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新年即将到来,在放寒假之前,我们大一班一起学习了春节祝福的礼仪。</h3> <h3>一、春节的来历:</h3><div> 传说,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寒冬将至,出来食人,使人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这种凶恶的猛兽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 在"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燃起熊熊大火,"年"听到爆竹的响声,便逃走了。以后,人们开始以"挂红灯、放爆竹、吃年饭"来庆祝新年。</div> <h3>见人称呼不可少</h3><div>一般来说,比较常见的亲人,懂礼貌的孩子都会称呼,如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但是,春节期间的客人比较多,这就要靠父母提前教导该怎样称呼就要见面的客人。由于一些称呼孩子平常少用,叫的时候比较口生。如果你等与客人见面了才教孩子称呼,孩子或许觉得别扭不肯开口,若你在见客人之前和孩子“排练”着称呼一下,孩子称呼起来就很自然了。</div> <h3>祝福话语要多说</h3><h3>爸爸妈妈们可以事先教会孩子用手势打招呼:抱拳作揖、看到亲朋好友微笑打招呼。然后就可以教他们说“恭喜发财”、“新年快乐”、“岁岁平安”之类的吉祥话和祝辞。</h3> <h3>红包礼仪</h3><div>过年最让孩子们欣喜的就是拿红包了,不过,要知道,拿红包也是要讲究礼仪的哦。接红包与拆红包,都是有技巧的。掌握这些小礼仪更能体现孩子的乖巧懂事,家长们也更加的有面子</div> <h3>要点一:接过红包要致谢</h3><div>长辈给红包的时候,孩子们要双手接过并向长辈们说声谢谢。要如果孩子太小还不会做,爸爸妈妈可以扶着孩子的手,双手接过红包,然后带着孩子一起说“谢谢”。</div> <h3>要点二:红包不可当面拆</h3><h3>幼儿还不会知道红包是什么,只要告诉他别人给他时,要说声谢谢,然后放进自己口袋或给妈妈。孩子稍懂事后,要事前跟他们说好,接过红包,千万不能当着客人面拆开,最好的做法是马上把红包放到爸爸妈妈的袋子或孩子自己的袋子里。</h3> <h3>餐桌礼仪</h3><div>过年过节,少不了宴请客人。如果在平时,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孩子吃饭随意点倒也没什么。不过,当有客人在场的时候,餐桌礼仪就不得不注意啦,这样才是一个懂事有礼的好孩子。</div> <h3>待客礼仪</h3><div>春节期间,家里面会有许多的客人,不仅大人们要讲究待客礼仪,小宝宝们也要注意。有客人在场的时候,言行举止都有讲究,这些小细节,家长们可不要忽略。</div> <h3>拜年</h3><h3> 祭神祭祖之后,儿孙们开始向长辈亲人拜年。传统的拜年礼是向长辈亲人三叩首,现在大多已经改为三鞠躬。一边行礼,一边祝愿长辈身体健康,万事如 意。长辈端坐,接受儿孙们的拜年以后,把一个红包送给儿孙们。这就是"压岁钱"。一般作为孩子们春节期间的零花钱。其他亲戚之间则互相拜年,陆陆续续,可 以持续很多天。朋友之间见面,则互道"恭喜发财"或"春节好",以示庆贺。</h3><div> 拜年活动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孝敬孝顺;长辈对儿孙的慈爱关怀。亲戚朋友之间 的拜年,也极大的促进了彼此感情的加深。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拜年活动。宋代诗人戴复古《岁旦族党会拜》:"衣冠拜元旦,樽俎对芳辰。上下二百 位,尊卑五世人。排门乔木古,照水早梅春。寒事将消歇,风光又一新。"把当时大家族二百多人互相拜年的活动写得有声有色。</div> <h3>最后,祝各位小朋友及大朋友们新年快乐!如意顺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