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各位家长:</h3><h3> 晚上好!欢迎大家!很高兴见到大家!今天我想从“对教育的理解、怎样对待成绩和假期安排”三个方面来与大家沟通交流。</h3><h3>一、关于孩子的教育我想和大家分享几个观点:</h3><h3><b>(一)面向未来的孩子,不仅要有情商和智商,还要有爱商</b></h3><h3> 爱商是什么?是情怀,是一份责任和担当。拥有爱商的人会受人尊重,即使失败也依旧受人尊重;而有的人即使成功,也不受人尊重,原因就是缺乏爱商。有人说明德是一所“贵”族学校。贵族跟钱没关系,贵族是人的言行举止和气质,是人的品位,是一种感觉。我们希望明德学生有一种高贵、高雅的气质,有绅士风度和淑女风范,见到师长彬彬有礼,进门时能扶着门让别人先走,上楼梯懂得靠右,上车先让长者,男生能帮女生拿行李,见到需要帮助人能伸出援助的手……八(5)班郑晓桐在生日会、运动会等活动中,主动分发点心、蛋糕,等每个人都吃到后,自己才迅速吃一点,又开始收垃圾,整理现场。班上同学扭伤了脚,她主动架着受伤同学去看校医,回班后为同学搬椅子帮同学把脚抬起来,放学后把同学送下楼直到家长来接,温暖贴心,这是有爱商的孩子。九月份,初二年级到劳技中心学习,劳技中心老师的评价是:明德学生从不迟到,对老师、同学充满着爱,大家以明德为荣,爱自己的学校,明德的学生表现是最棒的!我想这便是明德芳华,明德气质。</h3><h3><b>(二)重视“朋辈共同体”建设</b></h3><h3> 学生成长旅途,需要同伴、玩伴、伙伴,相互影响,结伴而行!孩子越大,朋辈影响越大,“朋辈共同体”是通过朋辈互助的方式,让每个学生既能得到自我成长,又能互相促进,来推动学生共同成长。“朋辈共同体”是学生育人和自育的这样一种育人理念合乎逻辑的结果表达。卡茨顿说:“教室是最拥挤的人类环境!”,我们把普通教室在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上进行重构,比如:学习组的串联,班际间的并联,小助理的合联。我们可以利用寒假让学生组建“朋辈共同体”一起去福利院做义工,参加社会实践、撰写调研报告,一起做科技小制作,研究科技小发明,一起报一个硬笔书法班,一起去书城看书,一起出去旅游等等,通过学习组构建起特有的“朋辈关系”,让爱与被爱、支持与理解、尊重与信任等情感得到更好的满足。与积极的人在一起,总能感受正能量,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八(2)班王子钰同学,同学们喜欢她,因为她有一颗热心肠,班级大小事务她都关心、参与。班里同学自行车在校园丢失了,她到处找,最后在她家小区里发现了,她硬是将坏了的自行车扛回学校。英语跳蚤市场,她对销售工作进行了详尽的计划、分工、安排,从家里带来了很多食材、道具,做事不求回报,不计较个人得失。陈俊霖同学找明星球队拉赞助,签合同,把队员们的衣服、背包、毛巾全部统一,一应俱全,一点一点努力,组建篮球队。这样的孩子就活成了一道光,一道幸福的光,照亮自己,去帮助别人,服务别人,温暖别人。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要学会点亮内心,照耀世界,成为别人愿意与你同行的人。因为优秀,陈姝欣、张知行、张楚楚获第十三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张楚楚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少年队员。“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人品,终于慈悲”,朋辈将成为学生成长的美好记忆,我相信“朋辈共同体”也将成为学生成长最永恒的力量。</h3><h3><br></h3> <h3><b>(三)对精英式家教的理解</b></h3><h3> 真正的精英式家教就是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闯,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近日,赌王之子何猷君在《最强大脑》“数字华容道”和“层叠消融”两个环节他都拿到了第一,大家直呼:“刷新了对富二代的看法。”他不仅拥有超高的智商,还非常努力,从小就是数学竞赛的收割机,还是麻省理工最年轻的硕士!在生活里,他跟很多普通男孩一样。12岁出去留学,自己做饭,打扫屋子,出门坐地铁,乘飞机出行也坐经济舱。95年出生的他,今年才23岁。他最喜欢说的话是,“当你在睡梦中时,我一直在工作。当你在工作时,我已经付出了双倍于你的努力。”我们虽然没有何猷君令人艳羡的人生履历,但我们可以学习赌王的精英式家庭教育方法——对孩子自律品质的培养。九(3)班陈昱君同学每天至少练小提琴30分钟,雷打不动,大家可以看到元旦文艺汇演坐在小提琴首席位置的就是他。周一到周五,不玩电脑,不看电视,博览群书。深到骨子里的自律包括两个维度:欲望的控制和遵守游戏规则。何猷君把比尔盖茨的话贴到墙上激励自己:“我20岁到29岁期间,从未放过一天假”。达尔文曾说:人和动物本质区别就是对原始欲望的割舍。深到骨子里自律的人是让人敬佩的,程红兵校长每天坚持写文章,笔耕不辍:今年他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全球教育展望》等报刊杂志发表:《请尊重孩子的视角》《学校教育不能走极端》《做一个理想的明德人》《把学校工作做到师生心里去》《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学校治理体系变革研究》等56篇文章,其中《围绕核心素养,探索面向未来的课程结构变革》被评为2017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一,校长今年还完成了两本专著,其中《听程红兵老师说课评课》一书被中国教育新闻网评为2017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我信奉这句金光闪闪的话:比你优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h3><h3><b>(四)避免孩子成为一个油腻少年</b></h3><h3> 油腻不仅仅限于中年,现实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油腻少年,油腻老年。所谓的油腻,其实就是种心态。不管是10,20,还是50岁,倘若他的内心再也不成长了,那就是油腻了。如何避免成为油腻的人,要让自己始终是一个有趣的、有意思的人,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永远有上进心的人。八(6)班赵奕雯入学成绩年级几十名进步到年级第二名,还当上了英语科代表。九(2)班朱延本学期数学成绩从a班升到s班,每月的阶段性测试总分都有进步,是(2)班唯一能做到这点的同学。日日新,月月新,一天新似一天!你的奋斗再渺小,亦是闪闪发光。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也应该告诉我们的孩子: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爸爸妈妈奋斗而来的,你将来的幸福生活也要靠自己奋斗去获得!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付出努力才能收获快乐,努力学习是一种责任。最近,韩寒写了一篇文章《我所理解的教育》,他站到了当年自己的对立面,一改揶揄讽刺“高考制度”的论调,告诉大家:我的模式不可复制,别再抱怨教育体制了,再不好好学习就来不及了,等阶级固化了想改变命运比登天还难。当韩寒都不信“读书无用论”了,我们应该思考什么?美国为什么要研究我们的应试教育,《中国教育报》有篇文章《老师家长,关于考试的15个真相,一定说给孩子听》:1.为什么古今中外都有考试,因为分数相对公平,它就等于你流过的汗,减去你偷过的懒。2.考试是对知识的验收,好好学习是考试的唯一通行证!学得好,未必考得好;考得好,却必须要学得好!3.考试也是一种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临场发挥的能力,处变不惊的能力。这几种能力,出了考场,仍然至关重要!4.中考高考月考期末考,都是小考,真正的大考来自于艰苦卓绝的生活和深不可测的命运,没有考官也无法作弊。5.比起生活,考试是个很幸福的事儿。问答题还有标准答案,生活有时连答案也没有;选择题还可以多选,生活有时让你选无可选。请告诉孩子,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现在的努力都是为了以后能有更多可以选择的机会。九(3)班唐乐恒同学,从初三第一天开始,目标明确,时间抓得紧,学习效果好,期中期末考试总成绩一直稳居年级前三名。她一来学校,及时温习物理、化学小知识点。课间和中午时间抓得紧,坐得住,静得下心。罗振宇在跨年演讲说:你必须不停奔跑,才能留在原地。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的人。九(4)班张景皓,给自己定的是在运动会上破学校500米记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经常找体育老师沟通,规范自己的动作,刻苦训练。他努力了很久,期间有过挣扎,甚至想放弃,终究坚持住了,他成功地破了校500米记录。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如此,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九(1)班谭文淇,积极竞选学部主任助理,主动承担团委干部,勤学好问,哪怕在地铁里面也争取碎片化时间看书、背单词。普通人的奋斗,亦是闪闪发光。越努力,越幸运,我校“红树林啦啦操队”全部是七、八年级的孩子,12月份参加全国啦啦操大赛,有300余支队伍,6600多名运动员,最终我们技压群芳,荣获冠军。我们初中部管乐团赴新加坡参加国际青少年才艺大赛获得12项国际大奖,其中获2个团体特等奖,10个单项比赛中,7个获得特等奖,3个获得一等奖。油腻是什么?流不动了,像猪油一样凝固在那儿了。不油腻就是要流动,流动就意味着我们要走向远方,翻过那座山,去看那个海。</h3><h3><b>(五)家风是一面镜子</b></h3><h3> 社会学家认为:人是出生两次的动物,第一次出生取决于生物遗传,第二次出生取决于社会遗传;第一次出生使其具备了外在的长相,第二次出生使其具备了精神的长相。而一个人“精神长相”的美丑,往往与家庭环境的好坏呈正相关。俞敏洪建议国家设立“家庭教育日”。他说:“从事教育这么多年,我感觉现在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家庭教育”。他认为,一个人在18岁之前,家庭教育的影响占比超过60%,学校教育占30%,还有10%的影响来自社会教育。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八(6)班喻麒元家风的关键词是“平等”,八(3)班高一剑的家风是“自立自强”,八(1)班陈加一的家风是“亲而不随,严而不厉”,八(5)班廖俊彬的家风是“做有教养的小绅士”,八(2)班郑炜曈的家风是“认真与善良”,八(4)班钟天榕爸爸说,教育儿子方面我一直以身作则,尽管自己腿有伤,还是经常陪儿子打球锻炼身体;补习课因为内容较难,我会在坐课室后方陪孩子一起上课,课后一起讨论所学内容。我们再看七(3)班朱纪遥在英语周的一个细节,他用自己卖的钱,为辛苦守护在摊位的销售员们购买饮料水果,他懂得感恩、分享和服务他人。再看朱纪遥的爸爸、楚清舒的爸爸、吴思瑾的妈妈、章宇正爸爸为了七年级的秋游,不辞辛劳,考察多家公司;朱红羽妈妈在龙岗上班,照看两个小孩,依然担任家委主任;郭玥尔妈妈、吴文烨妈妈、闵彦稀妈妈、张桥诚妈妈为了学校的工作甘愿付出,默默无闻;黄经粟妈妈、陈京华妈妈为了让孩子们吃上可口的饭菜,多次与餐厅、家长沟通,两头受气,但无怨无悔;郑舒尹妈妈为了校服的事情,忙前忙后,不辞辛劳;刘灵的爸爸、郭琦、郭嘉妈妈、李玥妈妈、陈昱君妈妈等等为了初三的工作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大家都说初中部的家委是最理性、最能干、最有修养的团队!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榜样力量是无穷的!</h3><h3><br></h3> <h3>二、怎样面对孩子的成绩?</h3><h3> 待会各位家长进教室开家长会,面对孩子成绩,一定会出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就此我谈谈我的观点。</h3><h3><b>(一)面对孩子的成绩,我劝大家拿出“佛系父母”的心态来对待</b></h3><h3> 一个群体不管有多优秀,还是会有鸡头和凤尾,无论孩子考得好或不好,我们都立地成佛,念念有词:控制情绪!有人说,在当下的中国,很多家庭的教育模式都是“焦虑的妈妈+失控的孩子+缺失的父亲”,这是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教育,本应该是为了让孩子获得健全的人格,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一场同类之间的竞技。”已经焦虑到陷入了“攀比”的怪圈。家长的焦虑已经从高考下沉到了小学、再到幼儿园,逐年下沉。我们不妨看看网上这段话:回忆我们小时候,父母习惯散养,我们见风就长。小时候,我们不知道什么是补习班,也不刻意去学加分的特长。上学时我们一起结伴步行,放学后我们一路说笑回家。父母很少陪我们读书写字,也很少咆哮抓狂。老师的戒尺偶尔也会打在身上,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从来不会有谁去教育局告状。老师是学生偶像,老师是令人尊敬的差事。小时候,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名校学区房,没有微信群,也没有家委会,有什么事儿,老师传个话家人就来一趟。小时候,我们没见过电子屏教学,不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小时候,父母不焦不虑,让我们慢慢找到人生的方向。不慌不忙的年代,我们见风就长。见风就长的我们终于成为了有点焦虑的家长,有的家长说为什么我懂那么多道理,却依然带不好孩子?也许我们懂的是术,不是道。也许你内心焦躁的时候,你就爆发了,发脾气,威胁,歇斯底里,各种花样360度向孩子展示的是内心的脆弱和你应付他(她)的捉襟见肘。孩子面对这样反复无常,阴晴不定的父母,他们的内心必然是风雨飘摇的。一个不安、惶恐,没有足够安全感的孩子,怎能处处表现得如你所愿,让你满意?看到一篇文章:“妈妈,我从来不拿你和别的妈妈做比较,”让人泪奔,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跟孩子这样说:“儿子,咱们母子一场,彼此不要嫌弃,你不嫌我,我不嫌你。”讲一个国外的故事,有一位父亲发现15岁的女儿不在家,留下一封信,上面写着:“亲爱的爸爸妈妈,今天我和兰迪私奔了。兰迪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身上刺了各种花纹,只有42岁,并不老,对不对?我将和他住到森林里去,当然,不只是我和他两个人,兰迪还有另外几个女人,可是我并不介意。我们将会种植大麻,除了自己抽,还可以卖给朋友。我还希望我们在那个地方生很多孩子。在这个过程里,也希望医学技术可以有很大的进步,这样兰迪的艾滋病可以治好。”父亲读到这里,已经崩溃了。然而,他发现最下面还有一句话:“未完,请看背面。”背面是这样写的:“爸爸,那一页所说的都不是真的。真相是我在隔壁同学家里,期末考试的试卷放在抽屉里,你打开后签上字。我之所以写这封信,就是告诉你,世界上有比试卷没答好更糟糕的事情。你现在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我可以安全回家了。”为人父母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正如《岁月神偷》里所说的一样,一步难,一步佳,佳一步,难一步。“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我想,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收起我们泛滥的焦虑,以陪伴的姿态,佛系的心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待会走进教室,愿你的深情不被辜负,所有的努力都不白费;走进教室,若你看到沧凉的数字后,愿你的内心依旧铿锵有力;给过去一个温柔的拥抱,给未来一个坚定的眼神。</h3><h3><b>(二)成长比成功更重要</b></h3><h3> 昨天我在咱们图书馆看到一本颇有禅意的绘本叫《安的种子》,我们的孩子,何尝不是一颗千年莲花的种子?教育是一场马拉松,教育的本质,是教会一个人如何生活。不管我们的孩子以后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组成一个怎样的家庭,贫穷抑或富有,最终的落脚点都是生活。真实的生活里,不仅有一帆风顺里的岁月静好,也有一地鸡毛里的绝地反击。他们要面对的不再是一个被大人包装好的温室,而是一个真实的成人世界。到那时,能支撑他们稳稳走下去的,不再是试卷上的分数,也不再是各种等级证书,而是那颗有着充沛力量的内心、战胜困难的勇气、在纷繁的世界中获得幸福的能力……哪一项都比卷子上的分数更有意义。教育者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成长比成功更重要。</h3><h3><br></h3> <h3>三、假期规划</h3><h3><b>(一)制定计划,提高行动力</b></h3><h3> 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也喜欢在新年伊始列出该年度的计划表。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从未间歇。比如:每天打领带,学习汉语,坚持写代码,每天写一封感谢信,每个月读两本书等等,扎克伯格的这些新年计划,无一例外都完成了,而且完成得非常出色。</h3><h3> 放假当天,我建议大家让孩子很有仪式感地写下了2018年寒假计划:读几本书,看几部电影,学会做一个菜,每天洗碗、拖地,预习下个学期的课程,去书城做义工,去社会实践,每天跑步800米,初三选考项目要练习,7点起床,10点前睡觉,减肥的同学瘦10斤等等,让孩子告别懒散拖沓,建立一个全新的、精致又健康的形象。</h3><h3> 马克思说,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所以这世界从来缺少的不是完美的计划,而是说干就干的行动力。同样是列计划立旗帜,为什么扎克伯格的旗帜就能屹立不倒,而我们的旗帜却东倒西歪呢?道理谁都懂,但真到执行的时候,却总是举步维艰,最后列的计划也就不了了之了。那要如何提高行动力呢?</h3><h3>1.聚焦主要目标。 比如说我们学校做K12行动计划,从小学到高中课程,我们聚焦5个目标:社会化德育课程,研究性科学课程,交往型国际课程,个性化体艺课程,多元化课程评价。别人没做过,我们要做,肯定有难度,但要放眼未来就必须改变现在。富兰克林说过:“有些人下决心改变未来,却不下决心改变现在。”事实上,我们中的很多人之所以无法改变未来,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决心、毅力和热情来改变现状。</h3><h3>2.制定小目标。美国作家斯蒂芬•盖斯在《微习惯》这本书里就提出了一个概念:每天完成一点点,学会无负担的习惯养成法。当一个长期目标被分割成若干个小的短期目标时,抵触情绪就会减弱,执行的阻力会更小,行动的成本更低,成功的概率更高。我们把K12课题主要目标分解到每个学段,社会化德育课程:小学——明德成长银行,初中——学生主任、校长助理;高中—未来班三导师。研究性科学课程:小学——腾讯科技课程,初中——湿地研究课程,高中——海绵城市研究课程;交往型国际课程:小学开设法语、西班牙语选修课;初中继续开设法语和西语选修课;高中开设国际访学课。个性化体艺课程:小学多元选择,初中兴趣聚焦,高中发展特长。多元化课程评价:小学——闯关式活动评价和银行式奖励评价;初中——护照式过程评价等,我们把小目标落实到学期课表、课程纲要和课程评价三个方面,这样就更清晰、更具体,可操作性更强。</h3><h3>3.提升内在驱动。行动力是内在驱动力的外在表现形式。所以要提高行动力,就必须要提高内在的积极性。我们不妨把孩子的假期计划打印出来,挂在一个显眼的位置,在固定的时间按时做记录。开学初,家长、老师和学生一起制定的《生涯规划思维导图》,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做记录?我相信随着记录次数增多,内在驱动力也就更高,执行力就越强。</h3><h3>4.行动决定价值。我们知道很多成功的人不是比你聪明,而是在你还只是在思考计划的时候,他已经做出了行动,并且从未停歇。我们还想做很多事,征得校长同意,我给自己设立一个又一个目标,带着老师们一个一个去实现,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学校第四届运动会,第二届科技节,第二届英语文化周,第一届元旦文艺汇演,我们还想办合唱节、艺术节……把学生喜欢的活动坚持办下去,把阳光、健康、发展的道路坚持走下去。这世界上所谓的传奇,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人们把自己的心意付诸了行动而已。</h3><h3><b>(二)利用假期多阅读</b></h3><h3> 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算数。非心理学领域有一种现象:记忆的沉潜,早年读过的书,没有刻板记下,也不会全部忘记,而是尘封在记忆里。伊顿公学校长威廉•考利说:学到的知识,很大一部分会被忘却,而被忘记的知识的影子也会成为你的铠甲,保护你不被愚昧反噬。我希望大家在寒假至少陪孩子读这些书:《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傅雷家书》、《水浒》、《培根随笔》、《格列佛游记》和《简•爱》等等,九年级的家长一听就知道这是课本附录要求的必看书目。九(3)班就有周沈宸、张荣翔、山毅夫、朱浩萱、何佳毅……这样一批喜欢看书的孩子,一下课就捧着《时间简史》等在看,我不但不限制还经常拿起他们的书推荐一番,这本书如何如何好,我发现孩子们初一、初二看看自然科学、人物传记,到初三居然看哲学了,我的心在笑,告诉他们:读的书越多,作文就会越写越好,对世界和自身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也许正是那些被你读过,又忘记了的书,正悄悄帮你认识这个世界,又悄悄帮你抹去脸上的肤浅与无知。现在有个很红的老师——复旦大学女教师陈果,她的演讲散发出智慧的光芒,她的洞见里有光,我认为她是美女教师。王安石《劝学文》:“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愚者得书贤,贤者得书利。”让知识穿过身体,它会穿过你的骨血,融入你的骨髓,改变你的容颜,提升你的气质,丰富你的德行。</h3><h3><b>(三)带孩子见世面</b></h3><h3> 如果说,读万卷书是提升思想认识的深度,那行万里路就是开阔你视野的广度。知乎上有个提问:“见过世面究竟有多重要?”其中一个回答让无数网友产生共鸣:会讲究,能将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见过世面的人自然会在人群中散发不一样的气质,温和却有力量,谦卑却有内涵。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的背后一定有“有眼界和高度”的父母。见识多对孩子究竟有什么影响?作家龙应台说:“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他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孩子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我们希望孩子看到的世界,是开阔的、丰富的、美丽的、多元化的。让孩子明白世界的广袤,未来的宽阔,让他懂得努力的意义,这样他们就才会有平和的内心,和生机勃勃的勇气。见世面给予孩子的一切,带他们走过的路,见过的人,都将在他们的岁月里熠熠生辉。教育孩子是家长们一辈子最重要的试卷,考的是父母的领悟力,学识和格局。“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如此,我们不惧岁月蹉跎,坦然从容地面对未来。</h3><h3> 沐浴新年的阳光,一些朝向内心的期许会在琐碎的生活中诞生,一些面向未来的梦想会从平淡的日子里升起。我祝福大家,祝福大家的期许和梦想,在明德实验蓬勃生长。</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