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div>2018.1.19,星期五下午,北京的王烽老师开了家长会。这是“《自主学习手册》点读班”的第40次活动,破例学生放假,召开家长会,将点读班划上了句号。</div><div>王烽老师当了一辈子中学老师和小学老师,曾多年任小学校长,大家都习惯称呼她为“王校长”,这个关于讲家长班的美篇,下面我也就称她为王校长了。</div><div>上午听王校长对我讲思路,下午听她与家长直接面对面。应王校长邀请,我也将和家长对话。家长会上,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为什么呢?因为她讲得太好了!</div><div>好在哪儿呢?</div><div>一、言之有理</div><div>她理解了“自主”是杨老师和朱老师关于人的自我发展的思路的新阶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把整个思路串了起来。这“胸有全局”,是3.3.3老师中难得一见的。她的实践,是在3.3.3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她的讲话,言之有理,给人启发。</div><div>二、实例说明</div><div>她理解的道理,用她实践中的案例,现场对家长有针对性地加以具体说明,很是贴切。</div><div>三、对如何开好家长会做了探索</div><div>不同训练阶段有不同的家长会。在对学生进行“自主”训练结束后的家长会,该如何画龙点睛,帮助家长进一步理解,让他们也能够和孩子直接对话,促使孩子自主(而不是监督),做了很好的探索。尤其是在面临把很多工作推给家长的不良现象的时候。</div><div>这也预示着我们家长会的水平脱离了初级阶段(即出难题或快速操作,把家长考倒,使其感受到自己做都不容易更何况孩子,进而支持训练)。</div><div>家长自己体验点读,理解、体会五官“自主”,听讲道理,了解自己孩子优缺点,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这让家长会的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div><div>这三条就让我用美篇的形式拉出思路,把例子说清楚。这样对我们进一步理解《自主学习手册》的精神,探索如何让别人深入理解,而且直接能做,将有很大帮助。</div> <h3>我观察,来开家长会的家长,都是平日和孩子一起参加训练的。绝对不是把孩子送进教室,然后在外等候。王校长的训练教室可没有“闲人免进”的拒绝牌子。这些家长实际上也和孩子们一样,经历了王校长的“训练”,对王校长的训练思路是“耳濡目染”。他们对“点读法”有多少了解?不妨展示一下他们参与孩子训练的掠影:</h3> <h3>和孩子一样,眼耳口手脑参与。</h3> <h3>帮一把。</h3> <h3>照下来,不仅对自己有用,还可以辅导孩子。</h3> <h3>期待。</h3> <h3>观察。</h3> <h3>家长们也经常和王校长有不少交流。</h3><h3>如何充分发挥《自主学习手册》里“新老师”的作用,自己“退居二线”,当好“辅导老师”,是大家交流的主要内容。</h3><h3>这次家长会是在此基础上的“打捆儿”。王校长已做了充分的准备,今天想试试和家长深一步沟通。</h3> <h3>家长会开始了:</h3> <h3>王校长介绍梗概:<br></h3><h3>暑假20次训练,加上九月一号开学后每周一次的20次,共40次训练。</h3><h3>我们得到了什么?认识了什么?下一步怎么办?让我们一起来学习。</h3><div>像学生一样:“让我们一块儿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指点着字,用嘴巴读,用大脑想”。亲自体验一下我们为什么始终让孩子进行“点读法”。</div> <h3>这是开家长会,要和家长面对面,也要家长点读,教室的桌椅该如何摆放呢?王校长一改训练学生时的布局,把桌子连成排。</h3><h3>创造围绕主题的环境,王校长是动了脑筋的。</h3> <h3>点读:</h3><h3>“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研究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3.3.3是研究人的自我发展的规律”。</h3> <h3>每条名言,王校长都要求读三遍,家长都十分认真。</h3> <h3>3.3.3与自然科学和心理学研究的规律有何不同?</h3><h3>它是研究人的自我发展规律的。</h3> <h3>点读:</h3><h3>“过去是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3.3.3是要创造让孩子自我发展的教育”。</h3> <h3>王校长出示的大字卡,按思路,排好了顺序,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h3><h3>这些字卡,大部分是3.3.3总课题组过去制作发行的,还有一部分是王校长根据需要制作的。这些字卡在探索点读如何把人推上“自主”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h3> <h3>对王校长出示的有两条内容的字卡,我当时很激动。原因是:</h3><h3>1.《自主学习手册》突出的“自主”,就是要达到“人的自我发展”的目标,这是杨老师和朱老师设计的本意,如何有效达到自我发展,是他们多年苦苦探索的,王校长把3.3.3最终要达到的自我发展目标突出出来了;</h3><h3>2. 王校长胸有全局,把“自主”和“自我发展”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h3><h3>3. “辅导老师” 胸中有“自我发展”的大目标,才有可能把《自主学习手册》的“自主”过程做深做透。</h3> <h3>这两位家长,是公司老总,为了孩子,推掉了非常重要的活动,一定要参加王校长召开的家长会。他们曾是清华、北邮的毕业生,现在是IT精英,同样一丝不苟地用“点读法”进行点读。</h3> <h3>王校长说:</h3><h3>“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比过去已经进步了,很多人已经很满足了。但是3.3.3要创造的是让孩子“自我发展的教育”。</h3><h3>我们需要抓住孩子的自主、自治,这才是发展的动力。包办代替该停止了!</h3><h3>王校长的这段话,很精辟!</h3> <h3>出示教育名言:</h3><h3>“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h3><h3>我是第一次见这样一段话,很好! 应该是王校长用心找到的,很贴切。</h3> <h3>“大家体会一下:你是怎么点读的?你感受到什么?然后我们揭示什么是点读法。再体会点读法的目的是用3.3.3的方法来读书”。</h3><h3>王校长问:“这里的关键词是什么”?</h3><h3>家长赵总答:“自治”。</h3><h3>王校长:“答得好,是自治”!</h3><h3><br></h3> <h3>这两位家长,左边是培养了博士儿子的农民爷爷,每次送五岁的孙子小宝来训练,一直跟着听课。右边是送儿子大儒来训练的出租车司机。他们都十分认真点读。</h3> <h3>“有了自我发展,有了自治,我们来看看未来的教育”:</h3><h3>王校长出示3.3.3一直推崇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的一段话:</h3><h3>未来的教育</h3><h3>“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h3> <h3>“大家找找里面有几个自己”?</h3><h3>“四个”。</h3><h3>“你怎么找到的”?</h3><h3>“有序:从上到下,每行从左到右,这样一个都不落,这是3.3.3的方法”。</h3><h3>“思维不能是乱的,有序的思维,使我们的学习变简单”。</h3><h3>“大儒的爸爸妈妈请注意,大儒的提高,特别需要有序。生活的有序、思维的有序、语言的有序、操作的有序”。</h3><h3>“有序的提升,是在他身心协调的基础上,使他的大脑流畅,然后在有序上下功夫”。</h3> <h3>我觉得王校长在这里讲得很有针对性,大儒的“无序”问题很突出。同时王校长讲清了身心协调训练和“有序”的关系,即生理和心理的关系。没有前者,后者就成了空中楼阁。</h3><h3>大儒的爸爸(右)认真地理解。</h3> <h3>“第一句话抓住什么?关键词是什么?自己教育自己。孩子们学习的时候也是抓住自己教育自己。咱们在家里时总是抡,你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他还糊涂着呢,还不知是什么事,就得叫他做到,他也不知道,我们总在那儿以我们的意志去教育这个孩子,但是进了他的大脑了吗?没进他大脑,他什么也做不到。所以3.3.3在引领着怎么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符合孩子的心理,符合他当时的思维。他已经有了相应的思维,你再让他去做。他根本就没在你的点儿上,没在你的轨迹上,而你还特别厉害,压着他,非要他去做,这时就产生很大的冲突,而孩子大脑越来越乱。所以我们在第一句话中找到“自己教育自己”。</h3><h3>第二句话,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爸爸妈妈的教育必须成为他自己的教育。很多家庭不是这样。我们老师的教育,不管变成不变成自己的教育,我就愣要求你这样,而没有想办法注入孩子的大脑中。可是3.3.3的设问,要问他:“你这会儿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你必须怎么怎么着。例如,“把桌上的书都收好,放到书桌里” ! 你说这么做,他没听见,而且没意识到,于是没有做。这老师就讨厌他:“你为什么不把书放到书桌里?为什么不听我的话”?实际上老师的话没变成他的教育。但是如果老师这时说:“现在你桌上的书,怎么样能收得更好,使你的桌面和别的同学一样”? 即问他怎么做才能和其他同学一样?这时他一看别人桌面上都光溜的,他自己不就开始变成自己的教育?他自己就主动收了。</h3><h3>我们传递的信息,就是要变成孩子自己的教育。这是受教育的人,变成他自己的教育。</h3><h3>再看第三句:别人的教育必须变成他自己的教育。我们的心里要留一个过程,让孩子有一个变的机会,而且你检查他真的大脑指挥他应该做的事了吗?他变了吗?</h3><h3>我们按照这三句话去衡量,就知道了我们该怎么去做家长。</h3><h3>咱们再点读一遍:</h3> <h3>王校长接着说:</h3><h3>“未来的教育”,是我们当前教育界应该掌握的前沿的教育思想。</h3><h3>现在我们的家庭产生这样想法:“我怎么管他他都不听,他就在那不起床,我说几句他都没听见,他自己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我们很生气,觉得很失败”。</h3><h3>原因在哪里?是不是这个孩子故意和你顶撞,故意不做啊?不一定。你说过的话,变成他大脑里的东西没有?他一旦变了,是他产生了动力,他愿意去做了,这个时候他会做得很好。如果我们尊重他,他会做得很好。所以我们家长更多的劲儿,应该使在我怎么能让我的孩子明白我的意思,把我的意思变成他自己的意思,我尊重他,他比我还有能力,他是主人,要叫他成长,他要自我发展,我能不能给他机会让他理解,让他认识,然后让他做?他做得很好,然后你再鼓励他,你再说“非常好”! 而不是说“你怎么不按我的意思做” ?他刚要做,你就给压下去,然后他都糊涂了,不知道做什么了。好的自我发展的动力、习惯都起不来,被我们扼杀了。</h3><h3>我们在这段名言中,应该记住的关键词是什么?</h3><h3>小宝爷爷:“自己教育自己”。</h3><h3>小宝爷爷说得对! 我们连说三遍。</h3><h3>自己教育自己,这么重要,当我们对孩子不满意的时候,好好想一想:给他机会没有?尊重他的人格没有?相信他能够自己教育自己了没有?</h3> <h3>大儒的妈妈是外语学院的老师,这些教育名言震撼啊,记下来!</h3> <h3>对于“未来的教育”这三句话,我发现王校长是观察了家长,观察了老师,观察了学校教育,对种种教育上的现象,有很多思考,有很多体会,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都融在对未来教育的理解上。</h3><h3>特别是结合家长会前提出的寒假孩子不起床等发愁事,有针对地给以解答。</h3><h3>未来教育的这三句话,总课题组选好了,王校长理解好了。</h3><h3><br></h3> <h3>我没想到,王校长把这三张字卡四段话整个串起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联系,阐述“人的自我发展”。</h3><h3>她拿出第一张字卡,引导大家回顾说的是“自我发展”,第二张说的是“自治”,第三张说的是“自己教育自己”。</h3><h3>这四段话都是3.3.3主张的,可贵的是其中有王校长自己找的。但她按逻辑关系把四段话串了起来,对3.3.3没有理解到一定程度是不可能做到的。</h3> <h3>记在本儿上,记在手机里,记在心里。</h3> <h3>这老总夫妇合用一个笔记本,把经典记在一起,这将成为全家的财富。</h3><h3>他俩是搞教育信息的啊。手下一批大学生在制作教学软件,据说力攻将教材搬上屏幕。</h3> <h3>王校长一直在阐述“人的自我发展”的主题,用现在时兴的话说是“高大上”了。但王校长紧跟着出示了3.3.3歌舞说唱跳的一首歌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字卡。</h3><h3>3.3.3歌舞说唱跳是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把3.3.3训练的意义说出来、唱出来、跳出来,它还有很多作用在此不再赘述。</h3><h3>出示前问:自己教育自己的人,那自己的事情誰来做?</h3><h3>家长齐答:“自己做”!</h3><h3>我们对学生就是这样要求的。</h3> <h3>王校长对家长说:</h3><h3>大家看这首歌词,它体现了3.3.3的要做主体的思想。</h3><h3>请大家点读:</h3><h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h3><h3><br></h3><h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h3><h3>不要别人代替我。</h3><h3>勤劳能练手、眼、脑,</h3><h3>全身运动身体好。</h3><h3>做事要找好方法,</h3><h3>快速有序手灵巧。</h3><h3>每天坚持这样做,</h3><h3>养成习惯精神好。</h3><h3><br></h3><h3>我知道,社会上不少人主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甚至有的幼儿园还把它大大地写在墙上,但其内涵并不相同。王校长讲出了3.3.3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主张,它的精神就在于“自主”,不要包办代替,而且是眼耳口手脑全身的自主,智慧活动的自主,养成良好习惯的自主。</h3><h3>这首歌词在说好处。</h3><h3>家长震撼了。</h3> <h3>王校长这样解读:</h3><h3>这首歌词处处体现着3.3.3的精神。</h3><h3>大家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别人代替我”。可是现在,我们家长都是无意中在代替啊!去接孩子,你准给他提溜着书包。我们展一小(北京展览路一小)一放学,保姆、阿姨、爷爷、奶奶,都在那扭达扭达提溜着大书包,孩子在前面轻松愉快,跟没事人儿似的。这是不是包办代替啊?应该“不要别人代替我”啊 ! 社会现象就是这样,还都不以为然。然而这种代替已经害了他了,在后来的发展中,他已经不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你就代替吧! </h3><h3>“勤劳能练手眼脑”,为什么我总让孩子们做家务?昨日大儒在家里做饭,非常好! 王鹏翔的进步就是从双休日自己做饭开始的。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过程,不放手让他勤劳,那他的手眼脑怎么练啊?! “点读法”是要练眼耳口手脑,3.3.3就是在练眼耳口手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与勤劳能练手眼脑是一致的。不是到学习上才练手眼脑。家长们习惯于“活儿都我干,孩子不要动”。你看我们有多少大学生宿舍不会收拾?家里过日子,多少老人说:“懒极了,什么都不干”。听去吧,这是不是一种失败啊?所以“勤劳能练手眼脑”,和“点读法”训练学习器官都是连在一起的。因此这种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一定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3.3.3的训练目的。</h3><h3>“全身运动身体好”,是不是手得协调啊?还要大运动,全身这部机器要动起来。有时我们表面看到身体不协调,说话说不到点儿上,但这是大脑功能问题。大脑功能的提高,还是得他自己! 不协调,还得我这个机器去动。爸爸、妈妈去动,没用,得他自己动! 爸爸妈妈带着他动! 3.3.3特别强调除题型操作的精细动作外,还要加大运动。如果说就在那呆着,从来不运动,后来肯定要出现阻力。</h3> <h3>王校长接着说:</h3><h3>“做事要找好方法”,这是3.3.3的智慧活动,多少孩子有了这个意识,已经创造了学习的稳定性。</h3><h3>比如数学学习,有同学保证100。为什么?因为他总是在想:我做的这题,还有别的思路没有?不停地要求自己,再去思考:还有更好的方法吗?3.3.3指导他做事要找好方法。</h3><h3>“快速有序手灵巧”,刚才我们点读“未来的教育”,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这是3.3.3培养的有序的思维。因此快速有序,还得手灵巧。</h3><h3>最后,说的是习惯,明天又倒回去了,那还成功不了。因此要,“每天坚持这样做,养成习惯精神好”。</h3><h3>3.3.3的思想,注入到这首歌词之中。会说唱跳这首歌词,会问自己:我做到了没有?</h3><h3>我们训练的时候,问孩子们:你喜欢哪一句?他就开始动脑筋了,反复挑,结果挑哪句的都有,那就是他的兴奋点,他那方面好,然后补充不好的方面,通过反思,去做那些没有做到的事情。</h3> <h3>记下来</h3> <h3>清华学子,IT老总,认认真真记下。</h3> <h3>对王校长解释整首和每一句歌词如何体现“人的自我发展”。我很感慨:这种用自己观察和经历的实例诠释歌词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真是深入浅出,接地气啊 !</h3> <h3>王校长又做了扩展:</h3><h3>为了加深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理解,还有这样两首歌词,也引起我们的思考。</h3><h3>出示来自一线的歌词《爸妈偏要代替我》,请点读:</h3><h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br></h3><h3>爸妈偏要代替我。</h3><h3>穿衣服、喂吃饭,</h3><h3>全要来包办。</h3><h3>这样下去不得了,</h3><h3>手也笨来脑睡觉,</h3><h3>全身都是懒细胞,</h3><h3>你说可笑不可笑。</h3><h3>嘿! 嘿! 真可笑,真可笑!</h3><h3><br></h3> <h3>王校长介绍:</h3><h3>孩子们在点读这首歌词时,很容易就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的孩子站起身来发自内心地说:“我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妈非要包办”!</h3><h3>因为我们太爱孩子了,他完全可以自己做的,我们大人却非要代替!</h3> <h3>赶快拍下来。</h3> <h3>出示另一首:不要家长代替我,点读:</h3><h3><br></h3><div>自己的事情自己做,</div><div>不要家长代替我。</div><div>穿衣会用好方法,</div><div>衣裤鞋袜按顺序。</div><div>刷牙洗脸做得好,</div><div>快速有序练大脑。</div><div>学习用品我准备,</div><div>高高兴兴上学校。</div> <h3>王校长对这首歌词很感慨:</h3><h3>“看写得多么具体”!</h3><h3>“我们展一小的家长会上,孩子马上就要入学,当时我们多少家长在准备给孩子削铅笔,多少家长把小书包都买好了,准备学校把书发回来以后帮着孩子往书包里装,这是不是代替啊?歌词里写的什么?是不是 “学习用品我准备” ?我们对照一下,因为对孩子的爱,急于让孩子成功,在班上表现得好,什么都准备好好的。每天晚上盯着孩子写作业,刚写完,嗖的一下就给收拾到书包里了。可是我们的班主任却看到:多少孩子在桌上摆摊儿! 老师这节课上数学,他上节的语文书还在这儿摆着。他不会收拾,位子里全是纸,做完了把纸一团往里面一搁。大脑无序,长期以来,他的事情都被我们家长给干了。到了学校,班主任说话特别有意思:“我们班先不看别的,先看桌面,谁收拾得好,谁收拾得不好,我就知道在家被包办代替的程度。你再看,学习好的,绝大多数都是独立的;摆摊的,都是学习上落在最后的,还有感统失调的”。校长检查各班卫生、生活习惯,不站在前头看。站在前头看,是假象。站在后头,一下子看到桌子里面:第几个位子里是墨汁,那个是卷子,还有碎纸等等,全都挑出来了。然后再问吧,准是多动的孩子,准是感统失调的孩子。所以外显的行为代表大脑指挥眼耳口手的能力,也代表家长包办的程度。</h3><h3>拿出这两首歌词,是要说明包办代替是无意识的,但却做了这么多事。从0-6岁就应该培养自理能力,可那时就包办,上学了就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因此孩子的能力就不可能形成,所以给孩子的危害是极大的。</h3> <h3>王校长说:</h3><h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往精细上想,往学习能力上想,就必须训练眼耳口手脑。</h3><h3>出示并点读:3.3.3训练我的眼耳口手脑</h3><h3>小小学具3.3.3,<br></h3><h3>它的功效不简单。</h3><h3>让我的耳朵听得清,</h3><h3>让我的眼睛看得准。</h3><h3>让我的嘴巴说得好,</h3><h3>让我的双手变灵巧。</h3><div>双手变巧有什么用?</div><div>叫醒大脑的小“精灵”。</div><div>“精灵”醒来干什么?</div><div>让我变得更聪明!</div><div><br></div><div>注:这首3.3.3歌舞词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化在于把“让”,改为“训练”,更突出“自主”:</div><div>3.3.3训练学习器官</div><div><br></div><div>小小学具3.3.3,</div><div>它的功效不简单。</div><div>训练眼睛看得清,</div><div>训练耳朵听得准,</div><div>训练嘴巴说得好,</div><div>训练双手变灵巧,</div><div>训练大脑指挥好!</div> <h3>“3.3.3就是这样训练孩子的,训练眼耳口手脑。在这个训练中,已经推向了精细动作,推向了以大脑为核心的主要学习器官配合好。近期我们训练孩子点读法,那是在3.3.3训练基础上完成学习上过程的自主,孩子更具自己训练眼耳口手脑的能力,并使其有意识地自己管理以大脑为核心的眼耳口手脑。此时他的自主性就上来了。所以我们的《自主学习手册》,表面上是点读法,而实际内涵是引导我们的孩子,由眼耳口手脑的全面开发走上自主的地位,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变成一个能自治的人。从眼耳口手脑训练,正好落实我们前面所说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治,自己教育自己,自我发展”。</h3> <h3>“什么是点读法”?出场了。</h3><h3>王校长请大家点读:</h3><h3> 今天我们来学习点读法</h3><h3> 什么是点读法?</h3><h3> 让我们一块儿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指点着字、用嘴巴读、用大脑想。这就叫“点读法”。</h3><h3> 学习点读法的目的是什么?</h3><h3> 目的就是用“3.3.3”的方法读书。</h3> <h3>王校长具体解释点读法:</h3><h3>我们的孩子在近期,每一次训练都点读它。</h3><h3>什么是点读法?我们的孩子都会说。“让我们一块儿用眼睛看”,赶紧想:用眼睛看了没有?“用耳朵听”,用耳朵听了没有?“用手指点着字”,不用手指点着字,注意力就不集中。现在加上点,让他的注意力更集中,以后他特别棒了,就可以不点了。但是现在,就往这儿培养,加强他的注意力。还有“用嘴巴读,用大脑想”,目的是什么?“用3.3.3的方法读书”。</h3><h3>这样我们家长就明确了:孩子们天天用点读法,原来是在开发他们的器官。蓝皮的《自主学习手册》是训练的载体,每一道题都在训练眼耳口手脑,这道题训练看,那道题训练说,这道题训练大脑思维,那道题训练手来做,这道题训练听,如“快速抢答”。老师读题,是不是他得立刻用耳朵听啊?听完迅速加工,赶紧举手,回答。快速抢答是训练以耳朵为主的题型。描述一个几何体:这是一个红颜色的正方体,这是一个黄颜色的圆柱体,这是一个绿颜色的三棱柱,这是不是以说为主啊?“描述”,肯定以说为主,专家编写的这些题,就是要将原有的学习器官真正得到训练,不是要做一道题。分红的、黄的、绿的,谁不会啊?现在训练的是眼睛要看这道题,手点指这道题,注意集中思考这道题,接着你的手该做什么,该抓什么,眼睛看着图,手怎么一致,这个过程,是孩子的学习能力,把握自己眼耳口手脑的一个训练过程。这个过程很重要,但很多孩子到不了位。做着做着手出溜下来了,人家大声读,他嫌累得慌,他不读,反正我也混过来了。叫我做我也能摆出来,但得到训练了吗?没有。他的眼耳口手脑应该到位的时候到不了位。我们使劲儿贯彻点读法,就是要切切实实地提升孩子学习机器的能力。这样到了学校上课,才能控制自己。该用哪个器官,会用哪个器官。</h3><h3>我们一定重视点读法,用点读法走上3.3.3训练道路。</h3> <h3>我非常感叹王校长对点读法概念和对学习点读法目的的理解!</h3><h3>她之所以把点读法做得深入,源于她细抠点读法的概念和目的。抠住了概念和目的,才有了充分展开过程的六个设问。</h3><h3>或许是“教的曲儿唱不得”,我发现王校长发在“3.3.3新阶段”微信群里的六个设问没什么反响,让我有些大为惊讶,其实王校长的六个设问是她深入点读法的“真经”啊!</h3> <h3>王校长把刚才出示的两张大字卡并列了起来:</h3><h3>大家看看:点读法和“3.3.3训练我的眼耳口手脑”有什么关系?</h3><h3>家长回答:“都是眼耳口手脑”。</h3><h3>对! 你看:让我的眼睛看得清,让我的耳朵听得准……</h3><h3>再看点读法: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指点着字,用嘴巴读,用大脑想。</h3><h3>这首是“唤醒大脑小精灵”,点读法也是训练大脑。</h3><h3>没提到点读法的时候,就提训练眼耳口手脑,</h3><h3>点读法出现以后,进一步推动了3.3.3的训练。</h3><h3>所以它俩是一致的,都是在训练眼耳口手脑上下功夫。3.3.3引领着我们,往学习能力上提升,这方面好了,也带动其他方面提升。</h3> <h3>王校长的这种比较和联系让我很有感触:解决了点读法和以往训练到底有何联系的困惑。</h3><h3>它们都是训练眼耳口手脑! </h3><h3>点读法是要操作者自己点读题目进而自己训练,还特别突出了“自主”,是3.3.3训练眼耳口手脑的新阶段。这是我的理解。</h3> <h3>王校长还特别介绍了一个案例:</h3><h3>到我们家训练的孩子中,有个叫世杰的。</h3><h3>说起他,就不得不说“报班儿”问题。这报班儿,那报班儿,什么也没带回来,坐在那儿跟玩儿似的,是不是眼耳口手脑不管事儿啊?眼睛看了吗?耳朵听了吗?你也不知道,反正把他放在屋里你交钱。可是他做了没有?你不知道。但参加了3.3.3训练的孩子是不一样的。</h3><h3>世杰的爸爸把孩子送到了我这里,而且把他周围的孩子也推荐到这里。</h3><h3>他对别人说了他的总结:世杰妈妈给世杰报这班报那班,学了半天,我觉得最管事的是3.3.3班。我的孩子有两个缺点,在这里只有半年时间就解决了。</h3><h3>一个缺点是手笨。孩子在围棋班学习的时候,围棋老师发现孩子思维特别好,进一步培养准备送到深造班,结果手不行,围棋老师很着急。他发现同班的另一个孩子小宝,手越来越快,越来越灵巧。于是问小宝妈妈:你的孩子怎么进步这么大啊?妈妈说我们去学了3.3.3了。围棋老师是个有心人,说:你告诉我3.3.3老师的电话。然后把电话号码告诉了世杰的妈妈,说:你一定把孩子送去训练手,训练眼耳口手脑,然后我把孩子提升到高级班。世杰是围棋老师推荐来的。我就让他训练了半年,特别棒。手加快了速度,也灵巧了,手笨的问题解决了。爸爸看到了明显的变化,解决了手的问题,特别高兴。让我记忆特别深的是,世杰来的第一次,我发给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表,上面有十八条,这个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一条一条地认真对照自己做到没有来划勾。这说明世杰眼耳口手脑的基础好。后来他脱颖而出。从眼耳口手脑就可以看到他的学习基础。世杰的爸爸又给我送来好多孩子,有和世杰同班的,我问他们世杰怎么样,他们说他是班里最好的学生。</h3> <h3>这是王校长列举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十八条,太好了! 它们完全来自孩子们的一日生活。她还在不断斟酌和补充。真是个有心人 !</h3> <h3>王校长继续介绍世杰:</h3><h3>那天世杰打勾,有三条没做到划了叉,他特别内疚,上进心特别强。这三条一条是没带走家里的垃圾袋,一条是没有自己叠被子,还有一条是吃完饭没有给家里洗碗。一般别的孩子第一天拿到篇子,第二天就忘了,早就扔在了脑后。第二天世杰又来划,哪条做到了,哪条没做到。吃完饭就刷碗,做到了,就在这项划勾。用这勾来鞭策自己。当时我认为最认真的就是世杰了。他能控制自己,能去做,这不是意识吗?他的大脑能调控自己,别人差就差在这里,也难怪他是班里最好的学生。</h3><h3>不仅这些事给我惊喜,半年之后,又给了我一个惊喜。</h3><h3>我对他训练了半年,对他妈妈说:没有必要再来了,这么老远! 你就靠他自己的力量在家控制自己,他完全有这种自控能力。他妈妈听信了我的话。</h3><h3>半年之后,他妈妈给我打电话说:我们家世杰没有一天不坚持3.3.3的训练,他自己拿学具每天操作九遍。他学3.3.3是不是有用啊?他爸爸为什么感觉有用啊?人家孩子天天练,世杰自己非要天天练。这是不是自主啊?给他的是眼耳口手脑的训练,是他自己要练。他做到自主了,做到自治了,因此他半年练得很棒,其中也包括他为什么脱颖而出,成为班里最好的学生。因为他真的是在挖掘自己、改变自己。</h3><h3>他的第一个毛病手笨,已经变成了手巧。做事变快了,写字、完成作业也快,这是说半年的进步。</h3><h3>待一年后他妈再打电话,更棒! 他一直在坚持训练,围棋班也上了高级班了,围棋老师非常满意,继续培养他。</h3><h3>接着我发现他说话不清楚,说话咬舌头。比如“这棵树”,他说“这特树”, “这个人”,他说“这的人”。这不对啊?说话怎么咬舌头?就这个问题,用3.3.3的方法来解决。一个是从他的器官上训练他的能力,针对卷舌、嘴唇,给他编很多操,天天做,让他改变那几个读音,天天练,有意识地指向嘴,指向卷舌。我特别集中训练他三天,晚上回家把门儿一关,让妈妈听,“我这些音全会了”。我把他所有读错的音都列在一张纸上,让他拿回家读。他真读,他妈一听全改过来了! 在孩子早期,终于校正过来了。但是还在于孩子训练眼耳口手脑的意志。手训练好了,嘴也训练好了。本来思维就好,眼睛看得准、耳朵听得好,这综合起来还能不是班里最好的学生吗?这就是世杰。</h3><h3>毛病出在哪儿,我们就在哪儿下功夫训练。</h3> <h3>现在的点读法,就是训练眼耳口手脑,这道题训练说,那道题训练看,那道题你得注意听,意识性都在加强,大脑的指挥功能,是他自己练出来的,是他自治的结果。所以我们一定要用点读法。</h3> <h3>孩子放寒假很高兴,家长却很发愁。王校长做了如下发言:</h3><h3>马上就要放寒假了,很多家长在茫然、在着急,说我得上班,孩子在家,懒。睡懒觉,不好好干事,可怎么办呐! </h3><h3>咱们研究一下解决的方法是什么?是不是该推给他自己?如果我们现在的思维是:今天我要上班,他妈也要上班,我要告诉孩子:今天你得几点起床,你得完成三篇作业,你的饭搁哪儿了……这是不是都是我们想到的?晚上下班回来,没做,起床也晚,该做的作业没做,还在那玩儿、看电视、玩儿手机,全然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这是为什么?他自治了吗?你给他自治的机会了吗?你对他的管理走在前面了吗?前面应该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应该解决的是他要自我发展,他要自己教育自己,然后问他怎么能够自治。因此我们家长要跟他进行行前思:爸爸妈妈都要上班,你说你今天干什么?让他说。你为什么要干这些事?你都几点干这些事?全部都经过他的大脑,他说出来的,你自己记,你哪个做到了,哪个没做到。就是把他推向主体地位,让他走向自我发展的道路。</h3><h3>是他经过大脑反复在想:我爸我妈这么艰苦,还得去上班,那我可得 ……想想我几点干什么,这一天我要怎么安排。真正把他的思维过程建立起来,同时你又有一定的监督措施,慢慢地这个孩子会好。如果还按我们包办代替的思维,孩子头脑里仍然没有建立起自我教育的体系。为什么世杰谁什么也没说,自己继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划,他就划。谁也没说你必须坚持天天练,他就天天练。这个孩子是不是建立了自我、自治的体系啊?</h3><h3>别的孩子与世杰的差距就在自主性上,自治、自主、自立,而播撒自治、自主、自立的根基就在孩子的小时候。别看小,三、四岁,五、六岁,再校正也容易。大了很难改变。所以我们一定用自治的思想推动我们的孩子。</h3> <h3>对于自主,王校长继续说:</h3><h3>3.3.3已经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3.3.3要训练眼耳口手脑,3.3.3的点读法是让孩子们一块儿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指点着字,用嘴巴读,用大脑想。昨天训练,郭珂依、王鹏翔在班上闪现了火花,已经说明了他们在自主。自主和我们包办代替推着走的被动型具有天壤之别。</h3><h3>郭珂依怎么体现自主性?她妈在卖床垫的地方上班,姥爷回老家了,她参加期末考试。她说:期末考试的时候我把题都做完了,也都检查完了,但我再检查一遍。这叫自治,做完了,还能管理自己,还能控制自己。而且还想再提高。在考试的状态下是不是主动?不主动的放下我就交卷了。“再检查一遍”,具有多么主动啊!在我们现有孩子中属高层次了。</h3><h3>王鹏翔,昨天说小宝。小宝说“我没有缺点”。我平时也不和小宝较劲,因为他才五岁。要是大孩子,我肯定得“扒皮”。但是王鹏翔可来了劲儿了:“你没有缺点,这本身就是缺点”! 这是高水平的!这个孩子的辩证思维真好!他居然能够看到:你居然一个缺点都找不出来,你不能自我认识,这本身就是一个缺点。</h3><h3>所以昨天郭珂依和王鹏翔在训练中的精彩亮相,已经说明3.3.3的训练使他们自治、自主,有他们独立的见地。</h3><h3>前面大家已经了解了3.3.3是什么,我们需要具体说明你的孩子的训练从哪儿入手。</h3><h3>这就是3.3.3的身心三项基础训练。我们的任何一位老师、家长要是把握了,就能开发你的学生,开发你的孩子。</h3> <h3>王校长出示“身心三项基础训练”并点读:</h3><h3>一、身心协调能力训练;<br></h3><h3>二、身心智慧活动能力训练;</h3><h3>三、对身心认识、调控、改变能力的训练。</h3><h3><br></h3><h3>王校长解读:</h3><h3>第一项,身心协调能力训练。身体的、心理的协调能力。</h3><h3>我们一接触孩子,一谈话,首先看什么?看他身心协调吗?看他操作3.3.3学具的看动作,看言谈举止,看在家里穿衣服的速度,帮家里人做饭,劳动中的表现以及他的体育,什么成绩?为什么国家这么重视体育?是不是发展他的身心协调能力啊?加上3.3.3的手,精细动作,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综合考虑,大儒“就是动作差点儿”,不是啊,这也是思维问题,跟人处事也有问题,完成卷子也不协调,很多地方不协调,为什么不从训练协调能力入手?</h3><h3>身心协调能力就表现在手的灵活性、全身运动的灵活性,这个协调了,就是大脑对精细动作、对大运动的指挥是流畅的。</h3><h3>祁祁妈妈总是着急,我说你不要着急,这个孩子挺协调,你看她在体操房里的那些动作,挺协调的,她后面的障碍不会是很大的。但是她在耳朵听上有毛病,通过训练我们都看出来了。奶奶总跟着来训练,知道我们的思路,常问她:你带耳朵了吗?经常提醒她,她开始有意识地听老师讲课了,有意识听老师的要求了。知道这里有问题不就改了吗?</h3><h3>大儒本来人很好,品质很好,人际沟通还很好呢,情商很好,协调能力差,如果这方面上去了,不是更完美了吗?</h3><h3>所以第一要抓身心协调能力。</h3> <h3>第二项,智慧活动能力训练。</h3><h3>一说“智慧”,一下子就捅到大脑瓜那里去了吧。智慧、脑、思维连在了一起。</h3><h3>“智慧活动能力”,做任何一件事,包括学习,可以用最笨、最傻的办法。也有孩子是中不溜的思维,他也不多想。但是也有最高的思维,对中不溜的不满足,还要最好的思维方法,不断产生智慧。你看你的孩子用智慧了没有?推动他思考。</h3><h3>我们的训练已经有几个孩子脱颖而出了。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懂得了做事要找好方法,所以对自己的自治和自主,不满足现状,非得和寻常的不一样,我还得找,还有好方法! 郭珂依考试已经检查过了,不行,我还得查一遍! 智慧,产生于她的自治、自主!</h3><h3>一会儿我们出示三首歌词,大家会有更深的理解。</h3> <h3>第三项: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认识、调控和改变能力训练。</h3><h3>对自己的身心活动有三点。大家见我训练时,对五个器官总问: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这就是对自身器官的认识。这是第一点。</h3><h3>第二点调控,就是调整、控制。郭珂依就是控制自己:我现在不交卷子了,我还要争取更好! 我再检查一遍,在智慧活动之中,在课堂考试的过程之中调控自己。</h3><h3>第三点改变。知道自己哪儿不好了,得改变啊。在调整控制过程中改变了。</h3><h3>这样的能力是3.3.3训练的。</h3><h3>这就是3.3.3所说的“反思”。对自己的身心活动到底怎么样,认识了;好的保持、发扬,不好的改正。我能坚持,再坚持,我自治,我自我发展,是不是都在这了?完成3.3.3的训练目标。</h3><h3>上述三项是我们所说的身心三项基础训练。</h3><h3>比如我和大儒爸爸说话,大儒的问题就在第一条这里摆着呢,咱们就商量怎么把这条弄好。</h3><h3>智慧活动能力,咱们怎么找到最佳?“反思”,你自己做得怎么样?如果家长把我们训练时反思的设问接受过去,自己试试:例如对大儒问:你今天白天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很普通的谈话,他会很冷静地想哪件事做得特别好,哪件事做得不好,一定会非常诚实。这样天天设问,孩子是不是就进了大脑了?</h3><h3>你这样问是把他推向主体,而不是指责他。</h3><h3>你问他,是他想出来的,是不是自主啊?然后第二天在总结前一天哪儿好哪儿不好的基础上,是不是更加自治了?这样就逐步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 。</h3> <h3>我对王校长对身心三项基础训练的理解、重视和应用颇有感慨!</h3><h3>她自觉地把它当做认识人的“中国标准”,进而有针对地训练,对周围进行指导,理解得深,用得好!</h3><h3>身心三项基础训练,中国标准!</h3> <h3><font color="#010101">王校长又对身心三项基础训练的第二项,专门做了详细介绍:</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关于第二项智慧活动能力训练,3.3.3有这样三首歌词:做事要找好方法,做事要想好方法,做事要用好方法。我们先整体看这三首歌词的标题,它们有什么不同?大家回答:中间三个字不同:找、想、用。对。</font></h3> <h3>王校长说:</h3><h3>回过头来,我们先点读第一首歌词:做事要找好方法</h3><h3>做事情,方法多,<br></h3><div>不要急于动手做;</div><div>遇事都找好方法,</div><div>养成习惯好处多。</div><div><br></div><div>找,使劲儿找,还有没有好方法?还要养成习惯。学习上、工作上、做饭上、订寒假计划上、寒假的每日生活上等等,你再找找还有没有好方法。</div> <h3>继续:</h3><h3>我们点读第二首歌词:做事要想好方法</h3><h3>做什么,要清楚,<br></h3><h3>全面想,猜意图;</h3><h3>做事都想好方法,</h3><h3>大脑越练越灵活。</h3><h3><br></h3><h3>想好方法,昨天晚上我就替大儒爸爸想:寒假了,大儒怎么弄?他在家里,他爸上班都没法儿上了,在家天天看着他。我认为太被动了!带出来! 对他身心协调能力的训练,对他交往能力的训练都有好处。何必窝在家里看着他呢?! 作业几点做,掐时间。多长时间必须做完。3.3.3,像世杰那样天天练,几点到几点。其他时间带出来。爬山、跑步、找小朋友做游戏去,爸爸上班让他看着。你自己会想出好方法。</h3> <h3>王校长又让家长们点读第三首歌词:做事要用好方法</h3><h3>想到方法及时做,<br></h3><h3>多练勤想办法多;</h3><h3>想用结合多实践,</h3><h3>知行统一真快乐。</h3><h3><br></h3><h3>这就是用好方法。</h3><h3>综合起来做事要“找、想、用”好方法。</h3><h3>正好寒假马上就到了,好方法我们找了吗?用眼耳口手脑想了吗?还要用好方法。</h3><h3>寒假,首先就不应该像往常一样包办代替,就不应该没通过孩子同意,这报班,那报班,哪号叫他干啥,哪号叫他干啥,都叫他没有目的,他的大脑根本装不进去。反过来你有意识地效果就不同了。平平妈妈让平平到时得起床,到时得刷牙,你得去考试,对她的要求力争让她装在她大脑里,叫她一个一个去想,督促她必须去做。平平有一个兴奋点,就是妈妈要带她去玩。为达目的,她在努力去做,开始主动了。这不是平平调动了自身的主动性了吗?如果是被动,你还说我,我还不做,抗拒,到主动、乐意去做,平平妈妈是找了、想了、用了好方法,调遣了这个孩子的积极性。</h3><h3>寒假马上开始,我们能不能找一个最好的角度,在这个寒假,把孩子缺失的东西给他补上,很好地利用这个寒假,使孩子得到成长。</h3> <h3>之后,是我和家长对话。</h3><h3>我特别点评王校长推孩子走上“自主”道路的“真经”,阐述了我理解的杨老师和朱老师的初心和《自主学习手册》的设计意图,并答疑。在此就不赘述了。</h3> <h3>为了让家长在孩子寒假期间能把孩子领到“自主”道路,王校长激情洋溢地把她深入点读法的“秘籍”,详细讲解一遍。并指导家长如何创造条件阅读。</h3><h3>概括啊,具体啊,能做啊!</h3><h3>如果真能做到,那甚至会有“短平快”的效果。</h3> <h3>为了让家长在寒假期间能顺利地把孩子推上“自主”道路,王校长再次重复提炼出的“秘籍”</h3> <h3>王校长接着我的话说:</h3><h3>李老师刚才特别强调的,不管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指点,用嘴巴说,用大脑想,都可以用我设计的六个问题深入。我的体会是:其实不光用在点读法上,包括在做每一件事情,都可以这样设问。</h3><h3>我们一定先要把点读法的概念弄清楚,在《自主学习手册》第三页。</h3><h3>什么是点读法?孩子们弄得很清楚,说得特别好,我们把“用眼睛看”抽出来细分析:“让我们大家一块儿用眼睛看”,我们给学生的设问是:1. 什么叫用眼睛看?就这么简单,书面语言。</h3><h3>2. 什么叫用眼睛看?用你自己的话说。用自己理解的大白话说。</h3><h3>3. 你是怎么用眼睛看的?他是不是在想:我平时看东西怎么看的?肯定自己要展开。</h3><h3>4. 你在用眼睛看的时候,你的优点是什么?例如我特别专注,我一边看一边记……他会极力去找他的优点。</h3><h3>5. 你用眼睛看时的缺点是什么?我东张西望,我看着看着嫌累得慌,我不爱看我也不记……他是不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反思啊?自己在对照自己的缺点是什么。</h3><h3>6. 你今后想怎么用眼睛看?他当然想怎么改进了。针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想怎么把优点保持住,缺点得想办法啦,怎么改。</h3><h3>这六步全经历后,你们说,他对“用眼睛看”,会不会在自己身上产生作用啊?</h3><h3>他就会想:什么叫“用眼睛看”?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是怎么用眼睛看的?你用眼睛看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你今后想怎么用眼睛看?就这六个问题,一步一步往下走。</h3> <h3>王校长向家长以“用眼睛看”为例,详细说明了把孩子推上“自主”道路的六个系列问题,这相当于举一反三的“一”,下面就不必再赘述了。</h3><h3>没想到王校长讲述用“用耳朵听”的六个设问,具体分析祁祁在这方面的问题和改进过程,让人很受启发。</h3><h3>王校长说:</h3><h3>你们也会问了:什么叫用耳朵听?</h3><h3>1. 书面的意思:什么叫用耳朵听?</h3><h3>2. 用你自己的话理解:什么叫用耳朵听?</h3><h3>像祁祁,重点就问她这个,“你自己说什么叫用耳朵听?” 长着两只耳朵,得把声音听到啊 ! 老师说的话、家长说的话,得用耳朵听见啊。听见还得往大脑传递,大脑得指挥。她用自己的话说。</h3><h3>3. 你是怎么用耳朵听的?</h3><h3>她经常误听,准能说出来。如我根本没听着,老师说什么没听着,老师的要求就没做。她就是这种现状。所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现状想。这是不是自主的过程、自治的过程啊?</h3><h3>4. 你用耳朵听的优点是什么?</h3><h3>5. 你用耳朵听的缺点是什么?</h3><h3>6. 你今后怎么用耳朵听?</h3><h3>祁祁,你今后怎么用耳朵听?老师说话我专注地用耳朵听,就怕把老师的声音丢了,我使劲记在我的大脑里,然后我按老师说的意思做。这样做,她保证有进步,受到老师欢迎了。</h3><h3>这种意识是她自己建立的,这叫自己走上主体地位。这是自主的过程。</h3><h3>接着“嘴巴说”,还是这六个问题,其中“你是怎么用嘴巴说的”?可能出现我不说,我懒得说,我根本就不出声,很多孩子都是这种情况。</h3><h3>像王鹏翔,刚一接触《自主学习手册》,我以为他像小学高年级学生:字儿我都认识,点读什么啊?!,小菜一碟 ! 我不学 ! 没想到在3.3.3的训练中,他一接触,自己就找出两个毛病。他说:长期学习以来,用嘴说上最差,还有用手点我最差。其他三个器官自己认为好。</h3><h3>于是我就逮住这两个“不好”让他研究,到底怎么改。他还真改。</h3><h3>这六个问法大家都会了吧?</h3><h3><br></h3><h3>家长会进行期间,只有家长,没有孩子。但三年级学生大儒进来了。王校长现场举例:</h3><h3>大儒,你今天跟爸爸妈妈来开家长会,你应当怎么做?就针对这一件事情,也可以问六个问题啊。你怎么理解爸爸妈妈来开家长会?爸爸妈妈来开家长会,用你自己的话说。爸爸妈妈开家长会,你打算怎么做?今天你做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优点我在他刚进来时点赞了,一点儿都没闹。原来想象他和祁祁在打闹。今后大人再开会时你该怎么做?昨天晚上大儒在家煮馄饨。你在家干什么?煮馄饨。为爸爸妈妈做饭,是他主动要求的。让他用书面的话说,用他自己的话说。你打算今天的馄饨怎么煮?接着,你煮馄饨的优点是什么?“我爸教我几步,还得滴水”,他说的具体着呢!缺点是什么?是不是溢出锅了,或不熟?今后再做饭时,你应该怎么做?煮馄饨这件事是不是一个自治的过程啊?他自己头脑中建立起做这件事的意识,有了主动性。</h3><h3>所以不管什么事情,都可以问这六个问题。</h3><h3><br></h3><h3>我觉得王校长把深入点读法的六个设问推而广之,很好。这样,任何事物都可以把孩子推向自主道路。</h3><h3>我特别观察到孩子们操作学具拿出+放入时,1-8题时,边说边做时,面对在着“你做得怎么样?”问题时,大孩子、小孩子都用五个器官分析自己做得怎么样。由原来有些“背词儿”到内化成自己头脑中,分析很贴切。现在孩子开始做什么事都分析我眼睛看得怎么样,耳朵听得怎么样,嘴巴说得怎么样,手指点得怎么样,大脑指挥得怎么样。</h3><div><br></div><div>王校长又说了寒假建议:带孩子到图书馆 ! 找不到图书馆可以到大商场卖书的地方。用点读法读书 ! 用上五个器官,家长可有意识对他们提醒。</div><div>问他:你怎么用的点读法?让他们逐步提升阅读能力。</div><div><br></div> <h3>在我和王校长发言之后,我们答疑。之后分别个别沟通。气氛依然热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