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年关将近,回家的心思也愈发地浓烈了。风声入耳,冷气袭人,体内储存的唯一温度也被吹散在冰冷的空气里。行走在华灯初上的街道,行人,车辆,建筑,树木,一切似乎都在凛冽冰冷的空气里瑟瑟发抖。今年,是一个严冬。</h3> <h3> 想到在老家的爸妈,他们依然在没有暖气的老屋里熬过漫长的严冬,在没有天燃气没有太阳能的厨房里操持着一日三餐,我的心头不禁涌上一股酸楚。爸妈的年纪渐渐大了,守在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村庄,在那边贫瘠的黄土里春耕夏种,秋收冬藏。那块厚实的土地曾经承载着爸妈全部的希望,那片广袤的天空也曾经赠予我对外边世界的向往,那个小院记录着我们一家人生活的足迹。家,在我读大学,参加工作之后愈来愈遥远了。不是距离远,也不是心远,然而却在无形之中莫名地渐行渐远了。</h3> <h3> 上学的时候,每逢假期我必定要回去,不管是黄金周还是春运高锋,无论是酷热漫长的暑假还是短暂的端午假期,我都会选择回家。那时,家对我来说是可以肆无忌惮的放纵自我的私人空间,在这里闹也好哭也好笑了好,总会有一双温暖的大手来安抚我,一句句轻柔的话语鼓励我。慢慢的,我长大了,爸妈却一天天的老了。渐渐地,我的生活中也迎来了催着谈恋爱的,结婚的,要孩子的七姑八婆们,每次回去必定被问及这些问题,解决一个又来一个。不绝于耳的唠叨简直就要堵塞每一个毛孔。虽然,工作之后的空闲时间不如从前那么充裕,但是即便有一个长长的假期,我总是有各种理由搪塞他们,不回去了。</h3><h3> 父母的唠叨是担心,是牵挂,是期盼,是爱。有时候却被我有意无意地拒绝,甚至忽略。每次打电话给妈妈,她总是三句话离不开说“老三样”――好好吃饭早点睡觉注意身体。有时间听烦了,在电话里我会不怀好气地嗔怪妈妈不要说啰嗦这些了,我一个快三十的人了自己知道怎么做,你和爸在家照顾好自己就行了。话说出口,我可以明显感到电话里的停顿和沉默,我想,此时的电话那头,一定有心碎的声音。过一会,她必定会跟我讲东家长西家短的事儿了。星移斗转,花开花落,时序更迭,心头牵挂的唯一的女儿却还没有如期而至,没有回来看看陪陪他们,失落无助的心情必定难免了。我想象得出他们落寞的神情,甚至听得到叹息的声音。</h3><h3> </h3> <h3> 终究是我不够优秀。也许在爸妈的观念里,走出了小山村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他们万万没料到在这车水马龙灯火辉煌的城市里,生活是如此不易。身为一名教师,不到三千的工资甚至还无法井井有序地料理自己的日子,有时候还会捉襟见肘。每每想给父母尽一份孝心,只能先看看自己银行卡里羞涩的数字,再进行一番权衡。此时内心的自责、愧疚便会悄悄爬上心头,我的努力终究赶不上他们的衰老,是我不够优秀。曾经他们引以为傲的女儿,在现实的泥潭里却无法实现华丽的转身。现在,我不能守在身边陪伴他们,也不能在物质上给他们很多的回馈,真怕岁月的神偷把大把的时间偷走,有一天他们不再等我。</h3><h3> 曾经天真地以为,我只有足够努力就可以让父母安度晚年,甚至想给他们在城市里谋得一处安身的小窝。然而梦想总归是好的,厚重的现实齿轮却将梦想的泡沫一点点碾碎,然后将零乱的碎片摊开来告诉你,你还不够强大和努力,且含着笑泪生活吧。的确,比起那些在京上广奋斗的昔日同窗好友,还是自己不够拼不够努力不够优秀。需要提升自己的地方太多了,生活的大浪推着自己必须前进,我不能一直做一只慢吞吞的蜗牛。</h3> <h3> 爸爸的身体还是没有抗过寒冷的冬天。元旦后的周末,大雪刚过,我和Z先生一起回家看他们,回村的土路都结冰了,唯一的公交车也停运了。几经周折辗转,临近黄昏总算到家了。电话里彼此再多的叮嘱终归是徒有虚名而已,见到爸妈的一瞬间,所有的担心和不安都没有了。看到妈妈的头上又多了些白发,手背上干瘪的皱纹又深了,像一层枯萎的树皮。爸爸消瘦了许多,许是身体多日不适的缘故。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聊家常,橘黄色的灯光下温暖的小火炉,好像多年前的某个瞬间,也许是某天放学后一家人围着火炉子吃晚饭,也许是某个周末的晚上一家人透过那台14寸的小彩电看外边的世界。好想让时光多停留一秒,细细地读一下那空气里安静的美好。生活不过如此,一家人可以享受当下,只愿岁月静好,我们可以陪你们走得更远。</h3> <h3> 儿行千里母担忧。为人子女有何尝不牵挂在家守候的父母呢?有一种牵挂,是母亲在你离家时把好吃的东西偷偷塞满行李箱;有一种牵挂,是父亲在你收拾行囊时一句路上注意安全;有一种牵挂,是父母在你的车子发动时的一步步的追随和挥手。于儿女们而言,有一种牵挂是担心爸妈在家里的田地里过度劳作;有一种牵挂是叮嘱爸妈的一日三餐不要随便对付;有一种牵挂是害怕哪天爸妈生病了不告诉你却又舍不得去看医生;有一种牵挂是在电话里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彼此烦腻却而心安的唠叨。</h3> <h3>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在爸妈的生活里,他们根本无从知道有位作家写过这样的经典语录,但他们明白孩子长大了迟早会离开家离开自己,在他们依依不舍的眼神里,仍然选择默默承受着孩子不在身边的孤独,失落,然后他们相扶相伴着把日子一天天地度过。</h3> <h3> 一直为你操心牵挂的人,是家里的老爸老妈。不管你事业有成也好工作不顺也罢,有一个永远为你敞开大门的地方,那是家。告诉自己,有空多回家。余生,请允许我陪你们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