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旬阳之蜀河文明(东区)

海之韵

<p class="ql-block"> 汉江奔腾而下,到旬阳地面以后,接纳了一条著名的河流继续东奔,这条河叫蜀河。顾名思义,蜀河应该在四川省的地盘上,怎么跑到陕西来了?实际上蜀河发源于秦岭,过湖北省郧西县境而流经旬阳入汉江。周武王在位时期,蜀是诸侯国之一,占据着今河南省南阳市以北的地区,与古巴国齐名。后来楚国坐大,不断扩张,古蜀受到排挤,不得不向西迁移,一直迁到今郧西县西,统治着蜀河流域,蜀河因此而得名。后来,蜀国不断西移,到四川境后才稳定下来。蜀国去了,曾经的蜀王变成了蜀河边上的一个冢;蜀河还是蜀河,而且与汉江共同孕育了一个古镇,此即蜀河镇。千古英雄,化作滔滔东流水;千年古镇,未被雨打风吹去。这,难道还不算个奇迹?(节录 张孔明文 )</p><p class="ql-block"> 蜀河,发源于湖北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流经陕西旬阳县红军、双河、庙坪、蜀河4乡镇。蜀河为古蜀国所在地。汉时置县,中兴于明代,繁华于清朝中末,续写的是汉江黄金水道上的传奇,因其所处地域优势,便是鄂、陕、川三地物流交汇的重要中转集散之地,物流的畅通,带来文化的交融,各地商贾纷至沓来,修建会馆,成为各地乡党们拉帮结派、倾听乡音的场所。著名的有黄帮黄州馆、陕帮三义庙、回帮清真寺、江西帮万寿宫、武帮武昌馆、船帮杨泗庙,还有本地帮的火神庙等,更有诸多井形的巷道编织着这里居民的幸福生活,于是古蜀河便逐渐发展成为汉江上游的商业重镇,有"小汉口"、"汉江小都会"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蜀河,传因蜀王逝世、蜀冢存此而冠名。镇因商而兴,有"八大字号"、"六十九家商铺"闹红蜀河之说。集镇位于蜀河、汉江两水交汇处,原为两省三县交通枢纽(北上关陇,南下湘鄂,西达川渝,东进中原)及汉江上游黄金水道上的商贸重镇,历来帆樯林立,商贾云集,商贸发达,且江河交汇形似汉口,古称"小汉口",属旬阳商贸最为发达的集镇。20世纪60年代以前,蜀河镇为全省仅有四个建制镇之一。</p><p class="ql-block"> 蜀河人文景点众多,文化积淀厚重,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口岸。明末清初,商品经济日趋发展,湖广移民大量迁入,汉江黄金水道进入鼎盛时期,四方商客纷纷在此定居经商,建立商号,开当铺,设钱庄百余家。嘉庆年间,曾任旬阳知县的严如煜所编《三省边防备览》一书中称蜀河"商贾云集"、为"汉江小都会"。他们的到来,也促进了蜀河文化的繁荣兴盛。</p><p class="ql-block">民国末年,群雄四起,逐鹿陕南,特别是-统治期间在蜀河设兵站、起岢捐,对商业影响极大,一时间商业凋敝,各大商户纷纷外迁,以避战乱,仅留青砖黑瓦向人们诉说着昔日辉煌的岁月!</p> <h1> <b>杨 泗 庙 </b> 6位于蜀河镇古渡口上崖,坐西向东,北依山坡,据残碑推断,该庙建筑年代不晚于乾隆年间,其虽名为庙实为船帮会馆,因其内供奉船工始祖杨四爷,故取名"杨泗庙"。</h1><h1>清初以来,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商贸流通发达。因蜀河是汉江上游重要交通要道,故成为陕南最大的物资集散地之一。南货至此北上柞水直至西安,北货至此装船南下至老河口到武汉等地。水运极为兴盛,船楫连接数里,日泊大小船只百余艘。于是船主和船工集资在蜀河口修建古雅壮观的"杨泗庙"作为议事和来往聚会、休息场所。又因汉江滩多险急,各类船只到此停驻,至杨泗庙祭拜杨四爷以求来往平安,一帆风顺。杨泗庙杨泗庙正门两侧有青瓷嵌贴对联一幅,上联是"福德庇洵州,看庙宇巍峨,云飞雨卷岿屹立";下联为"威灵昭汉水,喜梯航顺利,浪静波平任遨游"。因杨泗庙是"船帮"乞求神佑之地,故其戏楼又名"明德楼"。每年六月初六,举办杨泗庙会,院内搭台唱戏,上演汉剧等各种地方戏剧,热闹非凡。同时,又是当地群众物资交流场所。</h1><p class="ql-block"><br></p> <h1> <b>黄 州 馆 </b> 黄州馆原名帝主宫,为黄州客商聚居的会馆。据资料记载,黄州馆前后分三次建设。始建于乾隆中叶,由在蜀从事商业贸易的黄州籍商号、帮会依次兴建,后经历几代人百余年努力,始得完成。初创时仅正殿三间,后于道光二十七年动工,历时两年修成拜殿,同治十二年起又"刻角丹楹""几费经营""罄数千金"而修成乐楼及门楼。蜀河黄州馆是安康境内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美的南派宫殿式建筑,其耗资十分惊人。从碑文浩繁的落款可以看出,参与集资者除在蜀河的黄州籍客商、字号外,尚有湖北康家湾帝主宫、老河口帝主宫及老河口蜀河帮,共计商户不下二百家。这不能不让人对当年蜀河商业的兴盛面浩叹。</h1><h1>黄州是中国颇有文化品位的地方。她因有"赤壁",有苏东坡而名扬四海,又有被人们吟诵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物……"名词佳句而著名。黄州人又移 迁蜀河定居经商,在蜀河营建会馆,彪炳史册,原本历史与文化深厚的蜀河镇,因此又更加有了名气。</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清 真 寺</p><p class="ql-block">  来自地中海和阿拉伯的穆斯林们,不知经过多少次的辗转奔徙,也在蜀河镇占居一席之地,他们在小镇最高处—黑沟的崖峰上建造了清真寺。从黑沟口拾级而上,踏过108级石阶,终于登上依山凌空的清真寺大门。大门有联云:</p><p class="ql-block">  起教历数朝,蒂固根深,馨香绵远连中外;</p><p class="ql-block">  大经传亿代,星环斗曲,精华泛博贯乾坤。</p><p class="ql-block">  蝉鸣山愈静,鸟啼林更幽,树丛中鸟儿的鸣叫伴着清真寺后山泉的淙淙流淌。站在寺外眺望西天,蜀河镇层层叠叠的屋宇楼阁尽收眼底,浩淼的汉江从大山的夹角中奔流而来,寺内的厅堂和陈设,简朴而洁净,尽管历史的风雨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伤痕,但它处处表现出岁月的绵长和历史的隽永。</p> <h1> <b>三 义 庙</b></h1><p class="ql-block">  蜀河东侧崖畔上几株苍翠挺拔的古柏,它须髯交错、枝叶倒悬地屹立在午后的夕阳中,合抱的躯干分蘖成五枝,通身似乎都在泛发着一种古铜色的光泽。这是“五指柏”,在它稀疏的树阴下,便是令蜀河人引以为荣的“三义庙”。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公元220至265年这段岁月,蜀河口乃是魏、蜀、吴三国金戈挥斥、铁马奔驰的疆场,这里曾经留下了刘关张征战的足迹,也留下了三国英雄们无数纵横驰骋的故事。也许,这里曾经是关公千里奔驰的驿栈,也许,这里曾经安扎过张飞醉酒的帐篷</p> <h1> <b>蜀 河 烧 狮 子</b></h1><h1> 所谓“蜀河烧狮子”其实指的是每年正月十三,当地人要到附近的寺庙听法师念经,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顺利,在法师念经的过程中,前来参加祈祷的群众也要跟着高声喝彩。祈祷完毕后,当地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就会从寺庙中请出早就准备妥当的花灯和一对大狮子,花灯开道,舞狮子的队伍也就跟着向镇里前进。</h1><h1>舞狮子的队伍会挨家挨户拜访,每到一户人家,舞狮子的人都会短暂停留,边舞狮子,边向这家人传递祝福。在这个过程中,围观的百姓会点燃特制的焰火,朝狮子喷射火花,象征着祛除霉运,迎来吉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火花也会落在围观者身上,那就意味着这个人来年会红红火火。</h1><h1>这样的活动从正月十三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如果遇到天气好,一天燃放的焰火纸筒会撒满整个街道的路面,灰烬也会积上厚厚一层,这就说明大家生活会越来越兴旺。</h1><h1>为了防止火花落在身上烧毁衣物或烧伤身体,参加该活动的人们都会穿上一身耐脏耐磨的厚衣服,头戴红围巾,手套也是必备物品(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一身迷彩服,有时候安全帽也派上了用场)。焰火燃烧会释放出一些有毒气体,厚厚的口罩自然也是不可少的。</h1><p class="ql-block"><br></p> 对普通群众来说尚且如此严密防护,那么舞狮子的人又该如何防护呢?舞狮子的人在舞狮子前要全身涂上一层蛋清,防止烧伤;两只狮子也要全身被洒满水,防止燃烧,伤及舞狮者。由于狮子很重,且还要不断躲避人群的追赶和焰火喷射,舞狮子的人每过一段时间都要进行轮换。自从有资料记载以来,还没有人在活动中被烧伤过。虽然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大量焰火燃放也难免会烧毁一些街边的设施,这些小事故很难在狂欢的人们心中留下记忆。<div>据了解,虽然我国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活动举行,但是烧狮子确是蜀河特有的。也正因为如此,蜀河烧狮子成了当地人和外来游客一起的“狂欢节”。在这个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独特狂欢节上,人们不仅表达着对来年生活的期待与祝福,而且还释放着越来越多的激情,收获着越来越多的快乐。也正因为如此,蜀河烧狮子蒙上了愈来愈重的狂欢色彩。</div><div> </div> <h3> 蜀 河 的 记 忆</h3> <h1> <b>  水 文 记 载</b><div> 山崖上,凿刻着三次洪水淹镇的文字:明弘治十一年,即公元1498年;明万历十一年,即公元1583年;公元1983年。这样的文字,刻在这样的山崖上,心灵禁不住要震颤、惆怅、忧虑。人立壁崖下,俯瞰一江波涛,心也波涛汹涌了。明代的两次洪水,相隔85年,都高过了1983年。想象吧,洪水来了,古镇的一半被吞没了;洪水去了,没有卷走古镇,却卷走了古镇的缔造者。1583年至1983年,整整四百年,蜀河镇能够名重汉江,应该得益于此。然而,四百年姗姗来迟的洪水,还是来了。我忽然想,洪水应该诅咒,但没有洪水,是否会有蜀河镇呢?这不是个问题,是个命题。(节录 张孔明文 )</div></h1> <p class="ql-block"> 蜀 河 的 味 道</p> <h1> <b>蜀 河 八 大 件</b><div> 全套蜀河八大件为八凉八热,八荤八素。开席便有八个凉菜,四荤四素,中间置一拌凉菜的大盘,将凉菜适量放入中间空盘,再将调好的拌菜汁子浇上,搅拌均匀便可食用,称之为和菜。四素一般以时令菜蔬搭配,或青、或黄、或绿、或白,颜色较清爽,四荤多以牛肉、动物肝脏等杂碎入品,颜色较为深沉。热菜共八道,也是四荤四素,但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八个四荤四素的热菜分为四汤四炒。因蜀河古镇以回族居民居多,因此蜀河流派的"八大件"必然会被打上"清真饮食"的烙印。</div></h1> <h1><font color="#010101"> <b>蜀 河 教 育</b></font></h1> <h1> <b>蜀 河 生 态</b></h1> <h1> <b>  大 美 双 河</b></h1> <h3>  双河镇位于旬阳县东北部,距县城约87公里。由原双镇乡、潘家乡、西岔乡合并而成。</h3> <h1> <b>  <font color="#ed2308">  红军镇 ----全国唯一用红军命名的乡镇</font></b></h1><div> 旬阳县有个红军镇,乡里有个红军坟,当地人叫红军老祖墓。怎么就叫了红军老祖呢?但凡初闻者,无不好生奇怪。 往事最堪回首。方圆百十里,无人不知红军乡有个红军老祖墓,而且人人的肚子里都珍藏着红军老祖的故事。那是1934年12月,红25军的一个特务连住进了潘家河。特务连指导员叫高中宽,大概是个军医。当地百姓有个头昏脑热或者疑难杂症,就向他求治。他呢,来者不拒,还分文不取。一位孤寡老奶奶患了伤寒,命在旦夕,高医生守护几天几夜,使老人死里逃生。老百姓没有遇到过看病这么“神”的,自然地就视他为“得道神医”。1935年10月18日,是当地老百姓的忌日。为了掩护红25军第74师主力北上抗日,特务连的14名战士埋伏在佛爷庙的后山梁上,阻击400余尾随扑来的敌军。战斗中,老百姓心目中的“得道神医”和一位姓尚的班长不幸被土炮击中,壮烈牺牲。农民张文茂、宋典珠冒死将死者的遗体偷埋在一曹姓人家的田地里。“神医”去了,农民却念念不忘他的医术和恩德。当时的老百姓穷,有病了就向“神医”的亡魂祷告,居然就有“灵验”的。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神,生前的“得道神医”被尊为“红军老祖”,到其墓前烧香献食的民众络绎不绝。有个农民叫林振荣,腿上生了连疮,一直看不好,绝望中去跪“红军老祖”坟,恳求保佑,去了数回,连疮竟渐渐地痊愈了。林振荣确信这是“红军老祖”显灵,发起成立“红军老祖香火会”,募捐资金,自然响应者众。老百姓就在九龙山下,碾子沟口,为红军老祖重修了坟茔,高筑了祭坛,并请人撰文勒碑,以志民心。此后,逢年过节,月逢初一、十五,十里八乡的人必到坟前祭奠,竟习以为俗,香火一直绵延到眼前。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因势利导,使迷信的色彩越来越淡,使纪念的意义越来越浓。因了这个缘故,红军老祖墓所在的碾子沟,改叫了红军沟;所在的安家村,改叫了红军村;所在的潘家河,改叫了红军河;所在的丰积乡,改叫了红军乡。 (节录 张孔明文 )</div> <h1> <b>大 美 仙 河</b></h1> <h3>  仙河乡位于旬阳东部,因贯穿全境的仙河水而得名,东面以玉皇殿、黄龙观、界牌石为界与湖北景阳乡接壤;西面以鸡冠寨、干柴垭、小尖山为界分别与蜀河镇、庙坪乡接壤;南面以汉江、罐沟为界与蜀河镇接壤;北面以牛心石为界与湖北省郧西县关防乡接壤。全乡总面积110平方公里。37公里的蜀牛公路贯穿全境,分别与湖北关防乡、景阳乡交汇。</h3> <h1> <b>蜀 河 兰 滩</b></h1> <h3><font color="#010101">  兰滩历史上称为兰滩铺,并有坐落两省三县之说,是汉江中游的一个航运码头,此处的汉江中滩险水急,过往船只经此必须停船转滩,历史上兰滩铺作坊齐全,经济贸易较为兴盛。兰滩乡行政上原隶属于蜀河区所辖,1996年10月全县撤区并乡机构改革,将兰滩设为一个独立乡,因所处地理位置重要,为旬阳县东大门,县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周边两省三县的物资集散地。乡政府驻地兰滩村而取名,是全乡政治、文化、经济中心。2011年七月撤销兰滩乡,并入蜀河镇。</font></h3> <h1> <b>大 美 棕 溪</b></h1><div><br></div><div> 棕溪镇是1996年10月机改撤区后由原棕溪区所辖长沙乡、棕溪乡、武王乡和关口江南五村合并,设立棕溪镇。全镇辖20个行政村,11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589人(2017),辖区面积226.7平方千米。棕溪辖区面积居旬阳县之首。<br></div> <h1> <b><font color="#b06fbb">大 美 关 口 镇</font></b></h1> <h1> <b>大 美 构 元 </b></h1> <h3>  薛精兵,陕西摄影家协会 、陕西教育摄影家协会 、安康摄影家协会会员,旬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汉江第一湾》《水墨麻坪》荣获陕西省政府 文联 摄协“新起点·新亮点“摄影大赛入围奖,“生态文明新陕西“优秀奖。其中 ”汉江第一湾“为发现,首拍,命名,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后者成为陕西南水北调 、移民搬迁的一张名片,《当代陕西》《 陕西政研》 《电大学报》等刊物相继刊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