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全县弘扬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的活动中,在县委、县政府"让老年人享受幸福快乐生活"的目标中,我想到了我"任性"而又幸福的母亲。</h3> <h3>一、苦难的母亲</h3><h3> 母亲生于一九二八年,今年正满九十岁。九十年的风风雨雨,一生的沧桑。妈妈最难忘也是最苦的日子是少女时代,那时母亲大概十四五岁,为了躲避入侵的日本人,母亲跟随大人躲到了山洞中,一躲就是四十多天,带着满身的虱子和一身的烂疮,回到满目疮痍的家中。家毁了不可怕,只要人在,家可以重建,但是更大的灾难在等着她,回家不久,外公在乱世中死于非命,外婆也积劳成疾,不久也离开人世。飘摇中,十五岁的母亲担负起下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的家。外公当年是个富商,在当地有两间店铺,做日用杂货生意。逃日本人前,曾把不少的匹布和货物藏在家中的楼板隔层中,逃过了日本人的浩劫。外公外婆过世后,母亲姐妹四个本可靠变卖这些货物生活,可是老家的舅舅过来主持家务,她那亲爱的老舅把这个家当成他敛财的门道,大多货物被他变卖带走了。一些同乡看着母亲几个可怜,自发为她做主,用剩下不多的货物,换了一点土地,每年靠收取微簿的租金生活下去。说起收租,并不是我们电影中看到的地主、地主婆那样,坐在家中趾高气扬的指使农户称着一担担的谷子,而是在收割时,母亲带着一帮年幼的弟妹到田间讨稻谷,讨来了稻谷自己打,自己晒,以备下一年的粮食养活一家四口。我想象不出一米五个子不到的母亲,是如何从别人的口中讨来谷子,挑着谷子争地盘晒谷子的。好多人欺负母亲几个年小,不给足租金,随意的打发了她。 可能上天觉得这种凄苦的生活还不过瘾,他要变着法子考验可怜的母亲。母亲十七岁那年,一场大火(隔壁茶叶店半夜烘焙茶叶引起火灾)把母亲的家烧的一干二净,火灾中大家哄抢走家中的东西,母亲弟妹几个只抢了一箩筐的货物出来,第二天,在瑟瑟的寒风中(棉袄也在火灾中被别人抢走)摆摊卖货物换粮食。幸好原来租出去还有一间房产,一家人才不止于流落街头。火灾后的空地,母亲搭起一个框架就再无能力砌上墙,就像一个空空的凉亭,而凉亭也被别人强占去摆小吃生意,母亲没能力赶走强占的人。这种穷苦的生活一直到持续到母亲嫁给父亲,才有所好转,父亲为她撑起了这个家。</h3><h3> 母亲嫁给父亲后,没有几年就迎来了解放,土改后母亲被评为地主,偶尔会被拉去批斗。斗了几次后,政府就没来找母亲了,可能后来查清母亲也是生活所迫,并不是剥削别人的地主吧。政府的一个"维持工商业主原有产权"政策 帮母亲拿回了被人占有的凉亭。她把这个凉亭租出去后,靠着租金把凉亭砌上墙,而又装上了门窗,慢慢的凉亭变成房屋。才有了以后吃饱穿暖的保障。说到这些,母亲就会念叨:幸亏有共产党啊,没有共产党,我和弟弟妹妹都活不了。母亲年少时经常受欺,这让她的性格变的既忍让又易怒,她平时胆小慎微,但在受到侵犯时会忽然发怒 ,就像一只好斗的母鸡,护着她的一群小鸡。小鸡的队伍越来越大,她又先后生育了三儿两女,这么多只敖敖待哺的小鸡,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h3> <h3> 一九六九年十月二日的凌晨,母亲生下了我。因为与祖国母亲的生日相差不到半个时辰,母亲已忘记所有子女的生日,但总是记得我的生日,念叨着要为我煮碗长寿面。小鸡们长大了,一个个离开了家,母亲也老了,好多事都已淡忘在岁月的长河里,她不记得国家主席是谁?但她还会记得十月一日是国庆,她会记得解放前的悲惨生活,她念叨着好日子是共产党,是毛主席带来的......一切的苦难都成为回忆,一切的艰辛已是过眼云烟,终于迎来了美好的生活。 2010年,相濡以沫的父亲离开了人世,离开了母亲,那年母亲八十二岁。</h3> <h3>二、任性的母亲</h3><h3> 倔强的母亲坚决拒绝子女的邀请,不跟我们住在一起,她要留在与父亲相守一生的家中不舍得离去。父亲的离于对母亲的打击很大,虽然平日里在生活中看不出,可是性情大变。一个人坐在家里,不跟左右邻舍交往,经常生闷气。为了陪伴母亲,三哥和三嫂主动提出由他们回家陪伴母亲。三嫂回到家后,把家料理的整整洁洁,热呼呼的饭菜天天盛好端在母亲的面前,妈妈喜欢吃面粉食,三嫂就变着花样做,花卷,面包,包子,发糕……,一个星期不重样,怕她不小心摔着,总是为她打好擦澡水,热热的泡脚水天天端在她面前。软言细语,呵护有加,希望母亲早日走出父亲离开的阴影。可是母亲还是缓不过来,一天到晚要吗闷闷不乐,要吗就与三嫂苦大仇深!甚至疑东疑西。我们回家后她就告三哥三嫂的黑状,说三嫂要偷她的东西。我们觉得不对劲,带她就医。了解到这是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想着法子给她吃减缓老年痴呆的食物,那些年喝了的洋葱泡红酒都有几大坛了,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反而愈演愈烈,母亲大吵大闹,说东西要被三嫂偷光了。三嫂默默无语,她是在委屈中离开了母亲的家,但是这么大的屈辱三嫂也没和婆婆计较一声,只是说:人老了,我们做小辈最大的孝就是要顺着她。</h3> <h3> 儿子儿媳照顾不喜欢,那就女儿上。两个女儿二话不说就担起了陪伴母亲的责任,四年中,我和姐姐轮流着去母亲家照顾她。但母亲的多疑时好时坏,今天说这家邻居偷她的椅子,明天说那家邻居偷她的晒衣竿,到处惹事生非,两个女儿下班回来后,除了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外,还多了一项工作,那就是隔三差五的到邻居家赔礼道歉,那情形还真像提着鸡蛋给捣蛋的熊孩子收拾烂摊子的妈。</h3> <h3> 2014年母亲生病住院,大家轮流上医院照顾,看着苍老而又固执的老人,二嫂下定决心要把她接到家中好好照顾,要让她有个愉快而又幸福的晚年。连哄带骗的,终于母亲答应去她家住阵子。</h3> <h3> 为了让母亲住的舒服,二嫂把母亲的房间装上了空调,安装了电视机。病后的母亲身体瘦弱,整天搭着脑袋无精打采,一餐吃不下几口饭,为了让老人尽快的恢复身体,二嫂变着法子做她爱吃的,鸡蛋羹,老鸭煲,清蒸鱼,饭也煮的烂烂的┈,老人脚老起茧子,二嫂亲自操刀为她修剪。白天搀到小区的院落里,边晒太阳边听小区的老人们侃大山,晚上陪在电视机前边看电视边聊天,不时重孙陪她玩一会……苍凉的心一点点地得到抚慰,情绪和身体也慢慢的好了起来。 </h3> <h3> 住的时间一长,多疑症时而会冒出来作怪,身体好了后,又有劲折腾的母亲又开始怀疑二嫂要偷她的东西。一天,母亲嚎啕大哭,说是手镯丢了,大家慌忙寻找,当二嫂从她的枕套里找到手镯递给她时,她老人家轻飘飘的甩出一句话:"你想要我会给你,干嘛要偷呢?现在假惺惺说是找到的!"没点度量,真会被她气的一口老血吐出来! 母亲嚷嚷要回去,任性的不要二哥二嫂的照应。我们知道,回家她又会把自己闷在屋里,阿尔茨海默病只会越来越严重。住在衢州的大哥和大嫂听到消息后,连忙过来接母亲,二嫂担忧的对大嫂说:"过阵子或许你也会成那为那个贼了",大嫂笑着回答:"放心,我一定能把妈照顾的好好的,保住你辛劳的成果,她已经老了,我不会计较的。"任性的妈妈又迁到了下一家。</h3> <h3> 大哥那年七十岁,大嫂六十四,他们两也算是老人了,但他们还照顾一百零一岁的岳父和九十九岁的岳母(岳母去年过世了)。接过母亲后又雇了个六十多岁的保姆,一到饭点,大嫂一声"吃饭了",就象听到集合令,你帮我套围脖,我帮你绑带子,纷纷围到餐桌边,那场景真象踏进了养老院。只是互帮互助精神用不了多久,几位老人就会因为儿子多夹他一块红烧肉,女儿把鱼都夹进她碗里而生气,一言不合说走就走!就这样,任性的母亲在我们兄妹几个手中像接力棒一样,不断被大家接过。</h3> <h3>三、幸福的母亲</h3><h3> 春天的府山公园,有大哥大嫂带着她闲逛的身影,妈妈的一头整齐的头发,是二嫂的手艺,午后一杯她爱喝的茶叶白糖水,三嫂总是不会忘了泡好放在她的面前,老干部活动中心里,有大姐带着她一起唱歌的声音,那红艳艳的羊毛衫是小女儿非要套在她身上的新衣,周日教堂门口接她的总是不断变化着大哥,二哥,三哥的身影。</h3> <h3> 妈妈已经老了,妈妈就是我们的孩子,让她吵,让她闹,让她作,就像童年她曾经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那样,妈妈就是我们的孩子,她还能吵还能闹还能作,就是我们作为孩子最大的福份。 </h3> <h3> 母亲越来越爱笑了,精神也越来越好,她在儿女们的家中留连忘返,很少怀疑这个"偷"那个"偷"了。一家人的心凝聚在一起,只为让母亲有一个愉快幸福的晚年而努力。愿我们爱老,敬老,孝老的美德永远流传,让爱心,爱意,关爱撒满人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