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上海”—大阪

善心天堂

<h3><font color="#167efb">近江八幡市</font></h3><div>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湖泊。在琵琶湖的东南岸,坐落着一座古老的小城,这就是近江八幡,被称为日本的“乌镇”。丰臣秀吉指其甥儿丰臣秀次为此地领主,丰臣秀次在八幡山建起城楼,整修了运河水道,近江八幡因靠近京都,并凭藉东西交通线和琵琶湖水系所带来的优势而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商业城市,此后,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div> <h3><font color="#010101">具有日本传统水乡景致的八幡堀,筑城时环绕八幡山城挖掘的联通琵琶湖长约6公里、宽15公尺的护城河。河边建有保护着河道的石垣,两岸矗立着的是日式古建筑。不少历史剧的拍摄都把这里作为外景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冬天的早晨,天色黯淡,沿着水岸散步,一道微弱的光,给围绕在河道两岸的树顶镶了一条花边,这些反映在微光中的树峰的侧影,象一幅素描。 水边木屋里亮着柔黃的灯光,带来些许温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近江八幡的河岸边有一处较具规模的神社,周遭一片静寂,神社里亮着昏黃的灯,时不时响起乌鸦的叫声,更增添了一丝鬼魅的气息。</font></h3> <h3>小河其实不短,它在尽头处一折,又拐向更深处。在这一折的河湾里歇着一只小木船,有船蓬、船室,小而精致。</h3> <h3>苏东坡在和朋友游玩南山的时候,搭配着野菜饮着小酒,然后赞叹清欢的乐趣。徜徉于水乡的我们,没有小菜下酒,却有和着晨光的涓涓淌水声为饮,而清欢,不宜过多,一刻足矣。</h3> <h3><font color="#010101">质朴的街道,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古着”气息。青松黑瓦,季节更替中,目睹旧日繁华。</font></h3> <h3>有时觉着日本的这些小城,像八、九十年代的家乡小镇,不追赶也不被追赶,就那样坐享难得的悠闲与简单的快乐。</h3> <h3><font color="#010101">阳光映红了小桥流水,象一幅油画。</font></h3> <h3>离开酒店时,餐厅服务的老人在路边送客,这一路,对日本人的“礼数”感受颇深。</h3> <h3><b><font color="#167efb">大阪</font></b></h3><h3>大阪市依水而建,是有名的水都,也是日本第二大城市,其地位相当于中国上海。丰臣秀吉时代修建了大阪城,并以大阪作为丰臣政权的统治核心城市。在江户时代,大阪和京都江户并称为“三都”,是当时日本经济活动最为旺盛的商业都市。</h3> <h3><b><font color="#167efb">大阪城天守阁</font></b></h3><h3>大阪城,和名古屋城、熊本城并列日本历史上的三名城,曾经是丰臣秀吉的居城。后来德川家康以两次大坂之役(冬之阵、夏之阵)消灭了丰臣家,此后大坂城成为德川幕府控制西日本的重要据点。</h3><h3><br></h3> <h3>历史上的大阪城就是这样的一座堡垒,沿着它的城墙发展出了今天的大阪。传统意义上的大阪城,早就被战火毁掉了数次。最近的那次是二战后期对日本惩罚性的大轰炸,日本的历史名城,除了京都奈良,全部被自己最先点燃的那把战火摧毁。现在这座大阪城年轻的很,是1982年大阪市市民自发捐款按照原貌复建的。</h3> <h3>举目一望,雄峻巍然,不愧名城气象。整座城由雄伟的石墙圈着,这些石墙由50万块左右的巨石垒砌而成,全长达12公里,气势非凡。砌墙的石头皆为花岗岩,坚硬、厚重,多不成矩形,但严格按几何尺寸垒砌得严丝合缝,若天然生成一般。</h3><h3><br></h3> <h3>逼陡的石墙外,宽阔的护城河环绕周遭,水流充沛而清澈荡漾。一座石桥凌空架越直达城门口。城门口两边的巨石棱角分明,重达数吨,重叠垒砌,赫然壁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h3> <h3>当我们走进城门时,发现整个大阪城的建筑结构分为三层,即内城、中城和外城。刚才在门外看见的仅是外城。城内还有一条护城河,不过要狭窄一些。</h3> <h3>让人惊奇的是,在一处叫做樱花门的地方有一块特别巨大的石块,重达数十吨,居然被镶嵌竖立于石壁之上,不知当时使用的什么工具或借助的何种神力,真是匪夷所思!当年大阪城遭遇火灾,仅这一道全部用巨石砌成的樱花门屹立无恙,成为仅存的遗迹。</h3> <h3>进入大阪城的内城,中央耸立着它的主体建筑—天守阁。天守阁的建筑形式很特别,重楼叠屋,交错有致,纯白的墙面配着碧绿屋瓦,每个飞翘的檐端装饰着用金箔所塑造的老虎与龙头鱼身的金鯱,金碧辉煌,也仿佛重现当年统一全日本时丰臣秀吉壮阔的雄心与曾经拥有的奢华生活。日本的古城里都有这样一座天守阁,只是这座是绿顶金边白外墙。历史上的天守阁是黑色的,丰臣秀吉喜欢金子的颜色,于是,它就有了金边。再后来,弄死了丰臣秀吉的德川家康喜欢高雅的白色,于是,它就有了白色的外墙。</h3> <h3>天守阁是于十六世纪由丰臣秀吉所建,为了建造大阪城,他命令全国的诸侯都要参与,许多护城河及城郭的石块也是由各地诸侯捐献而来,在三年内动用了数十万名的劳工,如同秦始皇造长城。</h3> <h3>天守阁外五层内八层,最高的第八层楼上则可以眺望大阪市景,其它层楼则展示着各种的武器、书简、作战图的模型等。它既是军事堡垒,同时也是权力的象征。当时的日本,虽然有名义上的天皇,但实权是掌握在丰臣秀吉这个武士手中的。丰臣秀吉野心勃勃,在统一日本之后,又发动了朝鲜战争,并且妄图征服中国,结果被中朝联军打败。</h3> <h3>丰臣秀吉年迈后苦心缔造和德川家族的政治联姻来保全自己的家人。丰臣秀吉死后不久,德川家康便攻破大阪,开启了日本历史上的江户时代。丰臣秀吉儿子长到16岁,德川家认为敌人的后代已经成人必须铲除后患,其妻儿最终被迫在天守阁自杀。须臾的繁华,转身便葬身于剑光火海。</h3> <h3>公园里成群的乌鸦不断的鸣叫,给这座城池抹上了一笔淡淡的凄哀。日本人曾经用杜鹃不叫时主人采取的对策来比喻三位日本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的治世方法:</h3><h3>“杜鹃,你要是不啼,我就弄死你。”—织田信长</h3><h3>“杜鹃,你要是不啼,我就软硬兼施,想尽千方百计让你啼。”—丰臣秀吉</h3><h3>“杜鹃,你要是不啼,我就等到你啼为止。”—德川家康</h3><h3>德川家康的“持”最终还是战胜了丰臣秀吉的“逼”。</h3><h3><br></h3> <h3>在大阪城公园有一件事尤须书写下来,那就是“时间胶囊”。在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上,一个内径一米,重达60吨,被混凝土严密包裹的不锈钢容器被深埋于该公园的地底。这个容器被命名为“时间舱1号”,定于5000年后打开。8天后,另一个一模一样的容器也被埋在这里,它叫做“时间舱2号”。两个“时间舱”,为日本每日新闻社和松下电器公司共同制作。舱里分别用29个箱子收藏了2098件物品。这些物品,作为20世纪现代文明的标志性作品,不仅有种子和布匹,还有一些当时最先进技术的产品,如松下电视机。当时手机、个人电脑等还都没有,所以这些最新的IP产品未能进入时间舱内。</h3> <h3>人们在地面上为“时间舱”建起一座圆形凸起如飞碟一样银光闪闪的“金属墓”,分为上下两层,“时间舱1号”被放置在最底层,它要等候6970年的人类来开启。而“时间舱2号”,在2000年时进行了第一次开封。此后每隔100年开封一次,方便人们查验被埋入物品的状态,同时也是为下一个世纪的人们提供试验参数。</h3> <h3>跨过大阪城护城河潺潺流水,我们结束了彼岸的寻幽访胜,下一站,道顿崛、心斋桥。</h3><h3>经过无数“美食家”、各种游日攻略的轰炸、烘托、推荐,这里俨然已经成为游客中心,没到过道顿崛吃过大阪烧怎么算来过日本,没在心斋桥筋买过东西,你也算来过大阪?</h3> <h3><b><font color="#167efb">心斋桥</font></b></h3><h3>心斋桥类似于南京的湖南路或夫子庙,以心斋桥筋为主,发散到周边数条街巷,之所以叫心斋桥筋,那是因为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在大阪习惯以“筋”来称呼南北向的道路;以“通”称呼东西向的道路。</h3><h3><br></h3> <h3>商业街建在弧形天棚下,有各种品牌的药妆,服装店,漆器店,茶叶店,充满了市井气息。石板人行道、英伦风格的路灯,以及成排的砖造建筑物凸显西方情调,让我想起了米兰的艾曼纽二世长廊。</h3> <h3>在心斋桥上观看两岸熙熙攘攘的人流。你会惊诧于这里的大街串小街、楼挨楼、店挨店的格局,心斋桥绝对是大阪新潮时尚的中心,从你身边络绎不绝经过的日本潮男靓女们的身影就能看得出来。</h3> <h3>每家店站满了来自中国的游客,女人们拎着免税店里给你密封好了化妆品的袋子,男人们双手都是沉重的电器和衣服鞋盒,这里是女人们不小心就会刷爆信用卡的“地狱”。</h3> <h3>心斋桥的标志“格力高”小人。</h3> <h3>随着日元的不断贬值,前往日本旅游的中国人可以说是井喷式的,扫货,成了中国游客的代名词。从银座奢侈品店内川流不息的富人,免税店、电器店豪买的大爷大妈,到秋叶原朝圣的二次元三次元们,再到药妆店里拿着一长串采购目录的美女们。。。。在日本各地的购物街你不会有任何身在异国的感觉。</h3> <h3><b><font color="#167efb">道顿崛</font></b></h3><h3>看见这只张牙舞爪的巨大帝王蟹盘踞在街口的半空中,就到了道顿崛美食一条街。民以食为天,食以鲜为先。日本是一个靠海的国家,海鲜那是首当其冲的美食原料。</h3><h3>这里就是大阪人说的让你吃趴下的地方,是吃货们心目中的天堂。大阪有“日本厨房”的美称,很多著名的小吃发源地都是大阪。</h3><h3><br></h3> <h3>街道两旁色彩艳丽又五彩缤纷的店招刺激着你的眼球,店门上夸张的造型食物勾起你的好奇,店内飘出的煎炸烹煮的余香充满街道引诱着你肚里的馋虫。</h3> <h3>一般作为饮食文化形象代言人,不该是慈眉善目的老奶奶老爷爷吗?看看这位凶神恶煞的大叔,以此恶人形象来招揽顾客。不要说,客人们还真的吃他这一套,看看门口心甘情愿苦苦等候的食客,便知这里的生意非同一般。</h3> <h3>这一家是道顿崛很出名的章鱼烧店,看店门口这只大章鱼和排队的人龙就知道这里有多热门。</h3> 日本的章鱼烧料很足,配上满满的卷心菜丝,最后涂上的酱汁甜甜的,很入味。日本师傅会在你面前制作,看著他手艺娴熟的翻炒,等上十几分钟,直到外表酥脆,有点焦焦的才好吃。 <h3>也有这样价格亲民的百元回转寿司店,店里一直座无虚席,每个寿司不过130日元。像国内一样按照碟子的颜色区分寿司的价钱。</h3> <h3>我们每次点菜只用一个词:this, this, this,因为日本人听不懂标准的英文,他们也只能用蹩脚的单词做简单交流,所以,跟他们说几个单词反而是最好的。</h3> <h3>点了豚骨拉面,使用猪骨与蔬菜精炖出纯白色高汤,腾起白烟香气四溢,5分钟不到面就被端上桌。汤的口感超出想象的浓厚,不油不腻充满了豚骨的醇香,面条劲道,黑木耳丝爽脆、浸足汤汁的海苔一口吃进去,层次分明的咀嚼满足感!</h3><h3><br></h3><h3><br></h3> <h3>这一周基本在内陆旅行,只有途经日本海湾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这是一个岛国。</h3><h3>第一天住在东京湾的赤桥附近。</h3> <h3>经过骏河湾,海上看见富士山。</h3> <h3>大阪湾游玩。</h3> 随着飞机的机轮离开跑道,我们也离开了踏上了一周的日本土地。透过飞机舷窗,下面就是名古屋机场旁的伊势湾。 <h3>虽然在日本短短一周,却感触颇多。利他和不给他人带来麻烦在日本真的随处可见,比如有礼貌、排队、干净、人性化等,但就是这样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自杀率却是全球第一。严谨带来的不仅是卓越,还有巨大的压力。日本政府努力让民众感到幸福,民众自己也努力让周围人感到礼貌热情,我看到的社会非常和睦,可这样的社会居然让很多人生无可恋,短短一周无法让我完全理解这个矛盾的国家,这样的社会让公民活得不够真实,好像每个人的身体随时蹦出一个魔鬼吞噬他人和自己一样。引用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说的一句话:“日本不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国家,它很特别,有必要记住这一点。”《菊与刀》所讲它的性格和它的文化:“生性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意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背叛;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h3><h3>它就是日本,谜一样的国度。</h3> <h3>旅行的意义很多,每一次的旅程在我内心的地图上都会涂掉一片空白,留下不一样的色彩。</h3><h3>所以,还是期待下一次的在路上。</h3><h3></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