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br></h3><h3><br></h3><h3>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h3><h3> 要去看石门栈道(又叫做褒斜栈道)颇为期待,这里仅仅是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传说就已经使人浮想万千,更不用说还有更多的典故可以去发掘。说实在的,对于那巍峨壮观的高山峻岭,直插云霄的蜿蜒小道,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我总感到似曾相识,也许是因为我下放以后在深山老林里面待过比较长的时间,曾经沧桑难为水,并不觉得有很特别的感觉,比较喜欢的还是那些有故事的景点。<br></h3><h3> 从汉中沿着316国道一路向北,尽管路上遇上修路堵车,很快我们就抵达褒河边,来到石门栈道景区入口。初冬季节,游客不多,入口处的小火车也基本上闲置在那儿。我们沿着河岸一直往里走,两公里左右道路的两旁,摆满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雕塑。这些雕塑总的来说,都还做得中规中矩,但是内容和摆放却有点凌乱。有十二生肖,有成语故事,还有周朝、汉代和三国的一些有关的传说和典故。<br></h3><h3> 来到石门大坝前猛一抬头,突然感到强烈的震撼。这里是褒谷口也就是褒斜栈道的起点。褒河在这里突然收窄,河水也变得湍急起来。往后看还是座座高山连绵起伏,往前看却只见悬崖峭壁重重叠叠,山势险峻,怪石嶙峋,翠峰林立。尤其是大坝两岸所倚的石虎崖,从大山中突出高耸入云,像斩断蛟龙的利刃,像阻挡强敌的石壁,可是它依然没有挡住褒河的奔腾。<br></h3><h3> 由于水库的建设,原有的栈道早已淹没在六七十米的水下,现有的观光栈道,是在水库的西岸原有栈道70米以上重建的。几千米的观光栈道,包括了原有栈道的七种形制,也把原有石门栈道的13品摩崖石刻全部重建在两旁(原有的13品摩崖石刻已经取下来移到汉中博物馆永久保存,并供展出),甚至按原有的工艺复制了一道石门。<br></h3><h3> 我们没有登上大坝去游览观光栈道,而是通过翠屏桥来到对岸原有栈道的遗迹处参观。这里其实有两部分遗迹,一部分是最早的褒斜栈道,另一部分是抗战时期,在这兴建的西汉公路遗迹。栈道、西汉公路以及更高处的316国道基本上走的同一条线路,都是连接秦岭两麓的交通要道。<br></h3><h3> 在古代,汉中通往关中的几条栈道之中,褒斜栈道是路途最短,也是最平坦的一条,在当年是最主要的道路。所以在这条路上发生的故事也特别多,就像萧何月下追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诸葛亮六出祁山,都发生在这里。以前听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时,只是以为跟声东击西有点相似,等到我们真正站在石门口才知道明修栈道之难,怪不得项羽会大意。这里壁立千仞,江水咆哮,森林密布,虎狼出没,就是要进入这样的深山峡谷也是非常困难的,更不用说还要进行工程建设。整个褒斜栈道都是在常年水位2到9米的位置上进行建设的,显然是想利用褒河来进行材料的运输以及人的进出。如此浩大的工程,没有几十年的功夫是不可能完成的,就是修复也要好几年。<br></h3><h3> 石门栈道另一个看点就是浩如烟海的摩崖石刻。几千年来围绕着石门洞为中心,形成了的石门摩崖石刻群,或高悬山崖或低没草丛,或相聚路旁或独立山林,抬头低首举目即是,其中有13块最为著名,被称为石门十三品,日本的书道界称之为“汉中石门,日本之师”。<br></h3><h3> 河对岸短短的几百米范围内就有无数的摩崖石刻散落在山峰上树林中。摩崖石刻里面最令人感动的是一块最新的石刻,那是2005年,原西汉公路总工程师张佐周先生长眠于新石门的记载。正是因为张佐周先生的坚持,在兴建西汉公路的时候,整条线路往上抬高了十几米,在最关键的路段还克服困难,在褒河上修了一座翠屏桥,把公路改道到东岸,保护了石门栈道,给我们留下了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br></h3><h3> 石门栈道既欣赏了山之奇峻,水之秀丽,又体会到古人艰辛工程的鬼斧神工以及优美书法的神奇魅力。</h3><h3><br></h3><h3><br></h3><h3><br></h3><h3>1、石门栈道景区,褒谷口。石门栈道又叫褒斜栈道,起点就是褒谷口,但是这个门楼是不是就是原来褒谷口的位置?</h3> <h3></h3><h3><br></h3><h3><br></h3><h3>2、景区内很多雕塑,几百尊吧,从女娲直到少先队员。这几组历史人物的算是不错的。奇怪的是刘邦的几员大将竟然跟他不是同一个朝向,要造反?!</h3> <h3></h3><h3><br></h3><h3><br></h3><h3>3、走到景区最里面是石门水库大坝,著名的石门就埋藏在这个大坝的位置下面。当年如果有张佐周先生一半的情怀,把坝址往里面移几百米,古栈道的风貌就能永久传世。</h3> <h3></h3><h3><br></h3><h3><br></h3><h3>4、我们从翠屏桥过到东岸。桥的东岸保留下来的遗迹比西岸还要多。</h3> <h3></h3><h3><br></h3><h3><br></h3><h3>5、光顾着照相,领导不满意了,大呼小叫“快一点!”</h3> <h3></h3><h3><br></h3><h3><br></h3><h3>6、从山上下来,台阶的拐弯处和旁边雨棚的底下都留有以前的栈孔。但是这些栈孔究竟是古代留存的,还是修西汉公路时留下来的,还需要考证一下。</h3> <h3></h3><h3><br></h3><h3><br></h3><h3>7、河边的路基应该就是西汉公路的路基了,由于山上修了新的国道316,西汉公路已经废弃,现在也成了古迹了。</h3> <h3></h3><h3><br></h3><h3><br></h3><h3>8、这是西汉公路的两条隧道,称之为新石门,比起当年用火烧水激的方式开凿隧道,规模显然要大一些,但是与头顶316的隧道相比又小了很多。</h3> <h3></h3><h3><br></h3><h3><br></h3><h3>9、从照片上可以看到,最上面是现在的316国道,中间有一段栈道(到底是不是古栈道,待考证),沿着江边地势最低的地方是西汉公路。抗战时期修路也只能尽量贴近河边。(借用网络照片)</h3> <h3></h3><h3><br></h3><h3><br></h3><h3>10、穿越石虎崖的新石门隧道顶上有古代留下来的摩崖石刻,石虎两个大字清晰可见。</h3> <h3></h3><h3><br></h3><h3><br></h3>11、西汉公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修建,同样不可能完全靠开凿山石建成,一些路段也需要像古栈道一样,凿孔立柱建栈道。可以看到河边的石坡上也有栈孔和断裂的混凝土石柱。 <h3></h3><h3><br></h3><h3><br></h3><h3>12、栈道上方有摩崖石刻上书两个大字“平等”,远远看去不知何解,待到走近恍然大悟,任何人无论高低贵贱高矮胖瘦,来到这里必须低头!一律平等!</h3> <h3></h3><h3><br></h3><h3><br></h3><h3>13、当然,平等实际上还是有条件的,在栈道起点就刻有这样的规制:“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h3> <h3></h3><h3><br></h3><h3><br></h3><h3>14、最令人感动的是张佐周先生的安葬地,就在石门栈道和西汉公路上方。正是张佐周先生给我们保留了这一古迹。而同时他还给我们保留了以下一些珍贵照片。</h3> <h3></h3><h3><br></h3><h3><br></h3><h3>15、鸡头关渡船,为了保护石门,张佐周先生选定鸡头关处修建一座大桥,西汉公路从这里由西岸转到东岸。这是张佐周先生在工程以前留下的照片。</h3> <h3></h3><h3><br></h3><h3><br></h3><h3>16、老石门。可以看到在鸡头关这个位置已经建成了一座钢桥。据说这是我国公路上第一座大跨度单孔钢桥。</h3> <h3></h3><h3><br></h3><h3><br></h3><h3>17、公路建成后,张佐周先生带领工人在栈道原址修复了一段老栈道。比较几张照片,可以确定这段栈道和栈道前的石门隧道都在现在的大坝中间。</h3> <h3></h3><h3><br></h3><h3><br></h3><h3>18、张先生留下的影像还有:萧何追韩信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