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临朐年俗</b></h1><h3> 临朐年俗是指从春节前后历时一个多月,人们通过忙年、祭扫、拜年、守岁、拜神、走亲访友等各种方式来期待来年好运的习俗。所以,年俗在人们看来是十分重要的习俗,家家户户非常重视。实际上,临朐人进入腊月就开始了,大年以前是忙年,赶大集上超市置办年货。现在每个家庭忙年的开支可不是个小数目,收入高了,自然也舍得花钱,在临朐过腊八节,小年(祭灶王)就已经开启了过年的模式。</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过小年</b></h1><h3> <b> 过小年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临朐民间俗称为“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这天送灶神上天言事,称为送灶、辞灶、醉司命。</b></h3> <h3> <b>祀灶是在二十三日晚间进行的。临朐人灶神画像贴在厨房的锅灶墙上,两旁有一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祭祀时,摆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面汤,然后烧香叩头,把旧灶神揭下烧掉,这就是送灶王爷上天了。烧时要加一些谷草和杂粮,好给灶王喂马。过去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现在临朐通常都由家庭主妇致祭,焚香拜奠祀灶。旧灶烧了以后,有的把新灶当时贴上,有的则到除夕再贴,所以对联又有“二十三日上天去,正月初一下界来”的词句。</b></h3> <h3> <b> 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临朐人离不了供水饺,取汉族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供面条,有的还供上用秫秸插成的灶马、灶鸡,好让灶王爷骑马上天,一路顺风。祭祀之后,还要举行欢送仪式。一家人跪在灶王像前,一边磕头一边烧掉旧灶王像和一匹纸马,同时老年人念念有词:“灶王灶王,你上天堂,多说好,少说歹,五谷杂粮全带来。”那些迫切需要生儿育女的则念道:“腊月二十三,灶王上西天,多说好来少说歹,马尾巴上带个胖小子来。”这样就算把灶王爷送走了。 辞灶后,据说是诸神上天,百无禁忌,过去民间家贫不能成礼者多在此时嫁娶,谓之“乱岁”。古代称大寒后10日为阳宅乱岁,嫁娶无禁。现在农村还多在年底结婚。</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年除日</b></h1><h3> <b>腊月的最后一天为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汉族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除夕零点为两年的分水岭,俗语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更是“祸不单行昨夜行,福无双至今日至”,祈福新年好运的开始。</b></h3><h3><b>除日的活动很多,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响(放鞭炮),二是红(贴春联),三是火(点灯守岁)。</b></h3> <h3><b>贴年画、春联</b></h3><h3><b> 纵观山东各地都盛行贴年画,临朐也不例外,年画内容十分丰富,有各种故事如《唐僧取经》等,有历史故事如《李自成》、《楚汉相争》等,有戏曲故事如《回荆州》、《白蛇传》等,还有山水画等。年画的形式有中堂、单开、四条屏等。在诸多的年画中以鸡画、鱼画、娃娃画较为普遍,因为鸡表示吉祥,鱼意味着钱粮有余,娃娃则象征人丁兴旺。近年来临朐人又时兴家家贴窗花,窗花一般都是红颜色,其内容因时而异。</b></h3> <h3> 除日的主要活动是挂家堂字画,贴春联、年画、窗花,祭天,请神,祭祀等。家堂(卷轴图画)、字画要贴在堂屋正中。春联的内容十分丰富,一般大门上贴的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之类显示门第家风的春联,进门迎壁墙上要贴“抬头见喜”、“万象更新”之类的年关吉利的单联,正房门上贴“国泰民安,人寿年丰”之类祈求福寿安康的对联,中堂两边要贴“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类的祝福祝寿的对联。</h3> <h3> <b>店铺要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寓意招财进宝的对联,天地堂两边贴“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宅神堂两边要贴“年年多吉庆,月月保平安,”之类祈求保佑的对联。粮囤上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猪羊圈贴“六畜兴旺”,牲口槽贴“骡马满槽”,大车上贴“日行千里路,夜行八百里”,其他地方还要贴“福”字(有些地方把“福”字倒贴,意为“福到了”)。临朐农村,家中有人去世,三年中不贴红对联,改用蓝色对联。</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