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磕磕碰碰,跌跌撞撞,总归是毕业了。</b></h3><h3><br /></h3><h3>忙碌总会冲淡离分的愁伤。从答辩完日夜不眠的修改论文,到递交上会材料以后未曾间歇的聚餐,拍毕业照,摆谢师宴,参加毕业典礼,一项项事情都有条不紊的进行,时间被安排的满满当当。<b>我们一天天周转于纸醉金迷的饕餮盛宴之中,无暇去理会本该铺满面庞的愁容。</b></h3><h3><br /></h3><h3>当我拿着离校通知单辗转于宿管中心,图书馆与学院之间办理各种离校手续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从明天起,这个与我共度了6年时光的大学就要在我的身后渐行渐远了。<b>不论是卫津路或是北洋园,都曾记录着我的心酸,苦难,坚持与幸福。</b></h3><h3><br /></h3> <h3>还记得我最喜欢在历经了严寒静谧的凛冬之后站在北洋广场上感受春天里第一捧温暖的阳光洒在脸上;若是夏日酷暑,我则喜欢踱在铭德大道之中,静静欣赏道路两旁草丛中无数音乐家们此起彼伏的鸣唱;而身处秋风萧瑟之际,我时常走在集贤道上,踢扫满地的缤纷落叶;冬雪苍茫,我更迷恋于北洋园的风光,因为这里更加安静,更加隐秘。</h3><h3><br /></h3><h3><b>转过海棠旖旎,转过蝉鸣如笛,送走秋叶禽弋,正值银白铺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b></h3><h3><br /></h3><h3>是啊,我可以清楚地记得每一栋教学楼的编号与位置,我将校园中每一条道路的名字倒背如流,西门外小吃街每一家饭店的特色我也早已烂熟于胸,还有平园的宿管阿姨,北洋超市的收银大哥,学四食堂打饭的大妈,乃至菜市场里卖水果的大爷,我无不相交甚好。这里的一切我都太熟悉,太熟悉。</h3><h3><br /></h3> <h3>很庆幸临走时身旁还有一群值得留恋的友人们,无论是新友或是旧识,都曾在这凛冽的寒冬中带给我一丝暖意,我都记得你们。</h3><h3><br /></h3><h3><b>我不喜欢送行,刺骨的寒风,三两好友,沉甸甸的行李,熙熙攘攘的人流,这些都太应景,应景的让人丝毫提不起兴致。</b>这有些人一别啊,怕是再也见不到咯。可我偏偏是最晚走的那个,看着一个个同学友人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走出校门,看着一间间宿舍由往日的热闹非凡变得如此冷清,我突然想到了士兵突击,想到了许三多,想到了他一个人独守七连空房的日子。昨天晚上我将对面半掩的房门刻意关上了,空荡荡的房子,要是我大晚上起来去卫生间还怪吓人的。</h3><h3><br /></h3> <h3>几天前与小X聊天,也算是感慨万千。想想我这学生生涯算是彻彻底底结束了,算算也读了有18年的书了啊。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西安城北读到城南,从陕西读到天津,从卫津路读到北洋园。这其中收获自是不少,不仅是知识的丰富,心智的成熟,还有太多太多的东西不可言喻。</h3><h3><br /></h3><h3>今后就要开启一段新的旅程了,还有许多未知等着我去探索。</h3><h3><br /></h3><h3><b>推开世界的门,我已经准备好了。</b></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