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期末考试结束后,你会做什么呢?睡个懒觉?跟同学去哪里“浪”?或者遁入念念不忘的网络世界?</h3> <h3> 温州市第十九中学七年级5班的志愿者们选择--离开温暖的被窝,把关爱带给滞留在火车站广场等待踏上归家旅途的人们。</h3> <h3> 2月2日早上8点过,气温接近零度,感觉格外寒冷,太阳的微笑似乎是给志愿者们特别的赞许。</h3> <h3> 找到组织单位温州市社区心理援助志愿者协会的大本营后,小志愿者从自己背的“百宝箱”里掏出衣物、食品、图书、彩笔等文具,摆满了摊位,顿时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和家长们。按之前的分工,小志愿者们开始分组行动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发送亲子沟通宣传手册,顺带指路带路、帮提行李。明确任务后,很快,火车站广场上活跃着红色小马甲们的身影。</h3> <h3> “小朋友,这盒彩笔送给你,这份宣传手册带回去跟爸爸妈妈一起看哦。”“"阿姨,您好,我们是学生志愿者,看看我们的心理宣传手册吧,你在外面工作辛苦了,它可以帮您更好地和在家等你的孩子交流。”同学们感受最深的不是送出手册和物品的喜悦,而是猝不及防的拒绝,他们说最难受的是对方一个字都不说,就摇摇手指;还有人怀疑他们的好意。</h3> <h3> 怎么取得信任顺利地送出宣传手册呢?他们总结:第一要会观察,要送给站着静静等待的人,他们有时间看宣传手册,而走路的人往往都急着赶火车,你发手册还可能防碍别人。第二要有礼貌,先准确地称呼对方,比如“叔叔”“阿姨”,这样比说“你好”更容易拉近距离。第三口才要好,要主动地介绍我们的活动和宣传手册的作用。</h3> <h3> 就在我们的小志愿者们想尽办法完成任务时,广场上出现了另一拨来自绣山中学的学生志愿者,有了竞争,两拨人马更是铆足了劲“比拼”。带去的物品都分发完了,亲子沟通宣传手册也被放进很多人的行李,小志愿者们的“比拼”给更多回家的人们带去温暖,带去关爱。</h3> <h3> 小志愿者们有很多感想,现场交流后迫不及待地写下来。<br><br> 最后,两拨小志愿者们围聚在一起,借华罗牌述说新年愿望,给自己加油鼓劲。</h3> <h3>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让小志愿者们走出学校走进社会,从关注自己到关爱他人,扩大了视野,感受到助人的快乐,同时提升了责任意识,锻炼了合作、沟通、观察、抗挫等能力,是另一种有助于成长的有意义的学习。志愿者们收获满满。<br> <br> 参加活动小志愿者:施雅文、郑昕芽、贾灏、郑礴旭、王佳祺、吴妍瑶、戴婧而、陈庆驰。<br> 陪同家长:施雅文妈妈<br> 带队老师:徐梅<br> <br>撰稿:徐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