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一个摄影大众化的时代,如何让自己的照片更富艺术性和思想性是值得每一位摄影爱好者思考的问题。现利用美篇结合照片来聊一聊个人的体会、感悟、经验和教训。</h3><h3>摄影除了单纯地纪录所发生的事,更应该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表现情感,或宣泄情绪(当然还有一些社会功能,如交流感情,揭露时弊等,但对绝大多数爱好者而言,不外乎上面提及的这几方面)。</h3><h3>准备做几辑,每辑并无专题,图片之间也没有内在的逻辑,手机里看到哪张就搬到这里讲两句,所以大家可以随便挑选着看,并欢迎多提宝贵意见。</h3><h3>本人既不是器材党,也非技术流,所用器材极为普通:一台老旧的5D3+腾龙变焦头28-300mm, 所谓的狗头是也。一向奉行"方便"的原则(实为囊中羞涩)。一生也并未到远方去寻求诗意或佛意(囊中羞涩)。</h3><h3>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给每一幅照片起了个绰号,列为看官千万表吐槽为谢。</h3><h3>欢迎点赞并转发。嘿嘿。</h3> <h3>《风中独吟》</h3><h3>光圈:8 快门 1/100 感光:100 手动</h3><h3>最后一抹阳光从侧面照在树枝上最后一片枫叶上,使叶子略带通透感。由于背景离主体稍远,故没用大光圈,以保留相对比较"端正"的光斑。</h3> <h3>《乡村之晨》</h3><h3>光圈:5.0 快门:1/500 感光:100</h3><h3>为保留天空的细节,对太阳处测光(手动)后期snapseed把暗处稍微提亮,增加了细节和层次。</h3> <h3>《时尚》</h3><h3>光圈6.3 快门:1/100 感光:125 </h3><h3>曝光模式:手动</h3><h3>拍摄时,相机跟踪人移动,同时对焦,锁焦,等人物走道预想之处,即按下快门。这种情况最好用连拍方式,从中选一张姿态相对好一点的。背景明快的杏黄,显示都市的时尚,人物黑白格子衣服和前景(形成框式构图)相呼应,达到色彩的一致和简洁。</h3> <h3>《守候》</h3><h3>光圈: 6.3 快门:2 秒 感光:1600</h3><h3>2016 年秋天去宏村,半夜抵达旅店,住在三楼,从走廊望出去,正好看见有一户人家的灯光依旧亮着,于是为了结合自身,突出旅途,故乡,徽居,右侧大面积的徽居的墙体和左下的灯成对角线,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并形成视觉上的平衡。黑夜里整个画面显得比较简洁,影调统一,在色调上,呈暖色的窗户和夜晚的冷色调形成反差,体现了家的温暖。</h3> <h3>《金色池塘》</h3><h3>从有些摄影作品中, 观者能体会到摄影师要传达的某种情绪,其画面语言加上观者的联想,有时能产生一种共鸣。有时候作品的名称也会给观者的联想提供一些线索。站在夕阳照耀下的池塘边,不禁想起一部老电影《金色池塘》。</h3> <h3>《无题》</h3><h3>有时不取名是出于无奈,怕起不好反而造成误导,有时候则为观者打开想象的空间。</h3><h3>这张片子是典型的极简主义风格。作为主体的几棵树被安排在左下侧,辅之以右上角的太阳,取得画面的平衡,用低机位来表现大面积的天空,从而达到极简的目的。</h3> <h3>《未知》</h3><h3>光圈6.3 快门:1/100 感光:125 手动</h3><h3>拍摄过程和思考:由于是雨天,不知道何时雨会停;会不会正好有渔夫划船归来?;天如放晴,谁会坐上那张椅子?传达一种不肯定的情绪。 </h3><h3>就构图来讲,采用的是对角线(无形的),从右下的椅子引向左上的围网,看到围网可能会引起一定的联想(因人而异);另外圆的围网和方正而有棱角的椅子形成反差;一道栏杆仿佛把块地方划分为两个独立的区域:观者和被关注的。我把这类片子归类为情绪摄影。</h3> <h3>《冥想》或《立禅》</h3><h3>光圈:6.3 快门 1/100 感光度:100 手动</h3><h3>雨天,一个鹭鸶停在围栏上,头转向一边,仿佛在思考鸟生。鸟们真会思考么?</h3><h3>此图用高调的方式,并留有大片的白,亦算是极简风了吧。而且用现在的流行语谓之"佛系摄影"也未尝不可。至少我当时感受到了画面的禅意。</h3><h3><br /></h3> <h3>《雪中玉兰》</h3><h3>光圈:7.1 快门: 1/200 感光:125 手动</h3><h3>可能对植物不够关注,说起傲雪,好像往往只想到腊梅或梅花,没想到今次看到白玉兰傲雪迎春。</h3><h3>拍摄经过:在狮子林的一处走廊,侧头望去,发现几枝白玉兰在窗外探头探脑,衬之于瓦上的一片白雪,近处则有乱缤纹的镂窗,于是有了这张。近景(前景)有虚化的窗格,焦点肯定是落在中景的白玉兰花苞上。 屋檐,白雪自然做远景(背景)。 自己很喜欢这张 。</h3> <h3>《人生天地间 忽如远行客》</h3><h3>光圈: 6.3 快门: 1/320 感光; 200 手动</h3><h3>拍于霞浦,这是在霞浦拍的最后一张,匆匆赶往停车场时,回头看到此景,马上联想到古代文人送客远行的场景,有些人,可能一别就是一辈子。在心里可能很早就有这画面了,所以拿起相机咔嚓成片,不用考虑构图,因为这是最经典的文人画里的构图之一吧。</h3> <h3>《暮色恋》</h3><h3>黄昏,一对恋人依偎在湖边。我不知道怎么给这幅照片取名,因为黄昏恋指的是老年人的恋情。</h3><h3>不过我要讲的是摄影技法之一:引导线。湖边栏杆从左往右延伸,指向那对情人。这是最简单地利用直观的引导线很自然地吸引观者的眼睛朝向主体。同时,左上角的即将落下去的太阳和右下角的人形成对角呼应。这样,有形无形的三角形构图,给画面增加了稳定感。</h3> <h3>《秋的旋律》</h3><h3>秋的色彩, 倒映水中的房子产生的节律感 奏响一曲秋天的歌。</h3><h3>合理利用倒影,可以制造一种间离效果,把影像的内涵剥离出来,赋予照片以新意。横竖线条的变化犹如音乐的旋律起伏和节奏的快慢。</h3> <h3>《书店里的咖啡客》</h3><h3>光圈:6.3 快门:1/100 感光1000 手动</h3><h3>街拍一直吸引着我。此图摄于大学路一家书店(我在街上往里拍)。那男子坐在靠窗的位子,低头在浏览手机。边上一杯咖啡,并不见手头有书。于是在想,这本就是一家咖啡店,为了吸引附近装逼的大学生,就在咖啡馆里放置一点装逼用的参考书。呵呵。</h3><h3>由于近黄昏,光线不够,就提高了ISO. </h3> <h3>《昏鸦》</h3><h3>光圈:6.3 快门:1/250 感光 640 </h3><h3>摄影除了纪录 就是表达 通过摄影语言来表达思想,宣泄情绪,通过被摄体来营造氛围。从构图上来讲,鸟的位置在九宫格的焦点上,左面留出大面积天空来平衡画面。</h3> <h3>《宁静·浆声》</h3><h3>在等待"蓝色时刻"时,一叶划艇进入视线,好像是打破了此刻的宁静,但咕咕的浆声反而使得周围的一切笼罩在更加静谧的氛围中。从而增加了照片的张力。</h3> <h3>《巴松措》</h3><h3>西藏灵芝地区的巴松措是一个狭长的湖,随着光线和角度的变化,水面呈不同的颜色,时而翠绿,时而深蓝。</h3><h3>这张是下午五点多拍的,由于西藏日落较晚,这时阳光还是挺充足的。湖这边的树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影子,微风吹过,湖面上皱起微微的涟漪。一般情况下会用横构图,但这张用竖构图是因为看到湖对面的山坡上的树林一部分沐浴在阳光下,和和这边的亮色形成呼应,增加了立体感和层次感。 </h3> <h3>《G弦上的幽灵》</h3><h3>6.3/ 1/4 160 </h3><h3>慢快门的用意是要让移动的主体产生一种动感,结合像五线谱般的扶手 仿佛一个音符🎵跃动在五线谱上 从音乐家的指间流出 。这张应该算是摆拍,让模特从上面往下走 用连拍纪录每个动作 取一张最能符合自己的想法的观念。</h3> <h3>《倦》</h3><h3>光圈: 6.3 快门:1/100 感光 100 手动曝光 自动对焦</h3><h3>高反差的照片很容易抓眼球。</h3><h3>右上角的猫咪头转向左下角 和阴影的线条平行 互呈引导线,。</h3> <h3>《并非都是影子》</h3><h3>这张用的是快门优先 设定的的是1/100 秒 ISO 是250 (拍前一张时设定的,忘了改了)那么光圈就自动定在22了。如果ISO设在100(正常白天设为100),光圈就可能定在11了,而拍出的效果是差不多的。 </h3><h3>我想讲的是 参数并不永远是重要的,表的内容和最终效果是第一位的。给照片取这个名是因为画面的上半部分确实不是影子,而是后面建筑物的组成部分。总结:拍摄要巧用环境。</h3> <h3>《情人桥》/《廊桥》</h3><h3>这是原世博园的一处景点,是一座类似廊桥一样的建筑。当时经过此处,正好看到一对情侣走上去,等到他们走到这位置,便按下快门(此时连拍比较好)。我觉得只要让光线照到他们的腿上就可,就能表现出对的气氛。环境+光+主体=主题 从构图上来讲,这是典型的对角线构图;而带有弧度的桥栏板有一种流畅的旋律感,横向的楼梯踏步又产生一种有序的节奏感。画面的音乐感可能指的就是这个吧。</h3> <h3>《探》</h3><h3>光圈:4.5 快门:1/160 感光度:320</h3><h3>(光圈优先模式)评价测光</h3><h3>首先,这张是抓拍。根据这人的姿态,及背景,给照片取名"探"。她犹疑的步子,侧身张望的身姿,以及她那带hood的外衣,再加上显得有点神秘的环境,我的第一感觉是她在探寻什么。这是一个佛教圣地,往前走就是去向安放佛祖头盖骨舍利的地宫。通过观察,这女子最终选择不去地宫探个究竟,至于为什么,我自然无法探明。</h3> <h3>《梵音》</h3><h3>光圈:16 快门 1/640 感光度 125 光圈优先模式 曝光补偿 减1/3 档 </h3><h3>此片拍于太姥山 清晨 和同济摄协一干人早起去拍太姥山日出 取景时带进香炉的一角 虽然风铃并没发出声响 但心存敬畏的人仿佛能听到晨钟在心中激荡。减曝压低亮度来营造神秘感。</h3> <h3>《空灵》</h3><h3>光圈:11 快门1/60 感光:160 </h3><h3>广角端28mm</h3><h3>本打算拍落日梯田,无奈云层较厚, 加之雾气台升,无法如愿。但感觉笼罩在一种空灵的氛围中。</h3><h3><br /></h3> <h3>《渔歌》</h3><h3>变焦镜28-300 长焦端 清晨太阳升起不久</h3><h3>拍极简片,要注意水面和船只的比例。一般横向的话,船占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为佳。</h3> <h3>《势·碾》</h3><h3>对比(contrast)广泛用于摄影。包括大小对比,形状对比,冷暖对比,动静对比,影调对比等等。这张图利用卷起的草皮所给出的一种动势,和静态的消防龙头形成强烈的对比;大小的对比也是一目了然。在此类照片中,尽量去掉多余的内容。</h3> <h3>《浦江日落》</h3><h3>在此片中我要表达的是上海的发展。黄浦江代表上海,已经符号化了,所以没有拍大面积的水面。用卢浦大桥表示上海的发展,在建中的楼房,吊塔都表示日新月异的上海。太阳的暖色增加了层次和美感。虽然前景的桥处理成剪影,但整个画面还是富有层次感的。构图上,呈对角线的桥梁给人飞跃灵动的印象,桥上驶过的大巴(特地等它出现才按快门的)不仅给画面增加了动感,还提升了张力。个人感觉有一种律动感,不知观者有否共鸣?</h3><h3>也许有人会觉得左下角的细节没有了,其实我个人认为,不必要的细节就"拉黑"。</h3> <h3>《傲雪》</h3><h3>光圈:10 快门:100 感光度:160</h3><h3>拍雪是有点讲究的,既不能拍灰了,又不能拍得一片惨白,像一张A4纸。通常这里就要用到口诀白加黑减中的白加,即用自动档的话,就在曝光补偿里加一档或更多。当然手动的话,就靠经验了。好在数码时代,总可以试错的,不是吗?总之,要拍出雪的质感,又不能拍得过灰。</h3><h3>此图中间留白,是因为本来想在此抄几句古人的诗。因为面对大雪压梅,不免会浮现古人的咏梅诗,如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也许这当中一段白正好让腊梅的幽香萦绕其间。</h3> <h3>《雪夜》</h3><h3>对比是摄影语言之一,也是我喜欢用的构图方式。画面左侧明亮的大窗户,右侧则显示了室外的黑暗;室内是暖色调,室外则大雪纷飞,冷气逼人。在黑色的衬托下能看到漫天飘舞的雪花。画面上端的树枝上堆满了厚厚的雪,进一步说明,雪下了很久。总之,观者能看到里外对比,明暗对比,冷暖对比。</h3> <h3>《花雨》</h3><h3>这应该属于创意街拍吧。参数真的不重要,任何手机都能拍。关键是发现和抓住趣味点。把主体和环境恰如其分地融合起来是给片子加分的唯一方法。拍摄要有联想。看到这背景墙,我第一反应是想起那首曾红遍大陆的歌:当花瓣离开花朵..... </h3> <h3>《遥望北寺塔》</h3><h3>从拙政园朝北望可看到北寺塔。转成黑白是避开镜头内其他杂色,用漏窗做前景,一是增加层次,二是遮挡出现在镜头中的人头,因为那天拍此景的人太多。</h3> <h3>《形》</h3><h3>雪本身除了是水的结晶体,它是无形之物,就像水一样。它的形状取决于它所附着的物体。</h3> <h3>《煤球》</h3><h3>名字很奇怪是吗?说实话,拍这张时,脑子里就是"煤球"两个字,因为这地方原来是一家煤球厂。提到这一点,我想说的是,摄影,到底该主观还是客观?客观就是记录,主观就是表达。</h3><h3>这张图没有所谓的兴趣点,因为那天只是匆匆经过。想哪天再去一次。</h3> <h3>《如歌的行板》</h3><h3>现在的苏州河已被清理得非常干净了。看到波光粼粼的水面,犹如在听一首旋律美妙的曲子。</h3><h3>拍局部常会使照片抽象,由此产生间离效果,如运用得当,会带来超乎寻常的审美体验。</h3> <h3>《大粮仓》</h3><h3>民生路码头的八万吨大粮仓已被人拍烂了,我最近才提起精神来去了一次。取了一侧的墙体,另一半画面则为蓝天,笔直的铁梯既作为空实之间的分界线,又突出了建筑物的高大;由于墙体上没有窗户,整个画面非常干净,简洁。</h3><h3>再次强调,摄影要做减法。</h3> <h3>《夕阳·女人和树》</h3><h3>在这位置拍了好几张,有长焦端的,有广角端的,有露出太阳的,有不见太阳的。这张不是最满意的,一定程度上是作为反面教材的:这样冲着太阳拍既有损于镜头,有可能harm your eyes. 要避免很容易:往左去一点,让大树挡住太阳的直射。</h3><h3>照片的亮点自然是逆光中人物周围那一圈金光了。 整个画面是暖色调的,虽已是初冬,依然令人感觉非常温暖。</h3> <h3>《私语》</h3><h3>按中文摄影表面上的意思就是摄取影子,我想此片可以诠释"摄影"两字吧。</h3><h3>左侧的人影肯定是画面的所谓的"趣味点"。微风中微微荡漾的水面仿佛为两人的窃窃私语作注脚。</h3><h3>转成黑白是要去除不必要的色彩干扰,使片子更干净。</h3> <h3>《移舟泊烟渚》</h3><h3>摄影作品可以是叙事的,也可以是写意的。拍此类的照片意图是尝试着去picturize some of the verses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h3><h3>此片后期做了点柔化。</h3><h3>此片带点古代文人的气息。你觉得呢?</h3> <h3>《秋意》</h3><h3>和上图正相反,这是典型的西洋油画风格。拍秋景,色调统一很重要,如有人物,则注意其衣服的色彩。</h3><h3>从构图上来讲,这里运用了倒影,丰富了画面,增添了层次,因为一般来说,倒影的颜色要深于原物。人物站立的位置也正好是三分线上。</h3><h3>左侧的白房子可能有点distract the viewer's attention。但也许这避免了画面的沉闷,让画面也透透气。</h3> <h3>《都市村庄》</h3><h3>这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我只是图片化了这一概念。</h3><h3>对比,作为摄影语言,应该不仅仅是留于形式,作为摄影人,如能通过对比来表达深一层的意思,那就更上一层楼了。</h3> <h3>《纠结》</h3><h3>这张是在车上抓拍的,6.3 / 320 / 2500</h3><h3>对象是在卖菜的藏民。当时坐在副驾位置透过驾驶员一侧的窗往外拍的,(车子是在慢速通过一个集市区),所以没拍到地上的菜,也就无法用背景来交代情境。我想说的是,有时候不得不要通过注解的方式去解释一幅照片,这有的照片就不是一张好照片。这位藏民脸上露出的表情是矛盾的,乱哄哄的市场上,没人问津他的货,还得忍受途径的车辆发出的喇叭声和尾气。所以脸上有一种怨恨的表情。这应该算是纪实照片,只是没拍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