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3><h3> 对不胜酒力如我者来说,下雪的夜晚,适合遐想。</h3><h3> 海子说,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h3><h3> 《诗经》序言"毛诗大序"里说:诗者,志之所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蹈之也。</h3><h3>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歌的产生,是因为内心里面有想法,有情绪,忍不住就想说出来,说出来不过瘾,就想喊出来,喊出来还不过瘾就带上点腔调变成了歌,唱歌还是不过瘾,那就热舞嗨起来,就成了舞蹈。</h3><h3> 喜欢这个解说,直白通畅,说的是诗歌,其实适用于一切艺术。</h3><h3> 海子是诗人,可惜,他仅停留于发言为诗。并且,还偏偏选择了一条令人扼腕的路,放下了姐姐,放下了人类,把肉体和灵魂交给上帝,亲手葬送了自己的芳华。</h3><h3> 何必呢?如此一来,死的风头盖过了诗的风头,不但成了八十年代诗歌兴盛结束的标志,而且从传播的角度讲他的死亡效应又成了后来很多诗人之死的预演。</h3><h3> 如果海子还活着,那他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可以对酒当歌,起舞弄清影,还可以拍电影啊,和我们谈风月,谈国事,谈全人类。比如严歌苓,比如冯小刚,还有李芳芳。</h3><h3> 诗歌死了,电影却复苏了。最近电影界迎来了一个小高潮。先是《芳华》,再是《无问西东》,身边很多人都被打动了,朋友圈里转啊转的,有人认为《芳华》和《无问西东》标志着中国电影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其特点是观后让人思考回味,反省向前。深以为然。</h3><h3> 等稿的间隙,我也梳理了几点。最感动到我地方,最后归纳起来是一点,他传递的思想,超越时间、超越国界、超越政治,是一种关乎全人类的情怀:对爱情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h3> <h3> 传统文化中不乏很多有益的养分,至今仍在滋养着我们。</h3><h3> 沈光耀回家见母亲,沈母让他背家训第三条和第七条。光耀背:第三条,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第七条: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h3><h3> 第三条家训出自《朱子家训》,第七条出自《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是明末清初理学家朱柏庐治家格言,这个格言一直被清以来很多传统家庭所用。记得小时候父亲用小楷抄了贴在墙上,不时提醒我们兄妹几个。其实,家训中还有一句,"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弟;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按照沈氏家训第七条内容分析,沈家应该没有把这一句列入其中,这完全可以理解。然而,我们最终看到的还是沈光耀国难当头、不计身家的光辉形象,以及沈母痛失爱子却深明大义的慈母形象。</h3><h3> 在给母亲的信中,光耀写到:今饿殍遍地,哀鸿遍野,儿,怎敢言累?在部队里,他说:这世上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正义、真心、无畏和同情的人。</h3><h3> 换成今天的我们能不能做到——虽千万人吾往矣!奔赴一场劫难,像是去奔赴一场盛宴。何谓青春?刹那芳华!这背后,应该有我们传统文化熏陶的功劳。</h3> <h3> 那是一个尊重知识倡导实业兴邦的时代。</h3><h3> 有人列举了那个时代不同工种的薪酬:县长20块银元,小学教师40块,大学教授260块。任何精神层面的肯定最后都以物质的形式来体现,从电影来看,那应该是一个尊重知识尊重才华的时代。</h3><h3> 每一个人都想着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他们选读理科。吴岭澜是最好的例子,他说,理工科才是实科。</h3><h3> 人类的工作自野蛮时期开始,便分化为两类:劳役类和非劳役类;在封建社会,更明确地宣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即便在今天,很多年轻人之选择文科,为"学而优则仕"挤破脑袋,希望可以跻身"有闲阶级";而惟独在民国时期,人们想的却是实业救国。在那个时代,技术和管理,务实和务虚,中间隔着情怀这道分水岭。于是,校长当起了教师的助手;于是,面对枪林弹雨,学生不走,教师不走,校长也不走。</h3><h3> 何以如此?清华大学校歌可见一斑: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h3><h3> 所以,行为的背后,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h3> <h3> 感人至深的,还有影片中传教士和那些动人心弦的音乐。在战火连天的异国他乡,向那里的孩子传授知识,尽可能地保护他们,使他们免受伤害。那些战地的人们,唱着美声,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新歌。</h3><h3> 如果不是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很难做到如此理直气壮。感谢李芳芳向我们展示文化融合的交响曲。</h3><h3> 任何至真至美的,让人产生和平喜悦之情的,往往跨越时代的,跨越国界的,你不会因为时代的不同而产生代沟,也不会因为地域的局限而产生困惑。但我们常常是狭隘的,平庸的。要超越地域,超越时空,尊重自己的内心去行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h3><h3> 我想,"心之所向,无问西东"的心,是和阳明心学的"心"相一致,是良知。"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圣人和愚人具有同样的良知,他们的区别首先在于清澈的程度上,其次在于致良知的能力上。</h3><h3> 文明社会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讲理而不是动武,如果靠武力取胜,那就是丛林社会。从这个角度说,人家是文明人。</h3> <h3> 看完《无问西东》,我想起了罗曼罗兰说的,"三种简单而强烈的感情支撑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贯穿影片的,正是这三种简单而强烈的情感。有人看完影片后,想起了司徒雷登,还有配乐《阿根廷别为我哭泣》,两部影片异曲同工之处,正是这种用心灵温暖穷人。</h3><h3> 这三种简单而强烈的情感,说到底其实可以理解为"真、善、美"。真实是首要的,是基础,也是影片中多次强调和努力表现的;善良是必须的,如果非要在真实和善良间做出选择,那么就选择善良——妻子跳井后,许老师撕心裂肺的喊声便是明证;而美是最高级别的,如果真和善得以完美的统一,便是美的,如梅校长、沈母、沈光耀、陈鹏、张果果、传教士,他们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h3><h3> 正能量,自带流量。我被沈光耀一家圈了粉,被西南联大圈了粉,更被李芳芳圈了粉。并不是所有有文化的人都叫文人,而电影里的那些人,让我一下子想到了这个"文人",他们虚怀若谷、蕙质兰心、风骨峭峻,是真正的文明人。和不问国事只谈风月的今人有着云泥之别。</h3><h3> 导演、编剧李芳芳,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观影感受,向这位女同胞致敬。</h3><h3>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