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社会进程步发加速行进,促使了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数万高楼拔地而起。城市建设所需劳力日渐增多,农民进城的壮年劳力似潮水般涌入,身后留下的多半都是些老弱病残的老人,及儿童妇女。一些妇女为了照顾老人儿女读书均留守家中,同时,妇女也成了乡村劳力主流,她们除了种好庄稼看好管好老人儿女外,农闲时就进城做零活补足家用。要么举家搬进城市,租年租干余元的廉价房,做零工便于照看老人孩子。<br> 她们不求生活多美好,只求撑起一个家,照顾好老人管好孩子,有个好未来。妇女们天不见亮就背着背篓、扛着锄头游走于大街小巷。生活极其简朴,两个馒头或者一盒方便面就是他们的早中餐。日出而作,日落而栖是她们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是她们周而复始固轮回。被篓中插着锄头、扁担、塑料桶、橡皮手套,围裙等是她们的标准形象。她们的身影几乎充斥着城市的各个建筑工地,以及街头巷尾的角落,成就一道城镇风景。<br> 她们为城市建设谈不上什么理想梦想,也没有更高的奢望,只为城市建设与扩容默默撒下热血与汗水。<br><br> 世华摄影/文</h3> <h3> 天不见亮她们就起床,背上自己的劳作行头,在昏暗的街灯中疾步行走奔向劳务市场,开始一天的辛苦劳作。</h3> <h3> 在寒风的晨曦中,她们伫立在街道旁,注视着过往的车辆与行人。</h3> <h3> 天还沒亮她们就第来了一单活计。 </h3> <h3> 来了一张运载着浇灌水泥工具的拖拉机,驾驶师傅一声吆喝,妇女们争先恐后不管不顾的爬上了车。</h3> <h3> 她们一早起来,顾不得做早餐,在流动的小摊买碗方便面对付,同时边吃边盯着过往的行人和车辆,生怕漏掉一单生意。</h3> <h3> 天亮了,还没有找到活计的妇女们,依然用搜寻的目光注视着从身边走过的车辆和行人。</h3> <h3> 遇到雇主来请工,她们立马会围上去,你一言我一句讨价还价。</h3> <h3> 身上挂满劳动工具的妇女,焦急拨手机的催促雇主过来接他去做活计。</h3> <h3> 这位年长妇女们与面包车雇主因干活的工钱问题,展开了砍价与熬价争锋,你来我往的较量。</h3> <h3> 这位老年妇女为抢到活计,很乐意挤后备箱去工地。</h3> <h3> 这位妇女一看到有人来拉生意,不顾交通安全,翻越交通栏杆抢活计做。</h3> <h3> 空闲时他们也学会玩微信,上网与别人交流。</h3> <h3> 这孩子沒人照看,她只能将孩子带到街上等工锣。</h3> <h3> 天气寒冷她们捡来废旧木块烤火取暖,背对着火堆,脸向街上注视着过往的车辆行人。</h3> <h3> 这妇女背上小孩来划活计做。</h3> <h3> 她们也有梦想,在城里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h3> <h3> 她们做工基本没有什么代步工具,去工地时都是三人两人搭雇主的摩托车去。</h3> <h3> 有时候在劳务市场等不着活计做,只好背上劳动工具,走街串巷找活作。</h3> <h3> 她们为了省下几个脚步钱,只好搭雇主的工程车去工地。</h3> <h3> 她们起的早忙不了做早餐,只能在工地上买馒头边吃边干活。</h3> <h3> 她们等不着活计做的空闲时间,几个人一起坐下来打扑克,赌点小钱打发时光。</h3> <h3> 这位妇女收到好友的做客请帖非常高兴。</h3> <h3> 她们虽说在城住,乡下有活计也去做。</h3> <h3> 她们在背建筑垃圾上车。</h3> <h3> 张华英63岁,儿子与儿媳在浙江打工,两个孙子由她照管,儿子寄来的钱不够家用,所以也出来卖工。</h3> <h3> 在高的楼,他们都要身负六七十斤重的沙子爬上去。</h3> <h3> 刘美丽五十五岁,有一个儿子在外当搬运工,自己在家带孙子上幼儿园,为补足家用出来卖工。</h3> <h3> 张付粉今年61岁,只有一女在外打工,她为了照顾多病丈夫,起早贪黑,再苦再累再脏的活都干。</h3> <h3> 她们只要有活计做,基本上是随叫随到,风雨无阻。</h3> <h3> 干完活后,小包工头给她们发工钱,感到无比高兴。</h3> <h3> 当人们吃过晚饭出来逛街休闲时,她们才带着满身的泥土和疲惫回家。</h3> <h3> 华灯初照,人们过起了夜生活,她们才怏怏回家,不过还有意外收获,拾得二张"豪华"椅子扛回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