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往事(六)让荒原不平静的生灵们

水昜861727

<h3><font color="#010101">  北大荒人烟稀少但动物们家丁兴旺,在人类大部队进军、驻扎那里之前, 北大荒是野生动物们的天然乐园。虽在兵团组建之后,连队周围动物们大都已退避三舍,但有些不请自来的“原著民们”还是不时来串门,让知青们颇开眼界大长见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它们或是我们以前只曾有耳闻而未见过真身的动物,或是原本只能在动物园里隔着笼子才能见到的活物,天上飞的、地里跑的、水中游的“海、陆、空”三军俱全。有些是成群结伙从天而降,有些是散兵游勇零星来访,有些已被驯化成为了人类的朋友。</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当年与它们的近距离接触、特别是一些不期而遇的经历不仅给我们平淡单调的兵团生活增添了些许热闹,同时也不禁由衷感叹大自然生灵们生命力的顽强。</font><br></h3> <h3><font color="#b04fbb"><b>  目 录</b></font></h3><h3><font color="#b04fbb">令人生畏的“空中部队”&nbsp; </font></h3><h3><font color="#b04fbb">“骚扰部队”革命虫<br>难得又难忘的骑马经历</font></h3><h3><font color="#b04fbb">憨厚的小骡子“28” <br>不像传说中那么漂亮的羊<br>“仁义”狼“君” 花奶牛</font></h3><h3><font color="#b04fbb">鸡舍--解馋之地<br>放臭气的黄鼠狼<br>猫捉老鼠&nbsp;&nbsp; 可爱的小刺猬 <br>气性好大的小猫头鹰&nbsp; <br>傻狍子真不是一般的傻&nbsp; </font><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010101"><b>令人生畏的“空军部队”</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北大荒动物虽多,但真正最可怕的是蚊虫小咬大瞎虻。我们北京知青到达连队的时间是8月31日,正是这些飞行物猖狂之时,第一天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活生生把一个大男生给咬哭了。北大荒的蚊子好生厉害! 我们真是领教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夏天去草甸子割草,蚊子成群结伙漫天铺地,不夸张地说:能活活把人咬死。尽管我们</font>蚊帽、纱巾、套袖捂得严严实实,也挡不住蚊虫隔衣扎针。如不慎被小咬们钻进了头发,那痒起来的滋味能把人逼疯。如穿深色衣服,更无异于成为蚊子的靶标,层层叠叠立体画一般灰蒙蒙落一片。</h3><h3> 夜晚宿舍灯泡周围蚊子成团飞舞,犹如一团黑球飘来荡去,嗡嗡声堪比飞机轰鸣。睡觉时,必须把蚊帐的边边角角都封闭严密,否则无孔不入的蚊子只要钻进一只,便能搅得你一夜难寝。如若为去厕所必需钻出蚊帐,即便速去速回,裸露之处也不免带回诸多红疙瘩。</h3><h3> 有的知青曾把北大荒的大蚊子标本夹在家书里,让家人们长长见识开开眼。当时真是年轻不懂事,其实此举只能让父母亲人更加担心心疼孩子。</h3><h3><font color="#010101"> 蚊帐是我们当年最必不可少的家当。我和邻铺而睡的好友把两顶蚊帐中间部分卷起,将两个“单间”扩展为“大开间”,自成双人“蚊帐闺房”小天地,既可躲蚊虫又方便说悄悄话,颇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意味。那是当年“广阔天地”中难得的一小块“自留地”,至今仍很怀念。</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010101"><b>“骚扰部队”革命虫</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在上山下乡的年代里,虱子又名革命虫。记得那时干活休息时总看到有的老职工聚精会神地捉虱子,只要是闲了,就开始在衣服的边边角角开始抓捕工作,很认真。</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不幸的是,慢慢地知青们也被惹虱上身。当时看到本地青年用敌敌畏撒到毛巾上捂在头上杀虱子,知青们便也学着弄。没想到,人家没事,知青晕过去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团部招待所还曾有过差点儿“与虱共枕”的一夜。连里有人在团部医院动手术需要输血,知青就是天然血库,</font>我们几个O型血都去了,晚上就住在招待所。说实话,对那里的被褥真是不放心,生怕招惹些什么带回去就麻烦了。睡觉之前心里嘀咕,便仔细检查了一下床铺,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真在枕巾上发现了一个不明物体。几个人研究了半天,判断为虱子。于是没敢再碰床铺,生生坐了一夜。那真是半夜三更盼天明啊。</h3><h3><font color="#010101"> 当年如果能万幸没有惹虱上身,但臭虫、跳蚤是绝对躲不掉的。它们生命力极强,斩不尽杀不绝。藏在蚊帐角落里的臭虫一个个吃得圆滚滚的,一旦被我们捉到,真是怎么弄死它们都不解恨。</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最烦人的是跳蚤,三蹦两蹦就找不见了。经过多次与跳蚤斗智斗勇后,我们终于有了招数。发现跳蚤后先对着它吹气,趁它没明白过来暂时停顿,赶紧用沾着吐沫的手指死死地按住它,然后一顿碾压。三部曲过后,稍解心头之恨,但此法效率太低,于是我们便经常往床单上撩洒兑水后的敌敌畏。有时把掉在床单上的食品捡起来吃到嘴里才想起刚撒完敌敌畏,但为时已晚东西已下肚,好在我们抗毒能力强,居然没事。</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难得又难忘的骑马经历</b></h3><h3> 我们连是畜牧连,专为军马场养马,而且是白鼻梁的良种骏马。有这得天独厚的好条件,一有骑马的机会知青们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在高头大马上手握缰绳脚踩马镫,瞬时有种高大上的感觉。尤其是放牧员们威风凛凛地驾驭着烈马,马鞭一甩马镫一夹,呼啸着驰骋在荒原上,真带劲!</h3><h3> 但放牧员没有女生的份,清一色男知青。光看不让骑心里痒痒啊,于是女生们便经常偷着去过骑马的瘾。其实这是件很危险的事,马和人一样,有脾气好的有性子烈的,我们不知深浅,逮个机会就不放过。</h3><h3> 一次我和小琴路过马班,正逢放牧员回来拴好缰绳进屋休息。这可是骑马的大好机会,小琴动作快利落地翻身上马,但没想到这是那匹有名的十号烈马,而且是刚刚飞奔回来,正在兴奋之中。我刚把缰绳解开,马就脱缰而去,冲入旁边刚翻好的地里狂奔。</h3><h3> 烈马果然名不虚传脾气大,只见它四蹄如飞,一路刨起的大块黑土四处飞扬,而且前俯后仰的大动作竭力要甩掉背上人,显然在“欺生”。小琴倒也不含糊,手握缰绳紧抱马脖子不放坚持着,但终究不是对手,没多一会儿便被掀翻在地。我在旁边看的是胆战心惊,第一反应是:完了!这一摔骨折都是轻的。不过老天保佑,幸好是新翻地土质松软,小琴居然晃晃悠悠地站起来了,又一瘸一拐地走过来了,看来无大碍。</h3><h3> 当时马班班长张大爷从窗口见到这一情景,立刻出来站在门口板着脸“迎接”我们,身后还跟了一群看热闹的放牧员。张大爷是知青们敬重的老革命,为人耿直,平时我们就有些怕他,这次看老头儿阴沉着脸便知大事不好。我俩乖乖地挨了一顿训后灰溜溜地逃了,回去又挨了班长程显双一顿批。</h3><h3> 从此以后,连里明确规定,知青不许随便骑马,更不许女生骑马。但我们不甘心,一有机会还是照骑不误。幸运的是,当年我们几乎每人都留下了骑马的照片,个个飒爽英姿。</h3> <p style="text-align: right;"><i>我们曾是那样年轻</i></h3> <h3>  人有畸形连体,动物也不例外。一次马班传出新闻,出生了一匹双头小马驹。于是人们成群结队去看新鲜,甚至家属区的人们也扶老携幼地凑热闹。小马驹从脖子根处分叉,长出了两个完整的脑袋,生下不久就死了,躺在马班的院子里,好可怜。</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憨厚的小骡子“28”</b></h3> <p style="text-align: left;">  我们连有一头“独苗”骡子,我们到兵团那年它已“芳龄”28,因此得一官称“28”。不知是残疾还是先天不足,“28” 长相颇丑陋,龅牙突出、四肢短小、个子像侏儒。和马班那一群高大威猛的骏马相比,它显得那样不起眼,个头矮小得仿佛谁都能一步跨上骑在它身上。但如果你真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小骡子个小脾气大,曾经有大个儿男生强行骑了上去,三下两下就被甩了下来。当年我们拍下了许多骑马时的飒爽英姿,但没有一个人留有一张成功骑骡子的照片。<br></h3><h3> 别看“28”貌不惊人,但经历蛮丰富。据说抗日时期拉过炮,按年龄推算还真有可能。“28”虽已到迟暮之年,但劳动干劲不减当年,每天勤勤恳恳地在磨坊戴着眼罩拉磨转圈。食堂要做豆腐它就磨豆子、我们想吃粉条了它就磨土豆……,任劳任怨地为我们改善伙食做贡献。有时需要到团部拉点零星物件,不好烦劳高头大马亲自出动,“28”就被套上小车,来回三十多里地半天打个来回。有时我们外出远处干活,中午就眼巴巴地盼着送饭送水的小骡车快点在地头出现。“28”干活卖力但要求很低,喂些豆腐渣就知足,吃完满地打滚挺高兴。 慢慢地,随时间流逝,“28”干不动了,牙都掉了。退休养老的小骡子已不用再转圈拉磨,但每天仍守着磨坊,在磨坊前晒太阳消磨时光。后来虽然它已30多了,但我们仍一直亲切地叫它“28”,而且直到现在。<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不像传说中那么漂亮的羊</b></h3> <h3>  我们连猪马牛羊鸡俱全,而且都是品种上乘,尤其是绵羊,毛质优良纤细,每根只有头发的十几分之一,在那个年代是专门用来做高级毛料的。</h3><h3> 以前看文学作品里对羊群的描写好优美:草原青青,羊群雪白,好似蓝蓝的天空飘白云。到兵团以后才知道,千万别信那套鬼话。其实整日在野外摸爬滚打的羊们,只只都像披了一件泥外衣,又脏又臭。每当剪羊毛季节,大家便欢聚一堂,人手一把羊毛剪,直接给绵羊旧貌换新颜,使它们得以露出雪白真身。</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 "><i>2002年摄于二十九连</i></h3> <h3>  第一次参加剪羊毛的知青们,虽初次操刀但个个干劲十足,每当按倒一只羊就直接上剪子,全然不顾和羊“亲密接触”后蹭得满身油污。但剪羊毛是个技术活,知青们虽热情有余却技术不佳,不一会儿,随着羊毛外套的剥落,剪子把羊身上也捅得千疮百孔。为了防止感染,必须马上给伤口涂碘酒,于是一只只“梅花鹿”相继出炉。刀剪之痛碘酒之疼,使羊们不堪忍受,往往奋力挣扎,有时一番角斗之后,真有冲出牢笼的。</h3><h3> 一次,有只羊突破重围,向栅栏门狂奔而去。恰巧这天团长到我连视察,正走到栅栏门。于是大家齐呼:“快拦住羊!”谁知团长好似西班牙斗牛士一般,一个漂亮的侧转身,给了羊一条逃生之路。众人无语,眼睁睁地看着“半羊半鹿”者逃之夭夭。</h3><h3> 再定睛细看,团长身着高级毛料军装,如若拦羊,肯定有污洁净,看来不愿拦阻,也是情有可原。但不知团长可晓得,羊毛出自羊身上,他身上的高级毛料就来自这又脏又臭的羊毛。</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 "><i>网络照片</i></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仁义”狼“君”</b></h3><h3> 说羊就不得不说说狼。齐秦《北方的狼》听来是那样苍凉,随着歌声每每总想起一条真正的北方孤狼。那是一条有些奇特的狼,属东北狼中的一支特殊物种,灰色毛皮如缎子般漂亮,一条下垂的大尾巴毛茸茸,尤其那双绿荧荧的眼睛,若与它对视后真让人过目难忘。</h3><h3> 我曾在一次不期然的近距离相遇中,和它有过短暂的对峙, 那是我第一次在动物园以外见到的、能对人构成生命危险的野兽,至今仍有些后怕。</h3> <p style="text-align: right; "><i>网络照片</i></h3> <p style="text-align: left;"><b>与狼为“邻” </b></h3><h3> 当年我们连以畜牧为主,所养之物都颇招狼惦记,尤其羊圈里那几百只绵羊的嫩肉,更是对它胃口,因此这条狼便经常在我们驻地四周徘徊出没,最后索性在附近安营扎寨,随时准备偷袭打牙祭。</h3><h3> 鉴于这位每日垂涎三尺的“邻居”对羊群的窥视,为安全起见,每当夜幕降临,在羊圈打更的“老乡长”便舞动长鞭以声驱狼。呼啸的鞭声尖锐清脆,穿透黑暗惊天动地,极具威慑力,别说狼,就是我们听着也有些胆战心惊。 实践证明此招颇有效,因此狼吃羊的悲剧很少上演。</h3><h3><b style="text-align: center;"><br></b></h3><h3><b style="text-align: center;">夜遇“仁义”狼“君”</b></h3><h3> 要说这条狼还真挺“仁义”,从不主动伤人。作为“邻居”,它经常大白天就到连里各处溜溜达达。有时不期然和人打个照面,只要人不主动出击,它也就低眉顺眼地作“友好”状改道而行,两不相扰。</h3><h3> 有一次狼路过井台,和挑水的女知青碰上了。女知青开始以为是狗,但看到那低垂的大尾巴,估计是狼,便不敢动了。虽是人兽狭路相逢,但狼看对方无害己之意,便也收起了伤人之心,双方对视片刻后,又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地各忙各的去了。</h3><h3> 初到连队时,我们并不太清楚有狼在周围,毫无戒备之心。一天夜里我和沈桂芳值班巡逻,为了抄近路,从羊舍、马班回来后我们走小路翻山坡去家属区。走到小坡上时,发现几米开外一条狗在前面挡住了去路。</h3><h3> 当时也没多想,以为是老职工的家犬,等一下它会走的。但等了一会儿,它却只是瞪着我们,丝毫没有走的意思。我们想起老职工教的办法,假装弯腰蹲下捡石头。狗一般见到这个动作马上就会逃。但这回这招不灵了,我们弯了几次腰蹲了好几下,它都没反应,仍是一动不动地直瞪着我们。我们也不敢动,因为据说如果人一跑,狗就会死命地追着咬。于是就这样我们和狗大眼瞪小眼地僵持着,谁都不前进一步,也不后退半步。</h3><h3> 当时我们手里有一根操练用的木枪,但也没敢轻举妄动。无奈之中,我打开了手电筒,对着它划着圆圈晃。没想到,这家伙楞了一下,转身就跑。我俩当时也楞住了,不知为何它会自己撤了。</h3><h3> 第二天将夜遇“怪狗”的事讲给老职工听,他们说,你俩命真大,那是狼!狼最怕圆圈,是我无意中用手电光划圈吓跑了它。这时才回想起那“狗”的眼睛是绿荧荧的,如若当时我俩做出些许敌对动作将其激怒,两名弱女子肯定不是它的对手。</h3><h3> 事后想想真有些后怕,不过有个问题一直没想明白,狼当时为什么只瞪着我们看,既不呲牙咧嘴也不叫,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态,仿佛在寻思什么,是不是因为以前没见过知青,有些眼生?还是琢磨着先对哪一个下嘴比较合适?估计最后还是由于我们没有伤害它,它也就出于“仗义”放了我们一马。</h3><p style="text-align: left;"><b><br></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与狼共“餐” </b></h3><h3> 狼吃不到羊,又出于“仗义”不和人计较,为了生存就将猎获目标转向,于是猪们就不那么幸运了。尽管猪圈门上也挂了吓唬狼的绳圈,不过仍挡不住饥饿的狼。一次狼避开绳圈跳进栅栏后袭击成功,愣是把一口肥猪弄到了它“家”附近。</h3><h3> 这条狼不仅漂亮,智商也不低,据说它是咬着猪耳朵,用尾巴抽打着猪屁股,把猪赶到半山坡上的。狼先生口味蛮高,咬开猪肚子把内脏挑三拣四地吃完,剩下看不上眼的就大方地舍弃了。</h3><h3> 它不要的,我们知青可舍不得,划拉划拉狼先生的残羹剩饭,一年见不到几次荤腥的知青们“借光”改善了伙食。</h3><p style="text-align: left;"><b><br></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悲惨下场</b></h3><h3> 后来那条狼经常在坡道上出没,估计窝在附近,是它的地盘。虽说此君还算“仁义”,一直没伤害人,但人往往容不下它。</h3><h3> 一次到我们连买鸡蛋的军人和正在休闲溜达的狼意外相逢,当即掏枪要为民除害。但不知何故,枪一再卡壳,待第三发子弹终于正常,“靶标”早没了踪影。狼高高兴兴地逃过一劫,军人好丢脸,此事一时被传为笑谈。</h3><h3> 但狼毕竟是兽类,此“君”的“仁义”也是有底线的,最后终于在被一个当地青年错当做狗而反复逗弄激怒之后,露出了野兽本性,猛地扑将过去,自然人兽之间有一番你死我活的激烈搏斗。幸好年轻人手中持有一把歪把锯可权当武器,最终狼悲惨地在自己的地盘上寿终正寝。</h3><h3> 事后,猎狼者将狼皮交给有关部门验明正身后,获得了政府发放的20.70元奖金。“仁义”狼“君”临终还“以身相许”为对手挣了一笔外快,只是不知为何是这么个有零有整的数目。</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花 奶 牛</b></h3><h3> 我们连养的牛不多,都是黑白花的大奶牛,大概也就两、三头,但它们功劳不小,每天饲养员总能拎几桶鲜奶出来。我爱喝奶,便经常去买。奶的价格太地道了,无论是碗、是杯子还是大饭盆,一律五分钱,打满为止,且负责煮熟。有一阵食堂吃饭是以大圆桌为单位,当中一盘菜,不管多少人吃就是它了。我吃饭慢,没几口那边已菜盘见底,只好白嘴啃干粮。于是我就用牛奶泡馒头,居然馒头变得甜滋滋,另有一番滋味在口中。</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 "><i>2002年摄于二十九连</i></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鸡舍--解馋之地</b></h3><h3> 我们连有养鸡班,使我们沾光不少。“洋”种白鸡吃的好产蛋量高,还时不常的下些双黄蛋。蛋多难免有破蛋,于是我们经常买这些“坏蛋”解馋。</h3><h3> 鸡们时常闹内讧,相互啄来叨去的,下嘴狠的楞是能把对方致以死地,“叨肛鸡”就是争斗的牺牲品,于是知青们接长不短的就有了解馋之物。</h3><h3> 小鸡雏们胆子小,遇有风吹草动便扎堆躲避。一次指导员刚进鸡舍,一身黑袄裤把小鸡们吓得拼命往墙角钻,层层叠叠,不一会儿下面的小鸡们不堪重负死了一片。不过我们倒是挺感激指导员,他的鸡舍之行又让我们有了口福。</h3><h3> 鸡的天敌是黄鼠狼,因此鸡舍经常招黄鼠狼在附近徘徊,有时不慎被它钻了空子,那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鸡们又是要牺牲一片。</h3><h3> 上海女生会生活,平时买几只鸡收拾干净风干好,可在探家时带回。但稍不留神,挂在窗口的风干鸡就有可能被动物们叼走打牙祭了,估计最大的嫌疑犯应该是黄鼠狼。</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放臭气的黄鼠狼</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以前只听说黄鼠狼能以施放臭气而争取逃跑机会,到底有多臭,还真见识过。</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一次基建排盖房子,正在鸡舍附近,是黄鼠狼经常出没的地方。四边的墙都起来了,忽然一只黄鼠狼误入工地。于是上下齐动员,站在跳板上干活的,因为站的高视野好,大声指挥着。地面上的人则围追堵截那东逃西蹿的外来客。</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身形苗条的黄鼠狼慌不择路见缝就钻,手持板锹的人们紧追不舍,眼见快大功告成正热闹时,忽闻一股奇臭无比的味道四散弥漫, 黄鼠狼使出了杀手锏。</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当时我正站在跳板上,虽高高在上也被熏得恶心反胃。但地面的人们不畏臭气坚持奋战,一路追杀,黄鼠狼最终一命呜呼。</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于是大家开始安排它的后事,委托两名男生将黄鼠狼拿到宝泉岭卖掉,换钱后众人共享。但两位仁兄实在是有负众望,据说还没出宝泉岭,钱就被二位挥霍一空打了牙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猫捉老鼠</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有一次宿舍闹鼠灾,万般无奈下我们“请”来一只猫先生。开始工作时猫先生很勤奋,连抓带吃挺忙乎。但好景不长,酒足饭饱之后,猫先生便玩性大起,拿逮住的耗子在地上逗着玩。</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开始我们还挺高兴地趴在炕沿上看热闹,后来发现不对了。后半夜它在我们炕上乱窜,毛茸茸的尾巴在每个人的脸上扫来扫去,搅得谁也没法睡得安稳。</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无奈,后半夜我们只好把它“请”出去,扣在走廊的筐里。猫先生很不高兴,喵喵地叫了半夜,搞得其他房间的人都直提抗议。清晨更糟了,有人一穿鞋,鞋里一只死耗子;一掀枕头,下面又是一只死耗子……。</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不过虽说猫先生这一夜把我们折腾得够呛,但宿舍从此不再闹耗子。<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可爱的小刺猬</b></h3><h3> 我们当年都是十几岁的年轻人,精力充沛,于是就经常自造快乐,给枯燥生活找点儿乐子。</h3><h3> 一次男生宿舍抓到了一只小刺猬,也不知谁出的馊主意,给刺猬喝了点儿盐水,刺猬齁的直咳嗽。又有人给刺猬身后拖了一只鞋。于是,小刺猬一路走一路咳,后面的鞋子也一路踢踢踏踏,听起来活像一个腿脚不利落的老头边走路边咳嗽。</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气性好大的小猫头鹰</b></h3><h3> 一天,听说住在连部的号兵捉到了一只小猫头鹰,于是我们都跑去隔窗看热闹。涉世不深的小猫头鹰大概没见过这阵势,又因为白天视觉不行听觉却异常灵敏,因此可怜巴巴地躲在角落里,瞪着两只眼神空洞洞的大圆眼睛,警惕地向人声嘈杂的窗外张望。</h3><h3> 小号兵为它准备了食物,甚至不知从哪儿还淘换了当时罕见的肉块。但小猫头鹰“气性”好大,绝食到底,宁死不屈,几天后“光荣牺牲”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傻狍子真不是一般的傻</b></h3><h3><h3> 第一次知道狍子是在小学课文里,那首描写北大荒富饶的顺口溜至今还能顺口溜出来:“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到北大荒后,虽未能见到棒打狍子,但枪打狍子倒是有耳闻,而且听到对狍子更多的描述,尤其是狍子的“傻”,真是傻得可爱。</h3></h3><h3> 在北大荒有一句形容人傻的专用名词:傻狍子。开始我们不解其意,更不知狍子傻到啥程度,经老职工讲解才知原委。原来狍子虽个头不小,奔跑速度也不慢,但它有一个致命的习性,好奇心太重。</h3><h3> 有句俗话“好奇害死猫”,用在狍子身上也一点不为过。猎人一旦发现了狍子,只需开枪吓唬吓唬它,不论是否命中,在原地稳坐钓鱼台即可。逃命的狍子跑不了多远,必定停下琢磨到底是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然后必定返回头来寻找开枪之人。这时守株待兔的猎人即可从从容容地开枪射击把傻狍子猎获。</h3> <p class="ql-block"><b><i>《兵团往事》已编辑完成十集,通过100个小故事回忆叙述了五十年前知青生涯的零星片段。</i></b></p>

我们

知青

狍子

黄鼠狼

鸡舍

北大荒

于是

马班

刺猬

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