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張文 繪畫/鄭亞林 編輯/上官修文 審閱/ 閩東中國畫藝術前沿工作室 </h3> <h5><b><font color="#167efb">【郑亚林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本科,美术学中国画写意花鸟方向硕士研究生,文学硕士学位,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中 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香港书画院高级画家,数家刊物、媒体特约美术编辑,长期从事美术学科教学、绘画理论及作品的研究和创作,有多篇美术教学论文和个人作品专版发表于 《国画家》《美术观察》《美术报》《中国美术》《中国艺术》《中国书画报》《美术界》《江苏画刊》《中国书报》《中国艺术教育》、《美术大观》、《中国美术教育》、《书画艺术》等全国各大美术报刊、杂志。并相继在昆明、南宁、贵阳、武昌、上海等地举办画展,个人书画创作业绩被多家电视台、出版媒体、及各大知名网站报导】 </font></b></h5> <h3>(注:內文經作者同意略有刪改,文章、繪畫皆由原創作者提供,在此表示感謝。未經授權不得隨意侵權!)</h3> <h3> 没有波澜壮阔的山水,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更沒有歇斯底里的呼喊与张扬、矫揉与造作。随处可见的便是清晨的鸟儿、芬芳的花儿;是惬意的恬淡生活、也是最真实的美意人生,这便是我对亚林先生画作感受的全部。一直想找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亚林先生的作品,最近的热播电影给了我灵感,那就是“只问笔墨,无问西东”。</h3> <h3>普通的装束,严肃而深沉的表情,没有长发,更不留胡须,没有讲究的外表,直接把鄙夷与不屑一顾写在脸上。完全出乎我的预料,与我对文人画家的想象大相径庭。从前匆匆见过的几面,亚林先生给我留下的印象大都是这同一种情形,加之对他糟糕的性格早有所闻,故而一直对他敬而远之,心里觉得,大概有才的人都是这么不近人情吧。直到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又一次见到了他本人,拜读了他的诗,才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觉得“小隐于野,大隐于市”,古人诚不欺我,内心澄澈如初,意自远离流俗。</h3> <h3>我并非专业人士,对国画没有很深的研究,所以最初吸引我的并不是亚林先生的画,而是他的诗句,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尤其那句“人间箫歌难娱我,独钟竹下万籁声”。更是对他刮目相看。花花绿绿的世界,形形色色的人物,嘈杂不堪的社会,有人爱钱,有人爱权,香车美女,锦衣玉履,只是这些常人所好,都不能给我带来快乐,唯有那寂静竹林里的风声、雨声、花开声、鸟啼声,才能让我悠然自得,心旷神怡。</h3> <h3>正所谓诗如人生,画如景梦。也许正因为都有了那种远离灯红酒绿名利场、独自坚守那份超凡脱俗宁静感的共识,才让那些有着共同雅兴的文人相见恨晚,惺惺相惜!还有那句“畅游墨海方得意,愿天再借五百年”,读罢只觉荡气回肠,不卑不亢,笃定峥嵘,真潇洒,真魄力,真情意!活出了自我,得意了人生。</h3> <h3><font color="#010101">透过先生的诗,我不但看到了一位率性真诚的文人雅士形象,而且他刚直不阿,桀骜不驯的性格也流露无疑。读过诗,再看画,便读懂了亚林先生那满腹经纶而又想象丰富的内心世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副《花放惊雏雀》,两只雏雀双目圆瞪,稚拙、可爱;初于世间的惊异之情跃然纸上。身后花儿静默开放,宁静而又祥和。</font></h3> <h3>一动一静,一显一隐,一应一和,相互衬托,相辅相成,二者的互动如此协调一致,又不乏灵动活泼之趣,花开都能惊动鸟儿,这种静谧场景的笔墨营造是多么的灵妙啊。在我看来,这不仅是鸟儿的乐园,更是画家本人理想中的净土,他用几管银豪舞出了一个让读者如醉、如痴的世界。</h3> <h3>以身边寻常之物描绘高远拔俗的意境,足可见画家早已融入了自然,而又以超自然的笔墨技法去描绘自然,用笔力度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亚林先生是生活的有心人,他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他的画作中,花草或静谧芬芳,或光彩夺目,鸟虫或静美闲舒,或灵动鲜活,疏密有致,动静相宜,形神兼备,清新自然。桃花源般的意境营造,真可谓别有洞天。</h3> <h3>面对画作,我们仿佛就置身于画里,沐浴着和煦微风,聆听鸟儿那悦耳动听的歌喉。全然一个忘我的世界,不知不觉就把观者从喧嚣的尘世,带入进闲适、恬淡的大自然。真似有陶渊明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所描绘的盛景。修文好似语花鸟,做画如同描人生。只有那些酷爱生活、珍惜生命情怀的人,才能驻足于一花一草、一鸟一虫乃致万物生灵的存在,才能让人们在尺寸方余的丹青素纸上享受到艺术创作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h3> <h3>在生活之态如此浮躁的当今,结识先生、拜读画作,实在是值得一番惊喜。处于对丹青绘事的好奇与向往,才让我得以驻足,感受了一下近乎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更为枯燥无味的生活添加了一些人生必有的新乐趣,新认识,新理念。滚滚红尘,浩瀚烟海,有多少人摆脱了世俗,扔掉了面具,活出了真我?在这里我便庆幸先生的先见之明。</h3> <h3>俗话说,画品如人品,先生不追名逐利,不牵强附会,忠于初心,忠于自我。他目睹了拜高踩低、嫌贫爱富之象;也体味了人情冷暖、世态之炎凉。为了不让铜臭之气玷污己身、亵渎绘画, 而在当今繁华的都市喧嚣中, 独自固守了一片净土,已是难能可贵。加之先生才高意远,艺术无畏,大成之期,必是指日可待。</h3> <h3>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造就了认识的差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眼里也必定有一千个郑先生或郑先生的作品。大抵每个人都可以从先生的作品里看到自己思维认识之存在。画,如同一面镜子,当你读懂了画,也便读懂了自己。</h3> <h3>面对你的大作,我似乎已找不到更加贴切的确词来描述,由衷感慨之余,委同:虽苟活于世,却不染世俗;拨云见日,归于初心。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敢勇,无问西东。</h3> <h3>【張文:自由撰稿人 鄭亞林:畫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