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中钩沉

工力一老水手

<h1><b>  沈阳老城里有一条街叫中街,是沈阳市最古老最中心的街路了。街东边是钟楼,西边是鼓楼,街道两面一家挨着一家都是商铺。<br /></b><b> 中街向西出外攘门,俗称小西门,五十米距离路北有一称为万寿寺的地方,尽管有地名称谓,确早已有名无"寺"了。倒是再往北百十米的地方有一至今香火仍盛的太清宫。<br /></b><b> &nbsp;1956年,沈阳市第十八初级中学在此建校,座落地的街路名称为沈阳市太清宫街14号。当年学校四周除了密密麻麻的居民住宅,还有几个都不太大的企业邻居:学校的南边是自行车鞍座厂,东面有制锁厂,北面是一个不大但频频散发诱人香味的回民食品厂,再远一点儿还有电表厂。</b></h1> <h1><b> 一段永藏心底的记忆,一片莘莘学子的情怀……。</b></h1><h1><b> 十八中学,魂牵梦绕、终生不能忘怀的地方……</b></h1> <h1><b> 学校周边低矮的平房为多,到这所初级中学上学的孩子也没有什么大富大贵人家的子弟。当年在沈河区一带也有"损七中,臭八中,又损又臭十八中"一说。尽管有此说辞,来这所学校读书的孩子们还是在这里度过了人生快乐的三年,因为这里有令人尊敬的师长,有无忧无虑而且几无压力的学习生活。</b></h1> <h1><b> 这是拍于1963年3月份的一张照片。<br /></b><b> 照片中的十五名1957年入学,当时编为初一.三班的同学,他们在校学习三年,1960年毕业。毕业时由于什么原因没有留下毕业照,已无从知晓。毕业三年后他们相约找到班主任刘瑞杉老师,留下了这张照片。</b></h1><h1><b> 师生情深,情深似海;师生情纯,清纯如雪。</b></h1><h1><b> 令人遐想的是,年轻的刘瑞彬老师戴在胸前的应该是沈阳市第五中学的校徽,她是1962年离开十八中学,和数学老师裴鸿凯对调的。</b><b>可是还有几个学生,难道他们尽管已经工作了,依然戴着他们珍藏的"沈阳十八中学"校徽,还是他们从十八中学毕业后依然在中专学校或者其他学校学习?另外,按现在情况,一个学校的校徽,老师和学生是有区别的,一般老师的是红底白字,学生的是白底红字,可刘老师的校徽是白色的。这只能说当时中学的校徽还没有专门的教师校徽。</b></h1><h1><b> 从照片上看,刘瑞彬老师和她的学生皆芳华,可以想象,十八中学1956年建校,1957年初一年级的他们应该是十八中学的第一批学生,刘瑞杉老师就是第一批入职十八中学的老师。<br /></b><b> 这张照片见证了沈阳市第十八中学53年历史的开端。</b></h1> <h1><b>  这应该是拍摄于"文革"前的照片,照片中是十八中学最早的一批教职工,他们大部分是语文组的老师,</b><b>长期担任书记的金晔在前排左面第二位,前排中间的是王老师,还有耿耀宗、赫荣兰、苗秀英、孟宪政、薛老师等。</b></h1> <h1><b>  1968年,在校闹革命的已经毕业以及刚刚到了毕业年的老三届(指六六、六七、六八这三届),留下满目疮痍的校舍,带着荒废的光阴,一同都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了。喧闹的文革在这所学校没安静多长时间,十八中学一下子从小西二校和小西三校迎来了七零、七一和七二这三届1000多名学生。</b></h1> <h1><b>  1968年时的教学楼:可以看到楼上面有张贴大字报后被雨水冲刷,仍留有浆糊印记的楼面,十八中学沧桑岁月与共和国是同步的。望着挂在二楼的喇叭,仿佛依然能听到阵阵口号声和熟悉的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的旋律。</b></h1> <h1><b>  1968年同时入学了三个年级二十多个班,是按部队连排的方式编班。学校进驻了军宣队,组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军训。从各班选出来一些表现出色且根红苗正的学生,组成专政连,维持文革造成的无序状态,也监管老师中的所谓"牛鬼蛇神"。<br /></b><b> 此照片是1969年3月"专政连"全体同学的合影。</b></h1> <h1><b>  三届学生中的优秀者,七零届四人、七一届三人、七二届四人组成红卫兵团。他们是老三届离校后的第一届学生干部,这是他们和进驻学校的军宣队、工宣队合影。</b></h1> <h1><b>  这张照片是沈阳低压开关厂的全貌。工厂坐落在北二路兴工街路口的西南侧。从1968年开始工人阶级占领上层建筑,到1969年厂校挂钩和工厂向学校派驻"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沈阳十八中学归沈阳低压开关厂领导和派驻,这样的领导和管理体制一直持续到1977年左右。在此期间,十八中学从一九七零到一九七八届的学生,几乎都有到沈阳低压开关厂学工劳动的经历,而且一九七零届毕业生四个面向,面向企业的一大批去了沈阳低压开关厂。</b></h1> <h1><b>  从1968年到1978年的十年间,十八中学的教师构成情况大致如下:<br /></b><b>书记:金晔、南朝正<br /></b><b>校长:胡永学、陈景善<br /></b><b>人事干事:江培华、门淑芬<br /></b><b>教导处:陈维波、唐淑环、于大鑫<br /></b><b>语文教研室:李祥林、李德福、孟宪政、赫荣兰、陈秀云、杜丽君、苗秀英、周秉清、孙代佩、耿天婉、贾绍书、储英忱、冯彻、单老师、姚文奇、田维滨<br /></b><b>数学教研室:吴玉彬、刘世清、裴洪凯、王焕义、刘成喜、李淑文、李彩珍、石英俊、尹玉珍<br /></b><b>理化教研室:张海涌、曲宏政、郭庆增、李淑艳、关奉奇<br /></b><b>外语:杨浩波、田秉荣<br /></b><b>音乐:胡冰洁<br /></b><b>体育:文伦武、王振声、范锡侯、陈克胜<br /></b><b>政治教研室:张凌贵、穆桂秀、耿耀宗、司淑珍、费淑珍<br /></b><b>美术:顾寄徐<br /></b><b>团委:王林海、刘工力<br /></b><b>图书室:郭老师</b></h1><h1><b>总务室:李国瑞</b></h1><h1><b>还有:马韵芝、朱葆琳、葛春芝、夏静媛、洪国祥、安文采、马裕、张秉刚、纪文达等<br /></b><b>有很多遗漏,也有很多不准确。真切希望十八中学的老师、校友补遗和斧正。</b></h1> <h1><b> 照片摄于1969年,校文艺队的学生们手捧"红宝书"照相的姿态,也是他们表演节目的标准形象。(感谢照片提供者刘丽霞)</b></h1> <h1><b> 老师、工宣队师傅和几个学生干部。</b></h1> <h1><b>  1971年毕业的一连一排的几名班级干部和班主任苗秀英老师。</b></h1> <h1><b> 1971年毕业的二班,当时叫一连二排。其中一名同学未毕业就入伍了,为送这位幸运儿,班级拍了这个集体照。班主任老师是吴玉彬和李淑艳。(感谢照片提供者刘丽霞)</b></h1> <h1><b> 1971年毕业的四班,也叫一连四排的毕业照。班主任老师是范锡侯和赫荣兰。两位老师应该端坐在前排中间的位置,不知谁人的主意,赫荣兰老师坐在前排左数第三的位置上,中间隔着两个男同学是范锡侯老师。可能封建主义使然,男同学和女同学不能挨在一起,赫荣兰老师起了一个隔离的作用。由此想到学校的双人课桌上,往往都有一条男生和女生之间不能逾越的"三八线"。也想到最早的桌椅板凳是单人单桌,课桌面大部分是带有倾斜角度的,最前面大约十厘米宽的平面,是放墨水瓶用的,很实用且非常结实。现在在一般的学校,已经看不到这样非常人性化的课桌了。我的十八中学还有这样的桌椅板凳吗?我的范老师可安好。</b></h1> <h1><b>  一连四排的学生登记表。</b></h1> <h1><b> 一连四排的班主任老师范锡侯老师是体育老师,当时的家在苏家屯,每天很早就赶早班通勤火车赶到学校,一年四季,酷暑严寒,从来没有请假甚至迟到的情况都没有,可谓严于律己的表率。<br /></b><b> 赫荣兰老师是副班主任,教语文的,既有慈母般的耐心细致,又有精湛的语文教学经验。她对待学生热情,态度和蔼。她读课文的声音尤其好听,还特别有感情,真的想重新坐在教室里面听她讲一节课,遗憾的是她大概1986年就离世了。<br /></b><b> 一连四排从1968年入校到1971年毕业,前后担任过班主任的老师还有语文老师孙代佩、化学老师张海勇、体育老师文伦武、数学老师裴洪凯、语文老师李祥林。李祥林老师担任班主任的时间最长,后来是因为身体原因需要住院,才和我们这班学生分开。李老师是大学本科中文专业的科班出身,见解睿智,思维敏捷,语言风趣幽默且富有哲理,做大学老师也绰绰有余。<br /></b><b>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这些老师的言谈举止所蕴含的师德师风,构建了一届一届学生的品行风骨。</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