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岁月忽已晚。走着走着,大半生就在身后了。</h1><h1> 于是,心中开始为向晚的时光做些预备。</h1><h1> 这几夜,似乎总有突兀而至的雨,雨来时响雷和闪电也会相随,夜半于隆隆的雷声中,从书房轻悄地赤足而下,二楼卧室的落地窗拉的是厚重的遮光帘,惊心的闪电会被挡在窗外,心里便觉安全稳妥些,然这样的夜到底便不再安宁了。</h1> <h1> 昨夜亦是如此。</h1><h1> 上午上班,头脑沉重,便搁置起手头的活儿,让自己闲散些。</h1><h1> 开微信志愿者群,在大屏发一咨询帖:亲们,可有谁认识会弹古琴的老师?</h1><h1> 素来对于乐理全然无知,却莫名地钟情于古琴,以为那悠远、沉静又饱满深邃的古琴曲无异于天籁。每当夜不安眠、心怀忧思之时,一曲《鸥鹭忘机》、《碣石调幽兰》,会让夜沁出甜香、宁静,心也便抛了慌张、凉薄而冲淡、安闲甚至馨香起来......</h1> <h1> 咨询帖刚已发出,微友烟雨便回道:“姐姐为什么不学古筝?我报了一个成人班,已经能弹几首曲子了!休息还可以喝茶听老师弹曲.......”</h1><h1> 我一时语塞。</h1><h1> 为什么不选择古筝呢?</h1><h1> 或者是因了俞伯牙为失知己痛摔名琴“号钟”的悲壮,或者是玉碎于楚庄王之如意锤的“绕梁”琴的绝响,也或者是为了司马相如的“绿绮”所奏《凤求凰》对文君的深情...</h1> <h1> 如果说,古筝是京戏中响亮的花旦,那么古琴该是水袖拂地、清音婉转的青衣;如果说,古筝是御园里牡丹,晴日下的杜鹃,朝露中的石榴,那么古琴便是浮云下的青竹,孤崖上的傲梅,空谷中的幽兰;古筝是为悦人,古琴是为悦己;古筝悠扬,古琴悠远;古筝醉人,古琴醉心…….</h1> <h1> 向来会固执地爱恋唯美至蚀骨的事物,有时甚至于会沉溺,会迷失,于是决定在退休之前学弹古琴,决定从此后的所有晨昏与古琴相偕相伴,尽管筋骨不再柔软,心思也稀疏迟钝,对一帧古琴的痴迷,却仍忍不住让我满怀深情地向她凝望……</h1> <h1> 号钟,绕梁,绿绮,焦尾,请等着我!等着一个张着仓皇的眼,从红尘烟火中归来的旅人,在宁静的琴曲中安放疲惫的心 魂......</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