div>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铭、延安城防司令贺龙等人热情接待了大家,并于当晚举行宴会,李鼎铭副主席讲了国内外大好形势以,鼓励有志青年要为解放全中国作出贡献。</div><div>代表团用了六天时间参观了延安机关、学校、抗日军政大学、火柴厂、被服厂等。每到一处到受到热情接待。</div><div>三月中旬的一个早上,由中共中央交际处长柯仲平带领大家来到毛主席住所——王家坪。到了中院,汪东兴已在等候大家。这时一位身穿黑色旧呢子衣服,身材魁伟的人健步向大家走来,他就是毛主席,毛主席面带笑容,边走边问,哪位是刘文卿先生。刘文卿急忙上前和毛主席握手,大家排成一行,由刘文卿介绍,毛主席与大家一一握手。然后毛主席招呼大家进了会议室。</div><div>毛主席询问了三边风土人情和物产,并了解安边县工作进展情况,刘文卿对毛主席说:“主席功劳大,使安边人民获得解放,您还惦记着我们,请我们到延安来作客。”毛主席笑着说:“这不是我的功劳,是陕甘宁边区人民的功劳”。刘文卿说:“安边刚解放,政府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是我们能力有限,工作做得并不出色”。毛主席又说:“有了问题怎么办?要深入调查研究,多开群众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毛主席接着说:“我曾与《三边报》记者谈过,安边是历史古城,又是边区北大门,希望安边县军民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共同搞好安边的工作,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做出贡献”。</div><h3>毛主席的话使大家深受鼓舞。一个月后,大家带着延安精神和抗大作风,回到安边。 </h3> <h3>照片介绍</h3><h3>1975年,定边县安边公社干部张效德(左边戴帽高个子)给安边公社干部群众讲述当年他随安边县代表团去延安见到毛主席到经历。</h3> <p>定边县离休老干部李茂芳(左)曾于2010年给作者党满义(右)讲述1946年3月,安边县代表团一行15人参观革命圣地延安,并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的经过。</p><p>以上资料分别由当事人李茂芳、张孝德、李文俊等同志生前提供资料而撰写。曾刊登于《塞上》、《定边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