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本地里的山东人</h3><div><br></div><div> 小时候,常听妈妈说,好像是爷爷的爷爷那一辈,有好多人是从山东老家逃难逃到陕西的。因为那时山东降天灾闹饥荒,饿死了不少人,他们迫于无奈才担着担子,带着亲人,一路要饭来到陕西的!</div><div> 因为陕西是渭北的八百里秦川,可谓是风调雨顺,年年丰收。要饭来到陕西的山东人一开始靠在有钱人家做长工,打短工挣点钱来养活家人。后来凭着一身用不完的力气,用那副从山东一路挑来的木担子和一个铁耙,一把铁锨,一点点的挖,一锨锨的铲,一担一担的把土往外担,就这样慢慢的打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窑洞,又开垦了荒地种田,靠收获一点少的可怜的粮食来维持生活。所以我爷爷的爷爷才在这个叫南移村的地方安家落户了!</div><div> 因为山东人饱受过饥饿的痛苦,又因地少人多,所以每年在收完小麦的时候再回种一料玉米,等把玉米收了再种小麦,就这样来回来倒,一来是地不能闲,二来收回来的玉米和小麦掺和着吃,也能节省点粮食!</div><div> 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家窑洞里边的墙壁上有一个小铁钩,铁钩上挂着一个小竹篮,竹篮里放着用小麦面粉做的白面馍,用好几层白纱布包裹着,那是妈妈给我们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专门做的。而她和爸爸吃玉米面做的窝窝头。玉米面做的馍不好吃,又硬又涩,吃到嘴里难以下咽,吃到胃里也常常作酸。所以妈妈经长换着花样做,有玉米面搅团,锅贴,粑粑馍,玉米面煎饼,因为妈妈的手艺好,做出来的这几种我都爱吃。</div><div> 小时候,每天早上放学后,走到大门口都闻见了那种香喷喷的味道,就知道妈妈已经在那个柴窑里给我们摊好了一大摞玉米煎饼了。摊煎饼是个细活,得有技术,前一天晚上先用“发头”,也就是现在发面用的酵面把玉米糊发好,第二天早上给里面加点碱水才能做。摊煎饼用的锅是那种鏊锅,也叫鏊子,就相当于把现在的平底锅反过来用差不多,只是鏊锅比平底锅多三个腿,摊煎饼也有两个专用的工具,一个叫耙子,就是把一个有五六寸长的圆形木棍,中间用火先烫个小眼,再给里边插根筷子固定好,一个丁子形的小耙子就做好了。还有一个叫抿子,跟耙子相比简单多了,就是把一截有一尺多长的竹子从中间划开,用火烤一下,压成那种看起来有点弯的角度就行了。鏊锅必须要平放在地上,先拿一把麦秸放在锅底下,用火点着,等把锅烧热了用油布子蘸点菜油把锅擦一下,然后用勺子舀一勺面糊转圈倒在鏊锅上,先用耙子转匀,再用抿子抹平,等熟的差不多了,再用抿子在煎饼的边缘沾一下,煎饼就和锅分开了,反过来再炕一下,一张煎饼就做好了,然后卷上炒好的土豆丝,咸菜丝都挺好吃,再喝上一碗用玉米糁熬的稀饭,这就算是一顿丰盛的早餐了。</div><div> 中午做饭时,妈妈先合一小块麦面,擀好做熟了先给爷爷和小孩子们吃,然后再用锅里的面汤加点玉米面糊做成搅团,那时候家里穷,没钱买醋,我经常拿一个大白瓷缸子去邻居家那个做豆腐的爷爷家里,舀一缸子点豆腐用的酸浆水回来做汤用,妈妈给酸汤里兑水烧开,下点自家地里种的绿白菜,再放点盐和油泼辣子,那种酸汤的味道想起来比现在的醋都好吃。等搅团熟了,先舀上半碗汤,洒点葱花,再来一勺黄嫩的搅团倒进汤里,吃上一口,又软又滑,再喝上一口酸味浓浓的汤,就好像吃到了人间最难忘的美味!把吃不完剩下的搅团在茶盘里晾凉,到第二天早上切成小方块用简单的调料汁子拌一下,就又变成了早饭里的一道凉菜!</div><div> 至于粑粑馍和锅贴用的是一种面,给玉米面里加入一点麦面用酵头发好,加麦面的原因是做馍的时候揉起来不那么糟,吃起来也能增加点麦香味。然后加适量的碱水揉匀,等锅里的水烧开了,就把揉好的面倒在木篦子上抹平,然后放在锅里大火蒸半个小时就差不多了。刚蒸熟的粑粑馍是不能用刀切的,因为软馍会粘刀的,妈妈就会用一根白线把馍分成差不多大的小方块,等放凉了再储存起来慢慢吃。有时候蒸粑粑馍的面要是有剩下的,妈妈就用来做锅贴了,先给锅里添少许的水烧开,把一小块面放在手心里来回的拍打成椭圆形的小饼,然后放在离水高一点的锅边上,放够一圈后,盖上锅盖,用小火慢慢烧,小饼贴在锅上一边烙,一边有锅里的水蒸汽蒸,等熟了用铲子铲下拿出来,一边是黄,干,脆,一边是软,糯,甜,吃起来也是相当的好吃。去学校的时候,书包里装上一个,下课的时候要是饿了,拿出来就能当干粮吃了!</div><div> 山东人凭着一双勤劳的双手,在这片大地上种植,耕耘,到八十年代后,已经不再挨饿。一日三餐,任由你吃饱,吃好。唯有不同的是原来吃粗粮是把粗粮当做主粮来填饱肚子,现在吃粗粮是为了增加更多的营养让身体更健康!</div><div> 山东人从小除了会说一口流利的本地话外,还会说地道的山东话,可是本地人只会说本地话,任凭怎么挽舌头也说不出山东话来,山东人见了山东人就说山东话,那是一种亲切和尊敬,跟本地人则说本地话,因为那是一种交流的需要!</div><div> 从我们这辈以后,孩子们都不说山东话了,他们只说本地话和普通话,也就是意味着吃苦耐劳,善良纯朴的山东人,已经完全融入到了这方养育了好几辈人的热土里。</div><div> 现在随着党的富民政策越来越好,人们在乡镇、村干部的领导指引下,生活水平不断的在提高,大多数人都有了自家的小洋楼,村上也建了居民小区,让农民们过上了城市化的生活。还有丘隅花海,熏衣草庄园,曾经吸引,留住了多少游客们的脚步,又让多少游人们留恋往返!就连我们以前住过的土窑洞也精心改造后完整的保存了下来,供人们参观和考察。</div><div> 如今,我虽然嫁到别处村庄二十多年了,但作为这个村里曾经的山东人,看到自己的家乡建设的越来越美,我感到由衷的欣慰,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