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渎庐

悠然居

<h3> 耕渎庐赋 &nbsp;</h3><h3> </h3><h3>巍巍天目,历万古而屹立;滢滢濑水,经百折仍浩汤。道趋西北,斗耀东南。维镇名甓桥,有村号两湾。圩区汀渚,丛生草兰野艾,显湿地生态;阡陌沃野,时飞沙鹭逸禽,乃福田仙乡。春得景明兮,风轻日长。垂柳飘拂兮,杜若含芳。夏天清朗兮,蛙鸣池塘。遐观远眺兮,披襟徜徉。秋高气爽兮,白露为霜。天淡云闲兮,蒹葭苍苍。冬日和煦兮,淡宕天光,水穷云起兮,万籁祯祥。</h3><h3>碧波环照之处,矗琼楼画阁;花石掩映之间,有曲轩回廊。佳构脱俗,超然物外;雅舍避尘,幽处道旁。此即邵氏耕渎庐也,集四美,并二难,更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备焉。主人馀福,郡望洛阳。名门之后,古道热肠。诚实君子,善用行藏。学欲富五车,笔能下千行。心鹜八极,神翱三江。即席推易理,倚马赋文章。</h3><h3>主雅客勤,入室登堂。每至佳日,友来八方。出攘攘兮繁华都邑,来静静兮桃源山庄。调神和内,茶品桂敬七碗,击浊扬清,歌赋佳什百筐。蔌把酒问天,举杯邀月;或展卷读易,拈笔当窗。或围坐以评月旦,或倚栏而调宫商。真可谓适者自适,欢者自欢。达者之悟言,良有以也!</h3><h3>乱日:自处花光接水光,融融春色日初长。</h3><h3>羡他天目山樵客,耕渎庐中乐未央。</h3><h3> 作者:南京市楹联家协会主席袁裕陵先生</h3> <h3>耕渎庐序</h3><h3>戊子初夏,越祖屋穿马锡线;时值隆冬,择吉地筑耕渎庐。适逢下元八运,初定壬山丙向;时至己丑仲春,改成坐亥朝巳。原双星会坐一偶,现两龙各就其属。下元九运水星阴阳合掌,上甲起始山龙夫妇归中。宅旺三运,地灵九经。促邵门丁财两旺,愿吉宅子孙皆贤。</h3><h3>坐圩区网水汀渚,居远景环山心窝;似鼎锅底部,临经纬交接;处溧阳甓桥中段,挟瓦屋水西要塞;北眺句曲福地,南望灵山巨佛;道佛相映,人地极灵。四面瑞气汇聚,八方圣贤来朝。</h3><h3>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少小离家难忘胞衣落地,壮年居外常思母语原籍。虽未就满腹经纶、衣锦还故里、再见江东父老,却尚能通晓事理、品正归园田、重交乡贤宗亲。</h3><h3>学风渐失,世道日移。国人视国学为迷信,邻里谙真谛当圣经;端午变高丽国产,汉服成东赢族装;黄老学说、三教合一乃民族文化精义,河图洛书、易经八卦为传统国学本源。</h3><h3>望吾族深识国学瑰宝,翼子孙竭延家传理学。</h3><h3>知书人家瓜瓞蔓,达礼门户远近扬!</h3><h3>岁次己丑年癸酉月戊申日午时(2009年8月31日)</h3><h3>后学天目山樵撰</h3><h3> </h3><h3><br /></h3> <h3>殚精竭虑筑基传后世,</h3><h3>茹苦含辛创业振家声!</h3> <h3>耕渎庐的缘起,始于一个梦。一个回归田园的梦,一个创造家园的梦。晴耕雨读,追求的是一种诗意的栖居,一种质朴淡泊,一种宁静逍遥,一种恬然自得的生活方式……</h3> <h3>  童年的幻想,少年的梦想,中年的理想,汇聚成一种巨大的念想,构筑我梦寐以求的居住和精神的双重家园!这是我穷毕生才力的倾心力作、这是对我毕生所学的大检阅、这是我个人价值观的尽情体现、这是各种文化大合唱的相互揖让后的和谐与统一、这是当下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浓缩与彰显与昭示、这是穿越时空的立体诗书画印和凝固的音乐!</h3><h3> </h3> <h3>2017年初春常州都市新闻坊采访耕渎庐主人</h3> <h3>耕渎庐之春夏秋冬</h3><h3><br /></h3> <h3>园内还有以慈孝为主的孝道文化园,以慈孝坊、椿萱堂、寸草春晖亭为主体。还修有一座"凤栖桥""百鸟朝凤山"因为耕渎庐主人母亲的名字中含有一个"凤"字,处处景景都体现出耕渎庐主人的感恩、回报、奉献、关爱等理念。</h3><h3><br /></h3> <h3>俯瞰耕渎庐,是一个八卦形状。园内山环水绕、亭台楼阁、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等无不体现着主人设计的精巧与匠心独具。<br /></h3> <h3>耕渎庐的桥是有故事的桥</h3><h3>甘棠桥出自甘棠遗爱</h3><h3>棣花桥出自《诗经》</h3><h3>凤栖桥有耕渎庐主人对母亲无尽的感恩与怀念。。。</h3> <h3>走进耕渎庐</h3><h3>既走进了一个雅致园林</h3><h3>更走进了一个精神乐园</h3> <h3>奇石林立,<br /></h3><h3>主人嗜石如痴,</h3><h3>一览无余。</h3><h3><br /></h3><h3>一整块石头重达一百多吨穿墙而过,</h3><h3>以"桑榆石"命名之,</h3><h3>寓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h3><h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h3> <h3>走过"西桑廊",阅尽主人生平。</h3><h3>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高高低低。</h3><h3>逆境不可怕,努力之后,</h3><h3>自有不同的境遇等着你。</h3> <h3>耕渎庐</h3><h3>耕渎庐是我的草庐名,大家别以为我写错了字,我确是用的"渎"字,而不是"读"字。</h3><h3>古贤崇尚渔樵耕读的悠闲人生,我的前三十一世祖北宋时的"五子"之首邵雍曾写过《渔樵问对》的名著,而我取后面的耕读两字,为何要取渎字呢?一:"渎"谐音"读",二:"渎"为低洼地之意,也可以理解成沼泽潮地,那就有垦荒之意,三:我的老家在溧阳市的原古渎乡。</h3><h3>耕渎庐所在地为溧阳市至别桥镇(原去后周的方向,现别桥新镇区要建在阴山,别桥镇西接后周,南连绸缪)竹箦镇的三岔分道口,南距溧阳城北开发区五公里,北至别桥五公里,西达竹箦镇十五公里。</h3><h3>古渎原来在刘伯温筑东坝前为长荡湖滩涂,东坝筑成后才有各地外来移民入居,所以古渎又是全溧阳的最低点,所处位置如同一个锅底塘,这个就符合了微波接收原理,又因四面环山,又如同那莲花中心的莲蓬位置,所以古渎是聚气能力很强的地方。</h3><h3> </h3> <h3>耕渎庐主人为華光庙捐了三十万元,乡民敲锣打鼓送牌篇以表感激之情。</h3> <h3>耕渎庐建筑风水设计之选址</h3><h3> 耕渎园林是一个融多种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大合唱,这个大合唱乐队的指挥棒就在我的手上!园林风水设计是园林建设的第一文化要素,其它文化和设施都要优先揖让成就风水格局的设计,而园林的选址又是成就上佳风水格局最为重要的环节! </h3><h3> 耕渎庐位于江苏省溧阳市古渎乡(原乡),南方和西方为天目山余脉的溧阳南山,北方为茅山余脉的溧阳北山,东边四公里为溧阳长荡湖,耕渎庐就座落于一个箕形盆地中,耕渎庐所处位置原是长荡湖滩涂,自明代刘基筑阳江东坝以后,才逐渐有人迁入滩涂定居,进行围堤开垦造田,这里是全溧阳最低点,海拨只有1米高,方圆1公里以外就开始逐渐增高,故耕渎庐好似座落于一个大型锅子的中心底部,这个锅子又极似一个微波接收器,既能藏风聚气,又能强有力的接收宇宙天体的瑞祥之气,园林西边的县道1号公路是这个园的南北径,南北的溧竹线就是东西直径,耕渎庐就是园心点。 耕渎庐所在地实则就是一个风水气眼!</h3><h3> 园林北边和东边的河道是有明代早期移民所开挖,相传园林北边50米有一龙潭,深不可测,民国时大旱,河道变成进城大路,但龙潭长期有水,方圆数村都到龙潭挑水饮用,我小时候每次路过龙潭都会有极度敬畏感,并经常能闻到和鱼腥相似的气味!</h3> <h3>2010年3月</h3><h3>这里面的一块太湖石重达100吨,是从广德新杭的一个山顶上采下的,开挖了近半个月,用平板汽车从山顶慢慢运到山下公路就用了一天时间(后面用挖机勾着,以防溜坡),到场地后用六个20吨的葫芦把石头吊空,然后把平板开走,再把巨石落地。</h3><h3>用作龙头的这块象形石,先前曾吊上二块石头,视觉效果都不满意,这一块是从广德新杭山上寻找来的,天生的一块龙头石!</h3> <h3>2010年6月</h3><h3>耕渎庐筑于江南溧阳古渎,渎谐音于读,村氓寥识数字,不敢轻识耕读,故将草寮之名谓之耕渎,暗喻耕读传家!耕读者实为渔樵耕读之简称,此为封建农耕时代,有识之士之理想生活状态,且耕且读,自给自足!古人经渔樵耕而获取生活资源,经读而获取精神资源!当今社会亦在积极倡导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故渔樵耕读之理念符合当下之核心价值观 ! </h3><h3><br /></h3> <h3>未建涵碧楼时的河边原貌以及耕渎庐最大的石头</h3><h3>我合自然,自然合我,此为天人之契合,耕渎庐中很多树在造园之先已长于原地,树是自然之子为主,岁月过客之人为宾,故人不可妄然动树,敬主如敬已,爱人者人恒爱之!</h3> <h3>2010年7月</h3><h3>这片水塘沼泽就是以后的百鸟朝凤山!</h3> <h3>2010年8月</h3><h3>耕渎庐门前通向胡家墩的羊肠小路,耕渎庐主人要改建成可以让汽车出进的大马路。</h3> <h3>最早的园林建设元素</h3> <h3>2010年9月</h3><h3>5~6米长的木头足足打了600多根,别说建长廊,建房造楼这地基也稳稳扎扎的👍密密的桩基,是耕渎庐主人以挖机为针以河堤为布,密密麻麻缝压的针脚!</h3> <h3>2010年10月</h3> <h3>2011年2月</h3><h3>春节龙腾耕渎庐</h3> <h3>2011年3月</h3><h3>最初简单的木工房油漆间,7年后成了生活起居宝地"归堂"⛳️。</h3> <h3>2011年8月</h3> <h3>2011年9月</h3> <h3>2011年11月</h3><h3>耕渎庐浇地平铺地砖实况</h3> <h3>  </h3><h3>门楼,飞檐,阴阳八卦,木雕大门,石门坎,木筒"门当",石雕"户对",双狮门揿,古琴门锁,渔樵耕读,太极八卦!传统的才是经典的!👍</h3> <h3>2011年12月</h3> <h3>2012年1月</h3> <h3>2012年4月</h3> <h3>2012年5月12日,今天上午巳时西长廊上梁,适逢下雨,这是耕渎庐主人多日前选定的吉日吉辰,此乃天意!俗语云:"有钱难买雨浇梁"!"雨浇梁,代代强"!</h3><h3><br /></h3> <h3>2012年6月</h3> <h3>2012年7月</h3> <h3>2012年8月</h3> <h3>2012年9月</h3> <h3>(2013年2月)耕渎庐原创对联</h3><h3> </h3> <h3>2013年2月</h3> <h3>(2013年2月)耕渎庐雪景</h3><h3>落叶归根,这是自然万物复归之天性,叶之残养回沃根壤,此为生命之伦回!人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回归至生命吸纳初气之血地,此乃生命本能之呼唤,圆满生命之伦回!天地万物之规律息息相通!</h3> <h3>(2013年3月)椿萱堂铜雕塑</h3><h3>耕渎庐中的孝心情结</h3><h3> 我的父亲生于1921年(民国十年),卒于1977年,享年57岁。生有五子三女,一生辛劳,因积劳积郁而成疾,常年体弱多病。家父虽是文盲,但极其通晓世故人情,善于操持家政管理,处处精打细算,时时思虑劳作。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极强,熟记农时节气,对各种农活及手工艺,远窥而回家凭记忆模仿即成,智商惊人!家父对自己子女管教极严,而对他人子孙待以宽容之心。父亲一生勤劳俭朴,节衣缩食,为节省医疗费用,抱疴不宣,不治而终!呜呼! </h3><h3> 家父一生中从未面对过照机,好在五弟轮廓和身体和家父极象,故在捏家父铜像泥模时,以五弟照片肖像为原形做出初稿,然后请五弟来到捏模现场当模特做出二稿,再有本人和大姐二姐凭记忆凭感觉,将家父与五弟的形象共性中找出细微的个性之处!</h3><h3>我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一生之中从未与人吵过架,任劳任怨,慈悲善良,乐于助人,不计回报,逆来顺受,以德报冤!虽没有文化,但很有知识!每当想起母亲和见到母亲的遗像我总会潸然泪下!我们兄弟几个能有今天成就,这与祖上的积德,尤其是我的母亲大人的无量功德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h3><h3> 寸草春晖亭和学子吟就是为了缅怀母亲和昭示后人而建!在即将修建的邵氏宗祠中将会设立慈孝堂,以供奉母亲大人的遗像和灵位,把我的母亲大人作为邵氏后辈女性永久的典范!</h3><h3> </h3> <h3>耕渎庐路标</h3><h3>2013年6月福地仙乡---耕渎庐</h3><h3><br /></h3> <h3>甘棠桥</h3><h3>甘棠桥取自邵氏始祖召公甘棠遗爱之典故!</h3><h3><br /></h3> <h3>(2013年10月)建设中的云龙亭。。。</h3><h3>云龙亭建于耕渎庐园林内龙山之北麓,石制双檐高6.8米!</h3><h3><br /></h3> <h3>建设中的涵碧楼。。。</h3><h3><br /></h3> <h3>(2013年12月)涵碧楼落成</h3><h3>雕梁画栋问樵轩,粉墙黛瓦涵碧楼</h3><h3>建园贵在敬畏自然,因地制宜,借景壮园。涵碧楼共三层,顶部为四面坡飞檐木结构。此楼从河面上打桩钢筋而起,楼前河面有三百米宽,登斯楼顶,有黄鹤楼之感,岳阳楼之怀,滕王阁之情,好似江南三名楼之浓缩。楼之向位为未山丑向,根据三元九运,而今八运中,为最佳旺丁旺财之向,风水学认为水即是财,此楼建成,登楼平望湖面波光粼粼,充分吸收负氧水气,吸水气即吸财气,智者乐水,吸水气也是吸才气!</h3><h3>烟波浩淼涵碧楼----会友、品茶、观湖、垂钓、抚弦、听琴、挥毫、泼墨、对月、当歌、吟诗、作对、咏梅、闻兰、望竹、赞菊、饮酒佳处!言不尽的诗情画意。。。</h3> <h3>2014年2月</h3> <h3>2014年4月</h3><h3>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竹林听籁,拾级观松。</h3> <h3>2014年4月</h3><h3>乱石铺街,自然质朴!何谓之朴?大自然之本象也!</h3><h3>敬畏自然,揖让自然,营造自然,借景自然,融入自然,构建天地人合一,自然万象为主,匆匆过客之人类为客,故敬畏自然如同仆人敬畏东主,园林的人文哲学取自于天地万物之自然哲学,是人类追求天地人合一之行为!</h3> <h3>2014年5月</h3> <h3>2014年5月</h3><h3>打造流觞曲水,蓬莱仙岛,游屐徜徉,襟抱烟霞。。。</h3> <h3>蓬莱三岛,曲水迂回;高山流水,龙津吐珠;霓虹闪烁,云雾缭绕!虽在农家小院,疑是天上人间!</h3> <h3>流觞曲水,外围为流觞的水槽,中间为水池,池中堆筑三岛(蓬莱、灜州、方丈),涌流喷泉、喷雾、彩灯的曲园将会让你感到时光倒流,如梦如幻。。。。。。</h3> <h3>水帘洞---三叠泉</h3> <h3>2014年6月</h3><h3>有人曾经这样赞叹道:与其说耕渎庐是一个现代隐士纵身自然的私家园林,不如说它是一个集建筑易学、园林学、书画理论、古典诗词、赏石理论、木雕文化等诸多文化于一体的文化综合载体。</h3> <h3>寸晖亭记</h3><h3>时值中秋,于天目湖畔邂逅邵公,谈诗论古,剖易解经,忽有余音袅袅、膝意融融之慨。或酌或茗,如风如云,倾生平之所学,鬻入骨之诚意,不亦快乎?</h3><h3>☘️邵公颇通易理,于古渎汀前筑耕渎园,形骨清朴,檐飞古色,鹤立于野,圣闲于庭。又运巨石百千以磊山,石上造寸晖亭。余观其状,北水荡荡,南烟袅袅,龙收地脉,凤翔东南,守方塘圩地,呈祥瑞格局。余以为,风水因天地五行之气而成,可择可理而不可营也。邵公之为,概欲修德、劝学、课耕以励后世也。夫寸晖者,句出唐溧阳县尉孟郊之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观其诗,踱其志,感其人。天下至德,孝也。唯行以孝,德荫其后。子胥过濑水,感一饭之恩而千金为报;太白游溧阳,闻贞女之义而挥毫撰铭。邵公至孝,奉先祖而起吉宅,报慈母而立祥亭,持孝至此,善莫大焉。</h3><h3>☘️亭阁初成,已现佳妙,秋阳尤烈,清风正酣,登高以揽,气象一新。波光推远方临近,紫茵扶稻浪回环,村庄闻鸡犬时唱,道路见车马忽闪。此情此景,光阴可鉴。倚亭阶之侧可以悟道,得寸晖之浴可以参天。怀高秋以收圩野,秉晨昏以演阴阳;随野鹤而游太虚,驾清风而隐方隅。天地育我,岂无德才?尚善若水,当谙容大。耕读之际,心清欲淡,渔樵之余,志远趣浓。存世若此,何愁清贫?</h3><h3>☘️余受邵公之约,访耕渎园,登寸晖亭,似有感悟,谁与同享?独自往来以共日月,悄然品味以慰身心,或渔、或樵、或耕、或读,执此心境,天下方容。故以记之,以筹生平。时庚寅仲秋于天目湖畔。⛳️本文作者:溧阳籍全国著名诗人(号称溧阳第一骚客) 陈志舜先生作</h3><h3><br /></h3><h3> </h3> <h3><br /></h3><h3> 椿萱堂</h3><h3> 我从五岁有记忆开始,就记得每年父亲在一年三次(清明、七月半、立春)的"请祖宗"吃饭过程中,第一桌请的就是"史家亲眷",父亲轻声祷告:"请史家亲眷来吃饭"。我曾多次拿出谱牒查对过,邵氏来钮家村(古村名)定居后,开始几代祖先中,既没有娶史氏女性为妻,也没有邵氏女性出嫁给史家,可以说,邵家和史家没有亲戚关系!我16世先祖来到钮家村后,当时钮家已经严重败落,在明代至清初,钮家是地方上有名的殷实富户。钮家族长死后出殡偏遇暴雨,于是就在出殡道上铺糙米以便行走和炫耀其家中富有。为防附近村名掸米,就在铺有糙米的路面上浇上大粪。糙米铺路甚为不惜福之举,糙米上浇粪更是造孽之措。故在钮家族长下葬后不久,龙潭中的龙神就腾空将钮家祖坟一啸而光,从此钮家一蹶不振,后钮家村已无钮姓人家,只剩下入赘于河对岸杨姓人家的一支钮氏,三百多年来,始终就是保持只有几户人家的人丁! &nbsp;</h3><h3> 在这种不良大户的村庄上,吾先祖得到了本庄史姓人家的关照庇护。所以我们邵氏来钮家村后的历代祖宗,每到"请祖宗"时,都会请"史家亲眷"先吃!我13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了,"请祖宗"的大事就只有母亲来操办了。由于有女性不能行"请祖宗"大礼的风俗习惯,而我又很热心于请祖宗吃饭,故每到"请祖宗"时,总是母亲先祷告一遍,我再跟着祷告一遍:"请史家亲眷来吃根饭"!</h3><h3>我从小就接受着这份真诚的感恩之心的熏陶,我更感恩我的祖宗让我从小懂得了感恩,我要永远用心去吟唱这首感恩的歌《请史家亲眷来吃根饭》!</h3><h3>我感恩我的父母养育了我,感恩我的阿姐阿哥培育和激励了我,感恩天地阳光雨露生长出万物滋长了我,感恩老师和师长们教导了我,更要感恩曾经伤害过我的人,是他们让我反复得到磨练心志的机会,成就了我百折而不挠的顽强拼搏精神!</h3><h3> </h3> <h3>米芾拜石</h3><h3>米芾拜石铜浇铸像,高近2米,塑当年米癫子敬石为兄之景!</h3> <h3>2014年9月</h3><h3>慈孝坊,共有正反两面四副对联</h3><h3>"孝道行天下,高风撼古今"!</h3><h3>"尊天敬地通仁道,厚父亲慈明孝经"</h3><h3>"瞻云宁忘缝衣密,负米只因倚户频"!</h3><h3>"孝道出乎人道,真心见得佛心",分别有南京诗人袁裕陵、溧阳诗人丁欣、陈志舜,以及本人各作一联。请中国书协理事、培训中心主任刘文华先生题坊名、全国书协理事、辽宁省书协副主席张世刚先生,全国书协理事、章草高手陈新亚先生,全国书协会员、南京实力派中青年书家、我的道友丁楠先生分别书写了一副。</h3><h3>慈孝坊4位作联,五位书家书联和题名。共九位文人参予慈孝坊的文化建设,寓意行天地正气天长地久!</h3><h3><br /></h3> <h3>2014年10月,装修中的千壶阁:估计存放上千儿八百个紫砂壶应该没问题了。人生得意不尽欢,莫使砂壶空对月!</h3> <h3>种桃种梨种春风 ——记溧阳耕渎庐主人邵余福</h3><h3>耕渎庐的缘起,始于一个梦。一个回归田园的梦,一个创造家园的梦。晴耕雨读,追求的是一种诗意的栖居,一种质朴淡泊,一种宁静逍遥,一种恬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关于这些,耕渎庐的主人已经做到了。☘️耕渎庐的主人邵余福是土生土长的古渎人,系北宋著名理学家、易圣邵雍之后。他除了钟爱奇石和艺术品鉴赏与收藏,还悉心研悟书法理论与创作。邵雍至而立即已学富五车,一生却屡次拒绝功名,隐居山林,耕读传世。邵余福先生是溧阳市政协十四届委员、现为溧阳市十六届人大代表、溧阳建安行业内的翘楚,曾获评溧阳政协"先进个人"和溧阳市住建委"十佳职工"等荣誉称号,他所率领的安顺集团公司驻合肥项目部获住建委"十佳项目部"称号,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别完成1.4亿元和1.8亿元的劳务产值,他推崇先祖之品行,敬仰文人之风骨,延续着耕读传家、修行心灵的美好追求,斥巨资创建了耕渎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用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位于溧阳古渎湖畔,始建于2009年、占地约28亩,目前已投入近2亿元人民币的耕渎庐凝聚了邵余福先生的精神境界和人文情怀,他把耕渎庐打造成一座既具有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的江南园林。其中山环水绕、亭台楼阁、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等无不体现着主人设计的精巧与匠心独具。有人曾经这样赞叹道:与其说耕渎庐是一个现代隐士纵身自然的私家园林,不如说它是一个集建筑易学、园林学、书画理论、古典诗词、赏石理论、木雕文化等诸多文化于一体的文化综合载体。☘️邵余福先生爱石、藏石,一生嗜石成痴,在耕渎庐中陈设着数百块精品灵璧、太湖石、昆石、英石等造型奇石;数百枚精品印石雕刻摆件及章料,印石品种有寿山石、青田石、巴林石,以及美丽的溧阳石,它们品种不同,形态各异,惹人喜爱。除了这些奇石,他还有专门修建了一座阁楼,自称千壶阁,藏有当代实力派高手所制作的精品紫砂壶上件把,并且所藏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之中。☘️百善孝为先。邵余福先生遵循传统文化,做人为事侠肝义胆。耕渎庐中除了留下自己曾经生活的轨迹外,还在园外修建了一座命名为"甘棠桥" 的桥梁,以此纪念先辈召公的美好德行,园内有以慈孝为主的孝道文化园,以慈孝坊、椿萱堂、寸草春晖亭为主体,邵余福向村民和到访的客人们一遍又一遍讲解孝道,感恩、回报、奉献、关爱等理念,走进"耕渎庐",既是走进了一个雅致园林,更是走进了一个精神乐园,作为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一个载体,这里承载着邵余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梦想,耕渎庐也成为溧阳市古渎小学德育教学基地之一。☘️耕渎庐开园至今,已经免费接待了10万余人次的参观,他们有当地周边的群众,有溧阳本地、常州地区的参观者,还有来自南京、上海、北京等地慕名而来者,他们当中既有普通的村民,有文化艺术爱好者,还有中小学组织的一批又一批学生,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十多批访客……☘️今年6月的一天上午,别桥镇及附近两个自然村的村民代表为了感谢邵余福先生资助30万元用于周家湾村民筹建老年活动室,他们敲锣打鼓,抬着题有"造福一方、留芳百世"的红木匾额,兴高采烈地来到了耕渎庐。邵余福先生为了表示感谢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应该为地方上多做贡献,多了解本选区村民的疾苦,争做道德表率,愿为本选区内的贫苦学生资助学费,愿为本选区内的家庭困难的重症患者提供一定的医疗费用资助。说到做到,邵余福身体力行,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己任,2016年接连被评为常州好人和江苏好人。☘️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邵余福先生原本是位在外打拼的溧商,但他对家乡的热爱、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却从未改变。耕渎庐的二期将拟建成耕渎书院、"易圣"邵雍纪念馆、民间博物馆、孝道文化艺术馆等,以弘扬国学以及作为各种艺术品展览交流的场所。随着资金的不断投入,耕渎庐农业观光文化园项目已经初具规模。牡丹园现有60亩,共计68个品种,今年将增加种植面积至180亩。此外,除了再增加120亩油用牡丹外,观赏类牡丹品种会增加至100个以上,总量达到8000株。荷花塘现有28亩,明年将扩大到260亩,其中荷花博览园50亩,观赏荷品种56种;太空36号水果莲子80亩;芡实20亩;水生植物园50亩,种上各种水生植物200多种;大棚樱桃采摘60亩。☘️目前邵余福先生正在酝酿着把耕渎庐生态农业项目打造成一个可供复制、能够引领农民致富的乡村田园综合体。在他的构想计划中,以古渎桥北的村庄为背景,投资1亿多用来建设田园乡村中的民宿古街,以卵石、青石、磨盘为路基石,有竹长廊、竹亭、土墙茅屋等简易设施充实田园风光,新建2万平米左右的建筑,里面还有多种作坊,如油坊、豆腐坊、竹坊等等。☘️每个人的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一颗呀一颗呀种子,是我心里的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耕渎庐不只是邵余福先生的私家园林,属于他的私人订制,但同时他又是我们溧阳美丽田园乡村的一个缩影。耕渎庐耕耘的不只是一种情怀,更是他造福乡梓,带动乡亲共同致富,共建美丽田园乡村的一个梦想。⛳️(徐云峰)</h3> <h3>其实幸福就是满足于一呼一吸生命的存在,一步一步丈量的自由,一餐一宿食之有味寝之安榻的自在!</h3> <h3>2015年1月农耕文化园建造中。。。</h3> <h3>2015年2月</h3> <h3>看红装素裹---瑞雪兆耕渎人家</h3> <h3>2018年牡丹花开时节二哥邵余彬一行来访,耕渎庐主人为来宾解说《椿萱堂》,并情深意切表达了对阿哥的感激,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h3> <h3>2015年3月慈孝坊</h3><h3>耕渎庐慈孝坊赋<br /></h3><h3> ----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韵</h3><h3>夫慈而生爱,兹爱弥漫古今;孝以达情,斯情缠绵天地。舜日煌煌,淳风初起;濑川滟滟,余绪长垂。之子归来,中夜思亲成梦;彼肠迂曲,故园泣血更谁?</h3><h3>椿寿难期,萱堂不返。短笛孤清,每闻有恨;高坟崒兀,长望无言。于是乎,寄意田畴之上,筑庐耕渎之间。万缕烟霞真气,到此回环;四时山水清音,从中翻滚。起牌楼兮,栽新竹七丛八丛;开池沼兮,放游鱼一寸两寸。衔尽寰中顽石,堆出恨怀;聚齐天下精铜,铸成心印。</h3><h3>于是乎,祀奉晨昏,亲颜得慰;追寻岁月,往事不遥。忆昔柴门雪重,家计艰难;茅屋风寒,生涯缥缈。之子依母,似沐熏风;母之育子,如珍芝草。灶火蒸腾,早起烧茶煮饭;油灯摇曳,夜来引线穿针。倚门闾而望归,伺汤药而不寝。和丸之意深长,断机促学;舔犊之情无尽,啮指连心。</h3><h3>壼范垂,足为式;恩养重,何求报?遂使捧读蓼莪,频催珠泪;伫望崧岳,时起云潮。母之所望也深,刺字以励志励行;用心也苦,封鲊以育人育德。至无所求,始有所得。之子好学自寒窗映雪,弄潮向商海飞帆。繁枝硕果,返乡而情愫如一;老树新藤,感物而低回再三。痛复何如?空存反哺之念;思又何极?徒逢惆怅之春。</h3><h3>斯坊既就,腾龙翔凤;厥像甫成,琢玉镂云。天风为播潇潇之花雨,日月为凝熠熠之光辉。福佑汤汤兮,及于子孙;中情悄悄兮,永伴庭闱!</h3><h3>唐孟东野口出一吟,名成四海,情牵万众,纲立八维。怀古思今,爰为诗而赞曰:兹土情怀厚,名篇孕此中。舟车星月路,灯火水云风。寸草春晖满,高堂白发逢。一吟天下动,万古此心同。</h3><h3><br /></h3><h3> 作者:溧阳籍全国著名诗人丁欣先生</h3><h3><br /></h3><h3><br /></h3> <h3>乙未岁末,雾中耕渎</h3><h3>园林是立体的画,无字的诗;园林是各种中国传统文化交融的大合唱,是构建天地人合一的载体!</h3> <h3>耕渎园林孝文化区</h3><h3>慈孝堂、慈孝牌,寸草春晖亭。慈孝堂将供奉《游子吟》和《锄禾》两组铜雕塑作品,游子吟作品是以本人和我母亲大人原人肖像为题材,《锄禾》作品是我父亲大人原人肖像为题材。慈孝坊石柱高度6.5米,上面将会镌刻四副方家所创作的孝文化题材的楹联,再请四位当代书法名家书丹,拟请雕刻师手工凿刻而成。慈孝坊座落在介于椿萱堂和寸草春晖亭中间池塘的阴阳三星桥上。该桥南边两个圆拱,一大一小,分别代表着太阳与月亮;北边将有三个圆拱,寓意三星高照,天地人三才合一。四出头柱子又代表着东西南北四象,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三星又代表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小岛假山顶上的寸草春晖亭代表着接收宇宙信息的天线塔。亭者,高与丁的组合字,丁即人也,古人筑亭是企盼族中后代出高人也!</h3><h3> </h3> <h3>涵碧楼</h3><h3>涵碧楼是我对王渤和范仲淹才华及胸襟仰慕情结的体现,她是我心中的滕王阁和岳阳楼!在上世纪90年代,这是我集中钻研古典文学、古汉语和练习书法时期!王渤的"东隅已逝,桑榆为晚"、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已经成为我永恒的淡定励志的警句!这两位古贤对我的人格志趣、生活理念的成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更是我习作古文的范本,那个时期我长年熟读《古文观止》,天天背诵《滕王阁序》和《岳阳楼记》,我从此两佳文中理解了古文中的节奏和意境!每当登上涵碧楼,极目远眺,我就会想起王渤和范仲淹这两位恩师,心中默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涵碧楼将是我面对古渎湖,缅怀思齐先贤,蕴育灵感的圣地!</h3> <h3>棣花桥、方胜亭&nbsp;</h3><h3>喜棣花盛家园,唯孝友于兄弟!</h3><h3>方胜者,乃纹饰图腾八宝之一,大方之中包含小方,如此循环,生生不息!棣花桥与方胜亭之组合,隐喻着唯有兄弟互相友爱,兄友弟恭,方能称上孝悌人家,如此家族才可如瓜瓞之绵延,长盛不衰!</h3><h3><br /></h3> <h3>龙凤图腾的崇拜情结</h3><h3>流水绕庭有莘地,龙山撑屋云璧乡!</h3><h3>山龙上山,水龙下水,山管人丁水管财。此为大吉之地也!龙凤是中华民族传说中最早的图腾崇拜,相传龙原代表女性,因龙是鲤鱼跳过龙门而成龙,又因水和鱼代表着女性,人们常说女人是水做的,在远古时期,鱼和女同音,发"嗯"音;用凤代表着男性,凤就是玄鸟,在古代"鸟"发"diao"音,凤和风通假,因鸟飞起风,在象形文字之时,古人又把象形鸟图代表着风。后来有一个皇帝将自己称作尊龙天子,从那时起龙就变成了象征人中豪杰之男性,凤就象征着母仪天下或家门之贤淑女性!风与水分别着男女和阳阴,风水术实则就是引发天地阳阴交媾产生能量之术! &nbsp;</h3><h3>屋有屋的风水,床也有床的风水,床更有床的文化,方圆结合,龙凤呈祥,状元及弟,麒麟送子,这些都是床上常见图案和造型。龙凤更是各种家具和建筑物上的常见图案! &nbsp;</h3><h3> 中国人总是将望子成龙,教女成凤作为对子女最美好的企盼! </h3><h3><br /></h3><h3> </h3> <h3>马头墙</h3><h3>马头墙寄托着江南文人的情怀,马头墙是江南文人所发明的,而不是徽建所特有的形式,历史上没有徽派建筑一说。旧式安徽民居是明清时期的安徽商人从苏杭地区的园林风格中学来的,只是注重家居实用的过程中作了一些变异。江苏园林重抒情、重达意;安徽民居重实用、重防盗! &nbsp;</h3><h3>马头墙又称封火墙,如果单纯作为封火作用,又何必砌成中间高两边低三档的造型呢?这是江南文人通过建筑造型表达自己向往道家所主张的天地人合一、融入自然、营造自然、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美好意愿!其马头墙造型又象是明式官帽,这一意愿可以从家具中的官帽上得到有力的佐证!如果各位微友对马头墙象形官帽的感觉不够具象,那就请看最后两张圆拱门的造型,屋檐为帽,门为人头!古典园林中各种建筑上的造型都寄托着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子孙后代出人头地的企盼!</h3><h3> 在封建时代,莘莘学子将获取功名当作其寒窗攻读的终极目标,以振家声、显达门庭、光宗耀祖和实践自己的政治抱负! &nbsp;</h3><h3>封建时代的大户门庭的建筑和家具中会出现大量的具象和抽象的官帽造形。这些造形是对学子们的一种无形的激励,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图腾崇拜!</h3><h3>古人不惜重金以繁复的工艺在家居建筑和家具上雕龙画凤、雕制各种吉祥物,美观与摆阔实则是次要功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沟通天地万物的信息,凝聚各种良好信息。雕什么物件,就会聚集什么样物件的能量,日积月累,由量变而产生质变,再加上祖荫的累积,静极则生动,总有一天,房屋主人的后代会突然金榜题名!而当代人仍采用传统纹饰、图案和造形,因为这些都是天地人之间已经构成了"约定成俗"的宇宙间能量对接的信号!当然官帽造形也不例外!</h3><h3><br /></h3><h3><br /></h3> <h3>耕渎庐大门诠释</h3><h3>八字翘角,寓意拥抱自然,欢迎八方贤士,三级渐缩,寓意连中三元,天地人三才合一,顶尖低头,寓意向客人鞠躬,低调做人! &nbsp;</h3><h3>牌匾上的"耕渎庐"三字为已故南师大书法教授马士达先生所题,牌匾边框上的长青藤,寓意耕渎邵氏子孙如瓜瓞连绵!匾额上方的四根圆柱叫门当,下面两个石鼓叫户对,这就是传说中的门当户对!户对和门楼飞檐板上均雕有"渔樵耕读"图,寓意耕渎邵氏耕读传家!进门设有石门坎,既不算高,也不算低,寓意行中庸之道!木门上雕花,左边这块上方为五蝠,寓意五福临门,五行常转,下为公母两鹿,寓意阴阳平衡。右边这块为松鹤延年,两块花板组成一个"福禄寿"的组合作品!</h3> <h3>由小见大筑假山</h3><h3>传统的奇石审美理念讲究"瘦、漏、透、皱",这是对单块奇石的审美要求,窃以为对一座假山的砌筑要求,应把假山当作放大的奇石单体来看待,s型构图形成"皱",通透的山洞形成"透",洞与洞之间相连形成"漏",单体石块之间险绝的连接"瘦",如果将假山能构成象形刚是奇上加奇!</h3> <h3>耕渎庐的路</h3><h3>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路在心中!人生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路,才有望成就成功的人生。成功的人生不是仅靠物质财富来衡量的,成功的人生除物质财富以后,更重要的是对人生真谛的感悟,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口碑、具有奉献精神,能够在物质上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在思想上感化到更多需要感化的人!如果一个人的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影响后人,那么他就是人生之大成者!</h3><h3>耕渎庐的路:有的外为罗砖,中间为青石板,砖软石硬,寓意外柔内刚,表面圆通,内心刚强,这是典型传统文人个性;有的大起大落高低不平,分别代表着坎坷和崎岖,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路平坦,只有坚定信念,才能攀登上人生的高峰;有的独块巨石既桥亦路,人生中必须具有绝处逢生的胆略;磨盘之路,人生中的转运之路,财富之路;有的乱石铺街,做人当学会相互揖让,相互包容,团结互助,成就事业,成就人生;有的方正规正之路,与迂回曲折的人生道路形成对比;有的青砖之路,青砖虽软,只要紧密抱团,就能成就大道!</h3><h3>庭院道路采用了多种材质和多种的组合法,更符合艺术要求,讳避雷同,每一种组合就是一种艺术表达元素,给人以各种美的享受,更寓意人生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再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你一定能够谱写出辉煌灿烂的人生篇章!</h3> <h3>问樵轩</h3><h3>问樵一名源于唐代诗人温庭筠所作《处士卢岵山居》诗中"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之诗句,温庭筠在诗中不以樵夫称谓樵者,而以樵客而称之,可见此樵者否以樵为生之夫,乃高隐之士,此诗意正合吾意!吾祖北宋邵(雍)康节先生著有极含人生哲理一文《渔樵问对》。</h3><h3>问樵轩,乃临水而建之画舫也,模拟乾隆皇帝下江南,夜泊渎溪岸边之场景。常作文人骚客挥毫泼墨、吟诗作对、练腔拨弦、论道悟禅之场台!</h3> <h3>云龙亭</h3><h3>亭台内外风清邀月,天地之间心净拂尘!</h3><h3>驾风驾雨驾古今经纬,阅山阅水阅天地阴阳!</h3><h3>紫气每从云外起,玉音宜在此间听!</h3><h3>凭栏凝望五云起,信步悠听万籁生!最后一联是耕渎庐主人为云龙亭创作的联句,其中溧阳籍诗人丁欣、周萍、陈志舜、黄洪明四位先生也各作一联,我市著名书法家朱国平才俊书丹后镌额于云龙亭的石柱上。云龙亭筑于龙山北麓,以供龙神休憩,龙神能腾云驾雾,故取名云龙亭! &nbsp;</h3><h3>云龙亭位处耕渎庐屋后中轴线上和耕渎园林的重心点上,亭子呈锥形,犹如天线,源源不断地接收着宇宙天体间的祥瑞之气,氲氤于耕渎园中,助耕渎人家好运连连,财源滚滚! &nbsp;</h3><h3><br /></h3><h3><br /></h3> <h3>寸草春晖亭 &nbsp;</h3><h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唐代诗人孟郊(溧阳县尉)迎母亲到溧阳路上所作的《游子吟》诗中的句子,寸草春晖亭的名称就是从这个诗句中产生的缘起! &nbsp;</h3><h3>这个六角亭子是耕渎庐主人为纪念母亲大人而建,亭上十二板围板上,正反二面,共二十四面,刚好雕刻上古代二十四孝故事。斗拱全为凤头(母亲的名字叫凤),形似一个仰面的凤凰巨石,象征着母亲在看着河对岸200多米以外的邵氏祖宅地,整个龟岛上有很多象形鸟类的小太湖石,寓意百鸟朝凤!</h3> <h3>甘棠桥</h3><h3>大凡甘棠一词皆于邵氏有关,历史上有"甘棠遗爱"之典故。周文王之子,邵氏始祖召公(后以地名为姓,加一耳朵旁,由姬姓改邵)为周初辅助皇室的三公之一,其亲临现场指挥黍民百姓兴修水利,在甘棠树的树荫现场办公,感昭百姓!所以邵氏后人皆喜欢以甘棠作地名村名等,以纪念这位博爱无私的先祖!耕渎庐主人修建甘棠桥和甘棠路于庐前,虽是耕渎庐必修要道,但也极大便于了附近村民的出行,虽然该村很多村民素质极差,是耕渎庐主人30年多年来的驻外施工生涯中,走遍大江南北二十多个省市所从未见过如此低下村风之庄,但耕渎庐主人还是始终抱着以德报怨之心对待他们,这是耕渎庐主人祖先的博爱精神的感化,多年圣贤之书的教化,母亲仁慈之心的默化,鉴于此,故起名甘棠桥。</h3><h3>甘棠桥的桥旁为一官帽形,顶部葫芦既谐音福禄,又寓意多子多孙,同时又兼作官帽上的帽尖!桥中间的阴阳八卦为龙门板,古代修筑圆拱桥时,当圆拱合拢后就要按龙门板,并且要祭桥神河神。古代修桥很不容易,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要捐款和捐工,所以按龙门板相当于建房上梁仪式那么重要!龙门板按上去后,修桥工程就基本上大功告成了!桥头帽沿石是有本人设计,起首二波代表着阴阳,三组浪花,每组三朵,共九朵,三代表天地人合一,又代表着三生万物,九则代表着北斗七星沿着洛书图中的九宫运行轨迹行转,九朵浪花象是卷起千堆雪之势,又象征着时来运转,白银满地!</h3><h3> </h3> <h3>艮岳</h3><h3>艮岳是一块重达50吨的太湖石,她已穿越时空上亿年,从太湖之滨请到耕渎园中,见证着松竹梅岁寒三友永恒的友谊!。 此石座落于耕渎庐东北(艮)方位,取名艮山,艮属土,风水轮流转,现转至三元九运中的八运,八运又属艮运,故艮方须硬,其意图如同宋徽宗当年在汴梁东北方筑岳艮,只可惜宋徽宗只知舞文弄墨,玩物丧志,不理朝政,最终落得被金兵所俘,宋室被逼迁都临安!万事不可过头,当主次有分,玩物不可丧志,爱好不可痴迷,玩物当咏志,格物当致志,爱好当怡情,兴趣当养情,切不可本末倒置!然而企业家又不能仅以企业为家,应以管理企业而成家,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无为自治,无为而为! &nbsp;</h3><h3> 艮岳周围所见为松竹梅 岁寒三友组合,是耕渎庐主人激励后人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勤俭持家,耕读传家!</h3> <h3>曲水流觞</h3><h3>曲水流觞之举源于周代,每至岁春三月上旬谆巳日,人们自发组织到溪流边流觞祭祀,企盼天地神灵收灾降福,为早期傩文化活动之一也!渐演变成祭祀兼作踏青游春,至东晋时期已成为文人墨客饮酒赋诗,百姓观赏之高雅活动,正所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nbsp;</h3><h3> 门阀右军王羲之因参加修禊事,不经意间书写出千古绝唱的《兰亭集序》,至唐初李世民对王羲之书法推崇至极,奠定书圣之地位,自此兰亭集序亦已成为天下第一行书,右军书体就成了书法古体和今体之分水岭!正因为兰亭集序中提及流觞曲水,自唐以后,文人骚客围坐曲水饮酒对诗乐此不疲,代代相传,以沾书圣之雅气!本人习书,已有经年,临兰序不下千遍,始终不得门径,故所书之字羞于示人。悟兰亭笔法,入右军书风,学晋人洒脱,识生命真谛,吾梦寐亦思求之!今效仿古法筑曲水,追寻与书圣行为之契合,营造自然,接天地灵气,流觞饮酒,通书圣之信息!兼作与今贤诗人于流觞中吟诗作对,不亦乐乎?</h3> <h3>仁龙井</h3><h3>仁龙井筑于云龙山的龙头正下方,流觞曲水之畔。井圈外型八角,象征着八卦,内圆外方,象征着阴阳平衡,井圈外边雕有两龙凤呈祥。 &nbsp;</h3><h3>"仁龙井"三字有我市著名学者书家、青年才俊、北师大书法教授虞晓勇先生书丹。 &nbsp;</h3><h3>"仁"字之意,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友爱,是做人的道德规范和境界。仁是孝悌人家的起码要素!</h3><h3>"仁"字,左"人",右"二",代表两个人友善,又是邵氏宗族中耕渎庐主人孙辈之取名用字,"仁龙"两字,有望孙成龙的心愿!</h3> <h3>耕渎园林阴阳学文化</h3><h3>太极生两仪(阴阳),世界万物都有两部分组成,有形的为阳,无形的为阴;物质为阳,精神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刚强为阳,柔软为阴;笔直为阳,弯曲为阴;流动为阳,静止为阴;高山为阳,流水为阴……如果只有白天而没有黑夜,人就会劳累致死,反之,人类就无法生存和工作;如果只有晴天而没有下雨,那么万物将会枯萎,反之,万物将不能光合而霉烂至死;如果只有男人或女人,那么人类就不复存在;做人如果只有刚强,没有柔软,那么此人就会因缺乏圆通而一事无成,反之,做人若只会圆通,而毫无刚强,即使做成也只会昙花一现……做事做人都得刚柔并济,张弛有度。孤阴而不生,孤阳也不长,负阴抱阳,阴阳结合!古人在造园过程中,不惜重金筑山引水,塑形造物,雕龙画凤,鎏金嵌银,踏遍千山万水,寻花石,求古木,都是为园林增添灵气和场能!故营造阴阳的对称图案造型和材质,是为了让阴阳能量相互交媾,同样也是为了为让园林增添能量!世界万物皆有灵,道是无情胜有情!</h3><h3>园林航拍鸟瞰图,整个园林为一太极园,半山半水,山路石道是太极中的s形中心线,这是我对整个园林造型上的宏观控制,形成山水阴阳的结合!所见为粉墙黛瓦,黑白两色是永恒的美丽搭配,黑为水为阴,白为金为阳。造筑中的粉墙黛瓦,这是古人的大智慧,不像今人造屋颜色乱七八糟,还美其名美观雅气,实乃荒唐至极!长廊和建筑物的弯曲与笔直的阴阳对应关系,高低落差的阴阳对应关系。路面,施工采用了金砖与青石板搭配的阴阳对称关系,随性与刻意的对称关系,平坦与凹凸的阴阳对应关系!园林和室内也有很多处门窗之间的方圆阴阳对称关系!最后两图是家具中方与圆的阴阳对称关系,以及园林和室内也有很多处门窗之间的方圆阴阳对称关系!</h3><h3>太极阴阳图便是黑白两色蕴涵无限天机。</h3><h3> </h3> <h3>耕渎庐的五行文化</h3><h3>文化是园林和家居建筑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园林建筑,古人为了不出门就能融入自然、充分吸收天地之间的祥瑞正气,于是就构思营造出大自然的浓缩版---园林!如果园林缺少了与自然契合的易理手法和传统的人文思想,那么这个园林就如同一个五官端正、皮肤白嫩、身材窈窕的痴姑一样,就没有灵性和漂亮可言!反之则充满着勃勃生机,入室坐则安宁,进园行则悠然,常年车水马龙,高朋满座,谈笑皆硕儒,往来有贤达!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五星也。若五行皆具,则轮回不息,万物生机盎然!园林及家居布五行,如同人的八字如缺五行中某一项,名中加该一项(如海松焕坤锁)一样,明代朱氏皇室的字辈就是按水木火土金这个五行相生循环使用的,至末代皇帝崇祯又转成木字旁(朱由检),崇祯的儿子叫慈烺,木生火!这个暂时不说,耕渎庐的风水布局中峦头和理气及摆饰纹饰设计也有玄奥之处!</h3><h3>一入园林二门三窗皆为圆形,组成五个园,形成五星格局,木门和窗框都是方的,这是寻求的方圆的阳阴平衡。木雕的门板上和精雕作品上是五福(富贵、长寿、好德、康宁、善终)(蝠)临门!楼梯间砖雕作品上有金木水火土,对应着儒家五常义仁智礼信,其中这五个字各用五种书体书写!</h3><h3> </h3> <h3>2017年春节溧阳电视台《春节大拜年》录制现场</h3> <h3>园林建设中的刻意与随意</h3><h3> 园林是居家、修身、养性、会友、怡情、治学于一体的建筑物。既有刻意性,又有随意性。刻意中又有随意性,随意又有刻意性。没有方园不成规矩,没有随意就过于压抑。但刻意性与随意性的表达形式又分主次,以方圆为主的工整性建筑设施侧重于表达人文性,而方圆的形体,有时又会是变异的方圆,如平行四边形、菱形、椭圆等,以随意性线条所表达的侧重于自然情趣,但无序的随意性中似乎又能找有序的痕迹,如s型道路、真线段廊、弧形廊檐线条等,就象一棵自然生长的树木,你看似树枝树叶生长凌乱,但细看树木的树枝生长都会自动寻找自身力的平衡,构建自然和谐之大美!&nbsp;</h3><h3>刻意为阳,随意为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环抱,生生不息。阴阳互补,让人有宁静祥和舒心快乐之美妙感觉!</h3><h3> </h3> <h3>耕渎庐大环境风水分析</h3><h3>溧阳南部西部高,北部东部低,民间习惯于将溧阳分成三块,南部为"山里",中部为"高乡",北部为"圩乡"。以长荡湖周边和丹金溧漕河东西两岸6公里左右为圩乡地区,海拨高低均在3米以下,河网纵横,塘泊星罗棋布,野艾芦苇遍地,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地形风情。溧阳历史上的书香大族马史狄三姓均在 圩乡,清代时期圩乡地区各乡均隶属于甓桥区,明末金科状元鸿胪寺马世俊就出自甓桥镇马家村,清初宰相三朝元老史贻直就出在漕河东岸、长荡湖南畔。马史狄三族历代人材辈出,历朝历代皆有进士举人出现!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先生就出自甓桥马家村;刚退休几年的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先生出生在与马家村隔漕河相望的前王村,现马家与前王已合并为一个村委;现任海南省省长蒋定之先生就出生在长荡湖南边二三公里处的小东荡村;现任江苏省副省长史和平先生的祖籍也在长荡湖边上的埭头镇。这三个大族和现代的几位高官,他们的祖地离耕渎庐所在地,现甓桥镇两湾村均不超过6公里的半径范围。这些溧阳的大族大姓都是在南宋以前就徙迁来溧阳的老主人了,他们有着很深的根基和很宽广的祖德祖荫。相比于这些望族,我们从清雍年间才迁入长荡湖滩涂内的新客民的根基就显得很浅了,虽然我们的祖宗历代在勤力积德,但终究还是时间短,能量薄。为此我辈唯有中正做人,行善积德。以站在家族史的高度定位自己人生观价值观,从广义的角度上讲,为家族作出奉献,同时也是为民族作出奉献。其实奉献是一种高级的索取,奉献得越多,越能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如果三百年以后的子孙后代还能记得我、感恩于我今日的践行,那么我有限的生命就得以延伸了!</h3><h3> </h3> <h3>  每一个时代都有着特有的生活习惯、审美观和价值观、以及人文思想! &nbsp;</h3><h3> 园林建筑是文人富商居家会客、修身怡情的场所,既是大自然的浓缩,又是各种文化艺术的汇萃。这个造园的过程,就是园主厚积薄发而又不断提升自己境界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穿越历史文化长廊的过程,这个过程已经足够让造园者陶醉其中! &nbsp;</h3><h3> 传统的文化一定是精典的文化,而当今所打造出来的精典一定将是未来三百年的传统!而各式传统文化中又包含着时间和空间的两大元素,如中国的传统并不一定适宜在西方盛行,唐代的传统又并不适宜在明代盛行!所以中国传统艺术风格都在不断的渐变,这是因为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人文精神的改变,艺术也随之与当代的主流思想相匹配!园林建筑既是实用物,又是艺术品。建筑始终离不开实用,离开实用那就失去了造园根本意义了,离开了实用,就会无人居住,那么这个园子就会满目艾蒿,很快就会败落。 &nbsp;</h3><h3> 当今流行走捷径,盛行快餐文化,奉行拿来主义。花巨资活生生将别人家老园老宅拆来重新组合,出重金将远处的千年古树移植过来!窃以为这是一种极其相当非常愚昧无知的行为!你把别人的东西搬进你的园内,这样就能代表您有文化了吗?那些充满浓重封建等级制度的文化与当下主化能符合吗?</h3><h3> 世界万物皆有灵,举头三尺有神灵。那些古人呕心沥血,穷几代人之财力精力打造出来的宗祠和家宅就这样被您搬来,您以为他们不找上门来吗?因为那是他的家!那些在原地生活几百年上千年的古树,他们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就这样被您将根全部斩断掉移植过来,还不知是死是活,您以为"他们"就没有怨恨吗?这些古树都具有相当足的灵性!您以为"他们"就不会报复"您"吗?</h3><h3> 传统是有继承和创新两部分组成,继承与创新是一对阴阳的对立统一的组合,继承相对静态的,属阴;创新是相对动态的,属阳。离开继承就断掉了文脉,就没有文化可言;而离开了创新,就是死水一潭,脱离了造园的时代,就会被时代无情的抛弃,那就无法再谈继承了!后人视今,亦如今之视昔,只有适当的创新才是最好的继承!</h3><h3> <br /></h3> <h3>耕渎庐主人对后人的寄托语:</h3><h3>耕渎庐建造于2008年至2015年之间的八年时间中,这是一个物欲横流、"三观"普通扭曲的时代。我在建造过程中受到了众多亲人的劝阻,无数外人的齿笑,很多的官员的刁难。我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逆浊流而完成了这座能够代表着当下这个时代的、将来能成为中华名园的精典园林作品!</h3><h3>耕渎庐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产物、她更多的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产物。我将庐内的一石一廊一亭一角一树都作为载体,承载着我的文人情怀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的传统哲学思想。耕渎庐必须要在2050年以后才能真正受到世人的高度赞赏和政府部门的真切重视,因为我坚信有习近平总书记的英明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越来越得得到普及,国度的文明程度也会越来越高!</h3><h3>希望我的子孙后代都要好好珍惜爱护,倾注着我多年心血当时的主要财力的耕渎庐,世世代代都要不断弘扬艰苦创业、勤俭持家、努力学习、奋发向上、诚信做人、踏实做事,对家族、宗族、民族都有担当精神的耕渎庐优良传统!</h3><h3>耕渎庐主人写于2018年仲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