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图 宋室亲臣趙公祠</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2年是本厚学校建校一百周年,慈溪立村以来,一直有重视教学的良好传统。立村始祖士斌公是个私塾先生,明正统年间从睦洲东乡迁徙到慈溪,(当时慈溪还未立村)在慈溪本厚学校南边山沟附近,搭建一间葵寮,教安山村和慈佛村等子弟读书,过着耕读结合的农耕生活。到了清末民国初年,慈溪村人口已繁衍到两千多人,当时为了子弟读书识字的需要,村里开设有多间私塾。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现代教育的兴起,村民共识要办一间正规的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22年,村里的乡贤联系发动香港和海内外乡亲捐资办学,学校名称暂定为“慈溪赵氏学校”,学校章程为参照当时中华民国教育部所审定的,学校分为初等班和高等班,高等班设在本厚大祖祠堂内,操场设在对面的高顶委山上。初等班校址分别设在济泉祖,旧彦富,键荣,南塘,定美,燕居,彦富,勤伯各祖祠内,操场设在炳南祖祠面前的空地。凡属慈溪本族子弟由七岁到十八岁,无论贫富都可以入学读到肄业,开学前一个月报名即可入读。学校试办期间不收学生任何费用,学生自备书本文具的杂费。办学初的费用由香港本族的捐款应付,并决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正式开学,开学仪式以节俭的茶会进行。公学校长为赵恵永,副校长赵达元,协办学务员为赵建渠,赵炳光,赵美华,赵延佐,学务书记美懿,司库员有其安,绍美,东铨。校长权限负责聘任教员和购买教学仪器和监督考试等职责,聘请的教师必须有师范毕业文凭,作风正派,无赌博,抽烟的嗜好才合格。如果发现教师有不良行为即教育制止或辞退,副校协助校长所属的职责范围,当校长有事出差要履行校长职责。书记负责学校财务开支,校长必须同司库员提供审核的书面报告方能支付。协办员要调查本族子弟无论贫富,凡符合这一年龄段,都要到书记处报名入学,并强制普及这一年龄段的教育。教员的薪酬,由所有香港乡亲调查教员的职效而定。总之教学章程细则制定很严格,并上报县长公署教育任委员会立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受到在家乡各位乡贤和乡亲办学积极性的影响,旅居海外各地的乡亲在外打拼,深感到知识文化对后人成长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旅居在旧金山东湾屋伦的慈溪乡亲,纷纷奔走相告,慷慨解囊,捐资办学,起初办学董事局将各埠缴回的捐款存入银行,等汇款手续落实后,再开会议决议通过后,或置实业,或建筑校舍,或存入银行生利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办学董事局,根据形势很有必要建一间有一定规模正规学校,同时决定建校选址在慈溪靠山的观音坑旁,一是考虑到山地地质坚实,盖两层的教学楼基础不成问题。当时村民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涨,在三十度的山坡平整建校用地和操场,都是义务用锄头铁笔开挖,用肩挑篸子担运,平整出来的。二是在教学楼的设计方案上,曾试想以会城平山学校为蓝本,但考虑到当时兵荒马乱,古兜山的贼经常到村里拉羊牯(抓人要赎金),为了确保子弟读书的安全,整个教学楼设计像兵营似的具有较强的防御型的特点,楼顶前后设有枪眼,便以打击土匪的袭击。前后校门有两层坚实的木门和铁门,但这一设计也造成隔音不好,上课大声一点就相互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整座教学楼是具有现代设计的钢筋水泥混砖结构,教学楼整齐严谨,立面美观大方,具有西洋风格,成为乡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于1934年动工,在香港乡贤负责购买钢筋,水泥(当时称“红毛泥”英国人生产),用船运往本村银洲湖岸,再用小船驳运到北帝庙前小码头。村民人驮肩挑运到建校工地。当时是广州有名的建筑公司承建,建筑工艺一流。到1935年落成,慈溪的乡贤原学办学务员赵建渠当上第一任校长,开设十二个六年一惯制的教学班,并购置很多教学教具,有生物教育动植物标本,有地理各种地图图册和地形剖面立体等,还购置大量图书,为家乡培养了不少人才。可惜好景不长,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本厚学校也逃不脱战火的洗劫,也许是本厚学校的楼顶前后都有枪眼,又其后靠山,山边还架设有铁线带刺的围栏,好像易守难攻的兵营,因而遭到从珠海三灶机场起飞的日本飞机的多次轰炸,每一次轰炸教师和村民及时带学生疏散隐蔽在后山的树林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村民们为了保卫学校,在学校顶楼铺上一层厚厚的松树枝条,一般的炸弹对坚实的钢筋水泥楼面破坏不大,后来日本飞机使用重型的航空炸弹把近大门口右边的大课室炸塌了,塌下的二层楼板由于钢筋把整块水泥板连接着,成为个别大胆学生玩耍的滑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被封锁多年的海外华侨乡亲,得知学校被轰炸,非常愤慨,同时学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又捐资重修。把炸塌的教室改建为现在的天井,成为通风透光的开口。后来将剩下仅几万多美元的资金,成立旅美慈溪本厚基金会,重新汇入在美国的银行里,将基金全部存款到银行后,每年抽出大部分利息用来帮助困难学生读书费用或维修学校,可惜当时未敢置业购买房产,没有想方设法做大基金这块蛋糕,到现在都是利用银行利息用在奖励成绩优秀的学生,一直沿袭到今天。海外乡亲的热心办学造福桑梓之情,深爱村民们的齐声称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本厚学校的建成开创侨乡捐资办学的先河,为家乡培养大批人才,有工程师,教师,企业家等成功人士。五十年代被教育局选为第八区中心小学,先后入读本厚学校的,有慈溪村,安山村,慈佛村的学生,高年级的还有,长乐村,奇石村,北村,管咀村等村庄的学生入读。到了1982年本厚学校侧加建了中学部《慈溪初中》,吸收围边乡村学生入读。在本厚学校毕业的学生多有出息,不少校友还远渡重洋留学而取得很大成就,2005年因校舍残旧,课室成为危房并入新会四中。2011年开始政府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慈溪中小学分别并入新会四中和古井小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近,原来空置的本厚学校及相连的慈溪初中学崛起了一座“古井艺术部落”。并成功举办2017年自然艺术•古井国际双年展,吸引一批国内外艺术家在此初试锋芒展示艺术才华,这原来将要荒芜的占地100多亩的园区,具有七八十年历史的古建筑群,脱变为一座艺术的殿堂。这座百年老校重焕青春风采,从2017年5月起开始动工改造,整个工程计划三期进行,完善周边配套工程后,可承办中型文艺学术交流。古井艺术部落在本厚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崛起,将增添一个地方文化的新坐标,打造成一个紧贴乡土,融合自然,触摸历史的艺术驿站。在本厚学校搭建的这一平台,为本土和和国内外的艺术家提供更宽阔的舞台,也让更多的艺术家,艺术学院校的师生以及热爱艺术的人们能够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共同繁荣祖国的文化艺术。慈溪本厚学校的转身脱变将产生深远的影响。</span></p> <h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本厚学校教学楼竣工后的第一任校长一赵建渠旧居。</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建渠校长是基督教徒,具备西方现代教育思想,去世后墓地在福音书室东北的黄泥围墙处。</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图照片拍摄大约在1940年,在燕京大学校园内。男的赵承信(其父是赵建渠校长),承信的大女赵宗群,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二女,赵宗平,是北京航空学院毕业,畄挍任教,199O年移民到纽约。小女赵宗慈诺贝尔赏得主,一门三杰女。</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乡贤办学深深懂得教育的重要性,以刻石提醒后辈铭记。</span></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國家之賴以盛者國民也,國家之賴以優者教育也,教育普及則國民智而國家興,教育堕落則國民愚而國家衰,優勝劣敗强存弱亡此天演淘汰之公例也。反觀欧美諸國富强甲於天下,豈有他術哉?普及教育使然耳,故教育之於人者,猶木之於本、水之於源,其關系誠非淺鮮也。同人等有鑒及此,乃發起筹辦家族學校,以期教育普及,今得我父老昆弟共襄義舉,踴躍解囊玉成美舉,兹將捐款芳名列後,以作萬世景仰,使我子孫察前人苦心創業維艱,刻意自奋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航拍本厚学校校区(纽约维绵供照片)</b></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1915一1924年本厚学校使用的教村</span></h1> <h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1915一1924年中小学教材的部分内容</span></h1> <h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光绪未年至宣统年间的教材</span></h1> <h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清未教材的部分内容</span></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982年在改革开放初经济困难时期创办慈溪初中</b></p> <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艺术部落入口处四个醒目的大字一一古井艺术</span></h1> <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操场上方的舞台重修,铺上水泥面</span></h1> <h1>操场上方的舞台</h1> <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艺术部落入口处一一四个醒目的大字</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