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神州大佛遥相呼应,</b><b>形成了</b><b>东有江苏无锡灵山大佛、南有香港天坛大佛、西有新疆乌市红光山大佛、北有山西大同云岗大佛、中有河南洛阳龙门大佛的佛教世界布局 ,丰富了我国佛教造像的整体内涵。</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题记</b></h3><h3><b><br></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佛教源于古印度,中国的佛像也是从印度流传而来的。由于印度佛教及其佛像传入中国的路线不同,传入中国后形成了三种流派,分别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不同流派的佛像有所差别。</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初期在中国建造的佛像外貌均以印度的佛像为蓝本,但在十六国时期起,汉传佛教的佛像便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像艺术。比如,北魏时期的佛像以秀丽清朗见称,唐朝时期则尽显丰腴体态,宋朝时变为世俗亲切,到了明清时期又重现体态丰腴的造型。</h3><h1><b><br></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 <h1><b>1.四川省乐山大佛</b></h1> <h3> 四川省的乐山大佛,弥勒佛座像,魁伟高大,比例匀称,慈祥端庄,雍容肃穆。公元803年建成。位于峨眉山东31公里的乐山市,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历时90年大佛终告完成。</h3><h3> 佛像高71米,佛头长14.7米,头宽10米,头顶有发髻1051个,髻髻相连,与原大像阁一道组成科学巧妙的排水系统。肩宽24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脚背宽8.5米,可坐百余人,大佛脚踏三江,背负九峰,远眺峨眉,近瞰乐山,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石刻弥勒坐佛。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称。</h3><h3> 联合国遗产专家誉为:“是中国佛教信徒们的奉献和技艺的结晶,它是一座世界的丰碑。” </h3><h3><br></h3> <h1><b>2.台湾省佛光山大佛</b></h1> <h3> 佛光山,位于中国台湾高雄市大树乡东北区,是中外闻名的佛教胜地,有“南台佛都”之号。1967年(民国56年),由当代高僧大德星云法师率领弟子创建,是台湾最大的佛教道场。 </h3><h3> 佛光山最突出的标志是金身接引大佛,接引大佛高120英尺,大佛左手下垂作迎迓状,右手举至肩,掌心向前,手指向上,表示"接引上天"。佛像全身贴金,每与朝阳暮霞相映,即见金光万丈,耀眼夺目。大佛脚下台基上排列着一圈与其相貌姿态相同的佛陀,从山下放生池到大佛前的两侧,也都排列着大于真人作接引状的佛像雕塑,据统计共有480座,皆镀金身,气派宏伟庄严,到此有如投身佛国。</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佛光山四句偈语 :</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h3><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慈悲喜舍遍法界</b><b><h3 style="display: inline !important;"><b> 惜福结缘利人天</b></h3></b></h3><h3><b><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禅净戒行平等忍 惭愧感恩大愿心</b></h3></b></h3><h3><b><br></b></h3> <h1><b>3.江苏省灵山大佛</b></h1> <h3> 江苏省的灵山大佛,释迦牟尼立像,青铜材料,通高88米,重700吨,佛体79米,莲花瓣9米。公元1997年建成。灵山大佛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地区,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大佛慈颜微笑,广视众生,右手“施无畏印”代表除却痛苦,左手“与愿印”代表给予快乐,均为祝福之相。</h3><h3><br></h3> <h1><b>4.香港特区天坛大佛</b></h1> <h3> 香港的天坛大佛,释迦牟尼座像,锡青铜材料,通高26.4米,重220吨,公元1993年建成。天坛大佛座落在香港大屿山海拔520米的昂平,是香港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是全球最大的青铜座佛。佛像坐在268级的石阶上,端坐的佛像庄严肃穆,无论远观近看,都予人宁静祥和的感觉。美国权威地理旅游杂志《国家地理旅行者》极力推荐天坛大佛这项名胜。</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b>5.山西省云冈大佛</b></h1> <h3> 山西的云冈大佛,释迦牟尼座像,石料,高达17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云冈石窟,是第五窟三世佛的中央坐像,也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佛像。佛像形态端庄,是中原文化传统的表现手法;但其脸部形象:额宽、鼻高、眼大而唇薄,却具有外域佛教文化的某些特征。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历时约30年才基本完成这一浩大的艺术工程。整个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造像51000多个。</h3><h3><br></h3> <h1><b>6.河南省洛阳龙门大佛</b></h1> <h3> 洛阳龙门大佛,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13公里处的龙门石窟,卢舍那佛,石料,属世界文化遗产。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即龙门大佛,位于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作于唐高宗咸亨四年,即公元672年,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梵语“卢舍那佛”即光明普照、光辉普遍之意,是源自古代日神崇拜的太阳神信仰而来。</h3><h3><br></h3> <h1><b>7.山东省烟台南山大佛</b></h1> <h3> 烟台南山大佛,释迦牟尼座像,锡青铜材料,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南山旅游区,2004年4月建成。高38.66米,重380吨,由232件佛体、108块莲花瓣、302个发髻、共642块锡青铜铸件组合而成,堪称目前世界第一铜铸大坐佛。南山大佛融古今中外佛像铸造艺术的精华,使古老的青铜铸造艺术和现代科技成果于一体,展现了佛教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h3><h3><br></h3> <h1><b>8.海南省三亚观音大佛</b></h1> <h3> 海南三亚南海海上观音像,钢筋混凝土材料,高达108米,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还要高15米。2005年4月24日举行开光大典。像体为正观音的一体化三尊造型,宝相庄严,脚踏108瓣莲花宝座,宝座下为金刚台,金刚台内是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圆通宝殿。南海观音像通过高科技手法,组合运用声、光、电技术,进行大型灯光夜景演示,充分展示了“佛光普照”的效果。</h3><h3><br></h3> <h1><b>9.安徽省九华山地藏菩萨大铜像</b></h1> <h3> 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位于安徽池州市九华山下柯村景区,为比丘立相,右手执锡杖,左手托摩尼宝珠,仪态安详,妙相庄严。铜像气势恢弘,高达99米,与九华山99座山峰、金地藏享年99岁的寓意相一致。</h3><h3> 九华山的露天地藏铜像于1995年开始策划建造,2013年8月31日,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开光庆典在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举行。来自海内外的99位佛教泰斗、高僧大德、诸山长老共同为地藏菩萨圣像开光。</h3><h3> 佛像身高度84米,加上 莲花座底盘高度为99米,锡杖高109.9米,整个铜像连底座高155米,是目前世界上铸造最大最高的佛教造像。 </h3><h3> 地藏菩萨为 比丘相,右手持 锡杖,左手持 摩尼宝珠。面向西北方,端庄慈祥,以示“昭示众生,国泰民安”。佛体12000平方米总面积,全部为洛阳铜加工集团专利耐蚀亚金铜(俗称18K合金或者仿金铜)铸造。由2390块铜铸件焊接而成,重约1000余吨。锡杖、宝珠设计为内藏灯光照明,菩萨头部光环设计为利用现代光电手段产生背光,夜间熠熠生辉。菩萨铜像底座为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高45米。</h3><h3><br></h3> <h1><b>10.湖北省荆州章华寺缅甸玉佛 </b></h1> <h3><font color="#010101"> 在古老的荆楚大地上,有一座千年古刹高耸在楚灵王行宫古章华台遗址上,它位于荆州市沙市区最繁华的中心城区内,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悠远的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使这座古刹成了荆州市著名的佛教道场、旅游胜景。它就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汉阳归元寺、当阳玉泉寺并列为湖北三大丛林的沙市“章华寺”。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元泰定年间(1324~ 1328年)在原章华台址上建寺,亦名章华,现寺为清代重修,为荆楚名刹。鼎盛时期占地约14.7万平方米,殿宇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有山门、天王殿、财神殿、韦驮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弥陀殿、玉佛殿、罗汉堂、观音甘露宝塔、藏经楼、禅堂、念佛堂、净月堂、斋堂、客堂、方丈室等主体建筑,规模巨大,雄伟壮观。</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整座寺庙为宫廷式建筑格局,布局合理,金碧辉煌。四重飞檐的玉佛殿内供奉着缅甸国王敬赠的两尊玉佛,其中一尊是一丈六尺的整块缅甸玉雕塑的卧佛,佛像栩栩如生。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寺院内还有中国第一古梅--楚梅、沉香古井、唐代银杏树等古迹、是湖北省重点保护单位。</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1><b>11.浙江省奉化雪窦山弥勒大佛</b></h1> <h3> 奉化溪口雪窦山露天弥勒大佛,2008年建成,是典型的中国化弥勒佛像。佛像具有比丘相、罗汉身、菩萨意、布袋形、佛之像。大佛用500多吨锡青铜铸造,佛像身高33米,表示弥勒身居33层天;莲花座高9米,另加基座14.74米,共56.74米。佛像集壮观、神圣、雄伟、高大于一身,为天下铜铸座像之最。奉化是佛教界普遍认同的弥勒化身——布袋和尚的家乡,留有许多布袋弥勒的文化遗迹。</h3><h3><br></h3> <h1><b>12.吉林省敦化金鼎大佛</b></h1> <h3><font color="#010101">金鼎大佛坐落于吉林省敦化市六鼎山国家风景区正觉寺后山顶峰,2011年9月23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副会长净慧长老、圣辉大和尚等108位大德高僧主法开光。金鼎大佛坐像,由南京航天晨光集团建造。计划三年建成,到2011年金秋十月,这尊释迦牟尼坐像,就将落座正觉寺后山顶端,坐北面南,背靠牡丹江,前拥正觉寺,远望长白山,与香港天坛大佛遥遥相对,实为一佛二体,分处南北,共佑中华大地,向五湖四海的信众启智、赐福。设计像体总高48米,表释迦牟尼农历四月初八诞辰;佛身38.4米。</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1><b>13.福建省清流县灵台山定光大佛</b></h1> <h3> 清流定光大佛位于福建省清流县长校镇灵台山,大佛坐像基座高9米,坐像高36点99米,总高45点99米,据说是全国最大的定光大佛铜像。</h3><h3> 定光古佛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流传最普遍的,是说他原来是唐末宋初的高僧,俗家姓郑,名自贤。祖父仕唐,为四门斩斫使;父任同安令,故为同安人。年十一出家,投汀州契缘法师席下,年十七游豫章,入庐陵契悟于西峰圆净大师。得道後在汀州地区传法。</h3><h3> 曾经为连城诸地方除蛟患,在武平县南岩隐居时,又收服了山中的猛虎和巨蟒,乡民非常尊敬他,建庵供 他居住。他在八十二岁时坐逝。多年以後,汀州城遭寇贼围攻,相传他显灵退敌,使全城转危为安。朝廷于是颁赐匾额,将他住过的庵寺命名为「定光院」,他也因 而被尊为「定光佛」,与伏虎禅师并列为汀州二佛,成为闽西汀州的守护神之一。</h3><h3> 定光佛的信仰主要分布在闽西的客家地区,其他地方也多见。汀州移民渡海去台, 定光佛之信仰也随之传到台湾,他和妈祖一样,是两岸客家人共同的民间信仰。</h3><h3><br></h3> <h1><b>14.广东省海丰莲花大佛</b></h1> <h3> 海丰莲花大佛坐落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北部的莲花山鸡鸣寺,莲花山脉是岭南四大山脉之一,这里山脉的主峰,海拔1377m。主峰方圆5000多公顷。</h3><h3> 海丰鸡鸣寺,俗称"半岭庵",在莲花与银瓶两山环抱的鸡心山上。始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高僧印真和尚向合邑缙绅商户募款所创建,原址在寺对面5里之莲花山下,因破晓时慈任常闻鸡心山有公鸡啼鸣,认为灵瑞而迁于今址。寺后群峰叠起,翠秀异常。沿山门踏阶而上,径旁松杉交翠,郁郁葱葱,凉风习习。周围有"如来盘石"、"猕猴奇石"、"犀牛望月"、"玉龙喷须"、"三井回音"等自然景观; </h3><h3> 莲花山主峰高耸,云雾缭绕,旁有银屏山,形成山峦连绵,峡谷陡峻,飞瀑泻潭,松林葱翠,有“雄、奇、秀、幽”特色。因大佛耸立在莲花山之中,故名「莲花大佛」。大佛通高9.98米,以青铜铸造,以古典艺术精粹而筑建,古雅朴素,造型优美,莲花大佛是粤东第一大佛。</h3><h3><br></h3> <h1><b>15.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泐大佛</b></h1> <h3>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泐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飘佛寺”的原址上恢复重建的,“景飘佛寺”是傣族历史上一位名叫拨龙的傣王为纪念病故的王妃南纱维扁而修建。王妃一生信奉佛法,所以每逢节日傣王就亲临寺院,举行大型法会,以纪念爱妃同时弘扬佛法。据史料记载:“景飘佛寺”始建于明代,是南传佛教象征十二版。</h3><h3> 勐泐大佛寺是西双版纳标准性建筑之一,也是版纳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该建筑在佛历2883年(即公元1848年,清咸丰年间)战争中被毁,距今已有169年。佛寺于2005年开始重建,于同年3月9日举行了大型的土地开光仪式,于2005年5月9日举行了盛大的大殿奠基开光仪式,在大殿施工时,挖掘出大量的银币、银盒、佛教法事用品等。</h3><h3> 佛寺于2007年11月3日一期工程竣工,竣工之时,邀请了海内外108位高僧为佛寺举行了盛大的开光大典,州内外参加开光大典的各民族佛教信众达65万人之多。 占地面积400亩,佛寺依山而建,落差达122.8米,呈坐佛形,为国内外所独有。景区以佛祖释迦牟尼的生平及佛寺活动为主线,巧妙融入到景观及建筑群体中,充分展示南传佛教的历史与传统文化色彩。从万佛塔前广场俯视景洪市区,旖旎的热带风光尽收眼底。</h3><h3> 如今,在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中仍有500多座佛寺、200多座佛塔。而勐泐大佛寺是所有佛寺中最大的,地位也是是至高无上的,是傣家人心目中的圣地。</h3><h3><br></h3> <h1><b>16.甘肃省天水麦积山大佛 </b></h1> <h3> 麦积山是秦岭山脉西端的一座山峰(今甘肃省天水市),看起来不算高大,却孤峰崛起,远看如农家的麦垛,因此得名麦积山。所谓“麦垛”,其实是典型的丹霞地貌,紫褐色的水成岩山崖上,原本就有一些天然的岩洞。不过,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麦积山上的石窟才渐渐形成。与敦煌莫高窟一样,麦积山石窟的开凿也与丝绸之路的开通和佛教传入中国密不可分。</h3><h3> 麦积山石窟所处的秦州很早以前就有人类活动,著名的大地湾史前遗址就在附近,考古发掘证明,这是7,000多年前人类留下的遗存。此地南接巴蜀、东邻关中、西连河西,自汉代以来就成为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丝绸之路开通后,麦积山遂成一方重镇。</h3><h3><br></h3> <h1><b>17.湖南省宁乡沩山大佛</b></h1> <h3> 沩山大佛地处三湘大地著名佛教圣地湖南省宁乡市,由千年古刹密印寺与沩山密印景区组成。以“大慈大悲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为主佛,以佛教圣树“菩提树”为主造型,设计为主拜道、主拜场,融合自然山势呈菩提树状,五大平台分别安放五方菩萨,充分糅合禅宗源远“一花五叶”之说,为国内外独创。</h3><h3> 千手千眼观音圣像景区位于密印禅寺后的毗庐峰,观音圣像总高99.19米,为世界上最大的千手千眼观音圣像。是按照国家AAAAA级景区标准打造出来的一片以“大慈大悲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为主佛的佛国圣土。以“千年密印、千手观音”的美誉盛传天下。</h3><h3><br></h3> <h1><b>18.陕西省彬县大佛寺</b></h1> <h3> 彬县大佛寺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原名“应福寺”,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抗击薛举薛仁杲大战(彬州浅水塬)中阵亡将士应福所建。北宋仁宗皇帝为其养母刘太后举国庆寿时,改名“庆寿寺”。人们因其佛像高大雄伟,从明景泰年间俗称大佛寺并沿用至今。大佛寺石窟是陕西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中国现存初唐时期和盛唐时期规模最大、最为精美的石窟群,被誉为陕西和古丝绸之路第一大佛。 </h3><h3><br></h3> <h1><b>19.广西省玉林云天宫大佛</b></h1> <h3> 云天宫坐落在广西玉林市江滨路南流江畔,全名“云天文化城”,是一座浓缩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建筑风格为一体,展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巨型仿古艺术建筑,国家4A级景区。占地4.6公顷,主体楼21层,高108米。其规模庞大,建筑宏伟,雕塑精美,气魄雄伟,可谓全国单体建筑第一,拥有十一项世界纪录。据传,建造初期勘测出地基是一整块完整的堪比钻石的原石磨盘,如一朵漂浮在地心下的云彩,托起巍峨宫殿,故而得名“云天”。</h3><h3> 在这座建筑主楼的正中央,伸出了一个约5层楼高的大平台,竖立着一座高33米,重达660吨的东南亚第一大铜佛。这座弥勒佛铜像坐落在玉林云天宫的天圣宝殿,是云天宫的镇宫之宝。</h3><h3> 这是一座有着广西布达拉宫之称、是漂浮在地心云彩上的、中国最大单体巨型艺术宫殿、东南亚最大高空铜像、华夏极有价值的文化传承地、因其浓厚的神秘色彩及其更比布达拉宫雄伟壮观的仿古宫殿建筑而被当地人俗称为“云天宫”。 </h3><h3><br></h3> <h1><b>20.江西省九江市东林大佛</b></h1> <h3><font color="#010101"> 东林大佛,是东林寺投资兴建、高48米的阿弥陀佛大铜像,寺庙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北麓,始建于384年(东晋太元九年),为慧远所创。东林寺正对香炉峰,四周群山环抱,门前为虎溪桥,以四十八米阿弥陀佛接引铜像为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净土文化区、新东林寺、比丘尼院、隐逸文化区、安养区、海会堂、大德精舍区等。</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东林寺在历史上曾经数次被毁,直到1978年,方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并得到重修。东林大佛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动用48公斤黄金为大佛镀金。于2000年经国家宗教局批准建造。2013年5月,世界最高阿弥陀佛铜像东林大佛建成。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为体现对佛像的至诚恭敬,东林僧团决定为大佛建造一宝盖,能为佛像遮风挡雨。宝盖的设计建造也为佛像贴金提供了条件,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同时,在约两千平米的宝盖壁板上刻画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展现西方三圣及诸圣众前来接引的盛况,配合声、光、电的效果,使阿弥陀佛接引情景更为恢弘。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四十八米阿弥陀佛接引圣像表达“愿我临欲命终时,阿弥陀佛远相迎”的情景。吾人睹见此圣像,便可领悟到阿弥陀佛平等救度我等众生的愿心,引发吾人信愿持名,蒙佛金色手臂的接引,往生到极乐世界。</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1><b>21.贵州省贵阳下水大佛</b></h1> <h3> 一座由天然巨石雕凿而成的巨佛像,深藏在贵州贵阳市白云区都拉营下水村千百年。佛像身高约50米、头高16米,坐东向西,庄严宏伟。下水大佛为一座天然山体石佛,既不像坐佛,也不像立佛,似乎是一尊石砌的半身胸像。佛头由一块天然巨石雕凿而成,佛身则是依山就势的一块块石岩石板叠成。下水大佛比四川乐山大佛头部还要高出4米,被誉为世界第一大自然石佛。</h3><h3> 据传,在唐朝时期,海通法师与其师海能法师游至贵阳都拉营,正遇沙姥河水泛滥,村庄良田被淹没,百姓无家可归。其间,他们出家的地方乐山凌云寺西壁三江也是水患严重。于是,二人商量在沙姥河大桥东南侧和凌云山西壁三江各刻一座大佛,以镇河妖。</h3><h3> 由于当年海能法师年老体弱,不便再长途跋涉,便留下负责都拉营大佛的雕凿;海通法师则赶赴乐山,负责刻凿乐山大佛。</h3><h3> 大佛开凿不久,海能法师病逝,石佛因而成了未完成之作,甚至连另外一只眼睛都未曾凿出。这尊未雕凿完毕的佛像一直深藏于大山之中,从未有外人知晓。直到本世纪初,佛像周围的树木被清理后,大佛才得以露出真容。</h3><h3><br></h3> <h1><b>22.青海省同仁三面阿弥陀佛</b></h1> <h3> 三面阿弥陀佛露天大佛位于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吾屯下寺.2010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启建“三面阿弥陀佛露天大佛”,于2016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开光大典。大佛由吾屯下寺康家·更登钦佩上师发大愿兴建。</h3><h3> 康家·更登钦佩上师发愿兴建的是 “三面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光佛”或 “无量寿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据《佛说阿弥陀经》记载“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阿弥陀佛”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因缘甚深。在藏传佛教中,“阿弥陀佛”为“长寿三尊”之一,能增长众生的寿命、佛德和智慧。</h3><h3> 建成后的大佛及佛殿总高31米,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露天三面阿弥陀佛像,其佛殿及佛像造型更是全国唯一!</h3><h3> 三层佛殿高11米,美仑美奂,具有浓郁的热贡艺术风格。 第一层大殿高4.5米,宽22米,用于念佛绕佛。第二层大殿高3.5米,宽14米,用于打坐修行。三层大殿之上就是“三面阿弥陀佛露天大佛”圣像。</h3><h3> 三面大佛由康家·更登钦佩上师亲自塑形并描画佛眼。大佛高20米,黄铜铸造,耗铜40余吨,全身贴饰24K黄金,妙像慈悲,璀璨夺目!三面佛代表“佛法僧”,分别结加持印,讲法印、接引印,庄严殊胜。如能面对大佛礼佛三拜、口念阿弥陀佛心咒7遍,可消业增福,获得自在解脱!</h3><h3><br></h3> <h1><b>23.北京市雍和宫大佛</b></h1> <h3> 北京雍和宫弥勒大佛是用一根完整的白檀木雕刻而成,地面上高18米,地下埋8米,通高26米,头戴天冠,赤宝莲足,下身长裙,全身璎珞珠宝严饰,雍容华贵。此尊大佛面部庄严肃穆,双目微垂,朱唇紧闭,更显万般慈祥。佛的双手各持一长枝巨莲,枝上莲蕾朵朵,含苞欲放,顶上盛开的莲花上,又各擎法物,左为净瓶,右为法轮。整个佛像巍然矗立于汉白玉雕成的须弥宝座之上,其中佛头部直顶最上层阁楼的藻井。当年佛像做成后,光给佛像制作一件披袍就用去黄缎1100米,万福阁因此又称作“万佛阁”。</h3><h3> 作为皇家寺庙,雍和宫最令人拍案称奇的是佛像的雕工精彩绝伦,被誉为雍和宫“三绝”。其中白檀木弥勒大佛又是“三绝”之冠。另两处是:乾隆生母礼佛之所的金丝楠木雕巨龛;五金铸成的五百罗汉和名贵紫檀雕成的罗汉山。</h3><h3> 雍和宫是一座著名的中国藏传佛教寺院。公元1711年,乾隆皇帝就诞生在这里。万福阁是雍和宫最为宏伟的建筑,全木结构,高23米,飞檐三重,列拱交构。左右有配阁,并以飞廊相连,宛若瑶台琼阁。</h3><h3><br></h3> <h1><b>24.上海市普陀玉佛</b></h1> <h3> 玉佛寺现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170号,因寺内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属于禅宗临济法系,修习禅法,故又名玉佛禅寺。玉佛寺作为上海旅游的十大景点之一,它虽地处繁华的市区,却又闹中取静,被喻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玉佛寺创建人和首任住持是慧根法师。</h3><h3> 清光绪八年(1882年),普陀山慧根法师朝五台,历峨眉,入西藏,到印度,礼佛后过缅甸,在当地华侨的赞助下,开山取玉,雕成五尊玉佛,并请回普陀山。路经上海时,留下坐佛、卧佛各一尊,即在江湾镇造庙供奉,称玉佛寺。</h3><h3> 玉佛寺是一座仿宋殿宇建筑,布局严谨,占地面积约11.6亩,建筑面积8856平方米。玉佛寺建筑师承宋代寺院风格,中轴线上排列着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楼三重殿堂,东西两侧配建有观音堂、铜佛殿、卧佛堂、怀恩堂、禅堂、斋堂等,并开设了文物室、法物流参通处和素斋餐厅,共有堂舍200多间。</h3><h3> 玉佛楼因供奉玉佛而得名。此尊玉佛坐像,高1.95米,由整块玉石雕琢而成。佛像结跏趺坐,左手掌心向上放在左腿上,作禅定印,表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虑入定,最后觉悟成佛右手自然下垂,手指触地,称“触地印”。佛像脸部丰满,眉如新月,双眼半开,双唇紧闭、安详。这座佛像雕琢精细,佛像的袈裟边缘以及右臂的臂钏上,饰有一百多颗翡翠、玛瑙等宝石。整个佛像发出晶莹剔透的光泽,使佛像呈现出安详宁静、仁厚慈爱的神态。</h3><h3><br></h3> <h1><b>25.澳门特区菩提禅院释迦牟尼佛</b></h1> <h3> 菩提禅院,佛教净土宗在澳门最重要的道场,又名菩提园。位于氹仔卢廉若马路,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也是澳门地区主要的佛教胜地之一。</h3><h3> 菩提禅院是氹仔最大的庙宇,雕梁华饰、建筑宏伟,禅院内除供奉全澳最大的释迦牟尼佛像外,在庭园外还有一尊泰国的四面佛像。</h3><h3> 菩提禅院初为一私人佛殿。1960年禅院智圆法师自罗维宗居士购入禅院,并加以扩建。现在禅院的殿堂主要有大雄宝殿、六祖殿、普明殿、龙华堂等,其中大雄宝殿内供奉一庄严肃穆的巨型释迦牟尼铜像;六祖殿内的六祖佛像为金身塑像,颇有价值。禅院依山而建,后园设在山下,设有斋堂和四面佛像,颇受善信欢迎。</h3><h3><br></h3> <h1><b>26.辽宁省鞍山市玉佛寺大佛</b></h1> <h3> 玉佛苑(也叫鞍山玉佛苑),位于辽宁省鞍山市玉佛山风景区,占地面积约为52000平方米。景区以玉佛阁为主体,由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方丈楼、玉带桥、三洞式山门、长廊、配殿等建筑组成。</h3><h3> 玉佛阁,高33米,有佛教三十三天之意,宽66米,进深58米,采用双层重檐歇山式结构。玉佛阁内有世界最大玉佛,是由1960年发现于中国玉乡-鞍山岫岩县的高7.95米、宽6.88米、厚4.1米、重达260.76吨的“玉石王”雕刻而成,正面为释迦牟尼佛,背面为渡海观音菩萨。</h3><h3> 2001年1月,玉佛苑晋升为首批中国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2年5月26日,世界最大玉佛、观音圣像实现开光。2002年12月12日,玉佛被列入英国吉尼斯世界之最。2002年8月18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大和尚任玉佛寺首任方丈。</h3><h3> 2015年8月17日和8月23日,国家宗教局和辽宁省宗教局分别批准了鞍山玉佛苑更名为玉佛寺,并设立为佛教活动场所,并于11月16日,成功更名。</h3><h3><br></h3> <h1><b>27.黑龙江省哈尔滨极乐寺大佛</b></h1> <h3> 哈尔滨极乐寺,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尽头,是东北四大著名寺院之一,与长春般若寺、沈阳慈恩寺、营口楞严寺,并称为东北四大佛教之林,并居于四大佛寺之首。极乐寺始建于本世纪20年代,是由北方名僧天台宗第四十三代宗传弟子倓虚法师创办的寺庙。整体设计、布局和建筑结构,均保留了我国寺院建筑的风格和特点。</h3><h3> 极乐寺的牌匾题字出自清末著名实业家张謇,进入山门,首先见到的是钟楼二楼。庙庭内,横向分主院、东跨院、西跨院三部分。主院建筑1800余平方米,分四重大殿:一为天王殿,正中供弥勒佛,东西有四大天王;二为大雄宝殿,是全寺最大的殿,供释迦牟尼;三为三圣殿,四为藏经楼。天王殿前方左右为钟鼓楼。院内两侧尚有配殿。该寺为黑龙江最大的近代佛教寺院建筑。东院内建有著名的七级浮屠塔。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的庆佛日,极乐寺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h3><h3><br></h3> <h1><b>28.内蒙古自治区大召寺银佛</b></h1> <h3> 大召寺是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区南部的一座大藏传佛教寺院,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黄教寺院,属于格鲁派(黄教)。其中“召”为藏语寺庙之意,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因为寺内供奉着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释迦牟尼银佛像,用三千多斤纯银制,佛像高三米,梵式风格,即古印度风格的佛像。佛像有两种风格,一个是汉式风格,一个是梵式风格。</h3><h3> 大召寺在蒙古地区有大范围的影响,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主持创建的。公元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院,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大召不仅是一处佛教圣地,而且还是一处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辉煌的召庙建筑、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大召寺里的艺术“三绝”是:大殿内的银佛、龙雕和壁画,尤以银佛为镇寺之宝。以及神秘的恰木舞蹈和佛教音乐,构成了大召独特的“召庙文化”,是研究蒙古族历史和宗教文化的珍贵资料。</h3><h3> 清朝顺治皇帝迎达赖五世赴京时,曾歇宿于大召内,后康熙皇帝铸“皇帝万岁”金牌供于大殿银佛之前,大召则被尊为“皇庙”。</h3><h3><br></h3> <h1><b>2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光山大佛寺</b></h1> <h3></h3><h3> 红光山大佛寺位于乌鲁木齐北面卡子湾附近的红光山,是中国西北的第一大汉传佛教寺庙。大佛寺的山门高大雄伟,正面是新疆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沧书题写的“觉世大慈”,背面是书法家闵荫南题写的“悯世大悲”。</h3><h3> 红光山大佛寺兴建于2002年,历时八年时间,建成了这西域第一大佛寺。自山门牌楼起,中轴线上依次建有金水桥、观音立像、金刚门、米勒菩萨像、韦陀菩萨像、西域大佛像、大雄宝殿和五百罗汉堂等主要建筑。两侧分别钟鼓楼、配殿,还配套建设放生池与人造瀑布,金水桥边白象组立,观音像旁天王护持,五百罗汉堂门前,则分列有十二生肖雕像。整个寺院造像宏大庄严,殿宇气势恢宏,令人震撼。 </h3><h3> 西域第一大贴金立佛,高40.8米,底部直径10米,重达100吨。大佛慈颜微笑,广视众生,右手指天施‘无畏印’,左手指地施‘与愿印’,整体形态庄严圆满,安详凝重而细致,呈现佛陀慈悲法相,是大佛寺之重心。</h3><h3> 西域大佛的建立,与国内大佛遥相呼应,从而形成了东有无锡灵山大佛、南有香港天坛大佛、西有乌市红光山大佛、北有大同云岗大佛、中有洛阳龙门大佛的佛教世界布局,丰富了我国佛教造像的整体内涵。</h3><h3><br></h3> <h1><b>30.宁夏回族自治区石空大佛寺</b></h1> <h3> 石空石窟寺,俗称“大佛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余丁张金沙村双龙山南麓。双龙山古时称“石空山”,所以石窟以“石空”而命名。大佛寺面临黄河,北靠长城,距县城20公里,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佛教寺院,也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h3><h3> 据《陇石金石录》引《甘肃新通志稿》:"石空寺造像,……以寺得名,寺创造于唐时,就山形凿石窟,窟内造像皆唐制。"据史书《陇右金石录》、《甘肃新通志》记载:"石空寺创建于唐朝时,就山形凿石窟,窟内造像皆唐制"。《嘉靖宁夏新志》载为"元故寺"。清代的《乾隆中卫县志》记载为"西夏元昊建"但关于西夏、元,虽无史书佐证,但从石窟的形制和造型艺术风格看,绝非元代特产。《中卫县志》载为"元昊建"。由此推知,石空大佛寺石窟,可能开凿于唐代,在西夏、元代作了重要修和和增塑。 </h3><h3> 上世纪80年代初发掘出土了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彩塑像、壁画、地砖、铜镜、铜像等国家珍贵级别的文物100多件。,部分壁画和彩塑像具有典型的盛唐风格。据专家考证,其整体布局、建造样式、艺术手法等,同甘肃敦煌石窟相类似。这些丰富的遗存,都证明了石空大佛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宗教文化。196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名胜古迹大字典》专条作了介绍,《中华宗教两千年》大型画册将其收录,在全球发行,使其不仅驰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h3><h3> 石空大佛寺自唐代开凿以来,经历唐、宋、元、明、清等各朝代,多次修葺几经兴衰,历尽沧桑千余年,曾多次被流沙所掩没。1980年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正式发掘,使千年名寺古刹大佛寺,这一颗镶嵌在卫宁平原上的璀灿明珠重见天日,再生光辉。</h3><h3><br></h3> <h1><b>31.河北省普宁寺千手观音佛像</b></h1> <h3> 普宁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始建于清朝乾隆时期的一座汉藏结合寺庙。寺庙前半部为汉式,具有汉族传统佛教寺庙的特征;后半部为藏式,仿西藏桑鸢寺而建,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融为一体。整座寺院雄伟壮观,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1961年,普宁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被评为中国首批5A级佛教圣地 。</h3><h3> 普宁寺主体建筑大乘之阁内,供奉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这尊佛像高27.21米。其中须弥底座高为1.22米。须弥底座上莲花底座至无量光佛顶部高度为22.29米,底下3.7米。大佛腰围15米,重量为110吨,仅头部重就达5.4吨。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木雕佛像,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h3><h3> 千手观音为密宗六观音之一。密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密宗六观音是观世音菩萨度化六道众生时的六种化身。密宗兴盛于清代时期,千手观音随之成为世人供奉的主尊。除了传统的正面观音外,千手观音还出现了四面的式样,甚至手臂也真实到千只以上,展现出变幻多端的造像。</h3><h3><br></h3> <h1><b>32.天津市大悲禅院</b></h1> <h3> 大悲禅院又名“大悲院”,是天津市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八方佛寺院,位于市区天纬路中段,占地5946.21平方米,建筑面积1720.02平方米,现为天津市佛教协会会址。大悲禅院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在1940年进行扩建后,成为现在的东西两院格局。大悲禅院东院由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地藏殿、玄奘法师纪念堂、弘一法师纪念堂以及讲经堂组成。西院为念佛堂、方丈室和天津市佛教协会驻所。</h3><h3> 大雄宝殿是大悲禅院主体建筑,也是天津市佛教徒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殿内供明代所铸的铜质镏金释迦牟尼佛,佛高3米,千佛基座,甚为壮观。两侧的十八罗汉栩栩如生,佛像背后有倒坐观音,东西两侧塑有普贤、文殊菩萨像,四周的壁画以释迦牟尼佛应化事迹为主要内容。西院内有大量的历代文物,其中个别文物年代在千年以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禅院内的素斋也十分有名。</h3><h3><br></h3> <h1><b>33.重庆市华岩寺金佛</b></h1> <h3> 重庆华岩寺,位于重庆市西南郊九龙坡区华岩寺风景区,距市中区23公里。因寺南侧有一华岩洞而得名。该寺始建年代无史可考。华岩寺依山傍水,雄伟壮观,岩高百丈,形状像笏,寺内外松竹修茂,十分幽邃。环寺又有:天池夜月、曲水流霞、帕岭松涛、远梵霄钟、疏林夜雨、双峰耸翠、古洞鱼声、寒岩喷雪等八景,岗峦起伏,群山如莲,被誉为巴山灵境,川东第一名刹,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h3><h3> 华岩寺分大寺、小寺。大寺殿堂建筑系传统庭园式砖木结构建筑群;分为前、中、后三殿堂,即大雄宝殿、圣可祖师堂和观音堂;寺左侧为接引殿;大雄宝殿内的十六尊者木浮雕,为各寺院所少见,寺内还珍藏有印度玉佛及铜、玉、石、木、泥雕像多尊及大金塔模型等;小寺即华岩洞,与大寺隔湖相望,为华岩寺之祖庙,甚为壮观。</h3><h3> <b>全国首座露天金佛落户华岩寺 佛像通体贴上24K纯金箔</b></h3><h3></h3><h3></h3><h3> 位于华岩寺的这座露天金佛为佛祖释迦牟尼圣像,高16米,内部以钢架结构为支撑,佛身为2毫米厚的铜板锻造而成,佛像通体贴附24K纯金箔达1200平方米。金佛底座是一个八角楼,室内为万佛殿,供奉小金佛,外墙上则是分别用整块汉白玉雕刻而成的6个佛祖故事,浓缩了释迦牟尼出生,成佛,布道,直至圆寂的生平。</h3><h3> 2005年12月15日至27日,中国"重庆华岩佛教文化节”在华岩寺举行,海内外高僧大德齐聚华岩古寺,为全国首座露天金佛开光。</h3><h3><br></h3> <h1><b>34.西藏自治区拉萨大昭寺</b></h1>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佛祖8岁等身像供奉在拉萨小昭寺 </b></h3><h3><b><br></b></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佛祖12岁等身像供奉在拉萨大昭寺 </b></h3><h3><b><br></b></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佛祖25岁等身像供奉在印度菩提迦耶 </b></h3><h3><b><br></b></h3> <h3> <b>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塑像</b></h3><h3><br></h3><h3> 大昭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后经历代重修增建,形成现存宠大的建筑群。该寺坐东向西,殿高四层,上覆金顶,辉煌壮观,具有唐代风格,同时也吸收了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艺术特色。寺内正殿有大木柱二十根,柱上斗拱、架梁浮雕精美,有人物、动物等。主殿二、三层檐下有成排木雕伏兽和狮身人面泥质半圆塑像。四周回廊和殿堂满布藏式壁画,绘有历史人物、神话故事近千米。</h3><h3> 大殿正中供释迦牟尼十二岁时等身镀金佛像。两侧配殿供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塑像,寺内还保存有唐代以来的大量历史文物。寺前有唐蕃会盟碑、公主柳等古迹。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30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扩展项目。</h3><h3> 大昭寺建造的目的是为了供奉一尊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该佛像是当时的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的尼泊尔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后来文成公主进藏(文成公主是松赞干布三位夫人之一)带去了价值更为珍贵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就把先前的8岁等身像供奉在了小昭寺,现在大昭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h3><h3></h3><h3> 目前,世界上的3尊佛祖等身像,8岁等身像供奉在拉萨小昭寺,12岁等身像供奉在拉萨大昭寺,25岁等身像供奉在印度菩提迦耶。其中,以12岁时释迦牟尼身为皇子的鎏金铜像最为精美与尊贵。该佛像从古印度流入中国,又经唐代文成公主带入西藏,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遂被供奉在大昭寺至今。</h3><h3> 有着1350年历史的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去拉萨而没有到大昭寺就等于没去过拉萨”,这是大昭寺里著名的喇嘛尼玛次仁的话,也是几乎每一个旅行者都同意的观点。</h3> <h1></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br></h3> <h1></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b></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5><h3><b>参阅网图文编写</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