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b04fbb"> 那年,我十六岁,那年,爸爸用一根粗粗的木头,挑着两担行李,把我送进了唐山幼儿师范学校,开始了我的幼师生涯。从此,生命里拥有了幼师年华。</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 我们41个女孩组成了八八届幼师一班,八八幼一由此诞生了。从此我们在一起快乐的学习生活。声乐、舞蹈、弹琴、绘画、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20来科课程,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的学习,比中考时还要紧张。都说幼师多才多艺,多才多艺背后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撒下了许多汗水。</font></b></h3> <h3><b><font color="#b04fbb"> 那时候我属于贪玩淘气的,学习上不求上进,还粗心大意,衷心的感谢每一位老师,他们用无私的敬业精神督促我奋发向上,鼓励我认真学习。</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 一首简单的车尔尼练习曲,我没看到附点音符,琴法老师停课,让我当着全班同学面唱一遍谱曲,我唱了若干遍就是看不到附点音符,最后同宿舍的阿华给我范唱一遍我才知道错在哪,我们才接着往下学。</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 舞蹈课上学新疆舞我就是不学动脖,感觉像个小乌龟似的,舞蹈老师停课,说有一个不会动脖的也不往下教,班长还有文艺委员把我拽到墙犄角,教我动作要领,两分钟我就学会了,老师才继续授课……</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 那时候的老师真的崇高伟大,他们不会放弃每一个学生,他们对得起自己的职业,他们要教出优秀的幼师生,是他们让我们的幼师生活拥有了多彩的年华。</font></b></h3> <h3><b><font color="#b04fbb"> 幼师里没有男生,所以,我们不拘小节,无拘无束,想说什么,想做什么,没有丝毫顾忌。我们在教室里随便换衣服,我们尽情欢笑,潇洒的唱跳,开心的玩闹,女儿国的世界就是这么快乐逍遥。</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 记得有一次,一名中师班的男生低着头误走进我们班,第一桌的同学第一时间发现后马上把们关严堵上,紧接着又有几个同学把那个男生围住,然后全班同学一起大声起哄,“哦!哦!走错门了,不许走,不许走……”。我们仿佛化身女土匪,女流氓,把那个男生吓得找个机会落荒而逃。然后,我们一起哈哈大笑,直呼“太好玩了!”</font></b></h3> <h3><b><font color="#b04fbb"> 学校的前边是一片坟地,我们不敢往里看,对那里充满恐惧,脑海里蕴藏着无数个想象力。宿舍楼的后面是一大片桃园,春天桃花开放的时候景色优美,我们隔着宿舍的玻璃往下看,一眼望不到边。桃子熟了的时候最是馋人,只能远远的看,摸不到,吃不着,至今也不知道那桃子是什么味道。</font></b></h3> <h3><b><font color="#b04fbb"> 那时候,我们激情澎湃,那时候,我们活波可爱。为了亚运会,我们街头义演,高唱《亚洲雄风》、《黑头发飘起来》,大街小巷留下我们的身影。</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 我们参加了全国第二届城市运动会开幕式文艺演出,我们800名手持鲜花的少女,每天顶着烈日炎炎,往返在学校的操场和体育场之间,军车接送我们感觉威风凛然,面包、火腿肠成了我们的家常便饭。开幕式演出现场场面壮观,我们融入其中展示幼师的风采。我们用歌声,用舞蹈,用美的心灵演示幼师年华。</font></b></h3> <h3><b><font color="#b04fbb"> 学校组织我们参观潘家峪惨案,了解了那段历史,潘家峪人民的抗日斗争精神激励我们每个学生热爱祖国!激发了保卫祖国的雄心壮志!当时就有一个理想信念,毕业了为祖国培养优秀的接班人,培养好下一代。老师告诉我们,就在潘家峪这个地方,周恩来总理曾经指挥我们学校的学生演唱大合唱,我们是唯一一个受到周总理指挥演唱的师范学校,当时我们心中无比自豪。</font></b></h3><div><br></div> <h3><b><font color="#b04fbb"> 周六下午两节课后就放假了,承德的我们总是羡慕的看着唐山的同学高高兴兴走出校门回家,那一刻我们常常偷偷掉泪,盼望着一学期快点结束,也好享受与家人的快乐时光。擦去眼泪,我们不回家的同学会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向附近小市场进军。</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 小市场里丰富的吃食分散了我们对家的思念,各种小菜、蒜肠、黄瓜、西红柿等简易的食材让我们大快朵颐,想着明天终于不用上课了,不用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回课了,愉快的进入梦乡。</font></b></h3><div><br></div> <h3><b><font color="#b04fbb"> 周日是我们难得的休息日,早晨想睡个懒觉,却舍不得校门外马路边白色帆布棚早点的味道,总是在被窝懒到快八点,老板要收摊,才匆匆赶过去,来一碗鲜鲜的馄饨,外加一张金黄金黄的炸油饼。</font></b></h3> <h3><b><font color="#b04fbb"> 周日的上午,我们通常会结伴逛街,百货、华联、小山、建国路市场、荷花坑批发城是我们购物的地方。学习任务不紧的时候,我们也会去纪念碑广场、凤凰山公园、静园等玩耍。</font></b></h3> <h3><b><font color="#b04fbb"> 周日的下午是最难熬的时刻,好容易盼来的休息日,我们还要逼着自己走进琴房练琴、去到教室画画,这些需要费时练习的专业课可都指着这半天的时间出成果呢。这种忙碌与任务压身的感觉一直伴随着我们三年的幼师生涯,盼望着快快放假,盼望着毕业,盼望着快快脱离着疲累的学习旅程。</font></b></h3> <h3><b><font color="#b04fbb"> 现在想想多好笑,在那最美好的年华里,我们与唐幼结缘是命运给自己的最珍贵的馈赠,没有唐幼严格的管理,没有老师们高端的引领,没有同伴间你比我赶的学习氛围,怎么能让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农村小姑娘成为能弹琴、会画画、善跳舞、专业精湛的优秀幼儿教师呢。</font></b></h3> <h3><b><font color="#b04fbb"> 至今难忘:因为指型不对,打在我们手指上的侯琳琪老师的小教鞭;因为怕疾病传染,学校给我们熬的板蓝根水,尤其是老郑老师怕我们嫌苦不喝给我们准备的白糖;王敬志老师带我们去凤凰山公园玩照的黑白照片;我们每年春游、秋游,去盘山、去秦皇岛;八月十五,我们在校园内大客车上的哭别……</font></b></h3> <h3><b><font color="#b04fbb"> 忘不了唱《路灯下的小女孩》的甜甜阿兰;在雨中吟诗作赋的燃燃;舞蹈表现力全校最好的玲子;打饭永远排第一的幽默风趣王引子;表演深藏不漏的“唐知县”兴革;每月最最期待的日子就是发饭票,当我们的阿棍——伙食委员王桂芹同学,领回餐票,同学们会一拥而上把她围住,然后我们就一起数多少张饭票,多少张粮票,粗粮细粮各多少,然后我们就用一个月的时间挥霍这些餐票……</font></b></h3><div><br></div> <h3><b><font color="#b04fbb"> 忘不了~~不厌其烦为我们环境卫生操心的生活委员“小垃圾”何丽萍;为每次班级活动动脑筋设计的班长张红梅;沉稳包容大气的团支书志大;出入成双的“大哥大姐”;总被检查成烫头发的卷发阿田;樱桃小丸子杨子;引领服装最潮流的李健;乒乓不输中师男生的小娜;犯胃痉挛急坏大家的张子;总是迟到,一进教室才推推眼镜说“啊!我又迟到了”的小迷糊尤一新;因为有了阿伟,不得不被大家称为阿崔的假小子崔宏伟(现在可是长发美女);美丽三人组玲子、阿华和小卞……四十一个人,四十一幅画,四十一首诗,三年芬芳的年华,汇成“八八幼一”这个充满活力和个性的集体,为每个人创造了值得用一生去回味的美好记忆。</font></b></h3> <h3><b><font color="#b04fbb"> 我们在唐幼浸润成长,我们在唐幼蓄势待发,我们在唐幼破茧成蝶。唐幼是一枚火,燃烧出一批批幼教的火种,我们,就是她撒在幼教战线的星星之火,三十年如一日,为孩子们高高擎起幸福成长的火炬!</font></b></h3> <h3><b><font color="#b04fbb"> 毕业演出时,我们400人的合唱团,舞台上占满了,舞台边上坐满了,舞台下面也占满了,我们高歌《祖国颂》,我们高唱《友谊地久天长》。我们这届幼师生即将走出校门,走向我们的工作岗位。</font></b></h3><h3><font color="#b04fbb"><b> 幼师三年,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结下了一世情缘,师生情,同学情,幼教情。<br></b><b> 幼师三年,我们学会了很多,也肩负了很多,未来学前教育领域会有我们的身影,我们也会成为每个园所的精英。</b></font></h3><div><br></div> <h3><b><font color="#b04fbb"> 转眼间毕业近28年,手持鲜花翩翩起舞的少女已失去往日容颜,我们已不再年轻,我们有的走向了不同的工作岗位,离开了幼儿园。<br></font></b></h3><h3><font color="#b04fbb"><b> 不论我们如今身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能抹去我们曾是幼师生这段历史,我们会永远铭记幼师三年的学习生涯,永远怀念幼师年华。<br></b><b> 我们那批幼师生,真的成了社会各界的精英!用生命的年轮,用逝去的青春书写幼师年华!</b></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