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div> 贵德尕让这个地方,路过了多少次,已经记不得了。每次路过,总要眺望一下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残垣断壁,它就是尕让古城。</div><div> 参加完州文联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返回西宁,途径尕让,架不住“尕让面片”香味的诱惑,就钻进了一家尕让面片馆。选择在靠西面窗户的一个餐桌上坐定,喝两口熝茶,一转脸,那座古城又进入了眼帘。仔细一看,那一段比较完好的城墙上“农业学大寨”五个硕大的黑体字依稀可辨。</div><div><br></div> <h3> 尕让是州文联孔占伟主席的老家,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非常熟悉。我提及古城,他说,他小的时候经常去古城里玩,那些城墙上还有建造过房子的痕迹,后来上大学参加工作再也没上去过。</h3><div> 探访尕让古城,是藏在我心里很久的一个愿望,但是,每次路过此地,由于种种原因,老是与古城擦肩而过。</div><div> 于是,我提议大家去古城看看究竟。</div><div><br></div> <h3> 我们四人同行,徒步穿过尕让河一座桥,沿一条蚰蜒的硬化路攀上尕让西山坡。半坡处,有一条大渠,没结冰,水中只有一些麻浮(冰凌)漂流。水渠的水量,约有两个流量,也就是农村人常常说的“能够转动一盘磨”的水量。水渠里的水,有些渗漏,坡上似有多处泉眼,结成一个个冰堆。结在硬化路上的冰已经开始融化了,我问了一位当地农民,说是从近几天开始化的。看样子,尕让的春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酝酿着横空出世呢。</h3><div> 其实也没走多远,就上到了坡顶,临近古城看见一块石碑。远远看见石碑的外观,就知道那是文物保护的标识。石碑是1986年贵德县人民政府树立的,原来,尕让古城叫“尕次古城”。</div><div> </div> <h3> 转过北面的一段城墙,在西北角有一个缺口,仔细看看,显而易见,这是一座疑似的古城门。从缺口入城,这座古城的规模超过了我的想象,平时看到的仅仅是古城东墙南边的一小段。</h3><div> 古城为南北宽,东西窄的一个长方形,目测了一下,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150米。城内全部开垦农田了,看得出,土地还是蛮肥沃的。</div><div><br></div> <h3> 据孔占伟主席介绍,这些农田他小的时候就有。</h3><div> 看样子,所有的人都有着深厚的家乡情结。到了尕让,孔占伟主席一直注视着他原来的故乡,尕让集镇东南坡地上的一个小村庄。又是拍照,又是指给我们他原来老家的位置。他介绍说,起初他们家还不在这里,而是在大山的深处,那里地方宽,还有草山。从他出生时算起,前前后后居住了二十多年,再后来,就搬到了黄河边的二连村。据说他的老父亲经常唠叨,说原来的家多好多好,有时候还耍点小性子呢。</div><div> 到了城头,整个尕让沟尽收眼底,高速公路像一条飘带沿河滩从北向南贯穿,后面的高山层层叠叠。原来,尕让的确是一座美丽的小镇。</div><div><br></div> <h3> 我还是被古城的雄伟壮观所吸引,沿城墙顶部走了一圈,每一个险处都去看了看。而孔占伟主席花了好长的时间,从不同角度眺望他原来的老家,并不停地摁下照相机快门。</h3><div> 为了得到古城确切一点的情况,打开百度查阅,资料不多,还算详细:古城呈长方形,南北长288米,东西宽140米。底部宽10米,顶部宽5米,残墙高7米,黄土筑成,夯土层厚0.09-0.12米。东、西墙各有马面4个,南、北墙各有马面3个,马面底宽17米,顶宽6米,每个马面之间相距45米。</div><div><br></div> <h3> 毕竟两千多年了,城墙倒塌还是很严重的,尤其是东墙,多半已经坍塌。东墙东北角的一段大约二十多米,已经完全倒塌。东墙中间的一大段外侧半面也已经没了,就剩下朝里的半面了。倒塌的原因可能是依涯坎而筑城,涯坍塌导致城墙的倒塌,据说,几十年前,东墙还是完好的,顶部还有残留的楼阁。</h3><div> 我分析,东墙坍塌,与城内种地有关。种地浇水,那些水沿城墙跟往下渗漏,一直到底部,加之离城墙不远开挖的水渠,久之,湿度越来越大,于是,造成了山体滑坡。</div><div> 不过,看起来残垣断壁,古城破败不堪,但是整个古城轮廓非常清楚。</div><div> 刻有“农业学大寨”的一段,是东墙东南角的一段,内外都比较完好。</div><div><br></div> <h3> 我攀上城墙,来来回回地走,前后左右地看,每一段残垣断壁都觉得无比神秘。城墙顶部很难判断出本来的宽度,由于坍塌,加雨水冲刷,再加人畜的踩踏。东墙顶部大约剩下只有一米至三米左右,但是,外侧的险要仍然存在,走在上面还有些恐惧呢,如果有恐高症,绝对走不过去。南北墙顶部已经成了隆起的高坡地,上面横七竖八的羊肠小道,都是羊踏出来的。主墙体上还筑有宽五十公分的“捎墙”,现存高度只有半米左右。我分析,当初的捎墙至少有1.5米高,并有专门设计的,射箭的缺口,就像长城顶部的那个样子。当然,这只是我的想象。西边一段残墙相对比较完整,尤其接近中间时,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高度。</h3><div> 西北角的缺口处,城墙纵向坍塌一个洞,洞顶有烟熏的痕迹,估计是牧人所为。从这里看城墙,当初筑城时的层次很分明。据了解,这个洞过去很深,小孩子们常常钻进去玩“藏猫猫虎” 游戏呢,后来洞口坍塌了,洞也就封死了。 </div><div> 我猜想,也是与城墙两边的农田灌溉有关,由于水渗透,城墙内的基础坍塌,形成了洞穴 。 </div><div><br></div> <h3> 西墙的东南角和西北角,还有西墙中间城墙有开过城门的痕迹。因为有三个彻底的缺口,到底那个是城门,仅仅只是猜测。</h3><div> 城外离西墙约150米,有一座与城墙一样高度和大小的土墩。形状像一个独立的马面,保存基本完好。土墩和古城之间农田,基本算是平坦的开阔地。我分析,当初这里就是一个关隘。从拉鸡山方向去贵德县城方向,这里才是正规的古道,因为已经开垦成耕地,根本无法找到古道的蛛丝马迹。从土墩处看古城,更显雄伟。再往远处眺望,四座山头分别存在四个瞭望台。虽说离的很远,但一个完整的古城防御体系十分明显。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如果守城的官兵关闭关隘,任凭一只飞鸟也別想过去。</div><div><br></div> <h3> 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早在西汉,尕让这里肯定是一个十分荒蛮的地方,为什么建造一座如此坚固而庞大的城池呢?</h3><div> 我猜想,很久以前,中原通向西域,是不是从甘肃河州,过积石山,到贵德,过尕让关隘,再过湟中,到达西宁,然后进西域呢。 </div><div> </div> <h3> 查到一些史料,那上面记载,尕让古城建于汉朝,当初叫“归义城”。东汉初期,约公元25-220年,青海是羌人的主要居住地。羌人部落曾经达到一百多个,其中的烧当羌,先零羌都是比较大的部落。那个时候的贵德(今贵德黄河南部)叫大榆谷和小榆谷属于先令羌的地盘,后被烧当羌(主要居住地为现在的湟中)夺得。烧当羌势力大增,就联合羌人各部落,频频侵扰汉朝。汉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秋,朝廷派中郎将窦固、捕虏将军马武等击破羌人联军。次年,羌人主动降汉,首领封为“归义侯”,加号“汉大都尉”。 “归义” 称谓自从产生。</h3><div> 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羌人又举兵反汉,被活捉,解送至郡,晓之以理放归,羌即解散,各归故地。</div><div> 汉朝时,黄河贵德段叫“逢留大河”,史册上有“逢留大河在二榆北”的记载。汉代时,对贵德县以西的黄河称“赐支河”,贵德至失扎县之间的黄河称“逢留大河”。</div><div> 那个时候,尕让地区叫“河北”,史册称“河北,逢留大河之北也,归义城,本汉所筑,以招来诸羌归义者。”</div><div>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西宁府新志》中记载:“归义城,在西平之西南一百五十里处,黄河之北。”这方位正是今贵德县尕让古城址。</div><div><br></div> <h3> 尕让古城探访结束,同时也了解了一些关于古城的历史记载,对古城的前世今生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但是,比起过去心里的疑惑更加多了。</h3><div> 比如,县政府树立的石碑上把古城叫“尕次古城”,而史册上叫“归义城”。</div><div> 有些资料上说,汉朝城建造尕让古城的意义,是为了贵德在贵德种植粮食。还说,现在的热水沟两面坡地上隐隐约约的耕地就是汉朝人开垦的。但是,也有“归义城”,是因羌人归义而建的说法。</div><div> 不论怎样,这一趟探访,让我受益匪浅。站在古城里,我身边似乎走过一对对两千多年的巡查官兵。站在城西的一片开阔地上,似乎看到守关官兵在一个个盘查过往行人车辆。眺望远方四个瞭望哨所,那里的士兵时不时地摇动红黄白三色旌旗,向城里报告情况。城墙顶部,刀枪剑戟林立,彩旗飘飘,守城官兵剑拔弩张,表情威严,格尽职守……。</div><div> 尕让古城,神秘莫测,我心里的许多谜团尚未揭开,还想去探访一次。</div><div><br></div> <h3>作者简介</h3><h3> 邱元胜,男,汉族,退休干部,书画家协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