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月份快要结束了,中小学也几乎都进入了寒假,寒假虽然时间没有暑假长,但还是有很多家长和同学选择了报补习班,不过,补课虽说有助于孩子的学习,但也不可以盲目报班,今天分享一些寒假补课时的注意事项,非常实用,值得借鉴哦~</h3><h3></h3><h3>在补课前,首先要明确一点:孩子是否需要补课?什么样的补习班才合适?</h3><h3></h3><h3></h3><h3>什么样的孩子需要补课</h3><h3></h3><h3></h3><h3>一是跟不上老师讲课节奏的慢孩子,则需要一个耐心细致的不厌其烦的补课老师。</h3><h3> </h3><h3>二是曾经掉队基础差现在特别想学的孩子,则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能把新旧知识很快联系起来的补课老师。</h3><h3> </h3><h3>三是周末自己管不住家长也管不住的孩子,则需要一个操纵欲强的严格的监工陪读式的补课老师。高中生上补习班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有些孩子由于性格原因不愿意在学校与其他孩子争夺老师,一个星期需要老师对一周所学进行答疑,这样的孩子请家教我是支持的,同时家长要关注和督促孩子是否为周末的课精心准备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内容。</h3><h3></h3><h3></h3><h3></h3><h3>怎样补课才有效果?</h3><h3></h3><h3></h3><h3>1</h3><h3>假期补课要有针对性,不可求多求全</h3><h3></h3><h3>希望一个假期解决所有的知识欠缺是不现实的,而应抓住重点突破最薄弱的学科。另外补习强度不应过大,平均每天补习四小时为宜。余下时间引导孩子自学、写作业,或适当休息,因过于疲惫,补习也难收到好效果。</h3><h3></h3><h3>同时家长还应该理解孩子会有这样的心理:放假就不应太累。否则就会出现补地越多,效果越差的现象。</h3><h3></h3><h3>2</h3><h3>补课以补心为前提,以补基础知识为重点</h3><h3></h3><h3>学习成绩不高,常与学生缺乏刻苦精神有关,因此家长应下大工夫加强对孩子的思想教育,使孩子有迎头赶上去的上进心和决心,这样补课才会有效果。</h3><h3></h3><h3>另外,补课一忌补过难过深的知识,个别家长说有些初、高中的择校考题较难,这属不正常的个别现象,即便如此,基础知识不牢,如何能学深学难?补课二忌补新学期的的课程,这是十分不明智的做法,不深不透地学了一遍,孩子开学后再学会有兴趣吗?没有兴趣也就没有了动力。但引导孩子开学前预习新学期的课程倒是十分有益的。</h3><h3></h3><h3>3</h3><h3>学特长以爱好为基础</h3><h3></h3><h3>孩子年纪小,很难形成自己稳定的真实爱好,常常是家长爱好什么,就让孩子学什么特长、还想让孩子成为全才。这无端增加了孩子的负担,孩子还是应以文化课学习为主。</h3><h3></h3><h3>随年龄增长孩子真正形成自己的爱好,再学点特长也来得及,又学得快,甚至自学也能成才。如发现孩子很有天赋,可早期培养,多数孩子还是顺其自然为好,不要拔苗助长、早期嫁接。</h3><h3></h3><h3></h3><h3>4</h3><h3>多次补课不见效,就应该换个角度去思考</h3><h3></h3><h3>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高,不完全是学习态度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会学习,学习缺方法、欠能力。例如感觉统合功能低下,就会出现情绪不稳,注意力难以集中,这样孩子去补课会有好效果吗?再如视知觉、听知觉、视动协调性很差,就容易出现视听错觉,书写困难等学习障碍,这难免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h3><h3></h3><h3>所以,对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应多角度去分析,利用假期去正规的专业教育机构检测和分析一下,了解孩子的思维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感觉统合功能等方面是否存在欠缺,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培训。</h3><h3></h3><h3>这对学习成绩较好或较差的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它不仅利于日后学习任务的完成,而且使孩子受益终生,因为学习能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h3><h3><br></h3><h3></h3><h3>补课不如补习惯</h3><h3></h3><h3></h3><h3>补课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把希望寄托于“补课”,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孩子之间学习成绩的差距归根到底是他们学习习惯上的差距。补课,不如补习惯。</h3><h3></h3><h3>1.阅读习惯</h3><h3>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经说过:</h3><h3></h3><h3>“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阅读不仅能使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还会发展学生的智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h3><h3></h3><h3>假期没有考试的压力,正是给孩子培养阅读习惯的好时机。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无论是对孩子的智力还是心灵成长都有百利而无一害。此外,阅读对应的不只是语文能力,有时候孩子做错数学题,也跟没读懂题意有关。所以,补阅读习惯并不单单有助于提高语文成绩。</h3><h3></h3><h3>2.学习习惯</h3><h3></h3><h3>利用假期,还可以让孩子建立一些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建立起平时没时间整理的错题本,趁着时间充裕,把平时不会做的题目和曾经出错的题目都记下来,还可以进行期末试卷的错题分析,以备后用。</h3><h3></h3><h3>其次是复习归纳的习惯。一学期的学习内容总有些掌握不牢的,趁暑假查漏补缺,以免新学期开始后,旧的亏空越欠越大。在暑假,可以让孩子把上一学期的内容按单元进行整理、归纳,养成做单元总结的习惯,并将其用于日后的学习中。</h3><h3></h3><h3>3.作业习惯</h3><h3></h3><h3>每个寒假,老师都会给孩子布置一些学习任务,也就是寒假作业。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要力争把每道题都做好做对,还可以借此复习巩固知识点。</h3><h3></h3><h3>此外,还可以培养孩子建立作业计划本的而习惯,将每天要完成的作业任务进行细化,做出日程表,每完成一项,就用红笔划掉。当天没有完成的,要做好标记,并调整到日后的计划中。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孩子按时完成作业,还可以培养他们做事的条理性。</h3><h3></h3><h3>最后,老师想对大家说,虽说假期是孩子逆袭反超的一个机会,但天气炎热,家长和孩子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先让刚刚经历期末考试压力的孩子们充分放松,再慢慢安排学习计划。</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