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故乡,仍是儿时生活的模样!

清风明月(邵云)

<h3><b><u>图片 清风明月</u></b>(前面几张图片由于没有留存下儿时故乡的照片,故采用网络图片,在此感谢原创)</h3><h3><b><u>文字 清风明月</u></b></h3> <h3>昨晚,我又做了一个和以往多少次相同的梦。梦中我又回到了儿时的故乡。那山,那水,那田园,那村庄,那些和我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和那儿时的过往……我正沉醉在甜蜜的梦乡,突然被窗外的鞭炮声吵醒。我仍微闭双眼,回味着梦中的馨香,儿时美好幸福的回忆又一幕幕填满心房……</h3><h3><br></h3><h3>我的老家在神奇桔乡城固。那里有一座不高的山丘叫斗山。城固有句顺口溜叫斗山不陡,宝山无宝。实际上它就是城固西部丘陵地带的一个起点。老家的村庄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一一叫望仙桥。关于望仙桥地名的传说有几种,但在我心里只记下一种。听老人说斗山上原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庙,几进庭院隐秘在参天古树之中。庙内供有很多神像,香火旺盛。庙中还有一个古戏楼,每逢正月初九和六月二十四的庙会,就会唱半个月的大戏,很是热闹。可惜的是,斗山庙宇在文革期间被炸毁。斗山脚下有一条从五门堰分流下来的胥慧渠,渠上架有一座桥,古香古色,上山敬香的人们只要一到了这座桥上,就能看见山顶上庙宇的香烟缭绕。故给这座桥取名望仙桥,桥边的村庄也就叫望仙桥村。</h3><h3><br></h3><h3>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作业在学校就已做完。下午放学后,吃完饭就拎着篮子,拿上小刀和小伙伴们上斗山上去寻猪草。那时,斗山上的果树很多,有桃树、杏树、梨树、苹果树、核桃树……我们只所以爱上斗山上去寻猪草,主要是想偷吃山上的果子。吃够了还要摘些放在篮子里,上面用猪草盖上拿回去慢慢享用。偷摘果子时,只要被斗山农场的护林员石爷爷发现,就会追的我们兵分几路的往山下跑,只要一进村里,我们就不怕了。这样的场景至今还常出现在我的梦中,吓得我满头虚汗的从梦中惊醒。</h3><h3><br></h3><h3>记得每年核桃成熟的时候,我们都要上山去偷核桃。由于核桃上面的青皮不好往下弄。我们就在核桃林里抛几个坑,男孩子负责上树摘核桃,女孩子在下面捡核桃,我们把捡来的核桃都放在挖好的坑里,然后用土盖上。等过些天再挖出来,核桃外面的青皮用脚一踩就掉了,我们吃核桃吃的两手黑的像刨过煤似的。回家挨大人的训斥,去学校惹得老师同学们笑话。</h3><h3><br></h3><h3>记忆最深的是有一年的冬天,山上没有什么果子。我们几个女孩正在那放声高歌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树上有一个干瘪了的苹果,大家高兴地小心翼翼地把它摘了下来,大家你咬一点,我咬一点的品尝着,虽然那苹果已没有了水分,绵绵的,但我们都觉得那是世界上最香甜最好吃的果子。</h3><h3><br></h3><h3>我们村边有一条弯弯的河流,叫胥水河。从小北河流下来绕斗山缓缓流过,河面很宽,中间有一道沙石滩,把河流分为大河小河。河面上分别架了两座木板桥。每遇发大水,就靠渡船过河。记得有时大水只要漫过河边的公路进了生产队的庄稼田里,水位一降,我们就跟着大人们去田里捡鱼,回去炖着吃。</h3><h3><br></h3><h3>夏天,我和小伙伴们都喜欢过木桥去河中间的河滩上寻猪草,在河里学游泳,在河边捉螃蟹、抓小鱼。我最喜欢坐在沙滩上望着天空发呆。看那湛蓝的天空,看那棉花团似的云朵,想象着那些云朵组成的诗意画面,有时像河滩上悠闲的牛羊,有时像我们欢快的模样,有时像远山叠嶂,有时像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每到夕阳西下,火红的彩霞染红了天边,也染红了河面。直到现在我还经常梦见自己坐在河滩上看露天电影,天空就是一个大银幕,朵朵白云在演艺着电影里的故事。</h3><h3><br></h3><h3>记得儿时最搞笑的一件事是:那时我大概只有六七岁的样子。一天我和房前邻居家的一个小妞闹着要和邻居家的哥哥们一起去斗山上放牛。我俩为他们看牛,他们则上树摘果子给我俩吃。由于有几头牛,我俩看不住,牛跑进庄稼地里吃了豆苗。吓得他们赶牛往山下走。途中他们嫌我俩走的慢,就把我俩扶上牛,让我俩骑在牛背上。不料当时又传来了农场看护庄稼人员的吆喝声,哥哥们闻声拔腿就跑,丢下我俩在牛背上娃娃直哭,又不敢下来。由于是下坡,我俩在牛背上直往前滑,一直滑倒牛的脖子上,压得牛走不快,连头都抬不起来,嘴在地上直磕腾,我俩在牛脖子上左右摇摆,吓得直尖叫。危难之际,被追上来的农场看护人员把我俩从牛脖子上抱下来。他问我们,这是谁家的牛?我们说是前面跑了的哥哥家的牛。看护人员就把牛牵回了农场。害得邻居家的哥哥回家后挨打挨骂不说,家里的大人去农场交了罚款才牵回了牛。</h3><h3><br></h3><h3>另一件难忘的糗事是:一个下雨天的下午,我们几个小伙伴没事干,没地方玩。就在我们家房前的大队支书家里玩捉迷藏。支书家里小孩多,房子也宽敞。轮到我们几个藏的时候了,我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藏身之处,忽然发现他家厨房门后有一个大背笼,我拿起背笼就往身上扣。谁料他家的背笼里装的全是从锅洞里掏出来的草木灰,撒得我全身都是,小伙伴们见状笑得直流眼泪,我却在那里哭笑不得。</h3><h3><br></h3><h3>小时候,农村文化生活很匮乏,没有文化站,没有阅览室,没有手机,没有电视。记得我家房后住着一户下乡居民,他家有四个孩子,爸爸和叔父都是老师,可谓书香门第啊。他们家有几木箱子的书。每逢下雨天,我就偷着拿一些家里的好吃的去他家换几本书回来,窝在被窝里看书。如痴如醉,如饥似渴。白天看,晚上看,晚上熄灯后我就拿着手电筒藏在被子里看。从最初的小人书《红孩子》、《小兵张嘎》、《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的故事》……到后来的长篇小说《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娜,卡列尼娜》等,我几乎看遍了他家存储的所有书。也正是那些书,让我喜欢上了读书,喜欢上了文学。</h3> <h3>从我十七岁考学离开家乡,每次回去,我都要登上斗山远望。现在的斗山上,庙宇得以重建,但远比不上从前。山上没有了以前的多种果树,放眼望去,满山全是郁郁葱葱的桔子树。</h3> <h3>从山上向山下望去,新建的胥水河大桥(现取名为原公大桥)把大河小河连在一起,气势雄伟壮观,桥面上过往车辆不断。河滩上依然有牛羊在悠闲地吃草,河水中有一群群的鸭子在欢快地游玩,河边宽阔的公路向西一直伸向桔乡的远方,向东公路北边是城固新打造的工业园区,新建的厂房拔地而起。公路南边一个个崭新的村庄、一排排整齐的安置小区坐落在宽广秀美的田园之中,好一幅美丽的田园牧歌景象。</h3><h3><br></h3><h3>自从我离开家乡的那天起,只要我一回到故乡,就情不自禁地唱起那首歌《故乡》</h3><h3><br></h3><h3>村头飘荡着炊烟,田里翻卷着稻浪,故乡,故乡我又回到了你的身旁。走遍了天下的路,最亲的还是故乡!喝遍了地下的水,最甜的还是故乡!</h3><h3><br></h3><h3>家乡虽然建设的越来越好,但在我梦中,它永远还是原来的模样……</h3><h3><br></h3><h3>无论我走多远,走的时间有多长,故乡永远是我心中最美丽、最柔软的地方!</h3> <h3>夕阳下的原公大桥。</h3> <h3>田园风光</h3> <h3>站在老家新修的小楼上看我们的村子,蓝天白云,红瓦白墙,小桥流水,炊烟缭绕。</h3> <h3>现在斗山庙会的情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