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社会的良知,是文明的根基。我们的一切精神果实和智慧花朵,都是在传统文化的胚基上孕育滋长并逐渐成熟起来的。今天,在经济与科技空前发展,生活日趋富裕的时代,实施人格教育,培养普通的伦理道德成为教育根本。</h3> <h3>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底色,环境、氛围等一切细微的感知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世界观</h3> <h3>而同时孩子超强的感悟能力又往往被家长或老师所忽略,总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认为孩子太小,他们不懂。其实千万不能低估孩子们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能力比大人强很多倍,他们感知世界的方法和方式更无邪更接近于生命的本源。</h3><div> 3-8岁的幼儿时期,是形成一个人性品的关键阶段,这个年龄段所受的教育将对人一生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毋庸质疑,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经历将会伴随他的一生。</div> <h3>我国有5000年能历史文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现实生活中的待人接物,言行举止,道德规范等,无一不打上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对孩子从小灌输一些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让我们的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以不屈不饶的精神去面对一切困难和坎坷。</h3><div> 传统文化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品行、礼仪、道德、气质、风度等各方面的塑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值得我们老师和家长重视的。</div> <h1>我们做了哪些准备</h1><h3>幼儿园有效的教育途径是从孩子感兴趣的当前问题入手,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由于兴趣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对活动的设计需要向真实的生活情境转化,最可能地使教育内容最大限度的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因此,从幼儿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和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是切实可行的。</h3> <h3>民俗文化传承了人类文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从小感受祖国的优秀文化,了解本民族的民风民俗,我园以"彝族美"为主线,开展了"本土文化"活动,让孩子们在表演民间文化节目、体验民间传统游戏、制作民间手工艺品丰富经验,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h3> <h1> 寓民族文化教育于一日生活各环节中</h1><div>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探索、交往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我们从现实生活中可感知的民族文化因素入手,择其精华,对幼儿进行民族文化教育。</div> <h1>寓民族文化教育于社区活动中</h1><h3>大自然是一本活的书,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新《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们应努力挖掘利用周围环境中有利的教育资源,充实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组织幼儿观看地方戏,观看地方运动会,了解运动项目,让幼儿用耳朵、眼睛等感官感受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受到良好的熏陶。结合地方饮食、传统工艺,传统音乐等的传统文化,专门进行各个系列的主题活动。因为这些东西就在孩子们的身边,所以他们容易接受也乐于接受。这样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开阔了幼儿的眼界,从中也培养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h3> <h3>服饰和道具是民族文化的标志,舞蹈艺术常常通过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和道具来增强舞蹈的动态美,扩大舞蹈的表现力,彰显独特的民族艺术特色。</h3> <h3> 幼儿通过听故事、讨论、参观、老师讲解等形式在观看、接触、感受后能够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一些初步的常识。</h3> <h3>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认为,每一民族与地域的文化尽管富有多样性,但总有一个带有历史性和行动一致性的价值秩序或主导精神贯穿始终,它作为一种典型性的目的,指导一个民族从文化的大系统中选择了某些东西,排除了另一些东西,这种选择可以渗透到文化的不同层次,体现在文化的各个单元中。</h3> <h3>绚丽多彩的彝族服饰既是物质财富,更是彝族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h3> <h1><b>寓民族文化教育于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中</b></h1><div>现代教育十分重视环境归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并把环境创设看作教育教学和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墙装作为环境陈设的主要内容,能从情感情绪上带给幼儿愉悦感。将民族文化内容渗透到墙饰中去,作为墙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扩大幼儿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使孩子们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接触和认识民族文化。</div> <h1>寓民族文化教育于亲子活动中</h1><div>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应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我们首先通过幼儿园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提高家长对民族文化教育的认识,让家长明确民族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使他们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介绍幼儿园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情况,提出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以及注意事项,让家长心里有数。其次,我们开展介入式活动,邀请家长参与民族文化教育活动中来。</div> <h1>依托多媒体教学 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h1><div>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而培养幼儿具有积极的学习兴趣、满足其强烈的求知欲,应该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利用多媒体上课,给幼儿带来直观、生动的图片、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大量的素材,在教课过程中,多媒体通过音响、色彩、动态画等刺激幼儿的多种器官,不断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为积极活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div> <h3>自编儿歌《彝族美》及道具双鞭,语句精练,结构简短,韵律优美,节奏分明,易懂易记,读起来琅琅上口,让家乡的美,本土文化走进孩子们的心中。</h3> <h3>民族节日文化对于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认知、传承民族文化、以及促进幼儿身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要抓住这一教育契机,以其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幼儿园民族节日文化的体验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幼儿全方面发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