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写在前面的话<br>岁月无情,年华似水。深感岁月过的太快了。回忆曾经风风雨雨的历程,经常浮现在眼前,很担心记忆的衰退,深怕忘却掉过去那些坎坷,磨难,欢乐与幸福。于是就想到写下来,可写起来很困难,文化太浅了,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尽管平凡渺小的我,很想记录一个真实的我。怀着矛盾的心情,硬着头皮试试吧。力争向点东西,啄磨了半天,最后定为走过的路,我以为更确切些,因为他毕竞从那里经过。</h3> <h3>1953年12月1日,出生在隆盛庄小镇。<br>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沒有留下更小的像片。此像片也就五岁的样子。那么腼腆,似乎有点胆怯!平生第一次照像,记忆很模糊!👶</h3> <h3>那年头,感到隆庄很大,谈不上繁华,店铺很多,各行各业俱全。好向买啥有啥。从北校(第二小学)到南庙(中学)很远。半个小时也走不到头。童年的记忆那么美好。大北街小北街,大南街小南街。大东街,西巷口,小南街,也叫后街,前院是供销社大院,后院是兽医站,我们院居中,全院六户人家,职业各异,邻里和谐。✊</h3> <h3>小学五年级,学习成绩很一般,贪玩。放署假割点草卖到小北街养牛奶的回民那里,补贴家用,冬天去荒地捡点茬草生火做饭取暖。小院不大,正房十多间,我们住的一间半房,门前空地夏天种点各种蔬菜,我还养着几只兔子,过年改善伙食,清贫,但很满足!🐰</h3> <h3>64年父亲从供销社抽出搞“四清运动”资料显示,(63年~66年开始是清工分,清帐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中表现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其实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两年后父亲调入县委,当时母亲不愿离开土生土长的隆庄,拖了三年后,于69年4月二十二日举家迁丰。</h3> <h3>67年夏,隆庄照像馆,父亲39岁,母亲35岁,哥51年出生,我俩同一天生日,大妹8岁,小妹4岁。那年代,尽管贫穷,还在温饱线上徘徊,但快乐着,幸福着。一顿水饺,一个馍头,大烩菜有点肉,那高兴的……由其过年过节,那个期盼啊!</h3> <h3>69年冬,我召进了县工程队学徒,工资18.5元。当时以为有了稳定的职业了,发了件工衣工帽穿戴着很高兴。那想到至70年秋,轰轰烈烈下乡运动开始了。工厂被迫辞退了我们,无条件,无理由。只有一条路可走……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h3> <h3>70年7月份户口被注销了,粮食供应被无情地切断,很不情愿地随着潮流,去了三应坊半载沟生产队,十六周岁,懵懵懂懂地成就了一名沒文化的知识青年!多么荒唐,初一的课本还沒有读完。<br></h3> <h3>这是和大队,村干部近距离相遇,好向是公社开完知青大会后,进了隆庄照相馆,一别四十多年过去了。(平生第一次和大领导合影😄)这张像我一直珍藏着。也是我知青期间唯一的一张。那个年代,照张像也就很奢侈了!</h3> <h3>结束了3年零4个月的艰难困苦的农村生活,同去的四人,我是第一个离开了并不怀念的那个村庄。很幸运!但走时还有那么一点点留恋,是同去的三人还在那个村庄?我也说不清。三个春夏秋冬,好像又长大些,学会生火做饭,与人相处,简单的农活,可以说能够自食其力了。</h3> <h3>73年12月28日,换上了合体的军装,由一农民成为了并不是军人的军人了,因为新兵经过三个月的训练,才能成为一名军人。这下心里踏实了,因为近视眼,当年我把视力表全部背会了才通过的。72年我就有当兵的想法,一则脱离农村,二来当年对军人很羡慕,结果所在大队民兵营长那个关沒过去。推后了整整一年才如愿以偿。</h3> <h3>穿上军装,即将离开父母兄妹,告别家乡,全家人心情很矛盾,后来母亲回忆说:看到拿回換下的衣服后,当时父母痛彻心扉……虽然是和平年代,毕竟当兵是有风险的,况且三年之内不让回家,骨肉分离,不难想象父母的思念之情。</h3> <h3>新兵训练队很累,每天活动量特别大,由一名懒散的村民,三个月就让你改掉好多坏习惯,站有站相,座有座姿。好在那个环境很快就适应了。在训练队期间未发领章和帽徽,但迫不及待地穿着班长的上衣照了张像,为的是给远离的父母和亲朋好友寄去一份思念。</h3> <h3>74年3月下了连队,分配到东河区消防三中队,该中队在闹市区。是东河区最热闹繁华的一条街道上,和平路62号。住着简陋的平房,吃着可口管饱的大米镆头,穿着令人羡慕的军装,内心很满足,很惬意!</h3> <h3>由于自己要求进步,处处表现突出,年底就当了个付班长,老兵一退伍就当上了班长。曾和好友们吹嘘说过大话,当不了排长连长不回来见你们!当时也不知那来的如此自信。</h3> <h3>我们连队在东河区繁华路段,每当出火警时,路窄人多,第一时间到达不了火场,造成火情加重,大队部决定需要搬迁。整整搞了一年的营房建设。随之对消防兵很厌倦,单调重复疲劳的训练,产生了回家的念头。</h3> <h3>部队的生活很苦,很累。满三年后才允许探亲,枯燥,乏味,想当初的愿望也就淡化了,提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部队对城镇兵是有偏见的,因为我们的队长指导员全部来自于农村,我们下乡知青回到原籍能分配工作,农村入伍的不分配,至此五年的兵营生活就此结束了。</h3> <h3>78年5月退伍,分配到化肥厂,工作照上的领带是照像馆的,第一次系领带。当时二十五岁,很憧憬未来,想法很多……</h3> <h3>进厂就让去保卫科当干事,因我是公安消防兵,也许是身高,经历,还是厂里正需要,至今我也不清楚,其余十二名退伍兵全部进了车间,唯我留在了行政,这也许是日后调到经委的基础吧!</h3> <h3>工作负责,积极上进,四年后就给了个小科长。正赶上以工代干转干,于是很顺利地通过了考核,成了国家干部,这也许是人生转折的机会来了吧!</h3> <h3>83年全县开始调整工资,市里成立了个调资办,我被借调到该机构,负责经委系统二十二户国有企业的调资审核工作。</h3> <h3>年底,调资快要结束了,经委劳资科尉干事给我打电话说,来经委开资吧,你的档案也转到经委了。就这样我就由企业到了行政机关了,后来得知正赶上强化经委,也算工作需要吧!那个年代过多地强调工作能力大小,但不排除靠父母关系进入党政部门的大有人在。</h3> <h3>调资结束后,我就回了经委,进了政工劳资科,全科八人,论资历我最浅,岁数最小,但但很勤奋,交给我的事,认真负责的能够完成。不到三年,劳资科的重任就掌控了部分,向审批离退休接班人员,招收集体工,那年头经委人们叫二政府呢!</h3> <h3>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到了87年秋天了。经委党委决定抽调部分干部下厂调研,我被分配到第二砖瓦厂,(所在地红沙坝乡)大约一月后的一天,主任电话让我回来,我以为让我汇报砖厂的情况呢,沒想到和我谈话,让我接任原厂长的工作呢,我沒有半点思想准备,三天后付主任带上任命书去厂宣布了经委的决定,稀里糊涂地当了个小厂长。时年34岁。</h3> <h3>暂时写到87年吧,可怜的这点文化,很费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