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烂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他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的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 ——梁实秋</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摄影:老五 / 娜娜</h1><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有一种精神叫执着,</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一种爱好叫兴趣,</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因为执着他们步履匆匆,</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因为兴趣他们乐此不疲。</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两位普通的摄影爱好者,</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为鸟而行,以鸟为乐,</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爱鸟拍鸟已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快乐。</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几年来无畏严寒酷暑,风吹雨淋,<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池塘边,树林旁,田野间,</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都留下了他们奔波的身影,</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捕捉"鸟的路上,</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留下了他们不知疲倦的足迹,</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每张照片都饱含着他们默默的付出和艰辛。</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行摄于鸟的世界,</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记录下鸟的踪影,</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镜头后探寻灵秀的双眼,</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烈日下静静守候的汗水,</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寒风里废寝忘食的等待,</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夕阳中早出晚归的背影,</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成就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篇选取部分照片编辑整理,</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与朋友们共同欣赏。</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谢作者不辞辛苦的创作,</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谨在此向他们致以衷心的祝福。</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红额金翅</h3><h3>拉丁文学名:Carduelis carduelis。体略小(14.5厘米)的雀鸟。嘴细,额及胸兜红色,具醒目的黑、白及黄色翼斑。中国的亚种比欧洲的亚种灰色较重且头无黑色。叉形的尾黑色,尾端有狭窄白色。幼鸟褐色较重,头顶、背及胸具纵纹,头无红色但具黄色的宽阔翼斑。栖于针叶林及混交林的林间空地及林缘或果园,高可至海拔4250米。成对或结小群活动。喜食药草种子。分布范围:欧洲、中东至中亚及中国西部。</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 <h3>秀眼<br /></h3><h3>绣眼(White-eye),是雀形目一些体形小的鸟类,体长90~122毫米;嘴小,为头长的一半,嘴峰稍向下弯;鼻孔为薄膜所掩盖;舌能伸缩,先端具有角质硬性的纤维簇;翅圆长;尾短;跗蹠长而健。因其眼圈被一些明显的白色绒状短羽所环绕,形成鲜明的白眼圈得绣眼之名。完全树栖生活,取食昆虫、花蜜和甜软的果实;性情活跃,高度群集。由于叫声婉转好听有如黄鹂一般,自古即因啼声而广为饲养。</h3> <h3>震旦鸦雀</h3><h3>(学名:Paradoxornis heudei),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被称为"鸟中熊猫"。它的名字非常中国化,古印度称华夏大地为"震旦"。这种鸟的第一个标本采集发现是在中国南京,所以定名为震旦鸦雀。为鹟科鸦雀属的鸟类,有震旦鸦雀指名亚种和震旦鸦雀黑龙江亚种。体长约18厘米,分布于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下游、黑龙江等地,常见于江边的芦苇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江苏南京。</h3><h3>列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和国际鸟类红皮书,为全球性近危鸟类。</h3> <h3>爪哇禾雀</h3><h3>爪哇禾雀(学名:Java sparrow ),又名禾雀、文鸟、灰芙蓉、白芙蓉、爪哇雀。长14公分。嘴坚实,红色。为雀形目梅花雀科文鸟属的鸟类。一般生活于低地草原或具草甸、灌丛的空旷林地、也见于耕地、花园、城郊的村镇以及活动于稻田或甘蔗田、树林或灌木丛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亚洲及埃塞俄比亚。</h3> <h3>蓝矶鸫</h3><h3>蓝矶鸫(学名:Monticola solitarius)是中等体型的青石灰色矶鸫,雄鸟上体几乎纯蓝色,两翅和尾近黑色;下体前蓝后栗红色。雌鸟上体蓝灰色,翅和尾亦呈黑色;下体棕白,各羽缀以黑色波状斑。夏季时常栖息于多岩石的山地或海岸上。雄鸟在繁殖期中善于鸣叫,鸣声富有音韵,十分动听,繁殖期在每年的4~7月,主要以昆虫为食,如蝼蛄、蝗虫等,也吃蜘蛛。分布广泛,为留鸟及候鸟,见于欧亚大陆、中国、菲律宾、东南亚、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及婆罗洲。是马耳他的国鸟。</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 <h3>文须雀</h3><h3>文须雀(学名:Panurus biarmicus),小型鸟类,体长15-18cm。嘴黄色、较直而尖,脚黑色。上体棕黄色,翅黑色具白色翅斑,外侧尾羽白色。食物主要为昆虫、蜘蛛和芦苇种子与草子等。通常营巢于芦苇或灌木下部,也在倒伏的芦苇堆上或旧的芦苇茬上面营巢。</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 <h3>仙八色鸫</h3><h3>仙八色鸫(学名:Pitta nympha)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鸟类。体长约20厘米。雄鸟前额至枕部深栗色,有黑色中央冠纹,眉纹淡黄,自额基有黑过眼并在后颈左右汇合;背、肩及内侧飞羽辉绿色;飞羽黑色具白翼斑;颏黑褐、喉白,下体淡黄褐色,腹中及尾下覆羽朱红。嘴黑,脚黄褐色。叫声是清晰的双音节哨音"kwah-he,kwa-wu",较长较缓。 栖息于平原至低山的次生阔叶林内,在灌木下的草丛间单独活动,以喙掘土觅食蚯蚓、蜈蚣及鳞翅目幼虫,也食鞘翅目等昆虫。5月下旬繁殖,每窝产卵5-7枚,雌雄轮流孵卵。分布于日本、朝鲜、中国东部和东南部;越冬在婆罗洲。</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h3><h3>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h3> <h3>蓝翡翠</h3><h3>蓝翡翠(学名:Halcyon pileata)是翠鸟科翡翠属的鸟类。体长雄性278-310毫米,雌性250-310毫米;寿命10年。是一种以蓝色、白色及黑色为主的翡翠鸟。以头黑为特征,翼上复羽黑色,上体其余为亮丽华贵的蓝紫色。两胁及臀沾棕色。飞行时白色翼斑显见。主要是留鸟,部分为夏候鸟,嘴粗长似凿,基部较宽,嘴峰直,峰脊圆,两侧无鼻沟;尾圆形。以鱼为食,也吃虾、螃蟹、蟛蜞和各种昆虫。常单独站立于水域附近的电线杆顶端,或较为稀疏的枝丫上,伺机猎取食物。晚间到树林或竹林中栖息。</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 <h3>戴胜</h3><h3>戴胜(学名:Upupa epops)又名:山和尚、咕咕翅、鸡冠鸟等。体重60~80克,翅长130~150毫米。全身棕色,两翅和尾栗黑色,具棕白色横斑。头上有长羽冠,冠羽顶端有黑斑,受惊、鸣叫、或在地上觅食时,冠能耸起。雌雄外形相似。羽冠如斑马的斑纹,羽色可以和周围环境融成一片。啄取昆虫和小蜥蜴,鸣声为轻柔的"呼波"声。广布于欧、亚、非三洲。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东北地区,台湾、海南等省,西藏自治区都有分布。在长江以北为夏候鸟和旅鸟,在长江以南为留鸟。</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 <h3>红靛颏</h3><h3>红靛颏又名"红颏"、"点颏"、"红喉歌鸲"、"红脖"、"野鸲"。是食虫鸟,常食直翅目、半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及幼虫和少量植物性食物。夏季在中国的东北、表海和四川北部繁殖,冬季在中国的西南部越冬。红点颏是中国的传统笼养鸟。过去在皇家宫廷中饲养。红点颏分布于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印度、孟加拉、缅甸、中南半岛、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地。</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h3> <h3>白顶溪鸲</h3><h3>白顶溪鸲(学名:Chaimarrornis leucocephalus)是雀形目鸫科的鸟类,体长约19厘米,是黑色及栗色溪鸲。头顶及颈背白色,腰、尾基部及腹部栗色。雄雌同色。亚成鸟色暗而近褐,头顶具黑色鳞状斑纹。鸣声为细弱的高低起伏哨音。特征为常立于水中或于近水的突出岩石上,降落时不停地点头且具黑色羽梢的尾不停抽动。分布于中亚、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常见于中国多数地区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山间溪流及河流。</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 <h3>苍鹭</h3><h3>苍鹭(学名:Ardea cinerea)又称灰鹭,为鹭科鹭属的一种涉禽,也是鹭属的模式种。是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的湿地中极为常见的水鸟。大型水边鸟类,头、颈、脚和嘴均甚长,因而身体显得细瘦。上体自背至尾上覆羽苍灰色;尾羽暗灰色;两肩有长尖而下垂的苍灰色羽毛,羽端分散,呈白色或近白色;初级飞羽、初级覆羽、外侧次级飞羽黑灰色,内侧次级飞羽灰色;大覆羽外翈浅灰色,内翈灰色;中覆羽、小覆羽浅灰色;三级飞羽暗灰色,亦具长尖而下垂的羽毛。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欧亚大陆,从英伦三岛往东到远东海岸和萨哈林岛和日本,往南到朝鲜、蒙古、伊拉克、伊朗、印度、中国和中南半岛一些国家。</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 <h3>红隼</h3><h3>红隼(学名:Falco tinnunculus)是隼科的小型猛禽之一。喙较短,先端两侧有齿突,基部不被蜡膜或须状羽;鼻孔圆形,自鼻孔向内可见一柱状骨棍;翅长而狭尖,扇翅节奏快;尾较细长。飞行快速,善于在飞行中追捕猎物。栖息于山地和旷野中,多单个或成对活动,飞行较高。以猎食时有翱翔习性而著名。分布范围很广,非洲、古北界、印度及中国;越冬于菲律宾及东南亚。甚常见留鸟及季候鸟,除干旱沙漠外遍及各地。是比利时的国鸟。</h3><h3>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 </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h3> <h3>戈氏岩鹀</h3><h3>戈氏岩鹀(学名:Emberiza godlewskii,英文名:Godlewski’s Bunting)是鹀科鹀属的鸟类,俗名灰眉子、灰眉雀。身体长度大概为17厘米,似灰眉岩鹀但头部灰色较重,侧冠纹栗色而非黑色。与三道眉草鹀的区别在顶冠纹灰色。雌鸟似雄鸟但色淡。鸣声多变且似灰眉岩鹀,喜干燥而多岩石的丘陵山坡及近森林而多灌丛的沟壑深谷,也于农耕地。在中国分布较广,种群数量较丰富。</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LC)。</h3> <h3>白鹭</h3><h3>白鹭,又名小白鹭,是白鹭属的一种鸟类。白鹭和雪鹭体型小,平均体长52-68厘米,羽冠及胸的羽全有。中型涉禽。与其它白鹭的区别在于体小,嘴黑色,腿脚黑色但趾黄色。栖息于沼泽、稻田、湖泊或滩涂地。寻食时不结群,而以分散形式或单独在河滩、湖边窥视食物。以各种小鱼、黄鳝、泥鳅、蛙、虾、水蛭、蜻蜓幼虫、蝼蛄、蟋蟀、蚂蚁、蛴螬、鞘翅目及鳞翅目幼虫、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谷物等植物性食物。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及大洋洲。</h3><h3>保护级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h3><h3><br /></h3> <h3>泽鹬</h3><h3>泽鹬(学名:Tringa stagnatilis)该物种的原始产地在德国。全长约23厘米。上体灰褐色,腰及下背白色,尾羽上有黑褐色横斑。前颈和胸有黑褐色细纵纹,额白。下体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长,相当纤细,直而尖。颜色为黑色,基部绿灰色,脚细长,暗灰绿色或黄绿色。叫声为重复的tu-ee-u。冬季常闻重复的kiu声,似青脚鹬,但调高。主要栖息于河流岸边河滩或沼泽草地,以小型脊椎动物为食。在中国为旅鸟,部分为夏候鸟和冬候鸟。春季于4月初-5月初迁到东北繁殖,秋季于9-10月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h3> <h3>红尾水鸲</h3><h3>红尾水鸲(学名:Rhyacornis fuliginosus)是鸫科水鸲属的小型鸟类。活动于山泉溪涧中或山区溪流、河谷、平原河川岸边的岩石间、溪流附近的建筑物四周或池塘堤岸间。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分布于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孟加拉国、缅甸、越南、泰国等地。</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 <h3>燕雀</h3><h3>燕雀(学名:Fringilla montifringilla)属小型鸟类,体长14-17厘米。嘴粗壮而尖,呈圆锥状。雄鸟从头至背辉黑色,背具黄褐色羽缘。腰白色,颏、喉、胸橙黄色,腹至尾下覆羽白色,两胁淡棕色而具黑色斑点。除繁殖期间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尤其是迁徙期间常集成大群,有时甚至集群多达数百、上千只,晚上多在树上过夜。主要以草子、果食、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尤以杂草种子最喜吃,也吃树木种子、果实。分布于北欧、亚洲、从挪威到勘察加、南欧、中国等地。</h3><h3>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 <h3>夜鹭</h3><h3>夜鹭(学名:Nycticorax nycticorax)是中型涉禽,体长46-60厘米。体较粗胖,颈较短;嘴尖细,微向下曲,黑色;胫裸出部分较少,脚和趾黄色;头顶至背黑绿色而具金属光泽;上体余部灰色;下体白色;枕部披有2-3枚长带状白色饰羽,下垂至背上,极为醒目。</h3><h3>栖息和活动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泽和水田地上。喜结群。主要以鱼、蛙、虾、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分布于欧洲大陆、非洲、马达加斯加,往东经小亚细亚、印度、印度尼西亚、亚洲中部、南部,一直到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朝鲜和日本。</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 <h3>东方大苇莺</h3><h3>东方大苇莺(学名:Acrocephalus orientalis,英文名:Oriental Reed Warbler)为苇莺科苇莺属的鸟类。体型略大(19厘米)的褐色苇莺。具显著的皮黄色眉纹。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华北和华南等地。该物种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其模式产地在日本。</h3> <h3>白眉姬鹟</h3><h3>白眉姬鹟(学名:Ficedula zanthopygia)是小型鸟类,体长11-14厘米。雄鸟上体大部黑色,眉纹白色,在黑色的头上极为醒目。腰鲜黄色,两翅和尾黑色,翅上具白斑。下体鲜黄色。雌鸟上体大部橄榄绿色。腰鲜黄色,翅上亦具白斑。食物主要有天牛科、拟天牛科成虫、叩头虫、瓢虫、象甲、金花虫等鞘翅目昆虫。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南部贝加尔湖以南,往东到中国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朝鲜和蒙古东部,偶尔出现于俄罗斯萨哈林岛和日本北海道;越冬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苏门答腊等地。</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 <h3>斑鱼狗</h3><h3>斑鱼狗(学名:Ceryle rudis),是翠鸟科、鱼狗属的中型鸟类,体长27-31厘米。外形和冠鱼狗非常相似,通体呈黑白斑杂状,但体型较小,头顶冠羽较短。尾白色,具宽阔的黑色亚端斑,翅上有宽阔的白色翅带,飞翔时极明显。下体白色,雄鸟有两条黑色胸带,前面一条较宽,后面一条较窄,雌鸟仅一条胸带。白色颈环不完整,在后颈中断。具白色眉纹。斑鱼狗主要栖息于低山和平原溪流、河流、湖泊、运河等开阔水域岸边,成对或结群活动于较大水体及红树林,喜嘈杂,是惟一常盘桓水面寻食的鱼狗,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h3> <h3>红喉姬鹟 </h3><h3>红喉姬鹟(学名:Ficedula parva)小型鸟类,体长11~13厘米。雄鸟上体灰黄褐色,眼先、眼周白色,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黑褐色,外侧尾羽褐色,基部白色。颏、喉繁殖期间橙红色,胸淡灰色,其余下体白色,非繁殖期颏、喉变为白色。雌鸟颏、喉白色,胸沾棕,其余同雄鸟。栖于林缘及河流两岸的较小树上。有险情时冲至隐蔽处。尾展开显露基部的白色。相似种鸲姬鹟。雄鸟上体黑色具白色眉斑和翅斑,下体颏、喉、胸和上腹橙棕色。雌鸟上体灰褐沾绿,下体颏、喉、胸和上腹淡棕黄色。区别均甚明显。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部、中部、南部和西南等地。</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13年评估。 </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 <h3>白鹡鸰</h3><h3>白鹡鸰(学名:Motacilla alba):是雀形目鹡鸰科的鸟类,属小型鸣禽,全长约18厘米,翼展31厘米,体重23克,寿命10年。体羽为黑白二色。栖息于村落、河流、小溪、水塘等附近,在离水较近的耕地、草场等均可见到。经常成对活动或结小群活动。以昆虫为食。觅食时地上行走,或在空中捕食昆虫。飞行时呈波浪式前进,停息时尾部不停上下摆动。繁殖期在3-7月,筑巢于屋顶、洞穴、石缝等处,巢由草茎、细根、树皮和枯叶构成,巢呈杯状。每窝产卵4-5枚。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地区,在中国有广泛分布。</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 <h3>黄苇鳽</h3><h3>黄苇鳽(学名:Ixobrychus sinensis)是鹭科苇鳽属的鸟类,是一种中型涉禽。雄鸟额、头顶、枕部和冠羽铅黑色,微杂以灰白色纵纹,头侧、后颈和颈侧棕黄白色;雌鸟似雄鸟,但头顶为栗褐色,具黑色纵纹。栖息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富有水边植物的开阔水域中。尤其喜欢栖息在既有开阔明水面又有大片芦苇和蒲草等挺水植物的中小型湖泊、水库、水塘和沼泽中。主要以小鱼、虾、蛙、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繁殖期为5-7月,营巢于浅水处芦苇丛和蒲草丛中。每窝产卵通常为5-6枚,卵白色稍沾淡绿,卵圆形。育雏期14-15天。</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 <h3>黑喉噪鹛</h3><h3>黑喉噪鹛(学名:Garrulax chinensis):共有5个亚种,体长23-29厘米,属中型鸟类。额基、眼先、眼周以及颏和喉黑色,额基黑色上面有一白斑,头顶至后颈灰蓝色,其余上下体羽多为橄榄灰沾绿至棕褐色。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丘陵地带的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竹林中,有时也见在农田地边、村寨附近以及滨海的次生林和灌木林中活动和觅食。常呈数只或10多只的小群活动,偶尔也见有单独和成对活动的。主要以蚂蚁、蝽象、甲虫、象甲、步行虫等昆虫为食,也吃部分植物果实和种子。分布于中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和柬埔寨等地。</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 <h3>小鸊鹈</h3><h3>小鸊鷉(学名:Tachybaptus ruficollis)是一种潜鸟。体长25-29厘米,翼展 40-45厘米,体重100-200克,寿命13年。枕部具黑褐色羽冠;成鸟上颈部具黑褐色杂棕色的皱领;上体黑褐,下体白色。善于游泳和潜水,常潜水取食,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鱼、虾等为食。通常单独或成分散小群活动。繁殖时在水上相互追逐并发出叫声,有占据一定地盘的习性。繁殖期在沼泽、池塘、湖泊中丛生的芦苇、灯心草、香蒲等地营巢,每窝产卵4-7枚,卵形钝圆,污白色,雌雄轮流孵卵。留鸟及部分候鸟。分布于欧亚大陆、非洲、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日本等国家和中国各地。</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 <h3>蓝点颏</h3><h3>蓝点颏(学名:Luscinia svecica)亦称“蓝喉歌鸲”,通称蓝靛颏儿。身体大小和麻雀相似,体长12-13厘米,体重17-18克。头部、上体主要为土褐色。眉纹白色。尾羽黑褐色,基部栗红色。颏部、喉部辉蓝色,下面有黑色横纹。下体白色。雌鸟酷似雄鸟,但颏部、喉部为棕白色。栖息于灌丛或芦苇丛中。性情隐怯,常在地下作短距离奔驰,稍停。主要以昆虫、蠕虫等为食,也吃植物种子等。繁殖期为5月。营巢于灌丛、草丛中的地面上。巢以杂草、根、叶等筑成。每巢产卵4-6枚。卵有光泽呈蓝绿色。孵化期约为14天。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及欧洲、非洲北部、俄罗斯、阿拉斯加西部、亚洲中部、伊朗、印度和亚洲东南部等地。</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鸟类。</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 <h3>黑额凤鹛</h3><h3>黑额凤鹛(学名:Yuhina nigrimenta)为鶲科凤鹛属的鸟类,俗名黑颏凤鹛。体小(11厘米)的偏灰色凤鹛。羽冠形短,头灰,上体橄榄灰,下体偏白。特征为额、眼先及颏上部黑色。性活泼而喜结群,夏季多见于海拔 530~2300米的山区森林、过伐林及次生灌丛的树冠层中,但冬季下至海拔300米。有时与其他种类结成大群。分布于印度、缅甸、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四川、湖北、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多生活于常绿阔叶林以及树下较高的草丛间及谷间灌丛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h3> <h3>丽色噪鹛</h3><h3>丽色噪鹛(学名:Garrulax formosus formosus)是红翅噪鹛的指名亚种。中型鸟类,体长23-28厘米。头顶灰橄榄褐色具粗著的黑色纵纹,头侧、颏、喉黑色,耳羽灰白色具黑色纵纹。背和胸、腹棕褐色,两翅具一大的鲜红色斑,尾亦为鲜红色。特征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相似种赤尾噪鹛头顶至后颈红棕色,耳羽灰色无黑色纵纹,胸、腹暗灰色。栖息于茂密的常绿林,次生林及竹林的地面或近地面处。喜结小群,性胆怯。 主要以昆虫和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期5-7月,分布于中国西南部的四川、云南、广西等地。</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 <h3>火尾希鹛</h3><h3>火尾希鹛(学名:Minla ignotincta),是画眉科、希鹛属的鸟类。为小型鸟类,体长12-15cm。头黑色,具长而宽阔的白色眉纹,在黑色的头部极为醒目。上体栗色或灰橄榄褐色,下体淡黄白色,尾黑色,外翈羽缘赤红色具白色亚端斑和赤红色端斑;两翅黑色,翅上覆羽具白色羽缘和端斑,外侧飞羽外缘基部红色,端部黄色,内侧飞羽外缘和端斑白色,黑白相衬,甚为醒目。火尾希鹛栖息于海拔1500-2500m的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中,主要以甲虫等昆虫为食。分布于中国大部及尼泊尔、缅甸、越南和印度阿萨姆。</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h3> <h3>黄颈拟腊嘴雀</h3><h3>黄颈拟蜡嘴雀(学名:Mycerobas affinis):小型鸟类,体长20-22cm。嘴粗大,黑色。雄鸟整个头、颈、颏、喉和上胸辉黑色,两翅和尾亦为黑色,其余上体橙黄色,下体鲜黄色。雌鸟头、颈、颏、喉和上胸中央灰色或暗灰色,背、肩和两侧覆羽橄榄绿色,腰黄色,两翅和尾黑色,下体橄榄黄色。栖息于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桦树林、栎林、林线以上的杜鹃灌丛和矮树丛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秋冬季节亦成群,在灌木或树上活动。主要以树木和灌木种子、果实、浆果、幼芽、嫩叶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和昆虫幼虫等动物性食物。分布于中国、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和印度阿萨姆等喜马拉雅山地区以及缅甸北部。</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 <h3>黑鹳</h3><h3>黑鹳(学名:Ciconia nigra)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成鸟的体长为1-1.2米,体重2-3千克;嘴长而粗壮,头、颈、脚均甚长,嘴和脚红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映出变幻多种颜色。在高树或岩石上筑大型的巢,飞时头颈伸直。以鱼为主食,也捕食其它小动物。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有沿用旧巢的习性。繁殖期4~7月,营巢于偏僻和人类干扰小的地方。黑鹳大多数是迁徙鸟类,只有在西班牙为留鸟,仅有少数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到非洲西部越冬,此外在南非繁殖的种群也不迁徙,仅在繁殖期后向周围地区扩散游荡。是白俄罗斯的国鸟。</h3><h3>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II。</h3><h3>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 <h3>太平鸟</h3><h3>太平鸟(学名:Bombycilla garrulus)为鸟纲太平鸟科的鸟类。体长18厘米,翼展34-35厘米,体重40-64克,寿命13年。属小型鸣禽,全身基本上呈葡萄灰褐色,头部色深呈栗褐色,头顶有一细长呈簇状的羽冠,一条黑色贯眼纹从嘴基经眼到后枕,位于羽冠两侧,在栗褐色的头部极为醒目。尾具黑色次端斑和黄色端斑。栖息于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杨桦林中。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时候多成群活动,有时甚至集成近百只的大群。主要以油松、桦木、蔷薇、忍冬、卫茅、鼠李等植物果实、种子、嫩芽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体态优美、鸣声清柔,为冬季园林内的观赏鸟类。分布于欧洲北部、亚洲北部和中部及东部、加拿大西部和美国西北部。</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 <h3>红嘴相思鸟</h3><h3>红嘴相思鸟(学名:Leiothrix lutea)小型鸟类,体长13-16cm。嘴赤红色,上体暗灰绿色、眼先、眼周淡黄色,耳羽浅灰色或橄榄灰色。两翅具黄色和红色翅斑,尾叉状、黑色,颏、喉黄色,胸橙黄色。栖息于海拔1200-280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竹林和林缘疏林灌丛地带。除繁殖期间成对或单独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3-5只或10余只的小群,有时亦与其他小鸟混群活动。主要以毛虫、甲虫、蚂蚁等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偶尔也吃少量玉米等农作物。在中国分布较广,种群数量较丰富。该鸟羽色艳丽、鸣声婉转动听,是世界各地著名的笼养观赏鸟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的外贸出口鸟类。</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 <h3>白胸苦恶鸟</h3><h3>白胸苦恶鸟(学名:Amaurornis phoenicurus)属于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共有4个亚种。嘴基稍隆起,但不形成额甲,嘴峰较趾骨为短;跗骨较中趾(连爪)为短;翅短圆,不善长距离飞行。善奔走,在芦苇或水草丛中潜行,亦稍能游泳,偶作短距离飞翔,以昆虫、小型水生动物以及植物种子为食。在繁殖期间雄鸟晨昏激烈鸣叫,音似“kue,kue,kue”,故称“姑恶鸟”或“苦恶鸟”。在荆棘或密草丛中,偶亦能在树上,以细枝、水草和竹叶等编成简陋的盘状巢。分布于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中南半岛,太平洋诸岛屿,华莱士区和中国。</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 <h3>棕头鸦雀</h3><h3>棕头鸦雀(学名:Paradoxornis webbianus)一种全长约12厘米。头顶至上背棕红色,上体余部橄榄褐色,翅红棕色,尾暗褐色。喉、胸粉红色,下体余部淡黄褐色的鸟类。常栖息于中海拔的灌丛及林缘地带。主要以甲虫、象甲、松毛虫卵、蝽象、鞘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为食,也吃蜘蛛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果实与种子等。分布于自东北至西南一线向东的广大地区,为较常见的留鸟。</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 <h3>红耳鹎</h3><h3>红耳鹎(学名:Pycnonotus jocosus),是鹎科、鹎属的鸟类。红耳鹎为小型鸟类,体长17-21cm。额至头顶黑色,头顶有耸立的黑色羽冠,眼下后方有一鲜红色斑,其下又有一白斑,外周围以黑色,在头部甚为醒目。上体褐色。尾黑褐色,外侧尾羽具白色端斑。下体白色尾下覆羽红色。颧纹黑色,胸侧有黑褐色横带。红耳鹎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丘陵地带的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等森林中,性活泼,整天多数时候都在乔木树冠层或灌丛中活动和觅食。分布于中国、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东喜马拉雅山至中南半岛以及马来半岛等地。</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h3> <h3>秧鸡</h3><h3>秧鸡(Crake) 鹤形目秧鸡科的130多种瘦小的沼泽鸟类。形状稍似鸡,翅短圆,尾短,脚大,趾长。除高纬度地区外,遍布全球。体型大小变化很大;小者如麻雀,体长约11厘米;大者如小鸡,体长约45厘米。栖于稠密的草丛中,鸣声响亮,夜间尤然。许多种是为人爱猎的鸟类,受惊时勉强起飞,飞一个短距离,又落到地面。细瘦身体使它便于穿过芦苇和沼泽草丛。体羽主要为暗灰褐色。许多种类具有隐晦的横斑。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非和中东 ,部分种群向南迁徙到中东和亚洲西南部过冬。</h3><h3>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 <h3>领雀嘴鹎</h3><h3>领雀嘴鹎(学名:Spizixos semitorques)为鹎科雀嘴鹎属的鸟类,俗名羊头公、中国圆嘴布鲁布鲁、绿鹦嘴鹎、青冠雀。小型鸟类,体长17-21cm。嘴短而粗厚、黄色,额和头顶前部黑色(台湾亚种为灰色)。上体暗橄榄绿色,下体橄榄黄色,尾黄绿色具暗褐色或黑褐色端斑。额基近鼻孔处有一白斑,喉黑色,前颈有一白色颈环。领雀嘴鹎是中国特有鸟类,种群数量较丰富,是山区常见鸟类之一。由于该鸟羽色艳丽,可供笼养观赏,应控制猎取。</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 <h3>银喉长尾山雀</h3><h3>银喉长尾山雀(学名:Aegithalos caudatus):共有19个亚种。体型纤小,全长10.8-13.1厘米,翅长5.2-6.0厘米,尾长6.0-7.8厘米。该鸟头顶羽毛较丰满且甚发达,体羽蓬松呈绒毛状,头顶、背部、两翼和尾羽呈现黑色或灰色,下体纯白或淡灰棕色,向后沾葡萄红色,部分喉部具暗灰色块斑,尾羽长度多超过头体长。雌性羽色与雄鸟相似。该鸟行动敏捷,来去均甚突然,常见跳跃在树冠间或灌丛顶部,生活在欧亚大陆各种环境的树林中,群居或常与其他雀类混居,以昆虫及植物种子等为食。分布于自北欧和东北欧,东经西伯利亚至堪察加半岛、萨哈林岛(库页岛),北美和澳大利亚。该物种是罗马尼亚的国鸟。</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 <h3>远东树莺</h3><h3>远东树莺(学名:Horornis borealis,英文名:Manchurian Bush Warbler)是树莺科暗色树莺属的鸟类。体大(17厘米)的通体棕色树莺。皮黄色的眉纹显著,眼纹深褐,无翼斑或顶纹。雌鸟比雄鸟小。与厚嘴苇莺的区别在眉纹色淡,体型较小而嘴细,头顶偏红,下体皮黄色较少。与日本树莺易混淆,不同处在于多棕色,下体两胁及尾下覆羽多为暗皮黄色。分布于东亚;越冬至印度东北部、中国南方及台湾、菲律宾、东南亚。繁殖于甘肃南部、陕西南部(秦岭)、四川、河南、山西南部、湖北、安徽、江苏及浙江。</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h3> <h3>楔尾伯劳</h3><h3>楔尾伯劳(学名:Lanius sphenocercus),是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全长255-315mm,喙强健具钩和齿,黑色贯眼纹明显,是伯劳中最大的个体。上体灰色,中央尾羽及飞羽黑色,翼表具大型白色翅斑。尾特长,凸形尾。主要栖息于低山、平原和丘陵地带的疏林和林缘灌丛草地,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也捕食小型脊椎动物。分布于中国大部及蒙古,俄罗斯,朝鲜(夏候鸟、旅鸟)。</h3><h3>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h3> <h3>小鹀</h3><h3>小鹀(学名:Emberiza pusilla)全长约13cm。属小型鸣禽。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体羽似麻雀,外侧尾羽有较多的白色。雄鸟夏羽头部赤栗色。头侧线和耳羽后缘黑色,上体余部大致沙褐色,背部具暗褐色纵纹。下体偏白,胸及两胁具黑色纵纹。雌鸟及雄鸟冬羽羽色较淡,无黑色头侧线。一般主食植物种子。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繁殖期在地面或灌丛内筑碗状巢。分布于欧洲北部,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缅甸,印度和中国等地。</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濒危物种——低危(LC)。</h3> <h3>黄臀鹎</h3><h3>黄臀鹎(学名:Pycnonotus xanthorrhous):外形大小与红耳鹎相似,体长17-21cm。额至头顶黑色,无羽冠或微具短而不明的羽冠。下嘴基部两侧各有一小红斑,耳羽灰褐或棕褐色,上体土褐色或褐色。颏、喉白色,其余下体近白色,胸具灰褐色横带,尾下覆羽鲜黄色。栖息于中低山和山脚平坝与丘陵地区的次生阔叶林、栎林、混交林和林缘地区。常作季节性的垂直迁移,夏季多沿河谷上到山中部地区,海拔高度随地区而不同。通常3-5只一群,亦见有10多只至20只的大群,有时亦见与红臀鹎、红耳鹎混群。善鸣叫,鸣声清脆洪亮。主要以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但幼鸟几全以昆虫为食。分布于中国、缅甸东北部、老挝北部和越南北部。</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 <h3>黄腰柳莺</h3><h3>黄腰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proregulus)为鹟科柳莺属的鸟类,俗称柳串儿、串树铃儿、树串儿、绿豆雀、淡黄腰柳莺、甘肃[黄腰]柳莺、柠檬柳莺、巴氏柳莺、黄尾根柳莺。体小,常活动于树顶枝叶层中,易与其它柳莺种类混淆。我国多为候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食物主要是像鼻虫、小蠹虫、蚊子、尺蠖虫、卷叶蛾T和螟蛾幼虫等。</h3><h3>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 <h3>黄腹鹨</h3><h3>黄腹鹨(学名:Anthus rubescens):是雀形目鹡鸰科的鸟类,属小型鸣禽,体长约15厘米。似树鹨但上体褐色浓重,上喙较细长,先端具缺刻;翅尖长,内侧飞羽(三级飞羽)极长,几与翅尖平齐;尾细长,外侧尾羽具白,野外停栖时,常做有规律的上、下摆动,腿细长,后趾具长爪,适于在地面行走。主要栖息于山地、林缘、灌木丛、草原、河谷地带。食物主要为有鞘翅目昆虫、鳞翅目幼虫及膜翅目昆虫,兼食一些植物性种子。冬季喜沿溪流的湿润多草地区及稻田活动。</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h3> <h3>大斑啄木鸟</h3><h3>大斑啄木鸟(学名:Dendrocopos major)又名赤鴷、臭奔得儿木、花奔得儿木、花啄木、白花啄木鸟、啄木冠、叼木冠。小型鸟类,体长20~25cm。上体主要为黑色,额、颊和耳羽白色,肩和翅上各有一块大的白斑。尾黑色,外侧尾羽具黑白相间横斑,飞羽亦具黑白相间的横斑。下体污白色,无斑;下腹和尾下覆羽鲜红色。雄鸟枕部红色。主要以甲虫、小蠹虫、蝗虫、吉丁虫、天牛幼虫、蚁科、蚊科、胡蜂科、鳞翅目、鞘翅目等各种昆虫、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蜗牛、蜘蛛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橡实、松子、稠李和草子等植物性食物。中医传统理论认为本物种全体有滋养补虚、消肿止痛的功效,刺激了对本物种的捕猎。另外由于本物种喜食很多林业害虫,因此被誉为“森林医生”。有很多机构在研究对本物种的人工饲养和招引,有一些机构还取得了一定的进展。</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5] </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 <h3>山鹛</h3><h3>山鹛(学名:Rhopophilus pekinensis)属于雀形目扇尾莺科,又名山莺、华北山莺、北京山鹛、小背串、长尾巴狼,是中国特有鸟种,仅在中国北方有分布,在中国西部的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华北的河北、山西、河南、内蒙古、北京等省市。通常罕见于干旱多石并多矮树丛的丘陵地带及山地灌丛。为典型的食虫鸟类,偶尔取食草籽等植物型食物。</h3><h3>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 <h3>栗腹文鸟</h3><h3>栗腹文鸟(学名:Lonchura malacca):小型鸟类,体长10-12厘米。嘴蓝灰色,基部粗厚,先端尖、呈圆锥状, 脚亦为蓝灰色,整个头、颈和上胸黑色,其余体羽栗色,或下胸和腹中央至尾下覆羽黑色。尾栗红色。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灌丛、草丛和农田中,也见于果园、芦苇丛和村舍附近。常成群活动,多成3-5只或10余只的小群,也见单独与其他文鸟混群活动和觅食,秋冬季节有时也成数十只的大群。以谷物和杂草种子为食,繁殖期间也吃部分昆虫。分布于中国、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 <h3>欧亚鸲</h3><h3>欧亚鸲(学名:Erithacus rubecula)共有8个亚种,俗称知更鸟;是一种小型鸣禽。体长约14厘米,长着红色的胸羽,黑色的脑袋,明亮的眼睛。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嘴短健,上嘴前端有缺刻或小钩,鸣管结构及鸣肌复杂,善于鸣啭,叫声多变悦耳;筑巢精巧,雏鸟晚成性。活动于林地、灌丛、森林、城市地区及周边的公园和花园。在英国、爱尔兰等地的花园里很常见。主要捕食昆虫,有时也啄食浆果和水果。</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 <h3>画眉鸟</h3><h3>画眉鸟(学名:Garrulax canorus)是雀形目画眉科的鸟类。全长约23厘米。全身大部棕褐色。头顶至上背具黑褐色的纵纹,眼圈白色并向后延伸成狭窄的眉纹。栖息于山丘的灌丛和村落附近的灌丛或竹林中,机敏而胆怯,常在林下的草丛中觅食,不善作远距离飞翔。雄鸟在繁殖期常单独藏匿在杂草及树枝间极善鸣啭,声音十分洪亮,歌声悠扬婉转,非常动听,是有名的笼鸟。杂食性,主要取食昆虫,特别在繁殖季节嗜食昆虫;兼食草籽、野果。分布于老挝、越南北部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在华中、华南、海南及台湾地区的为留鸟。为广州市市鸟。</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 <h3>红嘴蓝鹊</h3><h3>红嘴蓝鹊(学名:Urocissa erythroryncha):是大型鸦类,体长54-65厘米。嘴、脚红色,头、颈、喉和胸黑色,头顶至后颈有一块白色至淡蓝白色或紫灰色块斑,其余上体紫蓝灰色或淡蓝灰褐色。尾长呈凸状具黑色亚端斑和白色端斑。下体白色。 黄嘴蓝鹊外形和羽色和该种非常相似,但黄嘴蓝鹊嘴为黄色,头部仅枕有白色块斑。区别仍很明显,野外不难识别。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嘈吵叫声和哨声。常见并广泛分布于林缘地带、灌丛甚至村庄。性喧闹,结小群活动。以果实、小型鸟类及卵、昆虫为食,常在地面取食。主动围攻猛禽。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东北部、中国、缅甸及印度支那均有分布。</h3><h3>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h3> <h3>红尾歌鸲</h3><h3>红尾歌鸲(学名:Luscinia sibilans)为鹟科歌鸲属的鸟类,俗名红腿欧鸲。体小(13厘米)、尾部棕色的歌鸲。优雅但不易描述。上体橄榄褐,尾棕色,下体近白,胸部具橄榄色扇贝形纹。与其他雌歌鸲及鹟类的区别在尾棕色。栖于常绿阔叶林下灌丛间,多单个活动。以卷叶蛾等多种害虫为食。分布于西伯利亚、日本、朝鲜、老挝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东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福建、西藏、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多栖息于林木稀疏而林下灌木密集的地方以及主要在地上和接近地面的灌木或树桩上活动。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澳门。</h3><h3>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 <h3>红肋蓝尾鸲</h3><h3>红胁蓝尾鸲(学名:Tarsiger cyanurus)俗名:蓝点冈子、蓝尾巴根子、蓝尾杰、蓝尾欧鸲。体型略小而喉白的鸲。特征为橘黄色两胁与白色腹部及臀成对比。雄鸟上体蓝色,眉纹白;亚成鸟及雌鸟褐色,尾蓝。雌鸟与雌性蓝歌鸲的区别在喉褐色而具白色中线,而非喉全白,两胁橘黄而非皮黄。主要以甲虫、小蠹虫、天牛、蚂蚁、泡沫蝉、尺镬、金花虫、蛾类幼虫、金龟子、蚊、蜂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迁徙期间除吃昆虫外,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在中国主要繁殖于东北和西南地区,越冬于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广大地区。</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5] </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 <h3>领雀嘴鹎</h3><h3>领雀嘴鹎(学名:Spizixos semitorques)为鹎科雀嘴鹎属的鸟类,俗名羊头公、中国圆嘴布鲁布鲁、绿鹦嘴鹎、青冠雀。小型鸟类,体长17-21cm。嘴短而粗厚、黄色,额和头顶前部黑色(台湾亚种为灰色)。上体暗橄榄绿色,下体橄榄黄色,尾黄绿色具暗褐色或黑褐色端斑。额基近鼻孔处有一白斑,喉黑色,前颈有一白色颈环。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其中尤以野果占优势,主要种类有草莓、黄莓、马桑、胡颓子、花揪、荚蒾、野葡萄、樱桃、长春藤果实、五加科果实、鸡屎藤果实、蔷薇果实、麻子、禾本科种子、豆科种子及嫩叶等。领雀嘴鹎是中国特有鸟类,种群数量较丰富,是山区常见鸟类之一。由于该鸟羽色艳丽,可供笼养观赏,应控制猎取。</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 <h3>黄鹡鸰</h3><h3>黄鹡鸰(学名:Motacilla flava) 体型大小和山鹡鸰差不多,体长15~18厘米。头顶蓝灰色或暗色。上体橄榄绿色或灰色、具白色、黄色或黄白色眉纹。飞羽黑褐色具两道白色或黄白色横斑。尾黑褐色,最外侧两对尾羽大都白色。下体黄色。喜稻田、沼泽边缘及草地。常结成甚大群,在牲口及水牛周围取食。主要以昆虫为食,多在地上捕食,有时亦见在空中飞行捕食。食物种类主要有蚁、蚋、浮尘子以及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等。在中国遍及各地,其中夏候鸟及部分旅鸟主要分布于东北、内蒙古东北部和新疆,其他地区主要为旅鸟和冬候鸟。</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13年评估。 </h3><h3>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本组摄影为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