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米芾手札三帖欣赏与临习

姑孰_兆平

<h3>《淡墨秋山诗帖》原帖欣赏</h3><h3><br></h3><h3>释文:<br></h3><h3> 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h3><h3>  米芾《淡墨秋山诗帖》,纸本,行书,29.1X31.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h3><div>  这件“淡墨秋山诗帖”流传有绪,历代著录于《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刻入《三希堂法帖》。此帖运笔如刷,笔力雄健,结态造势宽展肥美,当为米芾中年书法之精品。</div><h3> <br></h3> <h3>临习《淡墨秋山诗帖》</h3> <h3>《李太师帖》原帖欣赏</h3><h3><br></h3><h3>释文:<br></h3><div> 李太师收晋贤十四帖。武帝、王戎书若篆籀,谢安格在子敬上。真宜批帖尾也。</div><div> 米芾行书欣赏《李太师帖》 元祐二年(1087年) 纸本 纵25.8厘米 横31.3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div><div> 约书于元祐二年(1087年)。米芾《三帖卷》 计《叔晦帖》,《李太师帖》,《张季明帖》,均纸本,行书。《三帖》合装一卷,为米芾行书中的精品。项元汴认为米芾此帖书风于王羲之相近。米芾的书法的确得力二王最多。</div> <h3>临习《李太师帖》</h3> <h3>《张季明帖》原帖欣赏</h3><h3><br></h3><h3>释文: </h3><div> 余收张季明帖。云秋气深,不审气力复何如也,真行相间,长史世间第一帖也。其次"贺八帖"。余非合书。</div><div> 米芾行书欣赏《张季明帖》 纸本,纵26.0厘米,横34.5厘米。约元祐元年(1086年)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div><div> 米芾《三帖卷》 计《叔晦帖》,《李太师帖》,《张季明帖》,均纸本,行书。《三帖》合装一卷,为米芾行书中的精品。项元汴认为米芾此帖书风于王羲之相近。米芾的书法的确得力二王最多。但与二王父子书法又有不同,王羲之法度紧敛古质蕴藉内含;而王献之的笔致则是散朗妍妙,俊逸姿媚。米芾的天资个性于王献之较为相近,所以,米芾的结体,用笔中多可以见王献之的风骨。</div> <h3>临习《张季明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