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成立73周年联欢会。2018.1.15

小小

<h3>  这些在庆祝珠江纵队成立73周年联欢活动中亮相的部分老“珠纵”战士们,是这支革命武装部队现存的“珍宝”,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存在更显得“尔足珍贵”。</h3> <h3>  2018年1月15日,珠纵老前辈们与二代、三代的代表们欢聚在广东省老干部活动中心,庆祝珠江纵队成立七十三周年。</h3><div><br></div><h3> 珠江纵队相关历史链接</h3><h3><br></h3><h3> 珠江纵队,是一支活跃在华南地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部队之一。自日本侵略军(1938年)铁蹄踏入广东后,数支由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部队(东江、琼崖、珠江、韩江纵队等)利用有利地形和当地人民群众的掩护下,与侵略者及其汉奸和投降派在辽阔的华南地区展开了丛林山地和水网地带的游击战,使侵略者如同踏入了火海中的野牛,有蛮劲使不开却又无奈。有为地增援了全国抗战正面战场的部队以及八路军、新四军,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企图灭亡中国的气焰,为中国人民取得打击日本侵略者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给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增加了胜利的筹码。</h3><h3>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领导创建的一支抗日游击队,主要活动地区包括现在广东的南海、番禺、中山、顺德、三水、珠海、四会、广宁等地。1938年10月,广州及南海、番禺、顺德等县相继被日军侵占。各县中共组织根据中共广东省委指示,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1939年2月~1940年6月,先后成立顺德抗日游击队和中山抗日游击中队(后扩编为大队)。其间,中共广东省委派共产党员到民众抗日武装广州市郊区游击第2支队工作,于1941年7月,将其改造成一支中共领导下的人民武装部队</h3><div>前身包括:</div><div> 广州市郊区游击第二支队1938年10月成立 领导人 吴勤(南海县共产党员)</div><div> 顺德抗日游击队 1939年2月成立</div><div> 领导人 林锵云(中共南顺工委委员)</div><div> 中山抗日游击队 1940年5月成立</div><div> 领导 中共中山县委</div><div>历史</div><div> 1938年10月,广州及南海、番禺、顺德等县相继被日军侵占。各县中共组织根据中共广东省委指示,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1939年2月~1940年6月,先后成立顺德抗日游击队和中山抗日游击中队(后扩编为大队)。其间,中共广东省委派共产党员到民众抗日武装广州市郊区游击第2支队工作,于1941年7月,将其改造成一支中共领导下的人民武装。10月中旬,广州市区游击第2支队在顺德县取得西海战斗的胜利。1943年2月,成立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统一领导该地区的抗日武装,并以中山县五桂山为根据地向平原发展。1943年3月~1944年7月,成立逸仙大队和南三(水)大队;中山抗日游击大队和广州市郊区游击第2支队所属中队分别扩编为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番禺大队和顺德大队。1944年10月上旬,撤销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成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中区纵队,林锵云任司令员,罗范群任政治委员。辖第1、第2支队及南三、挺进等4个大队,共2700余人。10月下旬,中区纵队机关大部和挺进大队共500余人挺进粤中。11月,撤销中区纵队番号,将挺进粤中的中区纵队一部与当地游击队编为粤中人民抗日解放军,中区纵队大部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1945年1月15日,在五桂山宣布成立珠江纵队,林锵云任司令员,梁嘉任政治委员,谢斌任副司令员,周伯明任参谋长,刘向东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1、第2支队和独立第3大队,共1700余人。5月,珠江纵队机关和第2支队大部共400余人挺进西江地区,开辟西江北岸抗日游击区。5~10月,第1支队500余人分批转移到东江地区,编入东江纵队。8月;林锵云兼东江纵队粤北指挥部负责人;独立第3大队和第2支队一部共500余人挺进粤北,归粤北指挥部领导。1946年6月,珠江纵队部分人员随东江纵队北撤山东省烟台解放区,珠江纵队番号撤销。</div><div><br></div><div> 回望1945年1月15日,珠江纵队在五桂山区成立,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拥有3000多人的队伍,成为南粤敌后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珠江纵队在远离党中央、孤悬敌后的情况下,坚决执行党的指示,依靠人民群众,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灵活运用人民军队的游击战略战术,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和特点,独立自主开展敌后游击战,与东江纵队、琼崖纵队等兄弟部队并肩战斗,消灭了大量日伪军,先后在中山、顺德、番禺、南海、三水等8个县的部分地区,建立了拥有40万人、近1000平方公里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抗日基地及近100万人、3000平方公里的抗日游击区,有力地牵制了日伪军数以万计的兵力,成为珠江三角洲敌后战场的一面旗帜,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div><div><br></div><div> 对澳门统一战线</div><div>(说明:抗战时并不存在珠海市,现在与澳门接壤的珠海市香洲区当时大部归属中山县管辖)</div><div>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葡萄牙是中立国,澳门也因此算是中立地区,有着特殊的环境和地位。广州、香港相继沦陷后,由于日本没有派兵占领澳门,澳门成为战火中的孤岛。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澳门特殊的历史地位,澳门同胞的抗战活动十分活跃,广大澳门爱国人士开展新闻、文学、戏剧、歌咏、美术等活动,宣传抗日救亡,有力地揭露了日军的侵华暴行,传播全民族团结一致抵御外侮的主张,唤起澳门同胞的爱国热情和觉悟,积极支援内地抗战,在国内、国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中国抗战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div><div> 1945年1月成立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及其前身部队之一的中山人民义勇大队与澳门关系密切,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珠江纵队在敌后战场取得的胜利,与澳门同胞的支持和声援作为有力的后盾分不开。澳门大批爱国青年奔赴珠江三角洲和东江等地区的抗日前线,为抗战事业献出了宝贵的青春乃至生命。</div><div>广州、香港相继沦陷后,由于日本没有派兵占领澳门,澳门成为战火中的孤岛。随着日伪特务、海盗土匪、黑恶势力的涌入,澳门社会治安十分混乱、处境困难。中山五桂山区根据地日益巩固,军事力量不断壮大。与中山相邻的澳门当局,出于遏制土匪和日伪势力的需要,希望与中山抗日义勇大队建立合作关系。中山抗日义勇大队经向上级请示后,决定利用澳门的特殊地位,拓展珠江三角洲敌后游击区的空间。1944年初,澳门天主教堂的安神父到五桂山区内的贝头里石门路教堂传教,大队长欧初与他多次见面。安神父返回澳门时,欧初派员护送,并修书托安神父转交给葡澳当局。葡澳当局也通过在澳门居住的中山籍人士黄槐与欧初联系,要求派人面谈合作事宜。</div><div> 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批准中山抗日义勇大队先后派出梅重清、郭宁、黄乐天等人赴澳,与澳葡当局警察厅的代表、政治部秘书慕拉士达成四项协议:</div><div> 一、双方互相协作,打击骚扰澳门的敌军、土匪,共同维护澳门治安:</div><div> 二、澳葡当局同意五桂山部队到澳门进行不公开的活动,包括发动爱国人士进行募捐、收税、筹集抗日经费;</div><div> 三、同意五桂山部队在澳门购买部分物质,如弹药、医药及其他设施;</div><div> 四、双方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div><div> 根据协议,五桂山抗日游击队先后捉拿了在澳打单勒索、搜索军事情报的“老鼠精”(化名)、汉奸特务黄公杰,移交澳葡当局,大快人心。</div><div> 根据协议,中山抗日义勇大队在澳建立的秘密办事处,为部队开展募捐筹款,筹集军需给养。义勇大队送小量的伤员到澳门救治,得到镜湖医院柯麟医生等医护人员的悉心医护。爱国人士傅德荫、何贤、严仙洲、吴志强等,积极筹集捐款中储券一百多万元和药品一批,暗中支援五桂山抗日游击队。中山抗日义勇大队开展对澳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派出专人到澳门,动员和组织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参加中山敌后游击队。1944年7月初,李嘉带领刘光普等10多名来自澳门总理故乡纪念中学、培正、濠江、中德、行易、镜湖护士学校的青年学生,徒步到五桂山。抵达部队驻地当天,正好是“七·七”卢沟桥抗战七周年纪念日。他们参加了中山抗日义勇大队举办的首期青年游击训练班,代号为“纽约桥”,取意为训练班起沟通家乡与海外的桥梁作用。中山抗日义勇大队长欧初担任班主任,杨子江、吴子仁、张彬、郑潮秀担任老师。镜湖医院护士李铁、曾还、任艳华等到五桂山参加珠江纵队第一支队医疗队,救护战地伤员。当年李嘉,现名李成俊(前任澳门日报董事长)曾深情地表示:“我忘不了在珠江纵队那段烽火岁月。我毕生以曾经是一名抗日游击战士而自豪。”</div> <h3>  联欢活动中有个特别环节,给与会的每一位老战士们赠送新鲜出炉的、由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广州市关心下代工作委员会新编的《华南抗烽火故事》连环画集。</h3> <h3> 广州地区老战士联谊会曾环副秘书长主持会议。</h3> <h3>  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梅致词: 缅怀革命先烈,不忘初心,继续革命,牢记使命,传承发扬革命精神,将无产阶级革命进行下去。</h3> <h3>  珠纵后代代表李武彪代表后代发言:继承革命传统,紧跟在党中央的周围,将老一辈未完成的革命事业继续和传承下去。</h3> <h3> 黄梅阿姨向珠纵后代各地区代表赠送反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的连环画册。</h3> <h3>黄梅阿姨、谭清阿姨。</h3> <h3>  由广州地区珠纵老战士和后代们组成的合唱团成员们首先登台为大家表演节目。</h3> <h3> 珠纵老战士合唱团分别演唱了《我是一个兵》、《五桂山之歌》、《伟大的国家伟大的党》和《走向复兴》等歌曲</h3> <h3>“宝刀未老”尽声威。</h3> <h3>  珠纵二支队支队郑少康前辈的姑娘郑友坚大姐从舞还是退休之后,但她的独舞《秀色》却练的炉火纯青,舞的恰到好处。</h3> <h3>  中山后代女声合唱《不忘初心》。</h3> <h3> 珠海后代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不能把枪放下》。</h3> <h3><font color="#010101">来自佛山的洁儿姐正在化妆准备上台。</font></h3> <h3>准备造型。</h3> <h3>佛山后代表演舞蹈《再唱山歌给党听》。</h3> <h3>留下美好的景色。</h3> <h3>  佛山后代,谭家老二远津兄在舞台上独唱《一壶老酒》。</h3><h3><br></h3> <h3>观赏我们自己的演出。</h3> <h3>广州后代男声小合唱《珠江怒潮》。</h3> <h3>广州后代男声小合唱《珠江怒潮》。</h3> <h3>他们是广州后代男生小合唱的成员。</h3> <h3>  广州后代女声四重唱(男声伴唱)《五星红旗》。</h3> <h3>叶生;照相、拍视频两不误。</h3> <h3>中山后代表演舞蹈《万泉河水清又清》。</h3> <h3>  珠海后代的压轴舞蹈表演《十送红军》。</h3> <h3>  最后,台上台下群唱《歌唱祖国》,汇报表演结束。</h3> <h3>台上台下大合唱:《歌唱祖国》。</h3> <h3>一展歌喉!</h3> <h3>台上表演不停,台下拍照更勤。</h3> <h3>老游击战士与现能职主管部门的领导合影。</h3> <h3>战友重逢庆部队生日。</h3> <h3>聚!年年这个时候我们还相聚!</h3> <h3>主持和指挥,你们辛苦啦。</h3> <h3>  志翔兄弟在今天的联欢会上是主持人之一,跑上跑下够辛苦啦。</h3> <h3>  与前辈合照,沾点老前辈的光,也是一种喜庆。</h3> <h3>在穗、港部分后代相聚一堂。</h3> <h3>  他们来自珠海。</h3> <h3>她们来自中山。</h3> <h3>你酷?我更酷!!</h3> <h3>表亲;罗小章与吴志翔。</h3> <h3> 甘子源前辈次女建平与父亲的战友们相会在会场。</h3> <h3>  父辈是同浴血抗日,当代是儿女亲家。(左毛华康、右甘权)</h3> <h3>联欢活动后的聚会与合影。</h3> <h3> 珠纵老战士曾环阿姨与自卫还击战的功巨毛华康亲切交谈。</h3> <h3>左起; 张海凡、冯汉辉、罗华生、李武彪。</h3> <h3>  写在珠江纵队成立七十三周年后的几句话</h3><h3><br></h3><h3> 从一九三八年底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上我美丽富饶的华南大地,我广东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拿起武器,组成各类型的抗日武装,与侵略者及其汉奸和顽固派武装展开了殊死的浴血战斗,不觉己经八十年了,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的番号正式公开亮相也足有73周年。珠江纵队前身的历史以及珠江纵队在参与1946年"北撤"被取消番号后(北撤部队与各华南抗日武装部队归建后重组成两广纵队参与了全国解放的战斗),国民党反动派违反"双十协定"对共产党展开内战后,留守在华南地区的共产党武装听从党中央的决定,通过恢复武装斗争夺取全国胜利,重组游击队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粤桂湘边纵队等部队的组建,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解放全中国,这些都是青少年时常听父母等前辈经常在我们这一代中讲的“故事”。而其中也听到和学唱了他们这一辈人常哼在口中的一支曲子《我不能把枪放下》: </h3><h3> 为了国,为了家,</h3><h3> 我拿着枪骑着马。</h3><h3> 生活在战斗的黑夜里,</h3><h3> 也驰骋在火热的阳光下。</h3><h3> 战斗己四年了,</h3><h3> 我没有回过家。</h3><h3> 眼前是黄金一片,</h3><h3> 又是收割的时候啦。</h3><h3> 回去一吧?</h3><h3> 不!</h3><h3> 我不能把枪放下!!!</h3><h3><br></h3><h3> 当时,我们这一代能否领会这支战斗歌曲的含意?随着岁月的流逝,随着父辈大都离我们而去,随着我们都已踏入老年人的序列以及党中央,特别习主席在十九大后首先率中央政治局常委们涉足中共一大地址“红船”进行革命爱国主义教育和明确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口号时,几十年心中的迷茫有了一个明确的导航: 中国能有今天的国际地位,能在国际大舞台上与以美国为首的列强们抗衡,是因为自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毛泽东同志以及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力量,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为基础,以维护中国人民群众的愿望为宗旨,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三座大山的压迫,打败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建立了人民政权。又通过反腐倡廉,强党强军强国等一系列行动,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在国际上有着不可动摇的世界强国。</h3><h3> 是的,回首我们的先辈,虽然他们出生在旧中国的年代,但地域和沿海较早通洋的先决条件使他们并不象内陆的同辈们生活的更苦(相对而言),而且有一定的文化和职业以及谋生手段,是国败、家破人亡促使这些热血青年义无反顾地放下了教杆和劳动工具,拿起了钢枪,加入到抗战救国战斗序列中,与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战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中华民族不愿受欺压的民族精神,是不愿做奴隶的精神!正是这种有国才有家、为国家而舍小家的中华几千年的传承文化促使了他们的义举,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阵线的指导和教育下使他们走上了抗战救国的道路,也促使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了祖国的强大和不愿做奴隶而要成为国家的主人,促成了他们愿意继续革命直至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战斗中奋斗到底的决心。同时也体现在建国后积极参与剿匪以及抗美援朝等保家卫国和建设祖国的行动中。</h3><h3> 大家作为珠江纵队的后代,近年来专们为传承父辈们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作了一些工作,但本人认为还是有些不足:某些活动做的是表面功夫,唱唱跳跳不过是一种娱乐性质的。最本质的是如何做好父辈等革命精神的传承!我们的“珠纵研究会(筹)”应该有一个具体的工作目标:在日常工作中加上重要一个研究内容“什么叫珠纵精神”?(早段时间有人打出了‘’发扬珠纵精神‘’的标语,却解释不来什么是“珠纵精神”的内容。故强烈提议研究会把这项工作题上日程:时不等人,抓紧时问访问在世的前辈以及查阅已故前辈的故事文集,通过前辈们的讲述以及相关资料,通过大家的汇集研究资料和座谈话动,严肃地整理出有理、有据的依据,浓缩汇成一句有力的口号,确认“珠纵精神”从而成为研究会的今后的工作方向以及传承目标,使我们的研究与传承工作做的"华而有实"。</h3><h3> 这些是我个人及部分后代们的不太成熟的建议,感谢研究会的同志们关注。</h3><h3> 谢谢!</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