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纺织业 兴衰60年(上)

夏源

<h3>一、 建设篇</h3><h3>1.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党和国家为了尽快解决人民穿衣遮体御寒的需要问题和就业问题,中南海召开全国财经会议,毛泽东发出要把纺织工业搞大的指示。会议结束后,中央人民政府着手规划在北京、郑州、西安、石家庄、邯郸、咸阳建设新中国的"六大纺织基地"。1951年在豫丰纱厂原址组建了拥有3万枚纱锭的郑州棉纺厂(郑棉二厂),拉开了郑州纺织城的序幕。</h3> <h3>2. 郑州市棉纺基地地处优越,京广、陇海铁路枢纽,一字排开的五座纺织厂,布局一致,仓库北侧就是铁路专用线,连通"陇海铁路",并轨"京广铁路",原棉及成品运输便捷,免除二次运输;西南是贾鲁河,地下水源充足;一路之隔是郑州热电厂,源源不断将电力和热气送到厂里;河南省是一个产棉大省,可以保证原料来源;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对纺织这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供应充足。</h3> <h3>3. 图:1953年7月1日,郑棉一厂开工典礼。郑州纺织工业基地位于郑州市中心4.5公里的乔庄。首先开建的郑棉一厂。纺织基地建设得到各行各业的支援,援建363火电厂的苏联专家到现场指导。建设人员有南征北战的老红军、地委书记、县长和农村干部。驻郑的解放军以及大中学生,也来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工地上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施工人员有2000多人。当时省纺建公司建筑安装队施工机械很少,只有6部汽车、2台搅拌机、2台吊车。建设者们满腔热情,夜以继日施工,用铁锹和撅头挖、刨、和灰,想尽办法,加班加点,不计报酬,加快工作进度。搬运三站组织上千辆人力架子车和上百辆汽车昼夜不停,把几十万吨钢材、水泥、木材、设备运到工地,保证了工程进度。</h3> <h3>4. 图:郑棉一厂试生产。1954年3月,安装有5万枚纱锭、1500台布机的郑棉一厂试车生产。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33周年的喜庆日子,在露天广场举行隆重的竣工典礼。纺织工业部、省政/府、军区发来贺电,省、市领导、全省劳动模范,市直机关、部队、工厂的代表和本厂职工3000多人参加了大会,中南纺管局派人送来穿衣镜一架,以志纪念。中央广播说唱团的著名相声演员侯宝林、郭启儒、郭全保等到会演出。大会决定选派代表赴京,带着试车织出的白细布向党中央和毛主席献礼。</h3> <h3>5. 图:夏春元在国棉一厂竣工大会上做基建财务情况的报告。</h3> <h3>6. 大会结束,党委书记、厂长李之放命令全体职工列队进入生产车间,奔赴各自岗位,正式开工生产。开工后每天都有省会各界组织代表参观,最多每天达900人。短短几个月,参观人数达到数万人,成为当时轰动事件。</h3><h3>7. 7月10日,朱德副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接见了纺织企业的代表,他和代表们一一握手,关切地询问厂的生产情况,并说:“你们工厂生产的布和纱是为了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过去农民十年一身衣服,现在是一年换一套,所以你们要加紧提高技术,生产又多又好的布匹,满足人民对你们的要求。”</h3> <h3>8. 1954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轻纺产品匮乏,市场供应紧张,全国居民开始发行布票,每人每年棉布定量14.5尺、棉花5市两。布票发行持续30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3年消失。</h3> <h3>9. 积累了丰富经验的省纺建公司,在建设规模比郑棉一厂大一倍的郑棉三厂时,用同样一年时间、十分之一的人力,多快好省地建成。1953年到1958年,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短短5年时间,国家投资1.76亿元,以一年一个厂的速度,一口气建成了第一、三、四、五、六共5座大中型棉纺织厂,锯齿形厂房连成一片,它们像五姐妹一样一字型排列在棉纺路上。共有纱锭40万枚,布机1.5万台。相当于解放前河南省纺织工业生产能力的20倍。5个厂一年生产的棉布可供1亿人口每人做一套衣服。这在建国初期,为解决衣食民生问题做出巨大贡献。</h3> <h3>10. 郑棉一厂在建时期,5名省、市级园艺师对厂区和生活区绿化进行总体设规划。工厂竣工投产前,抽调700余人,组成绿化队,进行突击绿化,建成27个花坛,占地面积为全厂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为此,郑棉一厂成为花园式工厂,享誉郑州。</h3> <h3>11. 建设路从东到西,依次排列着郑棉五、四、三、一、六厂大门。一厂、三厂、四厂的生活区大门属古典牌楼式设计,高大厚重,中式挑檐门楼上赫然标识“国营第*棉纺厂”。上海、江苏、湖北浙江、山东等地调来上万名技术工人和管理干部,支援郑州纺织基地建设,号称十万之众的纺织大军蔚为壮观。刚从旧社会过来的人们,成为一名国营企业的职工,进出大门之下,自豪心情油然而生。</h3> <h3> 1960年5月11日,毛泽东主席到郑州视察郑州国棉四厂研制的喷气织机。毛主席高兴地说:“天上有喷气飞机,地上有喷气织布机”。</h3> <h3>12. 1960年,到郑棉四厂视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有六位:毛泽东主席、朱德委员长、邓小平总书记、彭真副委员长、陈毅、聂荣臻副总理。</h3> <h3>朱德委员长视察郑棉四厂喷气织机生产。</h3> <h3>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到郑州视察纺织企业。</h3> <h3>13. 图:郑棉三厂厂长张贺亭陪同外宾参观。</h3><h3>郑棉三厂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的大型棉纺织企业。规模大、设备新、管理正规、厂区环境优美、生活区家属楼苏式建筑特色、生活福利设施齐全等,被列为中央、省、市对外开放单位。截止1985年,三十年间先后接待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外宾以及香港、澳门同胞和海外侨胞,共1091批,其中有一些国家首脑。</h3> <h3>14. 为建设齐全的郑州纺织基地,1958年开始筹建郑州印染厂,这是国家新建的四大印染厂之一,预算投资3300万元。不久逢三年困难,经过"上马"、"下马"、缓建、续建,历经7年筹建,在"边基建、边生产"的过程中,逐步达到年产1.3亿米的现代化特大型印染企业规模。</h3> <h3>15. 同时,河南纺织科研所、河南纺织工业学校、河南纺织干部学校、河南纺织技工学校、郑州纺织机电学校以及河南省纺织医院(现郑州市中心医院)等,为纺织工业配套或服务的机构设施,毗邻相继建成。</h3> <h3>  当初纺织基地的基础建设很差,从三官庙到河南医学院,是一条宽约十几米到臭水沟,人们从市里到西郊,要步行或租骑毛驴。许多孩子们都有坐在毛驴驮着的筐,一边一个,晃晃悠悠的印象。1958年,开始修建建设路,动用了许多推土机、卡车,搬运原郑州印染厂门前高坡的土,填平水沟,建成了郑州市当时最为宽敞,中间为街心公园的柏油马路,纺织基地面貌焕然一新。</h3> <h3><br></h3><h3>16. 1955年,郑州西郊已经有数万名产业工人,需要一个大型文化娱乐场所,来满足人们劳作之余、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市委、市政/府就协商省工会出钱建设。但省工会有顾虑,文化宫建在郑州,省工会出钱,这是全省职工的工会经费,怕其它城市有意见。经过多次协商,双方决定,由省工会拿钱,市工会负责建设,名称"河南省工人文化宫"。</h3><h3>17. 1958年,位于几个纺织厂家属院对面的建设路南的"河南省工人文化宫"落成。这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文化体育场所,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建有一座千人的电影院、标准400米跑道的运动场、露天篮球馆、有高低跳水台的标准游泳池、图书馆、阅览室、展览室、后花园苗圃。这里是西郊职工家属的文化娱乐集聚地,也是几代郑州西郊人们儿时最美好的记忆。</h3><h3><br></h3> <h3>18. 那是个工人倍受尊崇的年代,文化宫冠以"工人"二字,这个名字一直用到2000年,改称"五一公园"。</h3> <h3>19. 图:纺织职工家庭当年老少三代人的"福利证"。</h3><h3>在纺织厂建设投产的同时,一些生活福利配套设施都在加紧建设和完善。新建大型综合性的河南省纺织医院,解决数十万纺织职工家属的医疗卫生需求。纺织厂职工家属全部享受免费医疗,凭福利卡看病,小病在厂医务所诊治,大病由厂医务所转到纺织医院。纺织医院实行三联单结算,无需付费</h3><h3>在解放初期,能享受这种福利实在是难能可贵。为此,工作和生活在纺织系统的人们感到幸福和骄傲。</h3> <h3>作者兄姐弟6人与奶奶、外婆、母亲在国棉一厂西街楼前合影。</h3> <h3>20. 工厂仿佛是一个职工幸福的大家庭,和谐且温馨。安居乐业的人们在此繁衍生息,托儿所、幼儿园、小学设备完善。棉纺厂初建时,纺织子弟是在三官庙小学上学。1957年,国棉一厂自建小学,名为建设路第一小学,1958年改为郑棉一厂子弟小学。</h3><h3>作者深深怀念第一任校长刘绿芸,作者的班主任王敏。师道长存!一朝为师,终身为父(母)!</h3> <h3>图:作者保存的在纺织厂子弟小学时的《学生手册》。</h3> <h3>图:郑棉四厂子弟小学遗址。。1958年新建郑棉四厂小学,教导处王主任(上海人)作出一个决定:凡是姐弟俩的都安排在一个班。蒋树英、蒋树勤;黄昌玲、黄昌龙;薛槐英、薛槐宝;李援朝、李玉琨;张冬梅、張春生;汤丽芬、汤荣生;吴其兰、吴其福;钱仙宝、钱根宝等都分在一个班。当年经常出现弟弟们打群架,诸多姐姐拉的场面。</h3> <h3><br></h3><h3>21. 至此,在郑州西郊形成了一个方圆600万平方米的纺织工业区。总面积比旧郑州市区还要大,被誉为"纺织城"。1959年郑州市纺织工业总产值达到4.47亿元,比1949年增长460倍。成为全国重要的纺织基地。</h3><h3><br></h3> <h3>二、 贡献篇 </h3><h3>1. 盛世修志,1985年各纺织企业开始撰修厂志,我们得以了解郑州市纺织基地30年的发展历程。截止1985年,在改革开放的东风下,郑州市有133个纺织企业(含区县纺织企业),数十万名职工,50万纱锭,1.5万台布机,14条印染线,形成以棉纺织为主,印染、色织、针织、毛纺、麻纺、丝织、纺织机械、纺织器材等门类齐全的纺织工业体系。郑州市成为名副其实的纺织城。</h3> <h3>2. 30年间,郑州的纺织业界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郑州印染厂,1962~1987年,25年间,累计税利3.95亿元,是投资总额的23.3倍。最辉煌的1981年,郑印一年的总产值达到2.6亿元,当年就实现利税6187.6万元,一年利税相当于建2个同规模印染厂。</h3> <h3>郑棉一厂,累计上缴利税4亿元,是建厂投资的12.7倍;郑棉二厂,累计上缴利税2.37亿元,是初期投资的25 倍;</h3> <h3>郑棉三厂,2005年建厂50年大庆,累计上缴利税达16.6亿元,相当于可建33个同等规模的纺织厂;</h3> <h3>郑棉四厂,累计上缴利税7.34亿元,是建厂投资的20倍。</h3> <h3>郑棉五厂,累计上缴利税5.9亿,是建厂投资的19 倍。</h3> <h3>郑棉六厂。累计上缴利税了3.52亿,是建厂投资的15倍;</h3> <h3>3. 财政收入方面。从1951年至2009年,国家对郑州纺织工业的投入不到5亿元人民币,但同期财政税利却高达100多亿,占郑州市同期财政收入的一半。可谓纺织多则财政兴;产成品方面,好年景时,全市年产纱制品达10万吨,布类5亿米,印染色织布1.5亿米,不仅在国内销售,并大量出口国外。对解决人民衣着问题,为取消布匹凭票证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就业方面。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郑州纺织企业有职工10万人,退休招新累计达20万人,连同家属计30万人,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起到极其重要作用。"农民协议工"一词最早由郑州纺织工业于上世纪80年代首先启用。</h3> <h3>4. 郑州市纺织系统数十万的产业职工队伍,她(他)们最具组织性、纪律性、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她(他)们是郑州的脊梁。</h3><h3> </h3><h3><br></h3> <h3>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她们的贡献,给予应有的荣誉。顾春宝,保全技工,研制我国第一台喷气织机、挡车工孔德琴、孙景荣、宁平兰、吴云香、何玉环、陈产明、毛子莲、郭梅穂、王宏恩,赵艳红、刨工何志方、冷作工刘群章、修机工李绍甫、胡金荣等,在车间一线岗位上做出骄人的成绩,荣获省市劳模称号。一批优秀的工人到了管理岗位,一些人脱颖而出,成为企业领导干部。盛婉,细纱挡车工,创 "闪电"接头法并被推广,荣获国家、省、市劳模称号,全国人大、党代表,任厂党委副书记,省政协副秘书长。</h3> <h3>  那个时代时代党和国家给予纺织产业职工极高的政治荣誉和待遇。郝建秀、吴文英这两个工人劳模,被推荐送到大学深造,先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部长。最杰出的代表吴桂贤,由一名纺织女工一步步走向国家领导人的岗位,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她是工人阶级当家做主,是一个时代的象征。</h3> <h3>5. 对外关系方面。上世纪的80年代,河南的主要出口拳头产品是纺织品,年出口创汇人民币10亿元。</h3><h3><br></h3> <h3>6. 郑州大西郊宽阔的建设路北面,中式挑檐琉璃瓦三开门楼一字排开,对应的是棉纺路厂区大门,里面织布机的轰鸣声,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h3> <h3>7. 在半个世纪中,棉纺路的风光无限。上海、江苏、武汉、青岛等地技术工人源源不断地迁入,带来了先进的纺织技术。纺织厂工人的工资比钢厂、药厂等其它工厂略高,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棉纺厂工人的工资收入与纺织工业局的一般干部几乎相当,纺织女工"高工资 高福利",渴望当一名"工人贵族",是许多年轻女孩子的梦想!待遇好,地位高,使得纺织厂成为数十年间郑州就业的热门行业!不仅纺织厂的小伙子好找对象,而且纺织姑娘们也成了众多干部、军人和知识分子青睐的对象。</h3> <h3>三、 劳作篇</h3><h3>1. 纺织厂的工艺流程:原棉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整经、浆纱、穿筘、织布、整理(验修整) 等,完整的流水线。操作它们的是优秀的纺织产业工人,她们有组织纪律,分工负责,团结互助,吃苦耐劳。举例:布机是最嘈杂、噪声大的车间,喊人是听不到的,所以,每台车上有三个不同颜色的牌子:红、白、绿,挡车工示意需要不同工种的帮助。竖起绿、白牌子,是示意需要帮接工帮助;竖起绿、红牌子,是示意需要修机工帮助。</h3> <h3>原棉首先进行梳棉。</h3> <h3>加工并条工序。</h3> <h3>加工粗纱工序。</h3> <h3>细纱工序。</h3> <h3>倒纬工序。</h3> <h3>整经工序。</h3> <h3>经纬线进行桨纱。</h3> <h3>布机车间进行织布。最后还要对布进行最后的验修整理工序,完成成品布加工工艺全过程。</h3> <h3>2. 挡车工要在机器前不停走动巡查,接线头、整理、查验,处理瑕疵,防止断线出现次品。除了中午吃饭可以停半个小时的机器,挡车工一刻不停地忙碌,喝水都要抽空,忙时自带的饭盒边吃边照看机器。据估算,一名挡车工一天要走近20公里路。整理车间的女工每天要猫着腰把八九十斤重的布搬来搬去。腿部静脉曲张或者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在老纺织工人身上非常常见。<br></h3> <h3>3. 车间里湿度大,粉尘密度大,对肺很不好;棉絮飞舞,每个人的头上都粘满了棉絮而成为"白毛女;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布机车间躁音高达80-100分贝在车间里说话,必须揪着对方耳朵喊,否则根本听不见;三班倒,生活不规律;吃冷饭是常事,工作紧张,喝水都要抽空。清花和梳棉有大、小老虎之称,很危险,不知吃掉了多少工人的手(指)。</h3> <h3>4. 纺织工人普遍存在腿、腰、耳、胃、肺的健康问题。我中学同学马昭、王爱茹夫妇,1968年分配到郑棉五厂工作。马昭因为肺心病英年早逝;王爱茹与丈夫同在一个车间,辛勤劳作,积劳成疾,夫妻二人因病提前退休。近年来,病患加重,夫妻双双都做了膝关节置换手术。我的二弟夫人在布机车间工作,患上风湿关节炎和肺纤维化,在40多岁就办理了病退。</h3> <h3>5. 重工不重,轻(纺)工不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纺织工人早先实行三班三运转,每周应开十八个班,加班每周开到二十个班,急倒班交接班休息不足八小时。一直到1980年才改为四班三运转。就是干两个白班,两个中班,两个夜班,之后休息两天。从刚建厂时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纺织厂的布机挡车工一个人要挡36台布机(平布);细纱挡车工看台1000~1200锭/人(高支)。以郑棉六厂为例,1958年,人均工资为361元/年,工人劳动生产率16277元/人。30年后的1985年,人均工资为1278元/年,工人劳动生产率18172元/人。正是她们高强度的辛勤劳作,为企业、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h3> <h3>1980年,郑州色织厂布机车间甲班的全体员工合影留念。</h3> <h3>6. 上世纪50年代,执行的是"生产从新、生活从简","先生产、后生活"方针,生活福利设置简陋,单身职工人均住房面积为3.44平方米。职工家属人均住房面积为2.43平方米。一直到1985年,单身职工人均住房面积增至8.3平方米,职工家属住房面积为3.46平方米。</h3> <h3>图:1956年,作者的母亲顾志萍与子女在在国棉一厂西一街合影留念。</h3> <h3>7. 图:郑棉四厂西街17号楼的8名发小上世纪60年代的一张合影照。这栋拐角三层青砖红瓦楼,住了30户人家,60名双职工,儿童有108人(老人未计)。当年十口人家住一间十几平方的房子不稀罕,几户人家用一个厨房。多数家庭都是五六个孩子,工作三班倒,无瑕照顾家庭老人和孩子,都是大孩子照顾弟弟妹妹,小小年纪会帮助父母洗衣、做饭,家家都是双层床。</h3> <h3>8. 图:郑棉四厂棉纺路46号楼,现在破败不堪,湮没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中。</h3><h3> 这栋苏式三层红瓦青砖楼,当年是厂长楼,几位三八式厂级干部住在这栋楼里。那年头,领导干部与职工关系和谐且融洽,住房和福利差距很小。杨振峰厂长一家三代,十几口人与职工一样住两居室。</h3> <h3>图:1966年,六兄姐弟合影。左起:夏国昌 夏源(元元) 夏伟伟 夏莉莉 夏小平 夏欣生</h3> <h3>当年,我家的邻居是女厂长林湘。厂领导没有架子,和善可亲,孩子们少不更事,经常在厂长的家中跑进跑出。杨振峰厂长的岳母待人特和道,看我家奶奶瘫痪在床,孩子多,多有帮助和关照。</h3> <h3>9. 在郑州棉纺织厂曾有这样一句顺口溜:"一厂花园三厂楼,四厂平房碰破头,五厂污水到处流。" 郑州郑棉一厂和郑棉三厂是按照苏联设计的图纸,面积缩小建的"苏式"红瓦小洋楼,方正的楼体,斗篷式大屋顶,室内设计为火壁,烟道取暖,建筑冬暖夏凉,每栋楼都带拐角,四栋楼围成一个大四合院,院中是一个花坛,环境优美。只是每套面积都很小,只有二三十平方米。</h3> <h3>四厂母子楼,也称妈妈楼,这是纺织女工们住房紧张时期的群居生活。起初是工厂为照顾哺乳幼儿女职工,几个母子们共住一屋,后来丈夫就住进去了,各家仅以帷帐相隔。上世纪80年代末刘源副省长到纺织厂调研,得知此况,给了政策,各厂建起了"青工楼"住房得到了极大改善。</h3> <h3>10. 图:作者母亲顾志萍工作照。</h3><h3>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全国各地参加郑州纺织建设的老工人们,操着吴侬软语、鄂腔、山东话与河南话交集,久而久之在郑州西郊形成了一个不南不北、纺织厂特有的郑州话。</h3> <h3>他们的子孙后代依然生活在这里,久居他乡是故乡,郑州已经是他们的第二故乡,江南水乡、海滩已是记忆中的故乡,户籍地而已。 </h3> <h3>图:郑州郊区南曹知青农场返城到郑棉一厂的二代纱妮。</h3><h3>当年郑州知青回城后,有相当一部分人进纱厂,当了纺织女工!这些二代纺织人,用她们的芳华,为郑州的纺织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h3> <h3>  图:当年上海国棉十七厂支援郑州纺织基地建设的女工们在21世纪初合影留念。</h3><h3> 当年她们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姑娘,现在已垂垂老矣。初建时期的郑州市西部,十分荒芜,建设路是一条臭水沟,伏牛路、桐柏路是两条深沟,沟旁长满酸枣树。从南国水乡来到郑州的南方姑娘、小伙们,望着狂风卷起漫天黄沙的西郊,吃着杂粮,心中充满思念家乡的惆怅,念念不忘的是故乡的味道。位于三厂对面的建设路市场的上海菜馆闻名遐迩,这里没有包间,没有空调暖气,简陋的平房,几十张木桌,七碟子八碗,热气腾腾,成为人们的最爱。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家乡的味道,在这里可以听到熟悉乡音,在这里可以遇到亲朋好友。天南地北的人们,就这样相互交融,自发形成一场南北饮食文化的交融。</h3> <h3>12. 上世纪90年代,城市发展,建设路市场的上海菜馆不复存在,于是吃货们转移到了对外经营的郑棉三厂食堂,制作豫菜大师傅迎合南方人饮食习惯,混着杭帮菜,关键是价格实惠,于是,声名大噪。食堂后来迁到棉纺路上,改名"味庄"餐厅,这个由女工宿舍改建的餐厅,纺织厂元素"织布车间"、"准备车间"、"细纱车间"格外醒目,成为郑棉厂工人和西区老饕精神上的家园。</h3><h3> </h3> <h3>一些纺织厂老职工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曾经工作的"车间"里,要上一份爆腰花、松鼠鱼、锅巴三鲜、茄龙、狮子头,最实惠的是一盘堆得山高的炒面,再温上一盏小酒,推杯换盏,快意人生。</h3><h3><br></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