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涵春意,诗唱又一年——天台县诗词楹联协会举办丁酉年会

天台县诗词楹联协会

<h3>  "阳和气蜇,品物皆春",恰逢立春之日,梅开之时,2月4日上午,天台万景茶庄内春意融融,天台县诗词楹联协会2017年度工作会议在此召开。县文联主席陈益明、协会顾问杨胜骏、许世琪、许尚枢、叶淩波等四位先生及协会会员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燕萍主持。张密珍会长回顾总结了协会2017年度工作,并对2018年的工作作了部署。</h3> <h3>2017年协会主要工作回顾:</h3><h3>1.举办创作笔会与诗会活动,举办了"华顶云锦杜鹃节采风笔会""端午节诗会"、"中秋诗会"等诗词创作笔会,以及"寒山体诗沙龙"座谈交流活动。</h3> <h3>2.服务县委县府中心工作,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h3><h3>一是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组织会员福溪街道上岙青梅节、南屏乡梯田文化节等集体采风活动,专题创作一百多首诗词,并在天台报及多家媒体上发表,对提升天台山美誉度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h3><h3>二是作为承办单位与组织者,与天台县文联、天台山文化研究会等联合举办"寒山体诗全国大奖赛征稿活动",为深入挖掘、弘扬天台和合文化,促进天台和合圣地建设出力。&nbsp;&nbsp;</h3><h3>三是作为协办单位,积极参与"天台山首届儒学文化节"大型活动,与县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浙东唐诗之路&nbsp;·&nbsp;天台山云锦杜鹃诗词书画创作笔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h3> <h3>3.搭建作品交流平台,编辑推介会员作品。一是编印了《天台诗联》会刊一期,编选会员诗词作品300多首,对联50多副。二是编发美篇9期,在《天台报》上刊发云锦杜鹃诗专辑一期,部分作品被《神秀天台》、《天台资讯》等多家媒体进行转载,得到广泛好评。</h3> <h3>4.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提高会员的创作水平。一是邀请许世琪、许尚枢等老师作"怎样读诗"、"和合文化"等文化知识讲座,进一步提高会员创作水平。二是协会共吸收新会员15名,进一步优化协会年龄结构。此外,今年有四名会员加入台州市诗词楹联协会。</h3> <h3>5.会员作品发表与获奖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本会会员在《中华诗词》、《诗词之友》、《中华辞赋》、《浙江诗刊》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30多首;许尚枢、袁守昂、张密珍、蔡贤标、杨慧芳、王修治6位会员共100多副对联入选《两浙百家三万联》。张密珍编著的《和合文化读本》(合著)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许世琪的《霞客歌》获"首届中国徐霞客地学诗歌散文大赛"二等奖;蔡贤标的《说和合三首》获&nbsp;"寒山体诗全国大奖赛"二等奖,杨春芳的《登顾儒岭怀顾处士》、杨慧芳的《临寒山明岩寺三首》、庞正泉的《为寒山子造像》获三等奖,梁斌等7位会员作品获优秀奖。</h3> <h3>2018年天台县诗词楹联协会工作要点:</h3><h3>一是组织开展"唐诗之路"系列采风活动。围绕"名县美城"建设、 "百里和合唐诗廊"建设,以及"浙东唐诗之路"保护、开发、利用等县委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参与"唐诗之路"课题研究,重点组织开展"唐诗之路"系列采风活动,努力创作有新时代特色的"唐诗之路"采风系列作品,争取多出精品。</h3><h3>二是开展"寒山诗"系列普及宣传活动,助力"和合圣地"建设。整理汇编《"寒山体诗"全国大赛优秀作品集》,积极参与《寒山诗集注解》等通俗读物,积极开展"寒山诗"朗诵等宣传普及活动,进一步弘扬和合文化,让"寒山体诗"与"和合精神"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大众。</h3><h3>三是进一步加强协会阵地建设。建立《天台诗联》微信公众号,搭建网络创作交流平台;继续办好刊物《天台诗联》。</h3><h3>四是通过组织会员采风笔会、沙龙讲座、交流创作经验等方式提高会员创作水平。今年计划开展诗词知识讲座3次,开展创作笔会2次。</h3><h3>五是与教育局、关工委等联合开展诗教活动,组织优秀创作团队走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推进诗词普及宣传与教育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h3> <h3>  协会理事、副秘书长杨春芳通报了2017年度协会经费收支情况</h3> <h3>  县文联主席陈益明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诗联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县文代会第七次会议精神,按照管文新书记提出的"上云端、出精品、获奖项、育人才"的要求,言好志、抒好怀。要把握时代脉搏,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诗词精品,为"名县美城"建设增光添彩。要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播,开展多种举措挖掘、培育新人,使传统文化更加繁荣昌盛。</h3> <h3>  协会顾问、县关工委主任杨胜骏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积极开展诗词进校园、进课堂、组织诵读比赛等多种形式弘扬传统文化,把和合文化融入诗词中,融入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中。要加强诗词文化交流,走出去,请进来,提高诗词作品的渗透力,提升创造水平,努力打造具有天台山特色、个性的文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