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盈儿/摄 赵越胜/文</h3><h3><br></h3><div> 仲夏的傍晚,夕辉铺满塞特海湾。橙黄色的暮霭漂浮在天水之间。燠热的晚风中弥漫着花香和鱼腥气,一股奇特的味道,让人慵懒欲眠。但我们依然要登山,像远方的香客,来顶礼瓦雷里的墓园。</div><div> 塞特城的墓园坐落在海边小山,山坡陡峭,略内凹。它面朝大海,山脊向两侧延展,似敞怀拥抱着海湾。墓园自半山向上升起,四围绿荫环绕。墓碑多用普罗旺斯白石凿成,自山下望,若一汪碧水中长起一片白石林。瓦雷里常来这里,看望他逝去的亲友。他徘徊墓园小径,从眼前大海中汲取灵感,捕捉诗绪,咀嚼字词,缀联成章。他的《海滨墓园》就在这里萌生诗念。我们站在他的墓边,诗中描绘的景致就在眼前了:</div><div> 一片平静的屋顶,白鸽倘佯</div><div> 在松林和坟茔间,闪动光亮。</div><div> …………</div><div> 噢,这沉思后的犒赏</div><div> 去眺望众神的静穆。</div><div><br></div><div> 这是诗人毕生追求,如今他终于得到,并镌刻在墓碑上。</div><div> 瓦雷里是一位诗人哲学家,他融诗情和思考于一处,以哲理的诗行表达感悟与认知如何直抵生存的根基处。墓园,这死者的居所引他思考“时间”、“易朽”、“永生”,思考“神人”、“灵魂”、“纯诗”。他歌咏道:“我的幽影掠过死者的居所”,这“幽影”就是诗人运思的精灵。希腊先哲常说,哲学源于惊愕,生死便是最令人惊愕之事。何以同我们一样欲望着、活跃着的个体突然间不在了。死亡化有为无。对他往的惊疑引发对此在的不安。亚里士多德认为:“对当下在此生活感到不安,哲学就开始了。”苏格拉底曾说,“真正的追求哲学,无非是学习死”,蒙田更一言以蔽之:“从事哲学就是学习死亡”。</div><div>生命的脆弱,个体生存的飘忽不定引发先人多少喟叹:</div><div> “薤上露,何易晞</div><div> 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薤露》)</div><div> “凯撒死了,你尊严的尸体</div><div> 也许变了泥,把破墙填砌。”(《哈姆雷特》)</div><div> “嘴唇相迎激起的绯红</div><div> 欲就还推的轻盈</div><div> 却归为尘土,化作春梦”(《海滨墓园》)</div><div> “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不穴藏狐貉与鼯鼪?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祭石曼卿文》)</div><div> 卡拉瓦乔的名画《作家圣哲罗姆》刻意传达一个哲学思考。画面上的圣哲罗姆正沉溺于典籍,他那智慧丰盈的头上有一圈光环,而持着鹅毛笔的右手却伸向并列画面的一具骷髅。普桑的寓意画《阿尔卡迪的牧羊人》则更明确地表现过往的死亡与当下幸福的关联。几位年轻的牧羊人辨认出墓碑上的铭文“我也曾活在阿尔卡迪”,他们好奇地面面相觑。这条铭文告诉他们一个事实,天堂之地阿尔卡迪也有死亡。</div><div> 世上本没有众生平等,但确是“众死平等”。渔樵与帝王,青春与耄耋,圣贤与愚人,皆面对同一境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这些悲辞悼句并非徒托空言,循着它,我们终面对“存在”,to be ,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排除一切类别的规定性的存在是最高的普遍性。但它等同于虚无,或说它“普遍到无”。在这有无之间,站立着人,他能作为“存在者”去追寻“存在”,这一追寻直面无,而以卓然独立之死敞开了生存的无限可能。惟有人能思“无”,能思“死”。蒙田所谓“学习死亡”,实际上同反思死亡是一个意思。</div><div> 海德格尔说过,人是“向死而生”的,因为“只要此在生存着,它就被抛入了死亡这种可能性。”死把无带来“在场”,使“在者如其所是”,即从泯于众人的沉沦中,跃入立足于自身独特性的生存,这便是“本真的生存”。此刻,有“畏”袭来。它一体遮蔽了“在者”的纷纭。但这“畏”不是“怕”,怕总是怕实有,我们怕疾病,怕穷困,怕失去所爱,怕亲人离散。但“畏”却是畏“虚无”,畏“何以会有“存在”这回事。</div><div> 在“畏”中,这个“存在”已不是无规定的普遍,它个体化了。我畏我之在,我亦畏我之无。“任谁也不能从他人那里取走他的死。每一此在向来都必须自己接受自己的死亡。”墓地中鳞次栉比的坟茔,哪个没有独特的悲欢?</div><div> 但“畏”绝不带来怯懦畏缩,相反,对思透此“畏”的个体而言,“此在因面对它被抛入的极限处境,横下心来而赢得其本真的整体能在”。畏清除非本真生存对此在的遮蔽。因知“畏”而大无畏。因为有“畏”才在死亡的背景上铺展开一切生存的灿烂。大畏面对死亡变成大勇面对人生。泥土荒城揭示着每一存在者的哲学天命。死无可逃避,它迎面上前,给生存以意义,给个体以自由。蒙田说:“对死亡的熟思也就是对自由的熟思,谁学会了死亡,谁就不再有被奴役的心灵”。到达此境,我们才敢发问“何以存在者在而无不在?”</div><div> 那天下午,天阴沉沉的,Enzo来到城中墓园。他在墓间彷徨,面带忧伤。我不想问他为何忧伤,只想把《海滨墓园》交到他的手上,请他读读这精美的诗行:</div><div> “噢,这沉思后的犒赏</div><div> 去远眺众神的静穆”。</div><div><br></div><div><br></div><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