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宝钗的世故

水云间

<h3>宝钗和黛玉在《红楼梦》中是同等重要的两位女主角,两人的判词都是同一首,她们一个是宝玉的姑表妹,另一个是宝玉的姨表姐,连亲戚关系都差不多,似乎作者认定"瑜亮"共存才更富有戏剧效果。宝钗进贾府的时间比黛玉略晚,她一来,黛玉便感到了严重威胁,为什么一向孤傲、目下无尘的黛玉会如此介意宝钗的出现?无他,自是因为宝钗和黛玉一样,长得非常漂亮,聪明能干,也才华出众,学问和诗词都不输黛玉,更要命的是"金玉良缘"的说法一直在贾府流传,宝玉有"玉",玉上刻有"莫失莫忘 仙寿永昌",恰好宝钗有"金项圈",上刻着"不离不弃 芳龄永继",正好"金玉"匹配,连上面的字都是一对,这让深爱着宝玉的黛玉如何能不在意?宝钗还比黛玉人缘更好,不似黛玉喜欢拈酸吃醋使小性,上至元妃、贾母(有点存疑,许是表面文章?)、王夫人,下至小丫头们,都喜欢宝钗多过黛玉,因为宝钗成熟稳重,随和大方,还尤其擅长施小惠笼络人心,譬如在探春提出大观园除弊兴利的改革方案之时,是思虑周全的宝钗适时补充了利益均分的建议,施小惠及大家,着实收拢了不少人心。但和黛玉相比,她却少了许多直爽率真的真性情,多了几分心机和城府,并且冷情冷性,似乎有一种看穿世事后的冷漠和无情。她吃的"冷香丸",她住的房间如雪洞一般,无任何装饰,她本人也不喜戴首饰等妆饰品,这一切都是象征她的冷情,但同时她也是美丽动人的,"任是无情也动人",便是她的最好写照。</h3> <h3>我一直很好奇,为何宝钗会有如此深的城府世故和心机?是天性还是后天教养形成的?大观园的几个和宝钗差不多的女孩子,如黛玉、湘芸、甚至探春,都不似宝钗,她们身上都或多或少的保留了自己的真性情,为何宝钗是个例外呢?从书中有一次贾母带大家玩"行酒令"的游戏可看出,宝钗小时候也读过《西厢记》和《牡丹亭》之类的不为当时正统所接受的杂书的,因为当黛玉脱口说出"良辰美景奈何天"(语出《牡丹亭》),还有"纱窗也没有红娘报"(出自《西厢记》)这两句戏词的时候,宝钗顿时看了一眼黛玉,说明她一下就明白这两句话出自何处,据宝钗自己的叙述,她小时候也是个淘气异常的孩子,聪明伶俐,杂学旁收的,这些禁书她也是瞒着家人读过的,后来被家人发现打的打、烧的烧,才丢开了,其实恰恰说明宝钗曾经的天性和黛玉是一样的,只是被家人后天强制教育成一个一举一动均符合社会要求和规范的大家闺秀,从而淹没了自己的真性情,当然宝钗自己的个性也从来都不是那种有叛逆性的,没有自己的坚持,随分守时,所以很容易为现实妥协,这也是她和黛玉之间最大的不同。再加之宝钗的父亲去世较早,哥哥薛蟠又不成器,母亲也是属于那种较为懦弱无主见的人,小小年纪便开始为母分忧,承担家庭责任,所以宝钗才早早就通晓人情世故,于世事俗物比黛玉懂得更多。说到底宝钗也有她的烦难和不易,毕竟她也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也正是借着"行酒令"这件事宝钗最终收服了黛玉,她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从真心关怀黛玉出发,对黛玉晓之以情、动之以礼,让黛玉感动莫名,从此和宝钗尽释前嫌,还认了宝钗的母亲薛姨妈为干妈,直呼宝钗为姐姐,彻底结束了宝黛之间一直争风吃醋的局面,并使宝玉非常诧异"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的案"?有人拿这件事为例,来说明宝钗心机太深,趁机抓黛玉小辫子,驯服黛玉,但我却不以为然。宝钗告诉黛玉的那些道理…不要读歪书,移了性情,女孩子当以女红针线为主,这些都应该是宝钗自己接受并认为是正确的观点,在这件事情上她并未存害黛玉之心,还是从真正关心黛玉出发的。后来又每日派人给黛玉送燕窝粥,她对黛玉应该是有惺惺相惜之意的。两个同样优秀的女孩子,彼此有暗中较劲,但同时又互相存了欣赏之意,也应该是合情合理的。</h3> <h3>宝钗的心机表现在几件事情上。一是有一回当她不巧听到丫鬟小红正在跟人聊她的心思,被发现时灵机一动说自己在和颦儿(黛玉)捉迷藏,结果被小红误以为黛玉把自己的隐秘心事都听去了,看似无意,但深究起来,宝钗的深层动机却有些可怕,为摘清自己,有故意陷害之嫌,而且不是别人,正是一直视她为竞争对手的黛玉。其二就是这一年元妃端午节的节礼赏赐,只有宝钗的和宝玉一样,让宝玉很诧异,说明以往黛玉总是和宝玉的一样,但宝钗来了,情况发生了变化,元妃的赏赐都是有深层含义的,本来从不喜欢戴首饰装饰品的宝钗郑重的戴上了那条"红麝串"的手链,还有意无意引起了宝玉的注意。宝钗心里很清楚宝玉喜欢的是黛玉,但她自己却也动了"金玉良缘"的心思。很多红学家们都认为这表明元妃属意于宝钗嫁给宝玉,我也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也许是王夫人居中起了作用,书中没有明写,但宝钗无论处事为人还是行为方式均比黛玉更符合当时家族和社会的规范,她又是王夫人外甥女,关系上感情上自然更深一些,王夫人倾向她一点也不奇怪。再有一件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就是王夫人的丫鬟金釧因和宝玉调笑,被王夫人逐出大观园后愤而自杀,宝钗得知后赶去安慰王夫人,她说,"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主仆之情了",这话让人听了不由得无比寒心,毕竟是一个活生生的年轻美好的生命啊,怎能如此无情?多希望这么冷漠无情的话不是从美丽的宝钗嘴里说出的!</h3> <h3>宝钗有心机有城府不假,但宝钗自有她让人敬重和喜欢的地方。她才华过人,诗词功夫与黛玉比肩,她的绘画知识也是令人惊叹,譬如惜春画大观园时,由宝钗开出的那张购物单真真让人为她的博学多识而叹为观止!她的管家才能亦不输探春,且比探春更更识人心,更懂得施小惠。她聪慧过人,有一颗玲珑剔透之心,能敏感的体会到别人的烦难之处,对黛玉、湘芸及邢蚰烟都伸出过援手。她稳重贤惠识大体,有胸襟有才干,能担当家族重任,因此种种,很多人认为宝钗就应该是宝玉妻子的理想人选,即使到今天还有很多人仍然认为娶妻当娶宝钗这样的,但其实我想说这得看你心中追求的是什么,宝玉若只想要一个能持家有方的好妻子,那宝钗更合适,但宝玉想要的是一位琴瑟和鸣的知心伴侣,所以他只会爱上黛玉这样至情至性之人。宝钗最后嫁给宝玉,据我推测,也应是在黛玉泪尽而逝之后的事,是家族的安排,她是喜欢宝玉,但绝不会如黛玉那般一往情深,最后宝玉出家,她也是孤独终老,一生寂寞,依然是悲剧结局。人物性格自然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风俗习惯,我们当然也无法假设宝钗如果在今天这个社会又当如何如何。人性本就是复杂多层次的,宝钗有她的可爱之处,也有她的心机城府及不可爱之处,我们不应太过苛求,还是多一份包容和理解吧,人不是神,又何尝完美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