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历史优秀建筑集锦》 第一集

春笛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前&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言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是一座年轻的海滨城市,但它的历史卻丰富和具有影响力,历经百年风雨洗礼,历史建筑已成为这座城市中最响亮的名片,更成为身在他乡的青岛人怀旧追忆的精神寄托。这些建筑中的许多精品经过认真保护和数度维修,至今仍旧风采依然。</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891年6月14日,清朝政府批准在胶奥驻军设防,修建炮台兵营,是为青岛建制之史.此为清朝末年的青岛村。虽然青岛1891年才有行政建制,但却留下了沉甸甸的历史轨迹。难能可贵的是,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青岛保存了一座完好的"欧洲式建筑博物馆",有360多处上个世纪初的欧式建筑,被纳入城市风貌保护区。其中有3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处历史优秀建筑群(第一批),182处历史优秀建筑民宅(第二批),以及未列入青岛市历史保护名录的优秀建筑63处等。这些欧式建筑,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在得到了良好维护的同时,也给中外游人以思想启迪和美好的享受。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地区昔称胶澳。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是为青岛建置的开始。 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占胶澳,并强迫清政府于1898年3月6日签订《胶澳租借条约》。从此,胶澳沦为德国殖民地。 1914年11月,日本趁德国发动一战无暇东顾之机,取代德国,侵占胶澳,进行军事殖民统治。 1922年12月,中国收回胶澳,开为商埠,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洋政府。 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等同直辖市)。 1930年改称青岛市。</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 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收回青岛,仍为特别市。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并改属山东省省辖市。</p> <p>  1981年,青岛被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4年4月,被列为全国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6年10月15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1994年2月,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短短的百年历史,其间三次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经历了屈辱的一页。如今,青岛以崭新的面貌焕发着勃勃的生机。而帝国主义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则成为了凝固的历史,被基本完好地保存下来。据不完全统计,青岛至今仍存有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等28国风格的建筑千余处,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 </p> <p>  为了弘扬和传播青岛历史建筑文化,做为一名身居青岛的摄影人,有义务利用相机记录青岛历史优秀建筑及风貌照片永久留存。</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本人自2007年就开始计划拍摄关于青岛历史优秀建筑的全系列,并且拍摄了一部分,但由于平时太忙的原因一直拖到十二年后的今天才初步完成。 在几年的拍摄当中,经常遇到很多阻力和困难,如:狭窄的院落、杂物的堆放、纵横的电线、树林的遮挡、嘈杂的人群、乱停的车辆等等,特别是有些年久失修、破坏严重的某些建筑,如:地处北京路9号的谦祥益青岛分号旧址、常州9号的德国第一邮政代理处旧址、福山支路8号的官邸马厩、观海二路49号 的王统照旧居、湖南路44、46号的德式建筑等等,据居住此地的居民反映,房屋长年失修,内墙皮脱落,电线老化,居住条件极其恶劣,违章房众多,严重破坏了原建筑的结构和外貌。另外,有很多居民居住的都是公房,基本不可能自行出资修缮。但近几年青岛市政府对历史优秀建筑的保护逐步开始重视,加大了投资修缮的力度,使绝大多数的青岛历史优秀建筑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本系列照片是根据政府有关文件(鲁建发〔2000〕32号文)中列举的131处历史建筑为依据而逐项拍摄的。其中包括28处青岛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拍摄完成后,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和有关青岛历史文献以及青岛市史志办公室文档等,进行配图编辑介绍,尽量做到全面、细致、真实。 由于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由于美篇篇幅所限,在131栋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中,每栋为一个编号,共分了五集。</p><p>&nbsp;&nbsp;&nbsp;&nbsp;本集为第一集(编号001—027)。</p> <p>编号:001&nbsp;&nbsp;&nbsp;</p><p>美国驻青岛领事馆旧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12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沂水路1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位于沂水路与平原路路口,和许多同时期建筑相比,平面更加清晰,立面装饰趋向简洁。设计师为德国人史密特。建筑面积1225.98平方米,砖石结构。地上2层,地下1层,有阁楼。采用对称式手法,花岗岩蘑菇石砌基和墙角,凸显建筑的凝重和沉稳,黄色沾灰墙面,折坡屋顶。该建筑建在一片面东的丘陵中间,一层入口高出沂水路路面近5米,中间筑有坚实的护坡,并巧妙地隐藏了建筑物的一层地下室。正立面中部凸起,上部起山墙。下部为主入口,入口处在北侧,中轴线对称,门券廊上嵌条石,长方形木窗顶部隆起三角山墙,左右二层有露天凉台。南面一层为券廊式敞口引台。中部门厅的上方起硬山,强化了中轴线效果。屋面在接近檐口的地方作折坡处理。室内房间高约4米,宽敞明亮,设壁炉、暖气、雕花护墙板和黄色“人”字形地板。建筑造型具有浓郁的田园别墅气息。</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业主最初为德国建筑师保尔·弗里德里希·里希特的私人住宅。里希特在这所房子还在建造时,就把它预租给美国驻青岛领事馆。也就是1934年起为美国驻青岛领事馆,1946年升格为总领馆。 馆址变迁 1933年前,馆址设于河南路8号,1934年迁至沂水路1号,至青岛解放前夕,美国驻青的领事机构一直设在这幢建筑内。1949年1月9日,迁入兰山路2号。青岛解放后,总领馆于1949年10月15日被新中国政府关闭,领馆人员于1950年1月23日离开青岛。</p><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解放后,该建筑由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使用,后又转为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分行使用。</p> <p>编号:002&nbsp;&nbsp;&nbsp;</p><p>德国海军第二营营部大楼旧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建筑一一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899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沂水路9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占地面积3008.68平方米,建筑面积1518.2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地上二层,地下一层,有阁楼。建筑平面呈不规则形,设计酷似别墅。方块形花岗石砌基,褐黄色沾灰墙,层间嵌条石,多折坡屋面。东南角一、二层为露木敞廊,正门入口处为折角券廊,后为半圆形堡楼,檐下露木贴墙,上部为折角形星檐,绿盔帽屋顶,北面有露木敞廊。主立面南向,中部凸出墙面,隅石勒墙角,顶部隆起三角山墙。这种硬墙、虚廊与红瓦坡顶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该建筑特有的建筑风格。楼房正中是宽敞的楼梯厅堂,书房、会客室、交谊室位于一层南侧,西面是餐厅,北面是厨房和餐具室。楼梯位于大厅中间,两端扶手立柱有精美的雕花,两端立柱顶部各雕一尊栩栩如生的狮子。高大的券形窗上,镶嵌着以罗马神话故事故事为主题的透明玻璃。大厅中央精致的铜质德式吊灯仍在使用。二层有3间卧室,一处宽大的衣帽间,以及更衣室和浴室。建筑造型优美,小巧玲珑。</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01年德国伊尔蒂斯兵营建成之前,德国军官居住在此楼。1912年,该建筑改成德国海军第二营营部大楼。1923年,青岛诊疗所迁至该处。1933年扩建,改名为青岛铁路医院。该建筑现由济南铁路局青岛办事处招待所使用。</p> <p>编号:003&nbsp;&nbsp;&nbsp;&nbsp;&nbsp;</p><p>格尔皮克、科尼希别墅旧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市历优秀建筑。建于1901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沂水路3号。楼梯只有较大变化。</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由德国人马克思 . 科诺普夫设计。占地面积1995.34平方米,建筑面积496.6平方米,砖木结构。地上二层,地下一层,有阁楼。平面呈不规则形。立面设计采取上下分段式,上部为仿木构形式,粉白墙面附设木架线条。体现建筑的轻巧和宜人。底部以花岗石勒脚,黄色水刷灰墙,隅石嵌墙角,二层外墙为露木装饰。折坡屋面。主立面南向,西南角有角形塔楼,平面为正方形,高约20米,红红盔帽式铁皮屋面,中部隆起四角气窗,上为红铁皮尖顶,用复曲线形式逐渐内收。然后向上立起正方形柱体,产生高直向上的效果。楼内有敞厅、餐厅、客厅。楼梯望粱柱上左边立有成中西结合,右边绕木制彩龙,室内木柱、木梁上盘木雕金龙。门券石柱上作龙凤浅浮嚣,形成中西结合的装修格调。整栋建筑虽嫌繁琐,但构图均衡,尺度适宜,是青岛少有的德式建筑、中式装修的别墅。 该建筑初由德国胶澳总督府首位法官保罗·格尔皮克于1899—1902年在此居住,他帮助入侵青岛刚刚立足的德国海军的青岛殖民政府建立了基本法律。据说,仅1899年3至6月,他写出的包括关于食肉检验、牛奶检查法令等8部法律由殖民政府发布。 第二位入住的是科尼希医生,1902-1907年在此居住,东面隔着沂水路1号的美国领事馆,就是他上班的总督府野战医院(胶澳总督府院)。他也是这个医院的院长。就在这5年间,他主持完成了大规模的基建。后来他回到德国,还出版了一本记载其在青岛担任主治军医和院长的回忆录。</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从1907年科尼希离青以后直到1912年,不知道这五年间是谁在这里居住,但当时此房的归属应该属于德国总督府,住的还应是德国人,据说是德国的亲王。 1912年后,逊清贵族多罗特公升允买下这里作为在青的府邸。升允是蒙古王爷,曾任陕甘总督,“公”是当时满清对异族人封的最高爵位,地位显赫。庚子年间,八国联军进京,升允曾陪伴过慈禧太后逃离京城,那时他扮作车夫,太后则扮作农妇。辛亥革命以后,他拉拢蒙古一带的贵族、官员组织武装复辟失败,又在青岛策划了张勋复辟。1921年夏,升允受他的朋友、著名的考古学家、金石学家罗振玉力邀,全家从青岛搬至天津,在法租界德邻里的一幢别墅里居住,1931年9月20日升允病亡天津,时年73岁。 现在是青岛报业的宿舍,住了不少人家。此前,还曾经是幼儿园。不过,历尽沧桑,这栋建筑依然整体保存完好。</p> <p>编号:004&nbsp;&nbsp;&nbsp;&nbsp;</p><p>斯提克弗茨住宅旧址 :</p><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造于1904-1905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沂水路5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斯提克弗茨住宅是一座极具特色的建筑,它在传统德式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和创新。现在,建筑的屋顶依然保护得很完好,放眼望去,甚至看不到有毁损的瓦片。这座建筑建造于1904-1905年,最初的主人是约翰·斯提克弗茨。1898年,他受雇于德国海军当局来到青岛,参与现代化大型港口的建造,1905年,其在迪德里希斯街投资建造的这幢住宅完工后,便与家人乔迁新居。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斯提克弗茨有三个儿子,由于筑港工程师的职业,他的儿子们便在德国人的学校里有了:Mole 1(一号码头),Mole 2(二号码头),Mole 3(三号码头)这样的绰号。 </p> <p>编号:005&nbsp;&nbsp;&nbsp;&nbsp;</p><p>捷成洋行公寓旧址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07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沂水路7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占地面积3246.68平方米,建筑面积1001.59平方米。砖木结构。矩形布局,地上二层,地下一层,有阁楼。建筑立面采用自由式设计,墙体变化丰富,中问用清水砖与粉白墙形成对比,呈不规则形。外墙底部为花岗岩粗石勒脚,屋顶为红瓦坡面,局部有山窗,山墙顶部抹角。东面外窗有绿色小方块釉瓷片嵌窗套。天花板为露木装饰。房问铺地板,有木制护墙板。</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原为捷成洋行公寓,后为私宅。现由青岛市市政公用局使用。</p> <p>斯提克否太住宅旧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06~1914年问。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沂水路7号(东)。</p><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是德国侵占青岛时期典型的私人庭院别墅类建筑。占地面积1999.34平方米。建筑面积1506.08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地上三层,地下一层。花岗岩砌基,淡黄色毛灰墙面,折坡牛舌瓦屋面,上有气窗。主立面设在西面,褐色花岗岩砌至一层窗下,墙面展平至三层,由其向上耸起折坡顶,上覆压条石。入口处设在北面,一层客厅面积约200平方米,高8米,东北角设置木楼梯至二层,外廊呈折角形。房间内“人”字形地板,木制落地窗,天花板有雕花装饰藻井。墙面一改传统的德式半木构形式,除底层外,无任何嵌石和木雕装饰,整体干净简洁,具有清新流畅的风格。</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解放后,该建筑曾由市建设局使用。现由青岛市市政公用局使用。</p> <p>编号:006&nbsp;&nbsp;&nbsp;&nbsp;&nbsp;</p><p>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04~1906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沂水路11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坐落于观海山南麓,背山面海,居高临下,优越的地理条件强化了权力机构的肃穆和庄严。整幢建筑外形庄重,处理手法严谨。楼前广场空间开阔,以青岛路为轴线,向左右辐射出6条马路,突出了它的中心位置。该建筑呈现了19世纪欧洲公共建筑对称平面、四角和中间略为突出、中轴线非常明确的特点。在建筑方位多不规则的青岛市区内,是少见的一座近似正南正北的建筑物。</p><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由德国设计师拉查鲁维茨设计,建筑师为马尔克,德国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负责建造,工程由中国工人利用传统工艺承建,工艺精湛;建造期从1904年5月至1906年4月,建筑面积8960.96平方米。该建筑为砖石钢木混合结构,主立面为纵三横五对称处理,有2层券廊和方形爱奥尼壁柱,古典主义色彩浓郁;整个建筑平面呈“凹”字形,东西长80米,南北宽约40米,折坡屋顶,筒式红瓦,弧状屋面窗;顶侧装有铁栏杆,既用于装饰,又作避雷针;墙面采用剁斧花岗岩凹缝式设计,凸显建筑物的沉稳凝重。大门外依地势设计成二层花岗岩台阶,登39级宽大的石阶,通过一拱券形大门,直达二层门厅,强化了建筑的威严和中心乏位。拱券两侧采取直角形式卷纹的爱奥尼式柱头,细部处理严谨生硬,显示了德国建筑的严肃性。胶澳总督府大楼为四层,主体高20米,一、四层楼均为窗户较小的辅助性房间,主要办公室在二、三层朝阳面,走廊在背阴面。办公室外有长廊式阳台,室内除装有柚木护墙板和地板外,别无其他装饰。二层的门厅和三层的会议厅高约6米。</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大楼建成后,成为德国在青岛的最高权力机关所在地。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国第一次侵占青岛后,为日本青岛守各军司令部所在地;1922年12月中国收回青岛,辟为商埠,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洋政府,为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办公楼;1925年7月为胶澳商埠局办公地。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为青岛接收专员公署和青岛特别市政府所在地。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为日伪最高统治机关所在地;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接收青岛后,为青岛市政府所在地。青岛解放后,先后为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地;199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迁新址后,为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和青岛市政协办公地。</p> <p>编号:007&nbsp;&nbsp;&nbsp;&nbsp;</p><p>英国驻青岛领事馆旧址 :</p><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07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沂水路14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为砖石木结构,建筑面积1027.2平方米(其中地下室251.89平方米)。地上二层,地下一层,有阁楼。花岗岩蘑菇石砌基,淡黄色拉毛灰墙面,折坡屋面,绛红牛舌瓦覆顶。东南侧为建筑主立面,呈“山”字形。二层有一折角形凸窗作为构图中心,增加了建筑的变化,由其向上耸起折坡顶。楼内设有南北通道门,房间为木制地板、木制门窗,南向有木制扶梯通往二层及阁楼。楼梯护墙板顶部有凸出的小护板。1934年在其东面接建翼楼,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建筑物整体简洁清秀,是典型的办公建筑。该建筑初为寓所,后为英国驻青领事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35年10月,升格为总领事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领事馆于1941年l2封闭。1945年日本投降后,恢复馆务。1951年4月闭馆,馆舍被青岛市人民政府收回。该建筑现为民宅。</p> <p>编号:008&nbsp;&nbsp;&nbsp;&nbsp;&nbsp;</p><p>高实甫旧居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地处龙山路18号,始建于1933年,欧式建筑风格。初为高实普宅第。其大门巧借山势设计,使主建筑显得高大雄伟。</p> <p>编号:009&nbsp;&nbsp;&nbsp;</p><p>德国胶澳总督官邸旧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建于1905~1907年,此楼原为德国侵占青岛时期的总督寓所,故名“总督楼”,又因该楼大都用花岗岩砌成,俗称“石头楼”。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屯山路26号。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位于信号山南麓,其左右分别为俾斯麦兵营和德占时期“欧洲区”内的别墅。建筑师为德国人花特拉塞尔,草图设计为总督府建筑师马尔克,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82.35平方米(其中地下室1081.85平方米),是一座石、钢、砖、木混合体的四层建筑,总高度30余米。楼内设地下室。部分墙面饰以一块块巨大花岗石,石面加工粗朴,淡绿色和淡灰色的花岗石在正门的山墙上组成光芒四射的太阳纹饰。山墙角饰有以石料凿成的帆结。顶部由花岗岩组成放射状山花,在波浪形饰的檐口上饰有诺曼龙龙头。南立面东西两部分以券柱廊为主,柱帽、檐头、墙角基部等均由粗扩的岩石迭砌。星顶为木结构,形式多样,表面覆盖鱼鳞瓦、牛舌瓦、筒瓦,有红色、蓝色、米黄色等,色彩交错,为威廉时代风格和青年风格的结合。远处观望,整个建筑在绿树掩映的半山坡上,红色、蓝色的屋顶,米黄色的外墙,十分耀眼醒目。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内部平面、空间组合灵活,高低错落,富有立体感。室内有大厅(金色大厅)、大餐厅、小餐厅、会客室、卧室共15个房间。经三道门,进入大厅,大厅通往二层的楼梯下三扇彩色雕花玻璃窗,巧妙的利用后面花房的光线形成灯箱的效果。经过大厅,可通向办公室和餐厅。大餐厅内装饰豪华,中央吊灯重达1吨多。房间内部为“人”字形地板,天花板、护墙板、窗台、门框均有精致的雕刻花饰,壁灯、吊灯五颜六色、造型各异,室内壁炉上镶嵌有各种玉石,闪闪发光。部分内墙表面莜糊绫子、粘贴马赛克。室内陈设的德国钢琴、沙发、茶几、书橱等物,至今保存完好。二楼是卧室,三楼为客房及佣人用房。楼东南角有阅兵室,可俯视建于大学路上的德国兵营——俾斯麦兵营。楼周围建有5~6处地堡,其中还有通讯地堡,楼北约100米处修有马厩(现已拆除)。楼后建有不锈钢支撑的玻璃穹顶花房,为青岛最早的不锈钢玻璃结构的大棚花房。不锈钢框架历经百余年,仍未有锈迹。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总督楼成为历任日本青岛守备军司令的住处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成为胶澳商埠督办官邸。1930年,青岛市政府正式决定将总督楼改称 “市长官舍”,为历任青岛市长的官邸。1931年沈鸿烈任市长后,不在入住此处,仅作为待宾客之用。1934年,正式命名为“迎宾馆”。沈鸿烈为改建主题词。1938年日本二次侵占青岛后,曾改作“国际俱乐部”。日本投降后该做“迎宾馆”。1957毛泽东主席在青岛召开省市委书记会议期问曾下榻于此,该建筑1988年被评为青岛市十大优秀建筑之一。1999年5月1日对外开放。</p> <p>编号:010&nbsp;&nbsp;&nbsp;</p><p>德国驻青岛领事馆旧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建筑——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899~1912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青岛路1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占地面枳1408平方米,建筑面积1005.7平方米。砖石木结构,二层,有阁楼和地下室。建筑体中部为圆形拐角,上方为八边形尖顶塔楼,相邻两侧山墙山花呈不对称状,整幢楼房美观、典雅。最引人注目的是南立面,中心部分是两排长形窗户,中间起山墙,衬显建筑的高度。该建筑在西南拐角处建有塔楼,塔楼上覆双层圆顶。折叠的尖塔星顶选用墨绿色,与米黄色墙面形成鲜明对比。主入口设在西南拐角的凹入部分,大块花岗岩粗石装饰券门。进门是宽敞的迎客厅,设于一楼的客厅、交谊厅、餐厅等房间均分布在南面,北侧则是通往二楼的木制楼梯。二楼布局与一楼相似,主要房问为卧室。部分房间护墙板上有镂花。房屋设有后门和供仆人上下出入的楼梯,从后门向下是地下室。</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的早期业主是德国律师、公证人曼弗雷德·齐摩尔曼。1926年12月德国政府租用此楼,在青岛设立领事机构。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后,德国驻青岛领事馆关闭,该建筑成为私人住宅。孔子后人孔祥勉(孔祥熙之弟,曾任青岛实业银行总经理和银行公会理事长)于1947年购买这幢住宅,将其命名为“南园”;后孔令仁 (孔祥勉之女,时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于1986年将该楼捐赠给青岛市人民政府,设立青岛南园孔子纪念馆。一楼的客厅被辟为展室,陈列孔子画像和相关的著作与文献。</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山墙上部成山尖形的横墙。设在双坡屋面房屋端部或内部,用以搁置檩条。有时指房屋的内外横墙。</p> <p>编号:011</p><p>青岛国际俱乐部旧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建筑一一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05年~1911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1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由德国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设计,工程指导和内部设计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承担,德国保尔·弗里德里希·里希特公司施工。占地面积3234平方米,建筑面积1891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建筑平面呈不规则形。地上二层,地下一层,有阁楼。花岗岩粗石砌基,沾灰墙,折坡屋面,有气窗,窗台和檐口用粗朴的花岗石垒砌。正门南向,登13级石阶引梯至一层,4根圆石柱撑起挑廊,上为二层露台。主立面南向作折角处理,西南角为入口,入口砖筑花岗岩石柱,粗花岗石勒脚。进门后沿斜对角方向绕过大厅上楼梯,这种设计和中国建筑传统中的“照壁”有异曲同工之妙。楼内有宽敞走廊兼休息厅,房间内“人”字形地板,有高2米的雕饰护墙板。一楼大厅内的德国风格蓝色釉瓷壁炉和贴瓷坐椅别具特色。天花板露木装饰,木扶梯宽大美观,房间宽敞明亮。整体建筑造型典雅,比例均衡,浑厚美观,具有德国青年风格派形式,是德占时期政客、军官和商人的聚会中心。俱乐部主楼入门为交谊厅,有彩瓷砖装饰的大壁炉,半地下室为衣帽问。一楼为餐厅、酒吧间、舞厅;二楼有图书馆、台球室、桥牌室。主楼以北为花园。东部有两座小楼,北侧为保龄球室,南侧为壁球室。 青岛解放后,该建筑为中苏友好协会青岛分会办公场所,现由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使用。</p> <p>编号:012</p><p>胶州旅馆旧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胶州旅馆旧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山路17号,建于1897年。 该建筑建成初期是《青岛最新消息》报社的办公楼,1912年成为伊尔提斯山矿泉水厂(青岛矿泉水厂)的股东维尔德的产业,直到1914年,成为胶州旅馆。总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隔开威廉皇帝海岸(今太平路)一个街区,与太子路(今湖南路)交叉形成拐角。此建筑外观装饰精美,临街建有3米高的红砖圆券式大窗。造型似以德国古典复兴样式为主,又融合了折衷主义风格,形成了奢华的立面形象。建筑临街的屋檐上部采用四分扁圆券洞口,红砖作线脚装饰,砌出墙角隅石。尽管在近百年中数易其主,但大部分门窗和室内的硬木地板却依然保持本色。 特别是在以白色、黄色、灰色为主色调的中山路上,这座红砖小楼可谓相当醒目。走近细看,其实外墙也不尽是红砖,而是间有一些黄色的墙面,然而,这种对比反而使红砖的颜色更加突出,黄墙则弱化为一种装饰了。这座楼的装饰颇为繁复,无论塔楼、山墙还是屋檐,一律用红砖砌出花边,山墙顶端和两侧还要再起矩形柱状垛,描绘出一段华丽的天际线。 楼的主体部分为二层砖木结构,开半圆拱形门窗,水平方向以横向腰线划分,沿街立面分别饰有三角形山墙,山墙两端和中部饰有精致的小方塔。转角处建有六角形塔楼,成为建筑的主轴,塔楼高四层,顶部建一座盔亭,屋顶铺设红瓦,开大小不一的老虎窗。墙面用红砖砌筑,拱窗的顶部和山墙内黄色粉面,色彩搭配彰显了建筑的华贵。楼体基本保存完好,转角处的塔楼被拆毁重建过。 据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期间,曾在青岛修筑了大批的碉堡,这座楼的底层就有一座。抗战胜利后,由于这座钢混结构的碉堡非常坚固,难以拆除,所以就一直保留下来,成为了这座楼里的一个秘密。现为中山旅馆。</p> <p>编号:013</p><p>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旧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34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62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由中国设计师陆谦受、吴景奇设计,占地面积1557.34平方米,建筑面积4761.42平方米,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三层,地下一层。花岗岩大方石砌基,凹槽线花岗石贴面,平屋顶。主立面东向,入口较高,通过6级台阶直入门厅,花岗石嵌门套,两侧墙面在窗套与大门问装饰有密集的横向凹凸发条,强化了主入口位置。建筑立面简洁明快,利用窗户均衡设计纵横3组。室内大厅高约18未,顶层为玻璃钢天花板,大厅内立柱极少,采光极佳。二层环厅设置成“回”字形,便于顾客流动。整组建筑立面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接近当时为建筑业推崇的现代风格。</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34年,中国银行青岛分行自中山路152号迁至该址。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停业。抗日战争胜利后,该行于1946年1月复业。青岛解放后,为国家经营外汇业务的专业银行。该建筑现为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营业场所。</p> <p>编号:014</p><p>山左银行青岛分行旧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34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64~66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由中国建筑师刘铨法设计,占地面积13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234.05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四层,地下一层。花岗岩大块方石砌基,6根竖线条饰花岗石石柱直通四层,线饰檐口,顶部密集栅式山墙,平星顶。正门东向,正立面分为上下两部分,凹面嵌石门套,左右墙有浮雕凹凸线条。贴面柱之间有两扇长方形窗,外墙有条形刻线石装饰。上面三层被规则地用条石划分成左右五段,每段间设计为双窗。底层单独设计,中间为大门,两侧窗间墙用花岗岩条石上下叠落排列,衬现主入口。再两边则是开启式大窗,与上部的双窗形式作了区别。一层大1斤水磨石面,二层以上房间均铺有地板,天花板有线饰。整个建筑庄重大方,线条流畅。</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山左银行青岛分行由青岛当地绅商合伙投资创立,1922年9月开业,1934年迁入该楼。抗日战争期间停业,行址被曰伪大阜银行占用,1946年9月复业。青岛解放后,因业务清淡而停业,后由青岛市饮良眼夸公司使用。该建筑现为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营业所。</p> <p>编号:015</p><p>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青岛分行旧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34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68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由中国建筑师苏夏轩设计,公和兴营造厂承建。占地面积733.33平方米,建筑面积2176.07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平屋顶。花岗岩大方石砌基,方块形花岗石贴墙面。入口处东向,花岗石嵌门窗套,立面中轴线式布局,采用虚实手法处理窗与墙面的变化。长方形木窗,层间外墙窗下有突出条形刻线装饰,顶部中间隆起折角式山墙,刻有浮雕图案。一层大厅高6米,二层以上房问内设地板,天花板有线饰。建筑简洁典雅,为现代商业复兴式建筑风格。</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34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青岛分行由中山路167号迁入该址。青岛解放后,1952年12月加入公私合营银行青岛分行。该建筑现为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营业场所。</p> <p>编号:016</p><p>大陆银行青岛分行旧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34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70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由中国建筑师罗邦杰设计,新慎记营造厂承建。占地面积733.33平方米,建筑面积2334.83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平面呈“L”形,坐落在中山路、肥城路拐角处。地上四层,地下一层。花岗岩方石砌基和贴墙面,平屋顶形式。主入口位于拐角处,中轴线布局,一层券形大门,墨色花岗石嵌门套,一、二层间外墙有腰带形饰线条,采用凹凸手法处理临街窗和墙石。檐口线条简单,入口处顶部略隆起,山墙饰以简革刻花图案。房间高大葫亮,地板地,木制护墙板。建筑造型简洁、典雅,具有当时流行于上海的“艺术装饰派”样式手法。</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34年9月,大陆银行青岛分行由河南路16号迁入该址。青岛解放后继续营业。1952年l2月加入公私合营银行青岛分行。该建筑现为麦当劳快餐店营业场所。</p> <p>编号:017</p><p>青岛商会旧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21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72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99.57平方米(其中地下室913.56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地上二层,有阁楼,地下一层。花岗岩蘑菇石砌基,拉毛墙面,折坡屋顶。中轴线式“一”字形布局,正门东向,两侧有对称式翼门,花岗石砌门套,上有山花雕饰,檐口作平面处理,左右各有一尖顶式堡楼,上覆绿色铜皮。屋面有气窗。西面为露木敞廊凉台。室内有木扶梯,房间高大宽敞,内铺地板。一、二层内房间分列过道长廊两侧。建筑格调清新典雅,颇具特色。</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24年,青岛商会由馆陶路迁至该址。青岛解放后,被青岛市工商业联合会筹委会接收。该建筑现为青岛市工商业联合会商务中心。</p> <p>编号:018</p><p>义聚合钱庄旧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干1930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82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占地面积8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100余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有阁楼。花岗岩粗石砌基,凹槽花岗石贴墙面,坡顶屋面上有气窗,主立面东向,中轴线式布局。一层正门入口处有两根仿罗马圆石柱撑起挑廊,墙面中部凸出,两边凹槽贴石石柱直达屋檐,顶部隆起弧形山墙,小三角石装饰。两檐口平直处理,刻有线饰。墙面左右对称,长条形木窗嵌石条,窗间采用竖线条划分,增强了建筑的高直和气势感。房间木地板地,宽敞羽亮,建筑格调典雅美观,有较强的装饰感,属仿商业古典式风格。</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32年,作为当时中国民族企业家在青岛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的义聚合钱庄,购买了该建筑。1934年,由保定路5号迁入该址。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大楼被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占用。1945年日本投降后恢复营业。1949年歇业。该建筑现为中信银行营业场听。</p> <p>编号:019</p><p>交通银行青岛分行旧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31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93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由中国建筑师庄俊设计。占地面积13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3814.76平方米,钢 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四层,地下一层。花岗岩大方石砌基,凹槽线饰花岗石贴墙,平顶屋面,是一座仿罗马古典风格近代银行建筑。主入口1临街,登8级石阶引梯直达一层营业大厅,大厅高约8米,面积200余平方米。地面、壁炉、楼梯、方柱等均用雕磨精巧的大理石镶铺。二层以上为办公房间。立面为典型的轴线式布局,中心部分设计成标准的克林斯立柱直通三层,一排6根,中间4根为圆柱,高约11米,两侧为方形附柱,和丛林墙面结合,起到过渡效果。三层顶部设装饰性檐口,使之与底部形成完整的构图整体。檐上设第四层,中部为大窗,开间分隔处设计4组2排的壁柱与主墙面相呼应,中心顶部起山花式墙面形成立面构图的最高点。主入口两侧墙面为粗实的处理手法并配以横向装饰线条,一、二层窗户采用整体式处理,顶部起圆拱,上部设方窗,但在三层窗套底部探出悬挑状瓢形阳板,其下亦做山花状处理,使建筑立面既粗壮、古朴、典雅,叉蕴含着细部的精心设置。三层以下中部内凹。强调外凸的排柱,构图中心又增加了虚实对比。四层中部外突,但配以横向大面积虚空,体现建筑的华贵,整个建筑以四层作为完整屋顶部分处理,底部为实墙,并配设花岗岩石料。整组建筑比例和谐,立面庄重,风格沉稳、典朴。其设计处理均衡有序,尺度适宜,是同时期青岛银行建筑的精品之作。</p><p>&nbsp;&nbsp;&nbsp;&nbsp;&nbsp;1931年,交通银行青岛一等支行由中山路21号迁至该址。1935年7月,交通银行青岛一等支行升格为分行。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该行被日军查封,后被强令复业。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被日伪当局强行接管。抗日战争胜利后,青岛分行于1946年1月复业。解放后,该建筑由交通银行青岛支行接管,后为中国建设银行的营业大楼,一直沿用至今。</p> <p>编号:020</p><p>山东大戏院 :</p><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山东大戏院是青岛最著名的老字号影院之一,建成于1931年,面积1500多平方米,2002年由政府投资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四层楼,其中一、二层为观众厅,共有750个座位。这座由中国人开办的电影院打破了外国人的垄断,为中国影片的放映提供了阵地。1931年12月15日,山东大戏院举行开业典礼,同时放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故事片《歌女红牡丹》,在开业仪式上,特地从上海邀请了电影《歌女红牡丹》主演、有中国电影皇后美誉的胡蝶来剪彩,当时中山路上人如潮涌,“追星”一族都争相一睹“皇后”风采。开张之后,山东大戏院专门上映我国明星、友联、百代、天一等电影制片厂出产的影片,受到各界群众的欢迎。 先后有四大名旦、尚小云、奚啸伯、尚富霞率团在此演过,陈志坚(在青岛出生)的开蒙老师、海派名旦王芸芳也率团在此演过戏。 山东大戏院解放后更名“中国剧院”,文革中一度改名为“新中国电影院”。1986年更名为“中国电影院“,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鼎盛时期,它和红星电影院平分了岛城电影院的票房。</p> <p>编号:021</p><p>胶澳商埠电汽事务所旧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14~1922年:位于青岛市市北区中山路216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位于中山路北段、五条道路交叉口处。占地面积305.33平方米,建筑面积1121.37平方米,砖石结构,平面呈“L”形,分南、北两部分。南部为四层古堡式塔楼,北侧为20世纪20年代增建的三层办公楼。南北建筑风格相同,花岗岩大蘑菇石砌基,黄色拉毛墙面,北部平顶,南部上有绿铜皮覆顶的尖塔,内设观景台。正门东向,半圆石条凸石嵌门边,内为鹅卵石和花岗石组成的扇形装饰,塔楼平台、檐台为蘑菇石饰边,中部和顶端开有竖长的窗户,石条嵌外墙门窗套。整体建筑格调古朴典雅,庄重大方。</p><p>&nbsp;&nbsp;&nbsp;&nbsp;&nbsp;1898年,德国企业主普尔斯曼开设电灯厂。1914年11月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将电灯厂改为青岛发电所。1922年1 2月,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发电所和发电工厂,命名为胶澳商埠电汽事务所。1923年5月,改组为中日合资胶澳电汽股分有限公司。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将胶澳电汽股份有限公司的发电设备陆续迁往山东各地,原地点改为胶澳电汽公司总办事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解放后,该建筑曾由青岛电力局使用。现由青岛供电公司使用。</p> <p>编号:022</p><p>德国水兵俱乐部旧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建筑一一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01~1902年,又名水师饭店。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湖北路17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建筑面积4487.5平方米,高约15米,地上二层,地下一层,有阁楼。一层为石基砖墙粉面,二层以上为木制外廊和“半木构”式样,红瓦顶,角部突起尖顶塔楼。中央入口突起山墙,以强调构图中心,后部附有一20米长、14米宽的砖木结构礼堂,巴西利卡式平面,木廊楼座,木结构拱形星顶,以玻璃罩顶灯和一排北窗自然光作为光源,塔楼之下和外廊扶栏处的交错桁架作装饰,具有德国中古时期建筑风格。俱乐部中心为大厅,厅内三面墙设计成回廊式,有宽敞的舞台,二楼三面均设观众席,楼上楼下可容纳观众700人。水兵俱乐部内有餐厅、桥牌室、台球室等设。既是当时德国海军的俱乐部,也是青岛第一座设有大型礼堂的建筑。整个建筑造型起伏变化,大斜坡屋顶、老虎窗,宽敞的走廊,浑厚的木檐、木柱、木廊,显示出俱乐部活泼明快的风格,具有德国文艺复兴风格的典型形式。</p><p>&nbsp;&nbsp;&nbsp;&nbsp;&nbsp;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该建筑为日本居留民团、日本侨民协会办公处。1945年,为美国海军俱乐部。</p><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解放后,该建筑为共青团青岛市委办公楼。现由青岛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使用。</p> <p>编号:023</p><p>青岛德国警察署旧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建筑——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04~1905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湖北路29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坐落在德占时期青岛市内欧洲区和华人贸易商业区的交界处,于蒙阴路尽端中轴线上,处于地形最高点。胶澳建设管理局设计,德式三层建筑,砖木钢混合结构,其造型采用中世纪以来德国村镇教堂的建筑形式,带有浓重的西欧城市街景的格调。建筑平面呈“L”形,建筑主体为二、三层结合形式,高16.5米。正门南向,立面不规则。东南角耸起六层钟表塔楼,塔顶为德国钢盔式,总高约30米,既可报时又能远眺。房顶坡度较大,形成高大陡直的尖顶,花岗石与红砖纵横相间,砌出巨大山墙的“半木构”图案,砌体高出山墙,呈方尖塔状,配以粗石勒脚,建筑外体由米黄色墙面和浮雕红砖组成。红砖镶套与米黄色墙面,给人轻松明快的感觉。屋面变化丰富,西面折坡,东面为高直坡覆筒瓦。有阁楼及地下室。东、北、西侧有数个便门,每个便门都装饰成欧式小屋状,细部处理非常精致。室内高约4米,木板地。走廊以各色马赛克拼图铺地。花岗岩楼梯,木刻花栏杆。整个建筑比例尺度准确、精巧,是一幢德国文艺复兴式复古风格的建筑。</p> <p>编号:024</p><p>普济医院旧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19年。位于青岛市市北区胶州路1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由日本建筑师三上贞设计。建筑面积563.7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二层,局部三层,地下一层,有阁楼。主楼建筑位于一段东西走向的低矮丘陵高处,处于十字交叉路口,面向观象山。建筑平面略呈“一”字形,建筑立面采取中轴线对称式手未。花岗岩蘑菇石砌基,条石砌窗套,水刷石墙面。屋檐下有压条石,折坡屋面上有气窗。正门南向,上端花岗石贴面,隆起弧形山墙。门两翼为花岗岩方石贴面石柱,顶有浮雕花饰。屋顶中部有中式挑檐塔楼。入口处,两根圆形花岗石柱撑起挑台,高8米,进深3米,两边有汽车通道。建筑后侧为一高起的四面斜坡式屋顶,形成轴线的高潮点。正门上方的竖向狭窗与实墙面形成极强烈的对比,实墙顶端的椭圆形装饰墙面,则留下刻意设计的痕迹。整个建筑造型美观,线条流畅。</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22年12月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普济医院改为胶澳商埠普济医院。1925年,胶澳商埠普济医院改为市民卫生院,隶属山东陆军总医院。1928年,复称胶澳商埠普济医院,并附设看护妇传习所(护士学校)。1931年改称青岛市市立医院,院舍进行了扩建。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于1939年4月在医院设立青岛医科大学,后改为东亚医科专门学校。1945年日本投降后,医专并入国立山东大学,市立医院得以恢复。青岛解放后,该建筑一直由青岛市市立医院使用。</p> <p>编号:025</p><p>柏林信义会旧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市优秀建筑。建于1899~1900年。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城阳路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由德国传教士昆祚设计,占地面积9332平方米,建筑面积1985平方米。砖木结构,地上二层,有阁楼、地下室。两翼对称,平面呈“凹”字形。主体南面上下两层的游廊式阳台(后封闭)各用10个红砖圆券支撑,并装有简单的护栏,其两端建有翼楼。清水墙面上附以砖砌花饰与图案,线条简练。南面正中楼顶有山花装饰,墙角护有隅石。大楼为南向双进式,背面有东西相对的外楼梯。楼顶上一堵小型山墙是该楼唯一的装饰。具有文艺复兴建筑的格调。</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03年前后,该楼成为美国路德传教会的一所医院。1929年1月,美籍监督安保罗在此创建青岛信义会医院,后信义会济宁路诊所并入。1941年,该院被日本封闭。1946年恢复。青岛解放后,该建筑由市人民政府接收,曾为青岛市中医院,现由青岛市市立医院使用。</p> <p>编号:026</p><p>胶澳帝国法院旧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建筑——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12 ~1914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德县路2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位于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门前广场与湖南路、德县路的交汇处。德国建筑师卡尔·施特拉赛尔和设计师汉斯·费特考尔为适应这一地势,设计由几组不同的建筑体组合成这座大楼。该建筑由德国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施工,占地面积3528.65平方米,建筑面积3371.69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大楼花岗岩墙基,红瓦蒙莎屋顶,黄色拉毛墙面附浅壁柱,蘑菇石勒脚,主入口朝向广场,处于厅堂建筑体与侧翼办公室的交汇点上,为一拱形大门。大门东向,大理石嵌门套。门洞为两根花岗岩石柱撑起的券形,石柱上雕有精美的花纹,门上方有精美的石膏雕花,门厅高6米。主立面与北侧面转角处有一设计独特的角便门。北侧面延续有一大坡面屋顶的两层建筑,与建筑南部构成完整的“E”字形平面。转角处设计成弧形,与街道自然结合。东、南立面的窗体深入墙体50厘米左右,巨大的三联长窗,以粗花岗石贴面,长条剁斧石间隔、装饰,曲线山花和粗条石檐口呈纵向,间或横向分隔,构成良好的遮阳设施,并赋予整个立面以立体感和生动感,整个建筑具有德国建筑厚重粗犷的特点。该建筑内部为水磨石地面、石制楼梯,扶手用崂山绿石制作,护墙板高2.5米。有大小审判厅、办公室31间,并有地下室和阁楼。</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初为德国胶澳帝国法院办公地,1914年11月日本侵占青岛后,为青岛军政署。1922年12月中国收回青岛主权后,为胶澳商埠青岛地方审判厅。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后,改称青岛地方法院。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为青岛地方法院和青岛高等法院。1945年日本投降后,为山东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和青岛地方法院办公地。青岛解放后,为青岛市人民法院,1956年1月为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1995年,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迁出,为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2003年9月,市南区人民法院迁出,现为市南区人民检察院办公地。</p> <p>编号:027</p><p>德国总督牧师宅第旧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l900~1901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德县路3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建筑属德式住宅。建筑面积530平方米。地上一层,有阁楼及地下室。德国三段式,乱石墙基,斜坡屋面。建筑的临街立面起山墙,顶部采用曲线与直线的相互组合形式,侧立面山墙顶设计为折角式,墙面做仿木构装饰处理,坡屋面上起老虎墙。登11级石梯至一层转角平台。大门在大楼东南侧,南向。室内木板地,镂花木制楼梯扶手柱。有客厅、厨房、卧室等。 这栋小小的楼房运用了大量德国文艺复兴复古风格的建筑形式。宅第旧址以一个很大的敞开式外廊为标志,立面富于变化。一楼巨大的老虎窗和敞廊,与二楼造型别致的装饰山墙竞相争辉。 该建筑初为德国总督牧师克烈纳的住宅,l914年11月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在此开办了一家私人医院。青岛解放后,此楼收归国有。青岛市劳动局曾在此办公。现为民宅。</p> <p class="ql-block">请链接以下:</p><p class="ql-block">第二、三、四、五集分享,谢谢!</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12kthsrm?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青岛历史优秀建筑集锦》第二集</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12vxqh8a?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青岛历史优秀建筑集锦》第三集</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13078k3h?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青岛历史优秀建筑集锦》第四集</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131rlqes?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青岛历史优秀建筑集锦》第五集</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