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为进一步贯彻《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激励教师岗位训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我园教师综合素质,1月25日傍晚,我园进行了教师分层次成果展示。本次展示分为三个层次:</b></h3><h3><b> 1.美术类技能教师展示自制玩教具</b></h3><h3><b> 2.弹唱类技能教师展示本学期歌曲自弹自唱</b></h3><h3><b> 3.教育研究骨干教师分享《指南》引领下的案例分析</b></h3> <h3><b> 首先进行的是美术类技能教师展示的自制玩教具,由制作教师向大家介绍玩教具的名称、玩法、发展幼儿哪方面的能力等。</b></h3> <h3><b> 老师们翘首以待!</b></h3> <h3><b> 李洪燕老师的水、气、电、风四个娃娃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是为大班幼儿准备的,让幼儿自己操作,感受四种不同的科学现象。</b></h3> <h3><b> 刘志红老师的《迷你小屋》,旨在锻炼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b></h3> <h3><b> 王晓萌老师的《智慧书》是为小班宝宝准备的,涉及到宝宝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经验练习。</b></h3> <h3><b> 于冉冉老师的《炸弹棋》,要求幼儿有较强的专注力和动脑思考的能力。</b></h3> <h3><b> 常秀梅老师的《数字乐》,发展小班宝宝按数取物能力。</b></h3> <h3><b> 杨艳玲老师的《桌面台球》是大班男孩的最爱,有助于提高幼儿手眼协调和关注力。</b></h3> <h3><b> 马会英老师制作的《吹吹乐》和《交响音乐坊》都是用废旧材料制成,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b></h3> <h3><b> 《士兵突击》是张素英老师通过观察班里的幼儿兴趣与游戏产生灵感而制作的,很受班里幼儿的喜爱哦!</b></h3> <h3><b> 《不一样的路》是宋振娜老师为幼儿制作的探索不同轨道的工具。</b></h3> <h3><b> 李涵老师的《打保龄球》,高度、难度都符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老师们都看的跃跃欲试呢!</b></h3> <h3><b> 吴春霞老师的《欢乐鱼缸》,让幼儿通过多种玩法来感受形状与空间的关系。</b></h3> <h3><b> 禹欣老师的《方格游戏》,能锻炼幼儿的数学空间和快速反应能力。</b></h3> <h3><b> 十二位老师展示完毕,老师们纷纷起来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说明自己喜欢的玩教具及喜欢的理由,来表达自己在教育中所重点关注的教育点和发展方面。</b></h3> <h3><b> 听完大家的看法,王主任和隋主任总结说:玩教具尽量不要高结构的、玩法封闭周期短的,我们要考虑幼儿玩的兴趣、周期和反复操作的可行性,值得表扬的是很多老师都是废物利用。当然,老师们的制作也有不足之处,两位主任详细地提出了改进措施,老师们非常赞同,准备下一步的整改。</b></h3> <h3><b> 宋园长总结说:玩教具展示的目的不是评比,而是让老师们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做出真正孩子喜欢的、能达到教育功能的玩教具。</b></h3> <h3><b> 接下来是弹唱类技能教师"巧手露琴艺、妙嗓展歌喉",老师们用抽签决定自己的展示曲目。</b></h3> <h3><b> 老师来抽取自己的弹唱曲目。</b></h3> <h3><b> 老师们流畅弹奏歌曲,歌唱声音优美,吐字清晰,弹奏完整,乐曲旋律流畅,双手协调、和谐。</b></h3> <h3><b> 弹唱结束后,宋园长和王主任对老师们的弹唱做出点评并提出建议:有的老师唱歌发音太连,要再干脆一点,并请其他老师做出示范,还有的老师弹琴不太熟练,需要再花功夫多加练习。</b></h3> <h3><b> 最后是骨干教师分享的《指南》引领下的案例分析,有的教师谈的是看完整部《指南》后的感悟;有的老师分享的是根据《指南》指导来观察班里的幼儿及活动情况,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有的老师是根据自己所在的教研组,着重研究某一领域而谈的感悟。</b></h3> <h3><b> 这几位骨干教师为大家作出了好的榜样,并把自己的感悟放在活动室,供其他老师借阅学习。</b></h3> <h3><b> 本次活动让不同层次的教师纷纷展示了自己作为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教育研究能力,让大家彼此交流、互相学习,激励了老师们的岗位训练,有利于提升我园教师的综合素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虽然老师们仍有不足,但每一步的前进都是收获,一步步地学习与积累才能让各位老师逐渐成熟与专业,成为引导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强有力的推动者。</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