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

蓝天LanTian

<h3>  布达拉宫,坐落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h3><h3>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据说源于桑珠孜宗堡),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宫殿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布达拉宫前辟有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h3><h3> 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时期护法王固始汗和格鲁派摄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达拉宫之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举办地,也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之地,旧时与驻藏大臣衙门共为统治中心。</h3><h3> 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不计其数。</h3><h3> 公元7世纪初,西藏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松赞干布定都拉萨。在松赞干布的祖先拉托托日年赞的时代(年赞,王的意思)佛教开始传入吐蕃。传说拉托托日年赞第一次看见拉萨,看见天堂般的平原,那平原上有三座山,东有红山,中有药王山,西有帕马日山,河谷地带,绿草茵茵,牛羊肥美。藏王在逆光中看见拉萨河白银般地闪着光芒,如牛奶,所以取名为卧塘,就是流着牛奶的草原的意思。红山好像吉祥侧卧的大象,药王山好像狮子吼着跃向天空,帕马日山如老虎入洞,他就在红山上建立一个白塔,是拉萨最早的人工建筑。松赞干布即位后回忆起"昔日我祖拉托托日年赞,乃圣普贤之化身,曾住在拉萨红山顶上",于是决定"践履先王遗迹,往彼吉祥安适之处,而作利益一切众生之事……于是,王又从此(他的故乡墨竹工卡的强巴弥居林宫)前进,至红山顶修筑宫室居焉"。另一个说法是他"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这个公主是尼泊尔的赤尊公主。而《卫藏通志》的记载则说"松赞干布好善信佛,……遂修布达拉城垣"。</h3><h3> 据说,最初的布达拉宫"九百九十九间房子,连宫顶上的藏王寝宫共一千个房间。宫殿顶上竖立着长矛旗帜",飞檐、走廊、装饰着各种珠宝、丝绸、风铃,风来时万铃齐奏。为文成公主在南面筑了一座九层高的宫殿,与布达拉宫用银子和黄铜打造的桥连接着,桥上还安着风铃,挂着帷幔,公主过桥去见藏王的时候,桥就歌吟飘舞起来。布宫有四个城门,南面的城墙下,挖了深壕,上面铺着木板,木板上再铺上火砖,造出奇妙的效果,一匹马在上面跑过,听起来就像群马在奔驰。人们赞美这座宫殿,"极尽精美之能事","妙丽庄严,世绝其伦"。因为建立在"玛波日"山,玛波日山就是红山,所以叫做红宫。后来虔诚的佛教徒把它比喻为"普陀山",才又叫布达拉,"布达拉"是藏语"普陀"的音译。</h3><h3> 这伟大的宫殿看起来不像是建筑物,而更像是一座红白相间的山峰。它是从大地上生长出来的,依顺着山的形势生长。与世界上大多数宫殿的设计不同,今天,历尽沧桑,布达拉已经成为西藏最复杂的象征,其立足点也没有脱离大地。这宫殿一开始就起源于把大地作为神灵的寓所加以敬畏的思想,是依附于它,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改造它。传说历史上有人曾经见过布达拉宫的图纸,但今天没有下落了。我宁愿相信这个伟大宫殿的诞生依据的是内心的指引和经验,它已经存在于建造者的心中。也可以说布达拉宫的图纸就是红山,它是依顺着大地和信仰而生,它不是趾高气扬地改造、重新设计大地,大地是它开始的图纸,而信仰指引它抵达。"依山而建",说起来好像很平常,其实里面隐含着深刻的建筑思想。20世纪以来世界最时髦的后现代建筑理论认为,建筑是一种可交流的语言,建筑应当尊重现有环境、历史和传统,并强调建筑的精神性、形而上的隐喻和象征力量。布达拉宫正是依顺环境,顺其自然,尊重历史,而又具有巨大的独创力量和象征体系的伟大建筑。在修建红宫的时候,对松赞干布时代留下的法王洞不是迁移或者拆除,而是保持着敬畏,环绕着它来修建布达拉的红宫,作为最古老的遗址,法王洞就是布达拉宫的根,建筑者不是斩除历史之根,而是在这根上继续生长起来。它位于建筑物与自然之间,它依顺自然也升华于自然。即使你完全不知道西藏的历史和宗教,当你看到布达拉宫的时候,你的精神也会立即与它发生最神秘的交流。它完全征服你,吸引你,把你引导向建筑以外的象征世界。这个象征系统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对于西藏人,它是一个崇高的宗教象征,对其他人,其象征力量则与形而上的领域有关。崇高、伟大、庄严以及朴素,是这建筑明确无疑暗示着的,大地所隐藏着的内在语言,被敞开在天空下,它与希腊、埃及、吴哥等地的伟大神殿处于同样的精神领域。而这个建筑并非什么后现代的产物,它总结的是西藏人千年以来的建筑思想。</h3><h3> 目前布达拉宫据不完全统计房间有2500多个,而新的处所,地垄、仓库等还在不断地发现。若明若暗,忽然间光辉灿烂,世界灿烂如莲花升起,忽然阴郁森严,瞬间晦暗无明,没有什么可以一览无遗。形影模糊的柱子、墙壁,细看发现上面刻着精美生动的花纹、佛像。5万多平方米的壁画,全是无名作者的杰作。红色、黑色、黄色……的布幔,红色、黄色、黑色……的墙壁,森林般的柱子,妙像庄严的佛,数以万计,在冥冥中微笑着,低垂眼帘,或高居于莲花宝座之上,或排列于橱柜中,里三排外三排,坐着、卧着,出现在一切方向;或绘制于墙壁、皮子、布匹。这些杰作在精神最虔诚的高峰时代被绘制出来,最完美的想象和技艺,已经出神入化,之后要再达到几乎是不可能了。</h3><h3> &nbsp;这不是一个珍宝陈列之所,不是一个参观对象,不是博物馆,一切都像过去时代那样放在原处,它们如此置放、存在着的目的不是供人参观,而是来自伟大的虔诚,是供人与神进行精神交流,是为了讨得诸神的欢喜。它们诞生于遥远的时代,最遥远的法王洞是一千三百年前的作品。但它们不是古董,它们继续活在当下,影响着世界的精神领域。布达拉整个就是一个活着的巨大珍宝。有着无数依然在呼吸的文物,但布达拉宫内的文物并不是我们所谓的文物:一切都是旧的、古老的,一切都已经价值连城,但并没有过去,成为历史,成为考古研究的标本。一切依然活着,在现场与世界精神发生着交流。</h3><h3> 布达拉宫也许是世界上惟一的可以抚摩并通过抚摩和言语来与人们交流的宫殿。昔日,香客们进入布达拉宫,不只是战战兢兢的顶礼膜拜,他们抚摩它,碰它,用手,用身体,用头部,不断地涂抹添加着酥油……并对它说话,大殿里充满着各自口音各种方言的低语,这是一个活着的宫殿,生长着无数的神经,可以感应到世间的一切。无数的珠宝、黄金、银子、门框、门上的铜饰、门坎、各种各样器皿的边沿、扶手、佛座的基部……只要是人可以触及之处,无不被抚摩出花纹、光泽。这种抚摩犹如巨大的地质运动,如河流,把巨石磨砺成美玉黄金。</h3><h3> 就是那一根根圆木的楼梯扶手,也已经在流水般的摩挲中脱离了普遍的森林,升华为木中之玉。那些被踩塌下陷的门槛已经成为作品,那些数不清的质量最好的黄金、银子、珍珠、柱子、丝绸、绿松石、翡翠、蒲团、氆氇、经幡、云母石、蓝宝石、琉璃、猫眼石、水晶石、钻石、珊瑚、琥珀、青金石、红宝石……在日以继夜的香火、酥油和颂经之声的熏陶中,已经得道成仙。置身其内,转来转去,你迷失了世界的方向,陷入意识的迷狂。忽然看见一个巨大的窗子,守护佛殿的喇嘛正在窗子下闭目捻动着一串佛珠,窗子下面是白色的拉萨平原,人和汽车小得像沙子。你看见了方向,但离开窗子,你又再次迷失。就是今日,博物馆的概念影响了布达拉宫,许多地方不能抚摩了,但人们依然在可能的地方继续抚摩它。很难想象有人会向卢浮宫最伟大的绘画敬献酥油,但在布达拉宫,人与宫殿之间并没有界线。守护文物的喇嘛在价值连城的佛像前面喂猫、吃饭、磕头,而本地的香客可以进到一般参观者不能进去的佛龛前,近距离地膜拜并抚摩。目前有150多人管理这个宫殿,其中80位喇嘛负责香火、佛堂的日常管理,50名工作人员负责维修保养事宜,其他是行政人员、研究人员、保安等。</h3><h3> &nbsp;"外面看是险峻山崖,里面看是黄金珠宝"。布达拉宫的文物一是来自历史上西藏的积累;二是信徒们的捐赠;三是历代中央政府的赐赠。</h3><h3> &nbsp;布达拉的镇宫之宝是供奉在帕巴拉康圣观音殿内的洛格夏热像。据说这个观音塑像是在檀香木中自然生成的。布达拉宫大部分建筑在战乱中被摧毁之后的漫长岁月里,洛格夏热也遭遇多次磨难。战乱期间,洛格夏热被转移到拉萨的帕邦喀寺安放多年,又被蔡巴郎多杰迎回布达拉宫。公元17世纪初,阿雅洛格夏热又流落青海,当布达拉宫重建奠基之时,它被蒙古王妃贝姆达赖贡吉重金赎回,献给五世达赖。正好在举行净地仪轨之际送到。1720年,洛格夏热再次遭难,准噶尔军占据西藏,烧杀掠掳,康熙大帝派军讨伐,准噶尔军闻风而逃,逃窜之际,他们窃掠了帕巴拉康的洛格夏热,这是洛格夏热再次离开布达拉。在逃往阿里的途中,窃贼被阿里的藏官康济鼎索朗杰波设计骗进营帐,窃贼被抓获,洛格夏热重新找回。此后,洛格夏热终于结束了尤利西斯式的流浪,回到了布达拉宫。洛格夏热被视为法力无边,历史上经常在这里举行金瓶掣签。九世、十世、十一世达赖的转世灵童都是在这里举行金瓶掣签的。在布达拉宫的无数珍宝中,就像卢浮宫的蒙娜丽莎那样,洛格夏热总是被前来朝拜的人群簇拥着,到了常年水泄不通的地步。</h3><h3> 无数的宫殿死去了,成为废墟,或者成为博物馆,丧失了生命力。而布达拉宫继续活着,作为某种精神生活的载体,屹立于世界屋脊之上,活在过去与未来之中,一千年对于它来说微不足道,这伟大者其实已经超越了时间,它是没有时间的。 </h3> <h3>1900年</h3> <h3>1900年</h3> <h3>1920年</h3> <h3>1937年</h3> <h3>1938年</h3> <h3>1938年</h3> <h3>1938年</h3> <h3>1959年</h3> <h3>1965年</h3> <h3>1985年</h3> <h3>2011年</h3> <h3>2014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