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元月下旬,我们深圳老干部摄影创作俱乐部一行25人,在张敬恒老师带领和指导下,来到广东清远市郊区采风。清远是广东省最大的地级市,但人口只有400多万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不少乡村还保留着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和方式,而这正是我们这帮摄影发烧友兴趣之所在。</h3> <h3>时间悠久的民居上还留存着当年时代的印记,簇新的健身器材一字摆开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历史在此对比和撞击。这就是当今广东落后地区乡村的现状。</h3> <h3>乡亲老黄仍然坚守着传统制作豆豉的工艺,粒粒黄豆都要经过精心筛选,豆粒的律动牵动着他对生活的希冀和寄托。孙女们对爷爷的操作似乎没有太多的兴趣,她们有着自己的明天。</h3> <h3>库房中摆放看层层叠叠的黄豆,一缕光线从狹小的窗口中射入,筛落的豆粒沙沙作响,这就是老黄的生活乐章和精神享受。</h3> <h3>老黄的老父亲抱着重孙子,神态慈祥安逸,希望总是寄托在孩子们的身上,这是中国老一辈人普遍心态。孩子的眼光向往着明天向往着未来,是的明天值得他们期待,他们的未来充满想像!</h3> <h3>老黄年事已高,靠手工制作豆豉也挣不了什么钱,退出生涯已成不得已的选择。有人来接老黄的班吗?我们以后还能吃到手工制作的豆豉吗?</h3> <h3>昌记铁铺是我们拍摄的第二个点。虽然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可是农村普遍存在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仍然离不开一些传统实用的农具,所以打铁匠自然有其存在的需求和价值。</h3> <h3>一锤下去,火花四射,这是摄影师最兴奋的时刻,铁匠师傅也很有成就感,因为他的技艺,因为他满足了我们的需求。</h3> <h3>用砂轮打磨出的火花也堪与打锤媲美,只是师傅整天在这高噪声环境下工作,听力必然受损。劳动保护在乡村企业里还远未到位。</h3> <h3>炉火正旺,映红脸颊的师傅专心工作,手艺手艺,手上的技艺,没两下子吃不了这碗饭。</h3> <h3>这位老师傅已白发丛生,看来是吃了一辈子打铁的饭,那淡定的神态和娴熟的技艺,让人心生敬佩。</h3> <h3>噢,看清楚了,这是收割用的镰刀,汗随禾下土,粒粒皆辛苦,我们要珍惜粮食,因为这是汗水的结晶。</h3> <h3>我们拍摄的第三个点是制作陶器的,仍然是手工制作。你看师傅那彪悍的身体和卖力的动作,没有几把力气和技巧是玩不转的。缸是怎么做成的,这就是!</h3> <h3>小陶器主要是手工活了,我们都夸女工长得漂亮,她开心了,可手上的活没有怠慢。</h3> <h3>这位师傅也是夠专注的,旁边的摩托车和小汽车不知是否与他相关,他这手上的活可能是陶厂里的高科技。</h3> <h3>陶器做好要送到窖中烧碚,村里的女人们承担了这份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h3> <h3>让我们看看制成的产品。还不错哦,古朴雅致,民族特色鲜明。摄友中有人就当场掏钱买了,价格很公道哩。聊天中知道,厂里的技术总监是陶瓷学院毕业的大学生。越是传统的民族的的工艺品越有前景,祝乡亲们的陶器厂越办越红火,越办越上档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