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人画本来就是玩出来的。非常好玩的。可相关的书籍,理论性强,不好玩。我对文人画很喜欢,因为她带来了许多的开心。我开心了,也希望大家也开心,于是戏说一下文人画。但愿搏高手哂笑,搏道友会心笑,搏大家一起笑。无论如何,笑一笑十年少。</h3> <h3>既然是戏说,我就想到那说到那。文人画的开山祖师是唐代诗人王维。王维是中国人都熟悉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最著名的诗却是"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这是一首爱情诗。小资情调十足的,可以给心上人送红豆;这个比土豪送别墅便宜还多情。说到别墅,又是一桩公案。王维经历安史之乱后,对这俗世凡尘彻底灰心了,加上他很信佛,于是在终南山依山傍水处,建起辋川别墅,过起半官半隐的生活。他诗说"晚年惟好静 万事不关心"。世事无常,不想关心了,但大把的时间总是要打发吧。于是他画呀画,画了很多,纯粹就是打发时间。画,纯粹消遣娱乐,不是为了饭碗(不卖画),这就是文人画最基本的特点。这个是祖师爷便开启的模式。这也是文人画区别于院画和匠画的重要特征。因为娱乐,可以自由画;因为自由,容易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独特风格,所以历代文人画家都很有艺术风格。王维这个人太聪明了,做什么像什么,这一画不要紧,画成文人画的祖师爷了。年代久远,王维真迹没有流传至今,但宋代的摹本留下了。摹本就好得不得了,真迹自然是极好。他最著名的是《辋川图》和《雪溪图》。(见下面图)</h3><h3>《辋川图局部》</h3> <h3>《雪溪图》</h3> <h3>王维最大的贡献就是确立了水墨山水画的历史地位。在他之前,中国的山水画基本上是青绿山水画,而且在隋唐就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青绿山水画色彩艳丽,见者易生喜悦,但制作工艺更繁复,是传统院画和匠画的重要形式。唐代著名的青绿山水画画家是二李父子(李思训、李昭道)。下面为"二李"青绿山水画,比对一下便知与水墨山水画不是一个路线。时至今日,青绿山水画和水墨山水画依然并行。</h3> <h3>王维是修禅悟道之人,青绿山水画显然是外观过于炫酷,而水墨山水画(可浅设色)更符合他"平淡是真"的隐士心态。他的水墨渲染的技法,以及平淡、内敛的审美情趣,为中国画创作开辟了另一路,这一条路被后世的文人代代传承和弘扬光大,那就是文人画。文人画就是以水墨为主,且画家往往是修禅悟道的隐士、文人、和尚、道士。王维也就被公推为开山祖师爷了。(拜一拜)王维之后,把水墨山水画推向高峰,并取得优势地位的人,是五代、宋初的荆浩、董源、李成、范宽等人。而对后世文人画影响最大的是董巨(董源以及弟子巨然)。</h3><h3>下面分别为荆浩、范宽、李成代表作。</h3> <h3>画史上,荆浩、李成、范宽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水墨山水画至此,达到高峰。他们都是隐士,应该归属于文人画。然而,世事变迁。北宋灭亡之后,中国文化重心南移,南宋之后的大才子大画家,往往出自江南一带。仨人是北方人,所画的都是北方山水,与江南山水显然不同。江南水乡出来的这一大批文人画家,遵循"师古人师造化"的画理,便把目光投向了与仨人同一时代的董巨,因为董巨画的,就是江南山水。董源本来就是院画家,主用披麻皴画江南低矮的山,成了后世文人画家最推崇的作品。明代董其昌(江南人)创山水画南北宗分派,董源成了南派山水画的开门祖师,画史地位越来越高。可见,所谓文人画和院画,也没有绝对的界限,往往是并行但互相影响的。下面为董源和巨然画。第一张为董源的《潇湘图》,是不是很像元四家的作品。元四家就是从董源这来的。</h3> <h3>文人画自王维至北宋时,实践已久,需要有人来理论提高了。这个人就是举世无双的天才苏东坡。苏东坡诗文书画都是一等一的好,难能可贵的是,他并不恃才自傲,而是朋友遍天下。文同的墨竹很出色,他就跟文同学画竹。有次,他手痒痒想画竹,身边没墨但有朱砂。于是他便画朱竹,画成了洋洋自得。有人问:"这世上哪有红色的竹子?"苏东坡反问:"那你见过黑色的竹子吗?"对方无语了。墨竹自唐就有,宋人习见不以为怪,朱竹乃苏东坡首创,自然有人觉得怪了。苏东坡所画朱竹未留下来,下图为启功先生画作,可见文人画之一斑。</h3> <h3>中国画至北宋,非常完备,院画的写形(写实)能力也达到高峰。苏东坡首先提出"士人画"的概念,并与画工画相区别。大致说来,画工画重外形,士人画重意。打个比方,画工画好比时装女模特,人见人爱;文人画好比才女,有内涵。苏东坡有很多士人画的论述,为文人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董其昌后来把士人画改名为文人画,但理论上全盘接受了苏东坡。苏东坡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论述是"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看画,执着于看画得像不像,这样的欣赏水平还是儿童一般幼稚。当今的很多成人看画,也是这么幼稚可笑的,于是西洋的写实油画常常惊艳到世人。幼稚!这是苏东坡说的。不是我说的。画重意,这是中国画最进步最核心的思想,哲学基础是佛道思想。意,有诗意、意思、意味、意念、意气、思想观念等形而上的理解。苏东坡说王维"画中有诗"。谢赫六法首重是"气韵生动"。中国画分工笔画和写意画。文人画往往是写意画,这是苏东坡理论上提高了写意画的地位。苏东坡留下的画不多,最著名的是《枯木怪石图》。此画中,可以看到东坡坎坷曲折的不幸遭遇。见画如见人。</h3> <h3>宋代文人画盛行,有一批文人雅士绘画水平相当高,如李公麟、二米、晁补之、乔仲常、三宋等。其中对后世文人画影响最大的是二米,也就是米芾和儿子米友仁。米芾就是书法史上的巨星米颠。今人学行书,多学米芾,其笔法精妙,"八面出锋"。米芾是宋人穿唐朝衣冠,所到之处引无数人围观。好奇石,穿着官服朝拜一方奇石,边拜边呼叫"石丈"。这成了后世画家喜画的题材"米颠拜石"。米芾痴迷古书画。正是这样一个疯疯癫癫的米芾,发明了独特的"落茄点",传统的山水画法"勾皴擦染"被他破除了。其子也学他法。二米的画被称为"米家云山"。米氏父子倡导了"寄兴游心"、"清玩"、"墨戏"等非功利主义的艺术观,影响巨大。时至今日,画家常题"戏墨",便自二米开始。我想,米芾最大的贡献在于别出心裁。别人那样画山,我偏这么画,也是山呀。艺术的价值在于解放约束,在于启迪智慧,丰富心灵,创造个性化的人生。自由万岁!</h3> <h3>文人画发展至元代,进入了一个高峰期。尤其是山水画,达到了文人山水画的顶峰。首功应归于赵孟頫。赵孟頫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大艺术家,也是一生纠结、痛苦的人。他是宋皇室后裔,但归元做了大官,享受人间荣华富贵,又身负"汉奸"的骂名。纠结、痛苦,很折磨人,但往往也是艺术创造的源动力。赵孟頫投入很大的精力去做艺术,成就惊人。其书法诸体皆能,成就卓越,乃书法史上的大书家。其画也是各种题材皆精,尤其是山水画,对后世文人画影响很大。元四大家都受他影响。有人"道德至上",因"归元"老贬赵孟頫,我觉得挺无聊的。古籍上,蒙古人的祖先,也是炎黄子孙,只是分支而已,不必拘泥于族别。艺术是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赵家天下并不拿赵孟頫当人才,相反,是元朝皇帝给他最高的礼遇,也让他的艺术实践和理论得到了充分发挥影响力。</h3> <h3>图为赵孟頫名作《鹊华秋色图》和《水村图》</h3> <h3>中国画的画风以清为高。赵孟頫"欲使清风传千古,须如明月印千江",其画,开创了文人画新的境界。元代文人画,无不受他影响。元四家之黄公望是他的学生,王蒙是他的外㽒。赵孟頫特别强调书法用笔对文人画的作用。其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从此开始,文人画特别特别强调书法用笔。书法水平高低成了评价文人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这个影响巨大。时至今日,有人说,光看落款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画好不好。书法的重要性如此。</h3> <h3>赵孟頫之后,代表元代文人画最高成就的是元四家黄公望、倪赞、王蒙、吴镇。黄公望是道士,吴镇是隐士,占卜为生。倪赞散尽家财,以船为家,流落江湖。王蒙半隐半官,在明初死于权斗漩涡。黄公望是赵孟頫的学生。他常坐对山水之间,静默无语,或见奇峰怪树,模写下来。其名著《富春山居图》长卷,把中国古典山水画推向了高峰。我多次阅读此长卷,每次都隐隐激动,仿佛听到了道的呼唤;又仿佛聆听古典音乐,一段又一段的高音和低音构成了和谐乐章。</h3> <h3>富春山居图</h3> <h3>《富春山居图》充满传奇色彩。其乃明代文人画的祖师爷,更是收藏家们的至爱。收藏家吴洪裕临死之际,要烧《富春山居图》和《千字文》,给自己殉葬。家人先烧了《千字文》,次日再烧《富春山居图》。就在国宝即将付之一炬的危急时刻,人群里猛地窜出一个人,"疾趋焚所,起红炉而出之",愣是把画抢救了出来。他就是吴洪裕的侄子,名字叫吴静庵。这一烧一救,都是爱。吴洪裕爱之入骨,以画殉葬,自私自利之极。吴静庵救了此画,因此留名画史,也是趣事。多少画家穷一辈子精力也没办法留名画史呀!这一烧,长卷一分为二,其长的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名《无用师卷》,其短的现存浙江博物馆,名《剩山图》。完整的山水画分离成两段,是否预示着祖国的不统一呢?两段画曾经合壁在台湾展出,轰动一时;台湾什么时候才能回归呢?关于《富春山居图》,还有一段公案。乾隆皇帝得到了一幅明代人临摹的《富春山居图》,鉴定为真迹。后来见到了真迹,以为贋品。天子开金口,假成真的,真的成假。可见权力之荒唐。乾隆是中国史上最令人恶心的皇帝!其寿命长,爱文雅,但天赋平平,又自命不凡。多少古代书画,他都在上面题上庸俗无聊的诗句,书法又平庸,仿佛蛋糕上的苍蝇。我看古画,往往见到乾隆的笔迹,厌恶但无可奈何。乾隆好舞文弄墨,却大兴文字狱迫害读书人。这种打压别人抬高自己的掌权人,懂得什么文雅事!不过显摆而已。权力造恶于文化,史上不少,秦始皇之焚书坑儒,朱元璋之杀文人等,清之文字狱,但乾隆之在画上题诗,最令人讨厌。清宫戏中,乾隆成了和蔼可亲的"皇阿玛",民众看得津津有味;编剧者无知,观众也无聊。俗世不堪如此。</h3> <h3>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h3> <h3>倪赞乃富家子弟,有洁癖强迫症。一天到晚都要不停地洗手。他哥死之后,由他当家,他讨厌世俗的生活,散尽家财,搬到船上住,流落江湖。倪赞是彻底的隐士。所以他的画,画格最高,被誉为最高境界的"逸品"。观其画,没有一丝人间烟火气。寥寥数笔,水隔两岸,枯树凉亭,画面上无人。极冷极清。文人画至此,到顶了。明代,富人互相攀比,以有没有倪赞的画为雅俗的区别。他的画,极空灵,雅之极,静之极。明清时期的文人画,喜爱模仿倪赞画风,几乎得不到其精神。明清画家是要卖画的,心灵有烟火气息画格便到达不了极空灵的境界。四僧之弘仁,画格类倪赞。</h3> <h3>倪赞曾多次劝好友王蒙彻底隐居。显然,隐居中的王蒙仍存济世之念。明初复出做官,后被残酷无情的政权害死于狱中。王蒙是赵孟頫的外㽒,绘画技术高超,画风多变,是元四家中画得最繁复的,其画密密麻麻复杂之极。倪赞称其"笔力能扛鼎"。其画元气淋漓酣畅,抒发情感情绪痛快,又是另一路径。倪赞和王蒙是好友,但画风很不一样,可见文人画之一端,"君子和而不同"。各人随着自己的禀性自在地表达感情。互相褒扬,相互唱和。比起门派之见,互相攻击,人生的层次高太多了。文人画至元代,还是文人雅士的游戏,并不是谋生的方式。所以自然而然就会发展到了极致。</h3> <h3>吴镇是典型的隐士,极少与人交往,占卜为生。他最喜欢画渔父图。据说吴镇与当时的名画家盛懋比邻而居。盛懋的画大受欢迎,门庭若市,而吴镇的画风无人欣赏,门庭冷落。吴镇的妻子劝吴镇也学学盛懋的画风,卖画养家。吴镇不以为然,自画其乐,自信满满地相信自己的画会超过盛懋。果然到了明代,吴镇被誉为元四家,而盛懋反而默默无闻少人提起。这个故事可能是后人杜撰的,但也反映出来一个普遍现象,文人画往往是讨不了俗人的喜,但讨文人喜。画多由俗人买,画史却由文人写。一旦被画史认可,后辈收藏家必然争购,价格就不断上涨。可见,画价并不一定真实代表一个画家的价值。当今社会,金钱在追逐所谓的名家书画,市场大肆炒作。这个与艺术关系不大,乃世俗的金钱游戏。一个画家的价值,要放在画史地位去衡量。元代文人画,还是保持着一贯作风,抒情达意,不是谋生的手段。这些大师,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都能写文做诗,绘画只是娱乐。文人山水画至元代,到顶了。后辈山水画,要么学元人画讨生活,要么革新技术另谋出路。无论如何,抒情达意的文人山水画渐成绝唱。</h3> <h3>南海云鸥临吴镇渔父图</h3> <h3>元代是一个特殊的朝代,汉族读书人的社会地位普遍很低,"臭老九"也。元代没有画院,也不控制文艺,无法在官场发挥才能的读书人,把聪明才智自由地发挥到了文化上。到了明初,朱元璋铁腕治理国家,杀文人杀画家,文人画大衰退。至明中期,国家稳定,江南地区经济繁荣,文人画重新兴起。最具代表性的是吴四家,沈周、文征明、唐伯虎和仇英。由于文人画的样式已经被世人普遍认可,按文人画样式画的画受欢迎,好卖,于是文人画反而开始走向了职业画家的笔下,于是如明之前的文人画反而越来越少了。沈周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他是隐士高人,画学元四家。文征明把吴门画派推向了高潮。唐伯虎本来就是文人,但走向了卖画为生的境地(这在古代是不算好事。因为等级森严,士、农、工、商,纯粹卖画类似工匠。)可见唐伯虎这一生是极抑郁不得志的。他学的是南宋院画这一路,但画上往往是题诗,学文人画的做法。文人画和职业画合流,唐伯虎是典型人物。仇英是职业画家,画技全面,青绿山水画极好,也能画出极好的文人画的样式。至此,文人画由业余爱好变成了职业画家需要掌握的技术。这个跟市场有关。职业画家是画技高超的全面的,为市场需求而画。</h3> <h3>沈周和文征明有祖产,虽不全靠卖画为生,但也卖画(并不以为耻)。这是明中期江南经济繁荣,出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萌芽,引起了人们思想的改变。唐伯虎出身商人家,一举考得南京解元,走上了士的阶层,鱼跃龙门。后因被冤科场做弊,又被打回原形,内心痛苦可想而言。在传统社会中,社会等级森严,士的阶层有特权又有优越感。商人虽然有钱,但社会地位低下,买来文人画显示自己的品味,也可沾上点士人气,让子孙也可努力攻读,争取科考成功。这也是文人画越来越受到追捧的社会根源,也使得文人画的样式变成了职业画家必学之技。时至今日,美院的国画学,必学文人画,一样的。至明中期,文人山水画已走向职业化,文人士大夫的业余时间的墨戏,渐成绝唱。仇英是典型的画工,写文人画也极好,便是代表。</h3> <h3>文人山水画,在元四家那已达顶峰。文人花鸟画,在宋元虽然有人在画,如文同、倪赞、吴镇的墨竹,郑思肖的兰,王冕的梅花,等,都很有名。把文人花鸟画推向顶峰的是徐渭和八大山人这两位划时代的大师。徐渭是明代杰出的文人,有人推他的诗歌为明代第一。他一生坎坷,精神压抑到病态成疯子,自杀九次而不死,误杀继妻入狱七年。73岁死于贫病。徐渭一生著作了大量的诗文、书画、戏曲、小说等,成就都非常高。他的画,典型的文人画,开创了大泼墨写意花鸟画,画史地位极高。徐渭的绘画主观感情色彩强烈,笔墨挥洒放纵,从而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了书写强烈思想情感的最高境界,把在生宣纸上随意控制笔墨以表现情感的写意花鸟画技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中的里程碑,开创了中国大写意画派的先河,为文人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画风对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以及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h3> <h3>看上图,就是最典型的文人画。墨迹葡萄,在似与不似之间。最值得玩味的是徐渭自己的题诗</h3><h3>"半生落魄已成翁,</h3><h3>独立书斋啸晚风。</h3><h3>笔底明珠无处卖,</h3><h3>闲抛闲掷野藤中。"</h3><h3>这那里是画葡萄,分明就是画徐渭自己。一看题诗,一个怀才不遇的落魄文人形象深活着在画面上。很多画家,画的葡萄就是葡萄。葡萄能值得几个钱?这是工匠画的套路,把葡萄画得水灵水灵通透的,但只是葡萄。徐渭表面上是画了葡萄,实际上是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他画的是人。所以徐渭的画有价值,非常值钱。为什么?人当然是要比葡萄值钱,何况是才华横溢的徐渭。</h3><h3>各位看官,至此应该明白什么是文人画了吧。文人画的画面,无论你看到什么东西什么场景,都要细究画者的深意,而不是就表面的东西。只看表面的画,那就看画得像不像;而文人画,是要越过表像,去欣赏画面背后的意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