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我国核武器基地将士奋斗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说说马兰人,写写马兰事!</b></p> <h1><br></h1><p class="ql-block"><b>燃尽青春马兰人,奉献子孙留忠魂。</b></p><p class="ql-block"><b>扶今追昔中国梦,核弹无踪谱宏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国核试验场:1958年开始勘选,1964年完成初步建设并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一次核爆炸试验,1996年进行我国最后一次核试验,期间我国共进行了45次不同方式、不同当量的核试验。使我国具备了有效地核威慑力量、为世界稳定、和平、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核试验基地组建60年来,参加核试验任务、进行核技术研究的官兵和技术人员、工人共有10几万人,这是一群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隐名埋姓、无私奉献"的马兰人、参核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作为一生从事核武器试验的组织管理者,在核试验基地组建60周年之际,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把脑海和心灵中一幕幕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如实写写、画画、说说并成美篇,让核试验基地的全体参试者为此而正名和自豪,让患病先逝者为此而慰籍和瞑目,让后来者为此而振奋和进取!(老照片原则不重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核一代》:环境恶劣、生活艰苦,工作繁忙、家务负重,奉献子孙、功勋卓著!在核试验基地有相当一部分军官、科技人员都像程开甲院士一样,那里艰苦、那里需要就在那里安家。他们扎根基地,立志报国。一年四季吃的都是自己用双手种的土豆、白菜、萝卜三样菜。程院士家的高阿姨在红山就是很出色的劳动能手,除了照顾家人,还亲自在戈壁沙漠中挖地、种菜自足,拣牛粪、羊粪用作肥料,砍树枝、割干草用于烧饭。生活中吃的肉类除自己养鸡养鸭外,都是由仓库冷冻多年的猪肉,在70年代未的食品供应中还能见到猪肉上盖的50、60年代的兰色图章,实际上已经腐烂变质;在80年代能吃到北京用同位素飞机运来的掛面、方便面、固体酱油和香肠就 算是奢侈,孩子们能吃上动物饼干、义利食品厂的奶糖也是很幸福的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核二代(永红中学刚毕的学生上山下乡)在青年点参加生产劳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左起马衡,赵京西,冯玲,严敏 ,董云,王秀珍,陆辉,卫华,许萍,佟青,XXX,陈志兰,于爱平,XXX,李爱琴,XX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抓生产、促试验】基地的官兵、工人、家属和学生都是马兰、红山科学城里的"劳动人民"。一手抓科研、教育,一手抓劳动、生产。工作生活两不务,自食其力,粗茶淡饭,丰衣足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孙洪文曾任基地副司令员:为基地建设、发展和管理做出了突出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右一黄豹:《三代奉献精神》黄豹是基地一位在核试验物理测量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将军。1959年,他大学毕业便来到罗布泊,连婚礼也是在戈壁滩的地窖里举行的。几十年他不但自己在核试验场拼博奋斗、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而且还同妻子刘爱江一起将自己的儿子、孙子也送到核试验基地,用行动践行了马兰精神。他长期从事核试验物理诊断的研究和测试工作,辛勤耕耘、刻苦钻研、学术严谨、是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是总装核试验专家组骨干专家。在核装置聚变中子测量方面把握研究方向,提出研究课题,解决许多重大技术难点。为核武器性能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实测参数,是我国核试验技术创立、发展、保留的开拓者和功臣。但由于他身体透支过度1994年5月11日7时30分在西安早逝,终年59岁。现在在网络纵横的多种媒体上竟找不到他的名字和相片,但如果他活着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当之无愧、军心所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王德山:曹刚川(曾任总装备部部长、国防部长)的同学。56年特招入伍到军委训练局大连外院,后考入西军电,毕业后任外语(俄语)老师,64年到基地至退休北京。看了这张照片,我很惊讶:因为王伟是我的亲密战友,曾在曹部长的领导下,肩并肩共同战斗在核试验的重要岗位上几十年。但他始终守口如瓶,从没说过他父亲的经历,更没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真不愧为"核一代"、"核二代"。马兰精神真是无价的精神财富、将代代相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朱相芳全家:朱相芳曾任基地研究所科技处政治协理员。他和夫人解靖玉80年代初转业地方工作后,仍然隐名埋姓奉献余生。科技处战友拟定今年首次聚会,但谁也不知他在哪里,更不知联系方法。还有他的亲家曾任研究所科技处副处长郭永顺也是如此。庆幸的是我发了几期关于核试验的美篇,郭永顺的儿子郭广湘竟给我点了赞。提起父辈往事并与我取得了联系。朱相芳现年已经88岁,郭永顺已去世多年!期盼朱相芳、解靖玉届时与战友握手相拥,也缅怀郭永顺战友、深表哀思。(上图为朱相芳解靖玉战友近照)。</b></p> <h3><b>82年:研究所吉俊 科长全家照。前排左起丁业南 (红山学校教师)、吉俊,后排左起:吉爱冬、 吉爱秋、吉爱平。</b><br></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研究所三室丁乐臣政委、刘医生和四个儿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代人的奉献,全家人的心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无私无怨无悔,为国为军为民。</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丁乐臣(原研究所三室五室政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早在战争年代曾屡立战功,多次授奖,并冠以神枪手之称。2007年被评为全军英模,应邀到北京参加英模大会和建军八十周年纪念大会,并与老领导老战友合影留念。左起:钱紹钧,丁乐臣,程开甲,吕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韩云昇曾任基地气象处处长。1964年首次核试验成功后,阳平里气象站被中央军委授予了"全军摸范气象站"的光荣称号。</b></p> <h3>严西江曾任研究所副所长、司令部顾问。</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魏永铎行长:研究所魏映雪父亲。这是人民银行序列中唯一以代号命名的银行,因新疆当时有五个自治州加乌市,所以赛福鼎主席以第七支行命名。</b></p> <h3>孙根福曾任研究所政治部主任。<br></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韩文平、黄文华一家(技术部韩文平政委一家三口。文华大姐说:我怀长女进场,孩子先天性心脏病,我得癌症,侥幸存活,老韩积劳成疾,献出生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原马兰基地技术总队副政委邹士俊全家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邹士俊,原马兰基地技术总队副政委;陈玉珍(邹士俊夫人、军人服务社工作),邹影(邹士俊女儿、马兰银行工作),邹长明(邹士俊大儿子气象总站工作),邹卫江(邹士俊小儿子、新疆军区工作)。</b></p> <h1><b>许加林全家福</b></h1> <h3>董善武、牛老师和儿子。</h3> <h3>研究所刘际成一家(夫妻长期分居生活)。</h3> <h1><b>武桂芬烈士</b></h1><h1><b> 一九七零年六月三十日,一辆从五四六医院开出的汽车,飞驰在沙石路上,经过马兰一个路口时,被对面开来的一辆大卡车迎头撞击,造成了重大车祸。当时武桂芬就在车上,此时正是她护送场站的万锦福回单位送家属返乡,因小万是重病号,离开医院必须有护送,这次护送任务就是带病坚持工作的武桂芬。事故发生时由于武桂芬在后排横向座上,巨大的惯性把她抛到了前座上,腹部被靠背严重挤压,当时疼痛难忍,满脸是汗。她不顾一切的去救万锦福,她奋力把他从车上拽下来,用带着的急救箱给小万头部包扎,叫赶来的车子把万锦福赶快送走,自己却昏倒在路旁。等把她用担架送到医院时,她苏醒了大声喊着"不要管我,快去救小万",她就又昏过去了,医院组织了力量进行抢救,几天后,但是还是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永远的离开了她热爱的岗位。</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武桂芬英雄事迹宣传队全体合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排左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外二科主治医生张德顺(扮演外科主任)、放射科技师刘风春(乐队)、政治处王学义主任、郭增礼副院长、孙延年副院长、检验科医生孙运臻(乐队)、妇产科护士赵玉芹(扮演护士);第二排左起:黎毅护士(扮演护士)、传染科护士方效民(扮演武桂芬)、医院广播员杨国芬(扮演护士)、:,内科护士刁慧兰(扮演护士)、曹欣欣护士、外科战士柴小平、外二科护士孙凤英、传染科护士张立新;第三排左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病理科主任于忠池(乐队)、口腔科技师张秉成(扮演伤员小万)后勤二分站战士大刘(乐队)、医工室技师凌德龙(乐队)、医院战士张殿宇(乐队)、医院学校老师韩文林(扮演医生和维族老汉)、药房司药王承颂(扮演医生)、医院战士魏安民;第四排左起:医工室技师周树成(乐队)、二分站战士、战士刘洪、五官科技术员李占春(乐队)、后勤修配厂战士、外二科卫生员王海潮、医院机关通信员毕新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其他未注明的战友,有的在乐队,有的演护士或伤病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军官们的单身生活》核试验基地有相当一部分官兵、技术干部、工人几十年夫妻两地分居生活。一年有一次探家的机会且不允许自己选择时机,要有组织按计划、分批按排在任务空闲的缝隙里休假,甚至不能休一个完整的法定假期,一有任务,召之即来,马上无条件归队。两地信件往返一个多月才能收到,信中还不能谈自己的工作,学习和所处环境。公务电话不能私用,所以没有任何联系渠道。作为那时的两地分居军人对家庭生活、子女教育不能尽到应有责任,对自己的长辈不能尽孝尽瞻养义务。</b></p><p class="ql-block">天山白雪映彩云,牛郎织女两孤门。</p><p class="ql-block">浩翰戈壁展宏图,核弹铸就军地魂。</p> <h3>周新嵩家在北京。</h3> <h3>《单身汉乔登江院士》1963年3月,乔登江同全国24位专家一道赴"死亡之海"罗布泊、为建立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和首次核试验作准备。从此乔登江便深深扎根戈壁滩,在荒无人烟的天山南麓过上了两地分居的单身生活。在他30年的荒凉戈壁滩生活里,他先后参加过20余次核试验,为获得爆炸靶心的实验数据,多次不顾放射性物质的污染深入到有生命危险的地域。从我国第一次原子弹空投试验、第一次导弹核试验到第一次氢弹爆炸,乔登江都参与其中,成为了我国参加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之一。也创作了我国核技术领域第一部专著《核爆炸物理概论》,出版《电子元器件电磁脉冲效应手册》等5部250多万字的学术专著。毕生精力奉献给我国核武器发展事业中(他9岁失去右眼,21岁秘密入党,35岁走进大漠,60岁战胜癌症,69岁当选院士,82岁再披戎装,87岁病逝)。<br><br><br></h3> <h3>叶贵安、夏兴润</h3> <h3>邱学臣(作者)我也是两地分居生活的单身马兰人:当年我大学毕后分配到基地研究所、我爱人分到北京原子能研究所工作,结婚后两地生活。有一年她只身背了一蓝子鸡蛋、一蓝子黄瓜到部队探亲,从北京坐三天四夜的火车到吐鲁番火车站、她看到的不是军营,而是无人烟、无生命、无花草的"月球"地貌,又坐一天汽车翻天山走干沟,颠簸的天旋地转。然而她见了我却没任何失望和怨气,而是一番鼓励和安慰!这是什么精神?不言而喻:马兰精神!</h3> <h3>《官兵们这样炊烟》核试验基地的官兵们经常就地取材,用"脸盆炒菜、水桶煮饭、牙缸喝水、树技作筷"自娱自乐。完全生活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里,上山打猎、下山垂钓。吃过黄羊肉、剥夺毒蛇皮;喝过山沟水,品过雪莲茶。现在想想也算快乐!</h3> <h3>事到如今我们很想采访每一位<br>当年的基地那些普通开拓者<br>沿着他们的足迹领略当年<br>他们青春燃烧的岁月情怀<br>事到如今我们才刚刚明白<br>人的生命是有限的<br>还没等我们这些"核二代"<br>开始整理记录父辈们的奋斗史<br>他们大部分已经与世长辞<br>事到如今我们不必以高尚名义<br>去绑架我们父辈们的初衷<br>因为他们以平凡一生的奉献<br>足以抒写他们高尚的墓志铭<br>(疏桐:2018.1)</h3> <h3>这是永红二中75届和76届女生军训纪念照〈75年7月〉</h3> <h3>核二代们的生活:核试验基地的孩子们从小就和父辈们一起喝苦水、吃风沙、斗严寒、战酷暑,完全生活、学习、玩耍在沙漠、山沟里。读的是军营内自办的小学、中学,学习条件和社会上的正规学校无法相比,相差甚远。在他们心中,马兰中专就是他们眼中的最高学府,渴望深造的地方;中学毕业能穿上父辈们的军装就是他们的向往。</h3> <h3>《核试验基地的科学研究人员》马兰:隐藏过十万参核的官兵,马兰:汇聚过五湖四海的精英。马兰:托起过中华民族的脊梁,马兰:铸造过征服人类的力量。核试验基地组建初期,一批批才华横溢、风华正茂的科技英才,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甘愿放弃优越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从世界四面八方汇聚罗布泊;一支支战功卓著的部队,征尘未洗,西出阳关,走进戈壁 大漠。他们一干就是十几年、几十年,一辈子。他们所在的地理位置、所从事的工作、所获得荣誉和成果都不能说,甚至写家信、谈恋爱、闲暇生活都要向组织报告。心中只有"核试验"。惊雷巨响震寰宇,核试验成功了:试验场上独雀跃,热泪喷洒自相告;地窝栅中庆功酒,一醉方休听鸡叫。<br> <br></h3> <h3>研究所物理测试队伍</h3> <h3>研究所:五位核大姐:左起:黄健琴、翟芳芝、杨妙秀、哈森、周玉芳。新闻报道过的核大姐,立志献身于我国国防事业,一辈子和男同志一样战斗在戈壁荒漠,奉献青春年华无怨无悔!</h3> <h3>试验工程技术队伍:从左到右:白治飞、党兴林、赵威、周伟、余益飞、付秋波、张卫东、张喜兵、王才林、王保民、戴震、张文、李清胜、毛玉康、毛松林、胡永乐。<br><br></h3> <h3><br>中子氢弹原子弹,平洞竖井核试验。<br>攻坚克难生死战,群英荟萃破垄断。核试验方式:从核弹头的性质上讲可分为原子弹试验、氢弹试验、中子弹试验和带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从核试验工程上讲可分为塔爆地面核试验、空中爆炸核试验、平洞地下核试验和竖井地下核试验。不管进行什么方式的试验,都会从技术准备和现场工程准备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甚至需要较长时间的攻关和技术研究。但是攻克一道道难关,破解一个个难题,取得一项项成果,最终都比有核国家用的时间较短,高水平地攻克各种试验关,这是在我国核试验史上值得骄傲和自豪。</h3> <h3>核试验现场物理测试项目的主力军。</h3> <h3>左起:王群书、刘世斌、王开元。</h3> <h3>科技工作者:从左至右人员是,曹述生,李原春,彭常贤,周清波,乔登江,孙瑞蕃,吕敏,林俊德,程雨生,王德芳。</h3> <h3><b>左起周清波、林俊德 、王德芳。</b></h3> <h3>科技工作者:王德芳、周清波在现场物理测试车上。</h3> <h3>科技工作者:周清波在测试车上给朱光亚汇报工作。</h3> <h3>科技工作者:开展现场核爆炸测试系统安装调试。</h3> <h3><br>李建华全家福:《科技人员的苦与乐》我作为核试验任务的主管参谋,在执行核试验仼务中经历了这样一件悲喜两重天的事,分享给大家:1984年冬,我国进行一次竖井(干井)地下核试验。研究所三室承担了本次试验任务中核装置的"链式反应动力学测试"任务,同时本项目要为现场所有近区物理测试项目提供准确的定时(时间关联)信号和可靠的触发信号的任务,因此,本项目决定着本次整个试验任务的成败,责任重大,必须万无一失、确保成功。试验测试站站长李建华、副站长是周培春、指导员是刘福录。其他参试人员有:史宝来、何盛有、王绍军、刘世斌、王群书、丛云、付录祥等。李建华接受任务后带领全站人员夜以继日的进行标定探头、系统准备。反复推敲完善测试方案,对每一组数据都进行反复计算、核对;对每个系统都要反复实验、验证、考核。并对探头井下密封问题到南京等地调研和寻找密封材料,最后在南京大学找到了符合要求的密封胶,并在实验室里将探头用此胶密封好,加上所需高压,在水中泡了12天后,结论是大家一致认为,测试探头密封稳妥可靠、满足要求。1984年12月,现场安装调试工作在试验指挥部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各种探头安放在测试钢架上,测试钢架已经下放到钢套管内,测试一切正常后,将进行钢套管回填准备下井。就在这关键时刻,经检查,已经回填好的所有探头的高压都加不上了。井下核装置和其他所有项目均巳安装调试就绪,试验零时已确定。这在核试验任务中是一件天大的事,整个试验无法进行:震惊了中物院、警动了基地、指挥部、国防科工委。李建华哭了、全站的同志哭了(压力如泰山,坐立不安、夜不能寐)国防科工委朱光亚听到消息后,亲自给在现场指挥部打电话:"告诉建华同志,不要着急、上火,一定要把故障排除好,要圆满完成任务"。现场指挥部组织各方面专家分析和讨论,经有关实验验证:一致认为是由于回填在探头周围的水泥凝固后,防潮层破坏,探头漏电了,导致高压加不上去是主要原因。试验指挥部果断决定:将刚架从井中提起,把探头从水泥中刨出来,修复和从新检测、安装!李建华带领全站的同志将探头上的水泥一点点抠掉,擦净。将探头内部的光电管、光电倍增管、晶体和其它部分的水气擦干、用酒精擦净,晾干。再重新标定、联调、联试。经过10几个昼夜的艰苦工作终于排除了全部故障,指挥部并决定用干料回填,不再使用水泥浆。<br>1984年12月19日进行试验。爆炸后,李建华等参试人员立刻乘车冲向测试车。当把所有的测试照片都拉出后,看到了所有测得的波形清晰、完美。其他各个测试项目也都如愿以偿地拿到了满意的结果。李建华又哭了,全站的参试人员又哭了(胜利的喜悦无法表达,泪流满面,相拥相抱)。在庆祝宴会上,基地和所领导都给测试站记了功、给李建华记了功!<br><br></h3> <h3>左起:周培春、李建华。</h3> <h3>科技工作者:开展现场核爆炸测试系统安装调试。</h3> <h3>科技工作者:开展核爆炸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室研究工作。</h3> <h3>于冠生:核试验自动控制专家,低调奉献于核试验的自动控制事业中,万无一失。</h3> <h3>科技工作者:开展核爆炸自动控制系实验研究工作</h3> <h3>长途台在核试验主控制站工作,分分秒秒保持试验现场与指挥部、北京的联系畅通。</h3> <h3>科技工作者:开展现场核爆炸零后放射性剂量监测。</h3> <h3>科技工作者:开展现场核爆炸零后放射性剂量监测。</h3> <h3>随着核试验技术的发展,核试验基地建设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室,培养了一批批科技优秀人才。</h3> <h3>乔登江领导并负责建设了以320计算机为代表的理论研究室。</h3> <h3>邱爱慈领导并负责建设了以REB为代表的大型设备重点实验室建设。</h3> <h3>林俊德领导并负责建设了以130轻气炮为代表的大型力学实验室。</h3> <h3>陈达领导并负责建设了基地研究性反应堆为代表的辐照实验室。</h3> <h3>刘晶儒领导并负责建设了准分子激光设备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实验室。</h3> <h3>王德文一生黙默地工作在核军事医学研究的领域里,多次参加核试验任务。</h3> <h3>王德芳、邱爱慈、喻名德、王奎禄、李国政邱学臣等考察俄罗斯核武器技术研究所,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并与世界上当量最大的核装置(TNT当量500万吨)模型合影。</h3> <h3>基地试验工程技术部:<br>基地试验工程技术部前身为试验工程技术总隊:其职责主要负责核试验现场竖井、平洞、零后取样等工程的总体设计和现场实施的技术指导工作;试验现场工程地质勘选、分析工作;放射性物质扩散、监测、分析研究工作和场区放射性物质研究、治理工作等。</h3> <h3>前排从左到右:黄水潮、马世俊、刘晶儒、王德芳、范如玉、张文、李元正、韩文平、马国惠、马遂顺、陈世亮、王滨生、邱学臣;后排从左到右:桑士金、许振华、毛玉康、李宗奎、李吉林、蔡洙虎、李东刚、齐美满、朱双华、王保民、???、???、万水利</h3> <h3>竖井地下核试验工程:在董寿莘、张忠义、丁浩然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由刘紹镛、禇玉成、陈振藩等一批专业人员参加,共同探索出来一整套符合国情、满足试验要求的竖井试验工程技术。其中包括:勘查、优选了竖井地下核试验场;组织国内有关单位,共同协作研制出了硬岩大直径深井钻机和引进了配套的国外钻机;研制了配套的核装置、测试设备提吊安放系统和机械化井筒回填堵塞系统;拟制了钻井、井内设备提吊安放、井筒回填工艺技术方案等。<br></h3> <h3>左(一)刘绍镛:竖井核试验大型设备工程专家,几十年如一日,为竖井地下核试验钻机和测试安装调试设备的研制、改造、使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左(二)陈国清:参加并组织了我国所有竖井地下核试验的钻井工程和井口吊装工程实施。</h3> <h3>左起常承正:竖井地下核试验测试刚架总体设计、安装调试专家;韩学安:核试验总体安全计算、论证、分析专家。</h3> <h3>张文、邱学臣同有关人员在澳大利亚核试验场考察核试验场污染治理技术。</h3> <h3>邱学臣 、王保民</h3> <h3>左起:蔡洙虎、邢义华、王保民。</h3> <h3>韩文平在地下平洞试验场。</h3> <h3>韩文平在地下平洞试验场。韩文平为工程技术部政委,由于长期战斗在核试验场、寻找研究所遗失的钴源等,癌症早逝!</h3> <h3><br>技术部在试验场区向首长汇报平洞地下核试验的平洞工程建设情况。汇报人:张富余,自张富余右手数起:???、陈能宽、朱光亚、陈世亮、曲从治、林俊德、王保民、摄像师、???、付鸿海。</h3> <h3>从左到右:技术一团领导、王保民、赵黎、陈世亮、云维春。</h3> <h3>贾明雁、陈世亮、王保民。</h3> <h3>前排从左到右:赵华金、毛玉康、黄水潮、张树文、韩文平、范如玉、范兆东、张文、李宗奎、王保民、张恒山;后排从左到右:陈彦华、王宝林、蔡宝兴、毛松林、???、史志民、胥树辛、吴峰海、许振华、贾明雁、张卫东、徐耀兴、翟圣智、曾路生、桑士金。</h3> <h3>测试刚架现场调试吊装。</h3> <h3>张宏云、李荣业、赵黎、申海林</h3> <h3>赵黎、王保民。</h3> <h3>从左到右:王保民、李荣业、王克军、靳玉祥。</h3> <h3>王保民、唐有功、王文聪(32基地)、张文。在现场进行铀弹试验。</h3> <h3>左起陆泉兴、邱学臣、马国惠、喻名德、贾明雁:考察澳大利亚英国核试验场的污染治理有关技术,为基地技术部进行场区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任务给予了技术支撑。<br></h3> <h3>澳大利亚英国核试验场:考察污染治理的有关技术。<br></h3> <h3>自动化站:刘玉荣站长、孟春玲在机房执行任务。</h3> <h3>总装备部核试验专家组:核试验专家组从1982年开始成立,对我国核试验测试技术方案的建立、发展、保留起到了关键作用;对核试验参试项目的确定、分工起到技术参谋的作用;对核试验试测数据的分析、统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尤其是专家组中的近区物理专业组组长王德芳副总师对专业组活动、方案论证、测试分工等方面发挥极大的作用。</h3> <h3>官兵生活老照片。</h3> <h3>左起:盛桂林、张继宝、王立魁、郭振亮。</h3> <h3>左起:任万德、盛桂林、王天升、董xx、刘权坤。</h3> <h3>上图:刘继军、xxx、盛桂林、邓祥富全军运动会后在21基射击汇报表演留念;下图:盛桂林率领軍体队参加基地比赛获奖后军务科景增祥科长留影。</h3> <h3>韩文平、程开甲。</h3> <h3>原国防科工委军体队。</h3> <h3>左起:孙学东车队、林余彬勤务连、王义民供电二连、陈卫国供电一连、朱敬军电缆连。</h3> <h3>左起:李保山、葛秋文、林余彬(勤务连)。</h3> <h3>西安战友:电缆连谭振岩和勤务连陈民金。</h3> <h3>基地技术干部近几年因劳累过度或受放射性照射而得癌症和心脏病早逝的就有:陆兆达、宁培森、李传骧、李文峰、陈达、林俊德、李真富、乔登江、黄豹、忻贤杰、刘恕宣、王伯仁、哈森、韩文平、赵炳璞、赵德钧、雍娟娟、宋庆海、袁全良等<br>我不相信历代君王<br>能够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br>我不相信人类发展轨迹<br>仅仅是精英阶层们的背书<br>我不相信一将功成的脚下<br>没有成千上万的士兵们<br>用枯骨堆砌起来的阶梯<br>我更不相信共和国辉煌今天<br>不再感怀咱们"核二代"父辈们<br>昨日在西域大漠中默默无闻奉献<br>(疏桐:2018.1)</h3> <h3>核试验基地组建60年来,全体官兵、科技工作者、工人、家属"干惊天动地事、做默默无闻人",为国家强大、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家和人民不会忘记,辉煌成就必将载入史册!</h3> <h3><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郑重声明:为了践行马兰精神,坚决做到保守机密、慎之又慎。本美篇系列仅限于1996年前,执行过我国核试验任务的战友照片和相应诠释。1996年之后,基地的事业更辉煌,官兵更优秀,成绩更显著,待来者择机续篇。</b></h3><h3><br></h3><h1><b><font color="#ed2308">谢谢你的阅读、转发、点赞、点评和打赏。谢谢基地战友提供的老照片和对美篇提出的建议!</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