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伊犁河谷》:感受不同需求的层次美

轻舟

<h1>  1949年新疆解放了,某骑兵团战士在团长徐祖雄的带领下,响应党的号召,屯兵边疆,开垦荒野,时时备战。如何能让战士们扎根伊犁,支援边疆建设,如何能让战士们安居乐业,守护边疆,建设大美边疆。首先,满足战士的最低级的需求,安全感和生理需求。 </h1> <h1>  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姑娘,响应党的号召,来到了边疆,来到了伊犁……茫茫的草原,一碧万顷,荒无人烟。没有房子,只有老鼠四窜的营房;没有粮食,自力更生,开垦屯边;没有温暖的家,有了骑兵战士,共同构筑一个个新的家庭……</h1><h1> 为了欢迎姑娘们的到来,骑兵战士到河里搞搞卫生,不料却与初来乍到的女兵们不期而遇。尴尬?羞涩?恐慌?还是紧张?……这时一位聪明的战士大声地唱出:“大阪城的姑娘,眼睛圆呀……”所有的人都拍着手和着节奏大声地唱起来了,霎时一切烟消云散,乐在其中!</h1><h1> </h1> <h1>  王喜凤,是一位山东沂蒙山区的女乡长,丈夫在革命中牺牲了。做事泼辣,为人豪爽,是这次护送女兵入疆的队长。女兵们初次离家,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一路上问这问那,俨然已把她看做了“亲娘”,对她有了依恋。她的留下,女兵们的安全感满足了,各种猜疑和不满消失了……</h1> <h1>  经过了两个月的接触和互动,女兵们渐渐熟悉了骑兵团,对战士们产生了好感,彼此初步建立了友情。慢慢熟知慢慢恋爱,在部队似乎是不现实的。如何将女兵们分配婚姻给每个战士呢?一位大胆的女兵提出了“抓阄”的方式,一切随缘……</h1> <h1>  爱和归属的需要,是人类独有的高级需求,似乎就在天命中被摆布了……其中两个细节让我的眼睛湿润了。一个吴文化抓阄,他深爱着解悄然,又怕自己抓错人。悄然又怕自己被别人抓去,抓阄前,两人都分别找了王喜凤。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抓阄时,吴文化将写好悄然的名字的纸条藏在袖子中,由于紧张惊慌,纸条混在箱子中一堆纸条中……画面中,吴文化心一横,眼睛向上,身子站直,手一抖,打开一看,两人一齐欢呼!缘分很奇妙!好人就有好梦!还有一个是肖迎春,她见自己的爱人抓了别人,心直口快的她央求同伴,把爱让给她。一切随缘,一切又随人意,看了使人欣慰……</h1> <h1>  郑招娣,一个旧时代的舞女,自愿参加解放军,来到伊犁寻找自己的未婚夫。费尽周折,找到了,心愿了了。出身卑微的女子,有着一颗纯洁的心灵,有着高贵的自尊,她追求爱守护爱寻找爱,最后选择了留在骑兵团,在这里她找到了真爱,实现了自己的尊严,得到了被尊重的需要。习俗“女儿火”,围着篝火,她跑了一百圈,她祝愿自己和爱人白首偕老!</h1> <h1>  伊犁,面对天朝大漠,英雄固守的边关。骑兵战士们,在这里建设边疆,实现自己的英雄梦;女兵们来到这里,扎根屯边,谱写一代屯垦人的悲欢情怀,实现了各自人生的价值。从这点出发,他们是幸运的。 </h1><h1> 做为一部影片,其中的看点很多,张千一老师的作曲,回荡在整部影片中,让人内心平静舒畅;伊犁大美的风光,恣意流淌的异域风情,美煞了双眼;热情好客载歌载舞自由奔放的少数民族生活令人向往……这里不一一说了。</h1><h1>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底层的是生理需求;再高一层的是安全需求;再上升一层的是爱和归属的需求;第四层是尊重需求;最高一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了。</h1><h1> 看完影片,不禁自问个人的需求是哪一个层次呢?</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