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为我们离校五十周年而作</h3> <h3>1963年9月1日,苏州市区有180名小学生经过全市小学生升学统考,踏进了江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大门,这是一所江苏省重点中学。</h3> <h3>江苏师院附中的校门,在凤凰街孔副司巷与东小桥弄交叉口,现为苏州市第十中学的北校门。</h3> <h3>这里曾是专为清朝皇室服务的江南织造府旧址,历史积淀深厚。</h3><h3>1906年,王谢长达等有识人士在此开办了振华女中,文化底蕴丰裕。</h3><h3>1957年以后改建为江苏师院附中,由于</h3><h3>历史的原因,后转为苏州市第十中学。</h3><h3>这是转为市十中后的南校门,在江苏师院附中时代一直是关闭的。</h3> <h3><font color="#010101">1963年考进附中的180名学生中有45名分配在初一(1)班同窗求学,从此结缘至今。同学们曾是苏州市区各小学品学兼优的学生,来到这所青春焕发的历史名校,步入人生中金光灿烂的中学时代。同学们入校以后的学号是从“63001”至“63045”,因此,他们的班号一开始也就是与学号排序一致,即从“01”号至“45”,不过一年后因女生吕芬芬同学和男生康保和同学转出,部分同学的班号与学号排序有了差异。不幸的是,在离校五十多年之中,已经有5位男生先后去世了。</font></h3> <h3>由于各种原因,同学们历经磨难,然而初心不改,人人奋发自强,在各个岗位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奉献了一辈子。如今绝大多数同学已经退休,还有少数同学因需要继续工作,发挥热。</h3><h3>今天同学们留恋的不是过去的工作业绩,功成名就,而是人生金色时代的学生生涯。在这个时期同学们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一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h3> <h3>江苏师院附中的不少校舍都是原江南织造府和振华女中留下的,而这幢教学大楼,是江苏师院附中在1958年所建,后来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之为“红楼”。</h3><h3>“红楼”的一砖一瓦是那个火红年代的印记,也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缩影。五十多年过去了,“红楼”外貌依旧,而在此求学的莘莘学子换了一茬又一茬。</h3> <h3>1963年9月的初一(1)班,就在“红楼”一楼的东部北边第一室。当五十年后的2013年6月同学们再次来到“红楼"前……</h3><h3>五十年前建造的大楼高大挺拔,整幢大楼墙体用的都是机红砖,故名“红楼"。再看机红砖外表无损、色泽依旧,水泥镶嵌,没有缝隙,仅从这一点上就说明那个年代的建筑质量,没有豆腐渣工程的。红楼底层走廊东端北面第一间教室,是我们一年级的课堂。</h3><h3> 走进今天的教室,老师和同学们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而眼前的设施从课桌椅到黑板都是现代化新材质制作的新款式,还增添了电视机以及其他多媒体教育器具,除了吊扇之外还有空调。一切都很豪华。对照我们那时的木质课桌椅和水泥黑板,没有电视没有吊扇更不要说空调了,学习环境今非昔比,令人感慨。<br></h3><h3> 唯一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们这个教室是朝北向的,平时基本上没有阳光射进,然而,那个时期我们的学习生活却充满了阳光。<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这是学校大礼堂,举行过庄严隆重的开学仪典,也有欢乐愉快的文娱会演。</h3><h3>师长的教诲,前辈的榜样,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憧憬,树立远大的理想。</h3><h3>记得初一年级时第一次参加全校演出活动的节目是《烈士墓前》,音乐课吕无愆老师导演,几乎全班同学都上了台,赵人琳同学扮演刘胡兰烈士,其他同学合唱,康保和,张祖信,顾敏等4位同学口琴伴奏,还获得了一等奖。</h3> <h3>在学校办公楼前,不由得回想起敬爱的徐天放校长,那颗炽热的园丁之心。正是有了这样一位优秀的掌舵人,江苏师院附中这艘航船才能在知识海洋里乘风破浪不断前行。</h3> <h3>徐天放校长为人低调,穿着朴素,校园里常见他身穿一件旧蓝布上装,粗看还以为是一个的校工!其实他是一位老革命校长,是江苏师院党委委员。他思想新颖超前,在那个时代就注意进行教育改革。据那时候的老师回忆,徐校长不拘一格降人才,引进并启用了一批有真才实学的教师。他也重视校园的硬件建设,新建了这一幢三层教学大楼,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h3> <h3>学校有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阶梯教室。设在科学馆里的生物,物理,化学实验设备条件比较好,接近普通大学水平。</h3><h3>优越的环境和硬件基础,为我们提供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条件。</h3> <h3>学校的东操场上,绛红色的塑料跑道取代了过去灰黑色煤渣跑道,旁边停着一排崭新的小轿车,这些都告诉人们时代不同了。</h3><h3> 这里见证了我们班级的荣誉。初二年级的下学期,在1965年春季校运会上,全班男女同学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夺得初中部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h3><h3> 感谢教务处的虞伟英老师,为朝气蓬勃的我们留下了班级男女同学唯一的一张合影。</h3><h3>在今天的东操场上,还能找到当年同学们龙腾虎跃身影吗?</h3> <h3>学校的西花园可以与众多的苏州古典园林媲美。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故事。幽雅的景致陶冶情操,让你流连忘返。</h3><h3>课余同学们会到这里散步,做游戏,调皮的男生还在此捉迷藏……但是更多的时间同学们是在此复习功课,为攀登光明的高峰加油。</h3><h3><br></h3> <h3>西花园的瑞云峰与著名的苏州园林留园的冠云峰是一对姐妹峰,都是宋代的花石纲遗物,属于太湖石假山中的瑰宝,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h3> <h3>最让我们骄傲的是这西花园的长达图书馆,藏书之多在全市中学里领先,堪称知识宝库。</h3> <h3><font color="#010101">母校已有112年的历史,经历过很多历史时期,人才济济,人才辈出。母校教书育人的方针代代相传,桃李满天下,春风遍人间。百年树人,难忘师恩。1998年离校30周年之际,我们老三届(即1966,1967,1968三年初高中)学生回到母校,在校园里种下三棵苏州市市树----桂花树,立碑“百年树人”。</font></h3> <h3>我们在校学习的进步,离校再学习或工作上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母校严谨的校风和众多高水平的老师。</h3><h3>正是老师们的辛勤耕耘,为我们后来的学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h3><h3>师恩难忘。</h3><h3>这是九十年代初的第三届班级同学年会,邀请了我们班级所有的任课老师与同学们聚会后在母校办公楼前的师生合影。遗憾的是,在这合影照片中没有吕无愆老师,是他儿子先接回家了,还有一些同学也因故未出席。</h3> <h3>校 长 徐天放</h3><h3>书 记 钱鸿寿<br></h3><h3>副校长 卢 毅 蒋兆庚</h3><h3>副书记 谢咏寰</h3><h3>教务处 周凤昌</h3><h3>政治处 严君芳</h3><h3>总务处 常道川 黄所容</h3><h3><br></h3><h3>我们班级的任课老师:</h3><h3>语文 钱振邦</h3><h3>数学 林引秀 黄彤芬(平面几何) 秦 淦</h3><h3>英语 周锡恩 周振鹤</h3><h3>物理 金锡硅 施孟嘉</h3><h3>化学 许志铭</h3><h3>地理 李乙萍</h3><h3>历史 周笃行</h3><h3>生物 童光宇 黄所容 费似美</h3><h3>政治 杨若楠 周 敏 朱瑞珠</h3><h3>音乐 吕无愆</h3><h3>美术 吕无愆</h3><h3>体育 黄能文 袁子枫 童英可</h3><h3><br></h3> <h3>毕业于东吴大学的周锡恩老师,</h3><h3>用标准的伦敦音,教授我们学习“ABC”……</h3> <h3>数学林引秀老师和平面几何黄彤芬老师,像母亲那样的耐心,用深入浅出讲解,引领我们走进神秘的数学王国。</h3><h3>还有一位来母校锻炼的江苏师院数学系助教秦淦老师,如同兄长一样不厌其烦讲授二次函数,为十年后进入大学的同学们学习高等数学打下扎实的基础。</h3> <h3>2017年3月,同学们相约看望了九旬高龄的林引秀老师。如今林老师夫妇一起居住在怡养老年公寓安度晚年。</h3> <h3> 秦淦老师不仅数学教得好,而且在课余与同学们日常相处十分热络,就像一位知识渊博的兄长。为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他还拿出日本、苏联的数学书让同学开眼界。好学的同学找来各种数学难题都难不到他。秦老师给同学们讲过“二进位制”在数学中的妙用,这是今天半导体、计算机技术的基础。</h3><h3>钱铤同学回忆起当年秦老师布置过的思考题,有绝对值方程、指数方程、高次方程、函数等超大纲题目,如数家珍。同学们回忆起课余与秦老师下盲棋,几个同学战他一个,都不是他的对手。</h3><h3>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后来饱经风霜,在患病之后坚持工作。在七九高龄不幸去世。</h3><h3>2016年12月,同学们分批前往医院看望了秦老师。</h3> <h3>教授生物学的童光宇老师,外表修长,谁也想不到他曾是一名坦克兵。1942年他在上海复旦大学读书期间,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投笔从戎,前往印度参加新军训练,成为战车营的一员,打击日本侵略军,保卫滇缅公路。</h3><h3>2015年,在纪念抗争胜利70周年之际,同学们相约前去看望的这位可敬的抗战老兵。</h3><h3>如今年逾九旬高龄的童老师身体健康,</h3><h3>在家用自制的举重器具坚持锻炼。</h3><h3>我们至今还记得他在一次生物课上用带有上海口音讲“一只洋山芋……”的故事</h3> <h3>2017年岁末,同学们去看望童英可老师,这位赫赫有名的体育特级女教师,当年在司令台上领操意气风发,英姿飒爽,声音洪亮,动作标准(童老师马上自诩:高音喇叭么);那一年,附中捧得市中学生运动会高初中男女四块金牌。</h3><h3>我们向童老师介绍各自的强项,丁大同、冯祖嘉跳高跳远,刘久华、柴懿葆铅球和短跑、接力,顾敏是短跑和跳高跳远……</h3><h3>顾敏记得每次校运会,童老师都为她留好两双钉鞋,兰色的用于赛跑,咖啡色的用于跳远。<br></h3><h3>童老师今年98岁高龄,仍坚持明天锻炼身体,起床前按摩约一小时,下午午睡过后,在对门的空房间走步25圈,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养身功法,说话间,不由自主做起了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h3><h3>童老师记忆力极佳,反应也超快。在介绍沈德(张则箴老师之子)时,她马上说出沈德的哥哥和嫂子的名字;当说到冯祖嘉三姐弟和顾敏四兄妹,她仍像十多年前一样,没有记错一个名字。<br></h3> <h3>2017年2月春节期间,同学们给化学课许志铭老师拜年贺岁。</h3><h3>许老师不仅是化学教学方面的权威,而且年轻时还在体操和射击两个体育项目上取得了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是同学们崇拜的偶像之一。</h3> <h3>2017年9月,同学们先后看望了地理课李乙萍老师和政治课周敏老师。</h3><h3><br></h3> <h3>钱振邦老师是母校一位资深语文教师,从1963年9月至1966年7月,钱老师担任我们从初一到初三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当年他在事业上如日中天。古人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正如钱小贤同学所说:“在那花季般的少年时代,我们是在钱老师的呵护下成长的,他既是严师,又似慈父。饮水思源,钱老师的恩情我们终生难忘。”<br></h3><h3>钱老师教我们语文,写作和写字,还教做人的道理。<br></h3> <h3>记得开学第一课是教许地山的《落花生》。上课后,钱老师首先给我们朗读课文:</h3><h3><br></h3><h3>“落花生。许地山。我们屋后有半亩隙地。母亲说:‘让它荒芜着怪可惜,既然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辟来做花生园罢’。…”</h3><h3><br></h3><h3>这是我们进母校后上的第一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尤其是老师那带着常熟口音的普通话,不紧不慢,抑扬顿挫,我们不少同学都能模仿。</h3><h3>当然,老师上语文课不忘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做事。这篇课文通过赞扬“落花生”,表达了一个中心思想,即要在浮华社会中做一个低调而有用的人。这样的道理对于当时刚进中学的大多数学生来说似懂非懂,有人也许已经忘记了。但是,却在有意无意之中为后来我们学习生活定下了一个基调。今天回顾三年的初中生活,基本上就是在此基础上起步的,还有所发展。我们不少同学在后来的人生中就是这样做了,成为一个低调而有用之人。</h3> <h3><font color="#01010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多年来,同学们每年春节都会去向钱老师拜年。</font></h3><h3><font color="#010101">看!不是父女,胜似父女。</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主任医师钱小贤同学为钱老师剪指甲。</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主任医师吕国萍同学给钱老师量血压。</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同学们在电脑前,向钱老师介绍2013年的“缘圆五十”班级聚会活动情况。</font></h3> <h3>众所周知,同学们在1966年初中毕业后都没能升学,1968年3月,钱家鹤同学应征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之后班级里先后还有吴红秋,钱铤和徐红军等同学参加解放军。</h3><h3>两年后,钱家鹤回家探亲,毛果伟、俞解民从农村回来叙旧。</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班级里其他同学在1968年12月去苏州地区农村插队当了农民。这是在离校前部分同学的合影。</font></h3> <h3>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h3><h3>可是,那个年代的条件比较差,要拍一张照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同学们在农村留下的照片很少。</h3><h3>在昆山石牌插队几位女同学面对人生考验,充满了必胜的信心</h3> <h3><font color="#010101">经过劳动锻炼,在昆山石牌插队的钱小贤同学身背红十字药箱,当上了农村“赤脚医生”。1977年考入苏州医学院深造,毕业后返回昆山回报父老乡亲。曾经的“春苗”,在广阔天地里茁壮成长,如今已是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font></h3> <h3>从小爱好无线电的张祖信同学被选入昆山县粮食系统的科技部门,有了用武之地,在研制科学储粮护粮的技术设备方面大展身手</h3> <h3>太仓县璜泾公社长江边插队的俞解民同学,先后在公社文化站,电影队做过宣传工作,望着滔滔不息的东去江水,希望有朝一日能奔向知识的大海。</h3> <h3><font color="#010101">同学们三三两两分散在各个生产队劳动,然而水乡的河湖港叉阻不断同学情谊,在繁忙的劳动之余,大家会不失时机来一个愉快的小聚。</font></h3> <h3>朴实简约是那个时代特征,却也掩盖不住</h3><h3>青春的美好,留下这芳华本质的风采</h3> <h3>青春是多么的美好,像春天的蓓蕾芬芳多彩。昆山插队女同学在一个春节假期同游无锡名胜,在茫茫太湖边等待那明媚的春光。</h3> <h3>光阴荏苒,冬去春来。</h3><h3>八十年代后期同学们步入中年,,</h3><h3>掐指一算,同学们一别,竟是二十年了!</h3><h3>二十年沧桑巨变,相互间思念之情要慰藉。</h3><h3>1986年母校80周年校庆过后,经顾敏,钱小贤等同学提议,1988年,班级同学聚会活动开始了。第一届班级同学年会召集人俞解民借了市食品工业公司会议室,由于当时通信方式还不发达,通知联系受到限制,出席聚会的同学并不多,不满20人。</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二届班级年会。从这一届开始,女生男生按照班号排序,各有一位同学为召集人并承办同学聚会。这一届承办人是由方琍生和沈安华两同学,借沈安华的工作单位苏州日报社会议室,给与会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一身戎装的解放军上校军官徐红军同学从南京赶来,格外引人注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二届班级年会恰逢钱老师的六六寿辰,在市外事办公室工作的方琍生同学特地请书法家书写制作了百寿字条幅向老师祝贺。</font></h3> <h3>这是由顾敏等同学召集的第三届班级年会,在政教主任金丽娟老师帮助下借了母校的会议室,还邀请了所有的任课老师出席。</h3><h3><br></h3><h3><br></h3> <h3>由赵人琳等和吴国英同学召集的第四届班级同学年会在著名的拙政园举行</h3> <h3>急急切切,匆匆忙忙,二十年后的同学聚会,说不尽彼此的思念;</h3><h3><br></h3><h3>同学相见,所有的话都涌到了喉头,所有的人都抢着说所有的话;</h3><h3><br></h3><h3>所有的话都好像不能完全说尽此时此刻心中最想说的话;</h3><h3><br></h3><h3>所有最想说的话也无法表达此刻别后相会时心情的交杂的急迫。</h3><h3><br></h3><h3><br></h3> <h3>站在红楼前,回想起背着书包迎着朝阳走进校园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h3><h3>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欣慰的是昨天已经过去,新天地开始了。经过二十年风风雨雨的洗礼,迎来了万紫千红的满园春色</h3> <h3>1995年6月的班级一次特别聚会,是钱小贤同学夫妇召集承办的,邀请同学们参观崛起的新昆山。班级里一些不在昆山插队的同学也参加了。</h3><h3>昆山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昆山人民抓住机遇</h3><h3>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昆山面貌焕然一新,令人刮目相看,赞叹不已</h3><h3>同学们还重返当年插队的石牌公社,与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叙旧联谊</h3> <h3>当年同学们初中毕业时没有留下一张集体毕业照,如今虽然在几次全校性的活动中都留下了集体合影,却也无法弥补历史遗留的缺憾。</h3> <h3>过去失去的已经无法补回来,</h3><h3>那么今天有机会就要珍惜了。<br></h3><h3>我们是与新中国一起成长新一代,<br></h3><h3>有幸与新中国同庆六十华诞<br></h3><h3>同学之间不讲职位大小学历高低,<br></h3><h3>只有未泯的童心和同窗的情谊。<br></h3><h3><br></h3><h3><br></h3> <h3>本集结束,请看下集</h3><h3><br></h3><h3>谢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