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秀社稷 墨润展才情

熊克明

<p class="ql-block"> 丹青秀社稷 墨润展才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散文/熊克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nbsp;丁酉年岁末,经历了几场大雪之后的南京城,显得格外的天朗气清。清扫至路边的残雪在阳光的反射作用下,虽然有些刺眼,却也别有一番情趣,不失为一道清雅袭人的城市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承蒙著名美术家王立慶庆先生的邀请,笔者欣然前往坐落于古秦准河畔的金陵美术馆,覌賞王先生《为人民而创作》绘画作品巡回展。</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矗立在秦淮河畔的金陵美术馆,是一坐地域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它是在维持工业遗产旧貌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内部结构,充分利用空间,以适应现代化的展示模式,并在建筑外观上融入六朝古都建筑文化的特色,集展示、收藏、研究于一体的文化、艺术场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走进宽敞明亮的画展大厅,王立慶先生近300幅风格迥异、包罗万象的美术作品,一览无遗地展示在摩肩接踵的覌賞人流前。从这些不同的创作手法,积简充栋的绘画作品中,不难窥出王立慶先生,是一位酷爱现实生活,勤勉刻苦的美术家;是一位贴近时代,对社会赋有责任感与良知的人民艺术工作者。笔者饶有兴致地鉴赏了他的一幅幅作品,确信无疑的印证了他那句掷地有声的呐喊一一《为人民而创作》!</p> <p class="ql-block">  不言而喻,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而艺术作品的创造过程就是把客观真实化为主观表现,再现出艺术家的个性情感。画家在取材于自然的同时,并非完全写实自然,还会融入自身的感受与情思。所以,艺术作品总是带有画家鲜明的个性色彩,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物情志、山石草木都是有生命的。 </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笔者虽一介布衣,但对称其为艺术的事与物有着本能地向往与崇敬。沉下心来,静静地欣赏着王立慶先生的丹青佳作,不仅让人爽心悦目,还让魚贯而入的观者,明显地感受到整个画展大厅,洋溢着一种别致而又逸趣的韵味。在王先生展示的众多作品中,其独创的“行走的艺术”形式的作品较为引人注目。所谓“行走的艺术”,即画家在行走中,随时随地的用钢笔速写、油彩速写、水墨速写的多种绘画手法,实时快速地勾勒出眼前生活中,人与物的轮廓,再融会画家的创作灵感与艺术加工,使得跃然画纸上的人物与景象,与现实中的人物与景象一样的神形兼备,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  近几年,笔者与王立慶先生的接触相对频繁,几乎每年都要与其或缕缕行行奔赴异地参观学习,或成群结队游历祖国的大好山河。每每与其同行,让笔者记忆犹深,并值得津津乐道的是,除了每日三餐、睡觉外,王立慶先生总是肩挎一只鼓鼓铛铛,黄颜色的大挎包,手捧一本硬面大画本,两只眼睛时时都在四下窥探捕捉,值得他绘画速写的题材。可以说,人不管男女老幼,景不分春夏秋冬,一切的人物景致,随时都会被他速写在案。尤其是他在“钢笔速写”人物及景象方面的技巧,堪称一绝。常常見他一旦捕捉到,值得“速写”的素材,便立马席地而坐,快速地挥动着手中的钢笔,寥寥几笔,“素材”便栩栩欲活地跃然于画本上。其在“速写”时,运笔之神速,笔墨线条变化之丰富,技法之精湛,着实让人击节叹赏,暗暗佩服。据说,我国注册在案的国家一级美术师,有近万之众,但像王立慶先生这样独树一帜,绝技藏身的丹青高手,恐怕屈指可数吧。当然,恕笔者直言不讳,倘若以一代绘画艺术大师的标准来衡量的话,王立慶先生在美术艺术素养与创造力上,尚有些许的提升空间。</p> <p class="ql-block">  北宋时期的文学、书画大家苏轼曾经说过:“平淡乃绚烂之极也。”战國前期的《论语》一书中也有过:“绘事后素”的美学观点。从《为人民而创作》的画展中,能较为清晰地解读出王立慶先生的艺术审美取向,大致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个特征,作品全方位的表現了多个阶层的现实生活状态,人物传神,景色清丽素雅,以极为生机蓬勃的构图,写真时代。特征之二,以朴实、厚拙的审美情趣,写意平民市井舒适安逸的生活,以一幅画一个故事的布局,来简喻与讴歌华夏来之不易的长治久安。第三个特征,以大道至简,平淡天真的情韵格调,以巨幅长卷的艺术形式,呈现一种宽博与坦荡。其所勾画的异国人文风情长卷,温宛厚重且忌怪异奇伟,让赏鉴者有一种笔墨清新浓郁、意境深邃旷远、可居、可游、亲切和不胜流连之感。</p> <p class="ql-block">  笔者以为,凡是能赢得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往往都是大象无形,真理粗朴,且动态强烈震撼,静态意境无限。究其原由,就在于那些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一定是凝聚了艺术家高深莫测的灵感;凝聚了艺术家高度概括的艺术抽象;凝聚了艺术家独特高超的技法;凝聚了艺术家高华唯美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佐证了一个道理,即一切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它所依赖的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但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的表现,它可以承载其具体的历史,从而具有一种永恒性,人们可以永久地从中得到精神的寄托与审美的满足。这或许就是王立慶先生竭力举办《为人民而创作》画展的人生价值之所在,目的之所在。</p><p class="ql-block"> 至此搁笔之时,笔者由衷地祝愿王立慶先生,此次画展取得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8年2月3日拙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