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昔归忙麓茶结缘往事回忆

李绍兴

<p class="ql-block">  2003年初,时任原临沧地委书记的李国伟率队带领地、县(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临沧撤地设市、改临沧县为临翔区)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邦东乡调研,在听取乡党委负责人汇报茶产业发展工作情况中,当时,邦东乡党委书记李武松,向李国伟书记说起“缅宁县志记载的忙麓茶,茶水浓度高,清澈、经久耐泡,饮后爽口回味”,曾做为贡茶、礼品茶献给古代皇帝、及现在的地方官员。李书记笑了笑说“我怎么没听说过,也没喝过”。此次调研,为昔归忙麓茶的品牌创建和我与昔归忙麓茶的结缘拉开了序幕。</p> <h3> 原临沧市委书记李国伟题词</h3> <h3>  同年3月(好像25、26号,记忆模糊)清明前,受原县茶办领导指派,我与同事陶永生俩人一起,在当时的邦东村支书钱国安的带领下深入昔归,借住在昔归村民刀正华(刀三)家,通过数日的走访农家、走遍忙麓山,综合性地查找和分析该茶的历史沿革资料、茶种、生长的气候、土壤、环境等等,并亲手采摘鲜叶,煎炒刹青、揉制、烘干或晒干,制作出一定数量的忙麓茶带回。</h3><h3><br></h3> <h3>  以后,每年春茶季节,我几乎都要亲自前往昔归制作忙麓茶,提供给区委、区政府做为礼物、礼品茶赠送给全国各地来临翔区调研、考察的领导、嘉宾、宾客和提供给临翔区清品茶楼、区内各茶馆、茶室、茶企等销售给外地来的茶商、游客。</h3> <h3>  在我从事开始研究昔归忙麓茶的2003年到2009年几年间,一生中,记忆最难忘的五大事件分别是:</h3> <h3>  第一件、2003―2004年,在我主编《临翔茶文化选集》的收集资料过程中,得到了原县志办主任徐永良、戴凤书老师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撰写提供了忙麓茶(今昔归茶)的许多宝贵资料,2005年,该书的出版与发行,为2006年,召开的中国.临沧首届茶文化博览会献上了一份礼物,同时使昔归忙麓茶开始走出深山。</h3> <h3>  第二件、2004年春,我协调临沧千年古茶公司与昔归茶农刀正华(刀三)定制第一单(就当时而言是一单历史以来最大的生意,每千克干毛茶定价11元)忙麓晒青毛茶,我借来一辆朋友的的吉普客货两用车,领着现任的妻子李开菊(当时是女朋友)于一天下午4点出发前往昔归拉运茶叶,当晚9时左右,在临大线至昔归的半道上,右前车轮突然暴胎,所幸的是当时车上载了一位昔归村民,带有手电,在他的帮助下,很快换上备胎,到刀正华(刀三)家时,已是深夜11点多钟。当晚,如果没有该村民的(姓名已淡忘)的帮助,我和女朋友就只有做了山大王。</h3> <h3>  第三件、2006年春,临翔区广播电视局邀请云南电视台拍摄《走遍云南》来到临翔区,我亲自率队带领区广电局杨雄、易今俩位记者,随同邦东茶叶学会董开明老师,陪同云南电视台拍摄组刘平老师一行三人借驻扎在昔归渡口(嘎里渡口)船头阮老大家,组织邀请昔归村民阮仕林、小闵(刀正华之二子刀发璋)、周老大和马帮等,参与拍摄《走遍云南》专题片之《忙麓茶》、《古道余香》、《茶香临翔》等系列片,该片的播出首次向世人揭开了昔归忙麓茶神秘的面纱,并向全球展示出了用老干曲枝发出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茶。</h3> <h3>  《走遍云南》中昔归忙麓茶制作片断</h3> <h3> 昔归忙麓砣茶制作片断</h3> <h3>  第四件、2006年,为迎接中国.临沧首届茶文化博览会的召开,我们积极省吃俭用入股参与在临沧市茶叶市场内(万隆小区)创办的《邦东昔归茶庄》,茶庄在首届茶文化博会上精彩亮像,为昔归茶名扬天下奠定了基础。</h3> <h3>  第五件、2009年(应该是属牛年),清明前某天(详细号数已忘),因公被派往昔归杨云聪(杨从)家指导和监制做礼品茶,任务完成后,于深夜独自一人自驾私家车辆返家途中,因夜晚漆黑、加之劳累过度,不小心车人同时摔下30多米深的悬崖,车辆受损严重(修理费达2万多元),我受了一些轻伤,这也许是属龙人加上O型血,遇上牛年的原故吧,老天爷没有收走我的命。</h3> <h3> 近年来,昔归忙麓茶随着茶叶价格不断攀升,昔归茶在临翔经济结构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仅2017年,昔归茶产量达14.5吨,总产值达3374.3万元,昔归村人均收入达6.489万元,毛茶平均价从2003年每千克7元左右上升至2017年的2327.1元)。目前基本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把种植、管理、科技、技术培训、经营、品牌结合起来,树立邦东昔归茶生态品牌保护工作,增强茶叶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现今,昔归忙麓茶享誉全球、名扬天下,做为昔归人、临翔人都应当心怀感恩之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因为有成千上万的、大大小小的领导、茶叶工作者、记者、学者、名人、非名人、企业家、老板、茶人、茶农、茶商等的辛勤付出,努力而造就的,使之成为临翔的一张名牌名片,做为每一名临翔人、昔归人,我们有义务和有责任倍加珍惜它,并维护好它的品牌尊严,使之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h3> <h3> 原临沧市市长刘明题词</h3> <h3>陪同云南省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专家上昔归茶山</h3> <p class="ql-block">  李绍兴,又名郑克栋,男,汉族,无党派人士,生于1964年8月,属龙,1983年7月毕业于临沧农校农学专业,曾先、后在原临沧县农业局、县科委茶树良种场、县(区)茶办、区发展生物产业办公室工作,历任技术员、助理农艺师、场长、农艺师、高级农艺师、国家级茶叶加工工种高级考评员等职,曾兼任临沧生物药业联合会副会长、临翔区道地药材研究种植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临沧市民族民间医药学会理事、临沧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区政协智库成员、区人大农业委委员。现在临翔区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任高级农艺师、省级科技特派员、云南电视台茶文化传播专家。主要科技成果有:97一99年,主持完成省科技项目《临沧茶树良种试验示范》、99一2006年独立或协作完成《临翔区高优生态茶园建设任务》;2007年,承担完成《中央科技扶贫项目》获市级优良工程;2004一2005年,收资并主编完成《临翔茶文化选集》;曾撰写发表理论文章《超前示范 全力推广 为全区茶产业的腾飞奠定基础》、《浅谈茶树良种的繁育与管理》、《浅谈有机茶园的建设与管理》、《茶的起源》、《临翔茶的生长环境和习性》、《晓光山茶》、《野生雪胆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等等,2010一2017年期间,主持完成《野生滇龙胆草栽培项目研究》、《野生滇鸡血藤栽培研究》、《临翔区灯盏花栽培技术研究》《临翔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科普示范项目》、《野生滇西雪胆研究栽培项目》、《野生细花根人工驯化栽培项目》、《野生豆腐渣果人工驯化栽培研究》、《野生仙茅栽培研究》、《娘母良栽培研究》,同时编写完成临翔区龙胆草、滇黄精、雪胆、草果、重楼、砂仁等十余种中药材种植技术资料;参与省中医学院、市中医院承担的临翔区野生中药材资源普查工作。现研究有绍兴牌古树茶、中药酒泡制、中药膳食等配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