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书信的那个年代】 张会平

冬阳

<h3>  飞快的时光,带走了我的记忆,往事如流砂,从指缝中溜走,记忆的片段,如残缺的影像,一切都变的模糊了。当我翻看几十年前的旧信,刹那间流光绽放,我的眼前浮现出偏僻的山村,弯曲的小路,清澈的小溪,山坡上盛开的野花,,炎炎夏日的汗滴,傍晚的缭绕炊烟,同学们矫健的身影……</h3> <h3>  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快乐一同分享,愁绪一同感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心情的好坏又呈现在脑海里,泛黄的字迹,不再使记忆模糊。</h3> <h3>  五十年前的我,随着浩浩荡荡的知青大军,从城市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冷丁离开家乡、离开家人、思念之情,常常萦绕在心中。白天在农田里辛勤耕种,唯有夜晚写信,能让我们忘记疲劳,忘记艰辛。</h3> <h3>  一个煤油灯,在小炕桌上,跳跃着小小的火苗,泛着桔黄色的光。几个人围着它,手握钢笔,专心致志的写着自己的书信,那是少有的美妙时光。心扉在黄昏的油灯下敞开,放射着无限的光明,尽情的与收信人,无声的交谈,一行行文字里蕴涵着种种喜怒哀乐,悲观离合。写着写着,有时就会泪流满面。</h3> <h3>  写给父母的信,告知一切安好,免得他们牵挂;写给发小的,回忆着童年的快乐,感叹着日月如梭;写给密友的,倾诉着内心的苦闷与彷徨……。几个人互相没有什么掩饰,只顾奋笔疾书。把真实的故事,融在一个个手写的字符里,像一首生命的歌,把血和泪都泼洒在纸上,让它把自己醉得凌空欲飞。</h3> <h3>  信发出后,便计算对方几日可以收到,期待着那远方的问候与思念。在田间地头劳做时候,会不时的张望着远方,盼那个骑着二八自行车的大队通信员,能进入我们的视野。只要他一到,大家会立马放下地里的活,把他围起来、七嘴八舌,问有没有自己的信件。有信件的滿心欢喜,迫不及待的拆开就读,看了一遍,不过瘾,再细读,逐字逐句,连标点符号都不落过;没有信的,一脸失落,垂看两手,默然退去,期盼自己的书信快快到来。</h3> <h3>  闲暇时,我常常把手里的几封旧信,拿出来仔细斟酌,慢慢品味着其中洒脱的文字,如饮陈年佳酿,心情被文字感染着,或喜或悲。我最喜欢、最盼望的是,我儿时的小伙伴一闫庸的信件,她的信,字迹秀丽,语言流畅灰谐,情感亲切细腻。每每有了苦闷和烦恼,我一古脑的倾诉给她,她的回信,如夏日清泉滋润我那干涸的心。读她的信真是一种享受,使我倍感温暖。我们彼此通过文字,把生活中所见、所闻、所忆、所感写给对方,细细咀嚼,让我们的生活添加许多滋味。</h3> <h3>  如今,几乎没人写信了,这也许是社会的进步,但是手写的书信,出自一个人独特的手笔与心怀,上面的字迹是那个人的心迹,无论是工整还是潦草,都是不可替代的,其中蕴含的真情实感,也是无法复印的。手写书信,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在自己的心里,垂着两手,也不免有些失落。</h3> <h3>  别了手写书信,让我如此留恋的书信</h3><h3> 别了手写书信,你曾记录了我们的亲情、友情,你是历史的见证。</h3><h3> 别了手写书信,记录我们那个年代生活的书信。</h3> <h3>文字 张会平</h3><h3>部分图片 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