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园子里生活了一个甲子,熟悉了这里的一草一木,没想到校园变化这么快,那里不同时代的建筑也常常引起我无尽的回忆,这里就盘点一下园子里各个角落的来龙去脉。 <br> 为说清楚校园建筑的方位,我们首先设一个统一的坐标。从校园地图很清楚可以看出横贯东西的“清华路”和纵穿南北“学堂路”是校园的坐标线,而纵轴上的南门和横轴两端的西门、东门就是识别校园各点方位的参考点。<br> 两轴相交把校园分成四个象限。西北部分是最老的校园,其南出口是大家最熟悉的清华标志“二校门”,这里集中了清华早期建筑的精华。走出二校门向南就是过去的教职工住宅区,不少早年的大师旧居就集中在这里。两部分构成了学校的“西区”,解放前清华大学范围就是现在的西区,因为学堂路就是当时的京包铁路路基,火车挡住了清华向东发展的去路。<br> 但是清华向西发展也不可行,出了西门就是圆明园。于是解放后清华就慢慢向铁路东扩展,以1956年开始在铁路东建造的庞大主楼建筑群为标志形成了学校东区。1960年京包铁路被迫改道东移800米到今天的位置,二校门前的马路也向东延伸到中央主楼东侧的艺术博物馆,这就是现在的清华路。<br> 原来的铁路(学堂路)以东称为“东区”,如今清华众多工科院系已经都移居到东区,同时在东区南口建造了新的清华主校门。虽然主校门面向南,但因在原南门之东,老清华人常常沿用传统习惯称之东门,让校外人士颇感困惑。<br> 清华大部分学生宿舍集中在校园北部。后来在东北部紫荆学生公寓口又开了一座面向东的东北门称为“紫荆门”,校园西北部和北部有原来的北门和西北门分别通往清华附中和“荷清苑”教师住宅区。另外,为方便从清华东路直接入校,在艺术博物馆北侧另开了一个“东三门”,这也方便了校外人士参观艺术博物馆。清华对外的八个校门在下图中用浅蓝方块标出。<br> 本文分上、中、下三集回忆那些难以忘记的校园建筑,由西北至东南、由老至新分开记述。黑白照片多取自网络资料,其余照片为笔者手机拍摄。上集介绍的是校园的西北部(浅黄色部分),这是老清华的主要部分,欢迎读者批评指正。<div> 2018年校庆首发本文后受到校友热情鼓励而不断进行更新,本文为2024年4月校庆前更新的新版本,欢迎大家随时对本文内容补充修正!</div> <h3> 清华南门是解放后清华的主校门,我入学时还是一座简陋的栅栏门,进门有路西斜直达二校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原铁路路基建成今天学堂路时才有了现在的清华南门。</h3><h3> 南门东邻原来曾经是铁路改道后留下的一段烂尾,可以从清华园车站送煤到学校南侧煤场供应周围高校。南门西边是守护圆明园的“蓝旗营”,南门之外就是可以进城到平安里的31路公交车站。记忆深刻的是公交站旁边外有家饭馆,老清华人都记得进出城上下车时常常去那里吃炒饼或者刀削面。</h3><h3> 那时进城的另一条途径是乘火车,南门南侧是历史悠久、由詹天佑题名的“清华园车站”,入学后第一次参加国庆游行,就是半夜从清华园车站登车到安定门火车站,然后徒步走到王府井的。那时同学们都穷,有的北京同学为了省下两毛钱车费,周末就沿着这条铁路徒步走到西直门进城回家。<br></h3><h3> 当年进南门穿越教师住宅区都是直接去二校门,留下的印象是路边都是树木和小房子,路上很安静,走到照澜院就看到二校门了。</h3> 这里是清华路和学堂路的交叉口,也是校园的分区中心点。东西方向清华路向西经过“二校门”一直到“清华西门”,向东到达中央主楼前再前可达艺术博物馆。南北学堂路向南直达“清华南门”,向北可以到达“紫荆学生公寓”。这里的标志性建筑是庆祝清华建校100周年建成的“新清华学堂”建筑群。 <h3> 由中心点新清华学堂向西直到西端就是“清华西门”,清华1933年扩建“西院”后建立,是当时清华的主校门,而更早清华初建时的校门就改称“二校门”了。</h3><h3> 西门外就是圆明园。我上学时还没有直达海淀的马路,也就没有直接与北大亲密接触。那时圆明园还是水田和废墟混杂交织的地方,西校门外也不热闹,有的同学下午锻炼时长跑,就从这里到颐和园跑个来回。</h3> <p class="ql-block"> 那西门建立前的校门就是著名的清华标志“二校门”了。清华最初是利用庚子赔款在清华园建成的游美肄业馆,1909年由美籍奥地利人埃米尔•斐士(Emil Sigmund Fischer)承建了这座最早的清华校门,门上有<span style="color: inherit;">清末大学士那桐题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随着清华的发展扩张,园墙外移后1933年又建了清华西门,于是这座校门就称为“二校门”并延续至今了。</span></p> <h3> 这是我们最熟悉的拍摄于1960年前后并在学校橱窗展示的二校门照片,正是这张照片构筑了当年多少优秀青年学生的清华梦。</h3> <h3> 1966年8月24日12所中学为主的红卫兵杀气腾腾地开进清华大学将二校门夷为平地,鞭打着“黑帮分子”搬运清理,又蜂拥至教师住宅区抄家批斗,校园里一片“红色恐怖”。1967年5月在二校门原址树立起由副统帅题词的伟人塑像,引领了全国各地的大建领袖塑像的滚滚热潮。</h3> <h3> 1990年1月31日全国各地26个校友会发出“关于赞助重建二校门的倡议”,1991年校庆前根据照片设计、由校友捐助在原址复建了这座新二校门,这是建成不久拍摄的照片,如今这座校门前每天都是熙熙攘攘拍照的人群,但很少有人关注这座校门的时代变迁了。</h3> 二校门后有两棵300多年高大粗壮的古柏,是明朝所建永恩寺遗存。永恩寺一直都有僧人主持,直到清华学堂建校时才由校务处发给恤银迁往他处,如今除古柏外路东草坪上水泥板块覆盖的一口古井也是永恩寺遗物。 <h3> 校门两侧有两处老建筑,我们读书时东侧当时是建校时建立的全国最早的校园邮局,那里总是人头攒动,同学们拥挤着收发信件和包裹,沉浸在与家人联系的思念兴奋之中。</h3> 邮局东邻是建于1932年沈理源设计的老机械工程馆(南)和1922年的老土木工程馆(北),解放后一直由当时的动农系占用,土木工程馆前广场有2000年1964级校友捐建的世纪鼎,世纪鼎周围地面上的11个圆柱代表当时清华所设的工科11个系。 世纪鼎东侧是建于1932年的旧水利馆(老水力实验室),1952年加盖为3层,当年我们曾经在旧水三楼教室上课。 <h3> 二校门西侧是当年学校的校卫队、后来的派出所,现在的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就在这里。</h3> 校卫队北侧就是第一教室楼,“一教”曾是当年我们上课的重要教室,建于1952年,是建国后的首批建筑物。 一教边小山下有一座1929年纪念王国维逝世二周年所建的“王国维纪念碑”,梁思成设计,陈寅恪撰文,林志鈞书丹,马衡篆额,碑文中“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句尤为著名。其实我们上学时没有人知道王国维,文革时该碑仅仅被推入附近小河中而无人问津。后来力学实验室需要一个厚实平稳石台而用之,一直隐匿于实验室内而逃过一劫。1980年修复时从后八家墓地捡回一个汉白玉碑座,重新刻制石凳等予以修复。 <h3> 进入二校门就是清华早期建筑国家文物保护区,首先会看到置于大草坪南端1920级同学送给母校的日晷,上面刻有中文拉丁文“行胜于言”,此铭文现在已称为清华校风。</h3><h3> 大草坪北端是清华“四大建筑”之首的大礼堂。“四大建筑”是上世纪周诒春校长时代由美建筑师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设计的校园第二期建筑,大礼堂是其中之一。大礼堂建于1917-1919年,庄严雄伟,大气恢宏。百年校庆前翻修时还在地下发现了早年的“松鹤山房”基址,清人陈梦雷(1650—1741)在此写出现存规模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h3> 大草坪之西自南向北依次是“二教”、“科学馆”和“西阶”。<br> 第二教室楼建于1954年,周维权设计,是上世纪50年代最漂亮的建筑,二楼会议室是迎送宾客的地方,其余三个是大教室,也是当年仅有可在周末挤在这里看电视的场所。 二教北邻是墨菲设计的“四大建筑”之一科学馆,建于1917-1920年,1926年清华物理系成立在这里,一大批物理大师在此任教,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物理学家,可称为我国物理学的发祥地。 <h3> 文革中大礼堂和科学馆分别是两派的武斗据点,科学馆长期被围困,两位同学在此被冷枪毙命。1968年7月顶层被大火焚毁,仪器设备严重破坏,损失惨重。</h3> 科学馆北邻大礼堂之西是西区阶梯教室,是建于1951年最大的仓库式建筑,这里常常为几个系同学一起开基础大课。西阶位置居中,容量又大,虽然简陋却使用了55年之久。<br> 2006年西阶拆除时本应恢复水木清华园林旧貌,却因为几代清华人与之深有感情而重新设计复建,由关肇邺设计的新西阶基本保持了外形原貌风格。 <h3> 再次回到大草坪之东,南边靠近“旧水”的是西方古典风格的清华学堂,建于1911年前后,由清末军机大臣那桐题字,是清华建校时的首批建筑(也称一院),历史上的清华国学院曾经设在这里,解放后长期是建筑系的系馆。那时我也常溜进去听着木地板的吱吱声欣赏墙上的画作和设计图。</h3><h3> 2010年10月在迎接百年校庆翻修时学堂东侧楼失火,木质地板和梁柱均毁于两小时大火中,当然现在已经完全修复了。</h3> 清华学堂北邻是“同方部”,与清华学堂一样是清华建校首批建筑,也是当时的学校礼堂和祭孔地。1920年旁边大礼堂建成后这里也常常做为小礼堂聚会之用。<br> 1914年梁启超以《周易》“乾”卦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在此发表《君子》演讲,从此产生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 同方部的东邻原为清华校友总会所在的动振小楼。去年拆除后新建国际接待中心,连同西侧的历史建筑同方部维修工程已于今年(2024年)校庆前竣工。图中上侧是紧张赶工迎校庆的施工照,下侧是这座两层建筑的设计图。 “同方部”之北原为五排建于1911年的单层外廊式二院教室,木制地板,风雨回廊,当年入学时我班的专用教室即在于此,留下许多宝贵的记忆。后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已全部清除,现在留下了一片绿地花园。 <h3> 二院绿地东侧是1934年沈理源设计建成的老电机馆,与科学馆遥遥相对,形貌也大致类同,现是新闻传播学院所在地,也称文西楼。如今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文革中清华两派第一场大规模武斗在这里爆发,时年1968年4月23日。<br></h3><h3> </h3> <h3> 电机馆以北、校河以南是1955年周维权设计建成的新水利馆。我们熟悉它是因为其中有不少公共教室,单扶手椅教室听课,大制图板教室画图。新水是水利系系馆,一二层大厅是一个东西贯通的可供实验的水利枢纽模型。文革中水利系被赶到三门峡办学,大厅变成了生产727牌汽车的总装车间,这里曾手工敲打出了十几辆小卡车,当时宣传为自力更生的丰硕成果。</h3> 这张老照片可以看到新水利馆背面和之北的校河(万泉河),当年校河还不是水泥护岸,所以还是一幅杨柳依依,绿草青青,虫鸣蝶舞,流水淙淙的景象。<div> 不过现在学校启动了校河治理工程,校河南支线已经将原来的水泥沟渠改建成泥土浅滩和弯弯溪流,下图是二校门前校河新景。</div> <h3> 从这张由照澜院西高一楼拍摄的鸟瞰图可以看到清华路以北的整个大礼堂校园区,尤其是以上列出的学校早期核心建筑总体分布,现在这里已经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名录,也是清华大学的根。</h3> 校河以北就是“四大建筑”之一的图书馆一期(上),建于1919年(墨菲设计)。下图是1931年杨廷宝设计的扩建部分(二期),也称大图书馆。目前清华档案馆也设在一期部分。两期工程珠联璧合难以区分。 <h3> 每个清华人都有图书馆排队占座的记忆,因此对其感情甚深。记得当时一层是阅报室,二层和四层是期刊室,那里的装饰、吊灯、卡片箱乃至和蔼的图书管理员和人们的轻声细语都深深留在记忆里。后来注意到的还有那漂亮的旋转楼梯,是摄影者的常拍素材。</h3> <h3> 1991年关肇邺等在大图书馆西侧三院旧址设计建设了图书馆三期逸夫馆,其在空间、尺度、色彩和风格上保持了图书馆一二期原有的建筑特色,同时突出了新的时代气息,多次获得建筑大奖。馆前是1922级校友捐赠母校的大喷水塔。</h3> 2016年关肇邺继续在三期之北诚斋立斋的位置设计建成了图书馆四期李文正馆,它保持了图书馆建筑群的文脉,大气庄重、雅致协调,尤其完善了现代化数字化图书馆使用功能。 <h3> 在我们记忆里,通过大礼堂西侧校河桥后还有一排清华建校时的首批老教室,称为“三院”。原本建有四排,抗战复校后只留下了第一排。当年我们也曾在这里上课,三院后面是排球场,周末常在这里扯起银幕放露天电影。运动场后面是解放后建设的诚斋和立斋。三院在1990年扩建图书馆三期时被拆除,诚斋和立斋则是在建设图书馆四期时被拆除。</h3> <h3> 在大图书馆北侧,诚斋和立斋之东,原来还有个清华北院,北院是建校时的高档住宅区,梁启超、朱自清、叶企孙、陈岱孙、施嘉炀、王竹溪等曾居于此。我上学时这里还有两排简单的大教室,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等在前排教室听课。也曾在后一排商店旁的理发馆理发,这里还有个回民小食堂,那个食堂外形就是图中这个尖顶小洋楼。这里离礼堂较近,有时文艺社团还在这里教室进行演出前的排练。</h3> <h3> 2000年清理校园,北院的建筑被清空,由建筑学院王丽芳进行了景观设计。在这万泉河边保留了古树,修整了坡面,架起了曲廊,设置了座椅,虽未命名但如此情调很快被民间浪漫地称为“情人坡”。<br></h3> <h3> 走完大草坪周围的清华大学早期建筑,应该看看建校之前的清华园主体建筑工字厅了。工字厅在大草坪以西,因两大殿中短廊相接而得名。工字厅原为嘉庆七年(1802年)所建省耕别墅工字殿,咸丰初年于工字殿前新宫门悬挂咸丰御笔“清华园”匾额。长期以来,这里都是清华大学的心脏。</h3> <h3> 省耕别墅“工字殿”内院曲廊迂回,奇花异石,树木扶疏,青竹成荫。古色古香的园内有房屋135间,游廊69条,垂花门一座,地属清康熙帝的行宫熙春园的东半部,距今已有近250年的历史。</h3> <h3> 解放后工字厅成了学校领导机构所在地,党政机关分别占有东、西两侧,重要宾客都在工字殿接待,1953年起工字厅前厅悬挂了毛主席手迹“为人民服务”匾额。近些年来学校扩大机关膨胀,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研究生院等等大部机关都独立进楼了,工字厅似乎清闲了许多。</h3><h3> 工字厅和正门前原有的石狮子都在文革中破坏,后来从圆明园拉来一对石狮放在正门,工字厅前石狮和厅后水木清华的石栏杆则都是新制了。</h3> 工字厅西部有省耕别墅的含润斋和陇香馆,大致位置是后来的怡春院,有垂花门相通,院内有月亮门、藤萝架、鱼池、假山等,后成为学生宿舍,吴宓居此时命名正厅为“藤影荷声之馆”。 <h3> 打开工字殿后厅北面厅门,可见一脉青山、一池秀水、一塘碧荷、两座古亭,这就是称为园中园的“水木清华”。这也是我们求学时风景绝佳之地(那时近春园还是“荒岛”),记得1965年元旦就是在这里第一次看到冰球赛。由于夏日荷花满池,池边又竖有朱自清雕像,不少人错以为这就是“荷塘月色”景点。</h3> <h3> 工字厅后殿门外上方正额“水木清华”四字,乾隆时曾有题匾“镜烟斋”。两旁朱漆圆柱悬有清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为水木清华增色不少。</h3> 建校初期在水木清华东北岸小山上有钟亭一座,内有嘉庆甲午年大钟一口。后大钟被日寇掠走,抗战胜利后由1921年同级同学集资重建钟亭并移来颐和园东大门对面古钟悬挂,为纪念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而命名“闻亭”,“闻亭”二字由潘光旦教授所书。1986年学校在闻亭下修建闻一多雕像以纪念先生逝世40周年。 水木清华东岸在建校之前的熙春园即有单檐四角方亭,青瓦绿柱名曰“迤东亭”。1978年8月,为纪念朱自清先生逝世30周年,重修并改名为“自清亭”。 在水木清华北山之阴,1989年9月建成清华英烈纪念碑,上书“祖国儿女,清华英烈”八个铜铸大字。2001年扩建,在下方平台上镌刻了43位清华英烈的姓名和生平,人们在这里缅怀烈士,寄托哀思。<div> 就在英烈纪念碑下路边,还有一座韦杰三烈士断碑。1926年3月18日,清华23岁学生韦杰三参加在天安门举行的抗议<span style="line-height: 1.5;">示威游行,遭到段祺瑞政府屠杀而牺牲,同学以圆明园断碑在此纪念,我们入学时断碑位于大图书馆前。</span></div> <h3> 工字殿西侧隔路是建于道光二年(1822年)三弟惇亲王绵恺(嘉庆帝三子)的书房,就是现在的“古月堂”,小院的垂花门保存完好引人注目。梁启超、朱自清等曾在此居住,1928年后改为女生宿舍,不少名人在此留下佳话,后曾为幼儿园,现为后勤机关。</h3> 古月堂与工字厅之间,原有一间新华书店,是我们当年常常光顾之地,相信在老一代清华学子心中都留有深刻记忆,现在是清华大学新闻中心。 在工字厅之南,一教之西,原有建校初期1917年建成的甲乙丙三所,建校时原为学校高级行政领导所居,解放后曾为党委和幼儿园占用。文革后甲所、丙所重建为高级专家招待所,乙所融入这片草地不存,这里流水潺潺,绿草如茵,是校园中心最漂亮的地方。 从甲所向西是一条南北的熙春路,这条路相对比较安静,值得一提的就是这座静斋了。静斋本是清华八斋之一,建于1932年,初时就是清华第一批女生宿舍,我们读书时这里是留学生宿舍,那时留学生很少,还要选派中国学生陪住。现在为学校管理机构占用。 静斋继续向北,还有一个熙春园餐厅,淮阳风味,算是一个有特色的的高档餐厅。餐厅北邻是解放初期建筑强斋。算是清华八斋的后三斋之一,开始是女生宿舍,后来是招待所。其北侧就是工会俱乐部和教工餐厅“荷园”了。 <h3> 回过来从甲所翻过小土山向南是建于1927年的丁所,就是建校早期为清华教职工子弟开设的“成志学校”。虽然学校不大,但董事会包括了冯友兰、张子高、马约翰、朱自清、杨武之等,如果细数这所小学的大师校友,怕也令人瞠目结舌。至抗战南迁该校消亡,后来清华附小强调成志精神,以它为清华附小的前身。现在这里是清华大学工会所在地。</h3> 从熙春路(静斋和强斋在路西侧)向西,就到了清华的风景名胜“近春园”。熙春路以东的工字厅原属康熙帝行宫熙春园的东半部,道光将其赐给皇三弟绵恺,俗称“小五爷园”。1851年咸丰即位,易名为“清华园”。熙春园之西半部赐给皇四弟绵忻,命名“近春园”,俗称“四爷园”。这就是现今的“近春园遗址”,因为这里产生名篇“荷塘月色”亦称“荷塘”。 我们读书时这里荒凉一片,俗称“荒岛”。岛上野鸟飞鸣,草木丛生,充满野趣,四周池水满是荷花芦花,冬天是滑冰的好地方,冬日下午锻炼时间大家围绕荒岛一圈一圈飞驰溜冰,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快乐。 临漪榭为近春园原有建筑。慈禧太后为重修被焚毁的圆明园征集材料而拆除了近春园,后因太平天国运动而搁置,近春园遂沦为“荒岛”百余年。现有临漪榭为近春园按清宫法式仿建修复的唯一建筑,歇山起脊,金线苏彩,由清华教师金德年题字,而临漪榭西侧是邓小平题字的“晗亭”。 除了临漪榭,岛上还有残留的近春园石窗与门券等遗物,后又建了孔子立像,吴晗雕像。1982年,为纪念朱自清先生在此写下的名篇《荷塘月色》而在近春园东侧小丘建“荷塘月色”亭,匾额由朱自清单字手迹集成。 近春园以南小山上有一座高高在上的“零零阁”,由1965级00字班同学1996年母校85岁华诞时捐建。远远望去,湖光山色,错落有致,为近春园增色不少。 <h3> 登上零零阁,北望是一池湖水,南望就是这座难忘的西湖游泳池。这座游泳池于1958年义务劳动建成,我在这里从“旱鸭子”养成了游泳习惯,坚持至今,受益匪浅。如今学校恢复了清华学生不会游泳不能毕业的规定,我举双手赞成。</h3> 从西湖游泳池向西越过近春路,在校河东侧,是改革开放后开辟的植物园,种植了各种树木物花卉,每到春天,一片姹紫嫣红,现更名为“绿园”。 绿园南过清华路的校河上有一处景观,那是广西校友会在母校建校90年和100年时送给母校的奇石“桂韵”和“铜鼓”。“桂韵”为11亿年前形成的前寒武纪海底火山岩。“铜鼓”则有清华老校徽图案并镌刻着“九州大同,明德以鼓”。 绿园向西隔校河相望就是1924年始建的“西院”,也是校河以北仅存的清华初期教授住宅,王国维、朱自清、陈寅恪、闻一多、顾毓琇、陈省身、杨武之、熊庆来、吴晗等一大批名人曾居于此。朱自清从这里到三院上课日日走过近春园的荷塘,才产生了名篇“荷塘月色”。 <h3> 西院11号(原西院19号)是杨振宁儿时的旧居,其父杨武之当年是清华数学系教授。历史学家吴晗就住在隔壁12号。14号是著名体育家夏翔教授,而万能科学家顾毓琇就住在旁边16号等等。</h3> 从西院继续向西,就可以看到清华西门了,这是1933年建立的清华主校门,出门时圆明园南门,再向西可以看到西山和颐和园。由于交通方便常常挤满参观校园的人们,所以如今的车辆还要向北绕到加油站的简易油库门才能进校。, <h3> 植物园以北、近春园以西是1989年建成的近春楼,由香港利国伟赞助修建,也称“伟伦中心”,用于香港浸会大学课程培训,也是学校招待宾馆。随着学校的发展,最近这里在进行加固改造项目,两年后这里是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新址。</h3> 在近春楼背后过校河到校园西墙之间还建有一座近春园西楼,2011年7月以数学大师丘成桐为主任的清华大学数学中心迁到这里,并于2015年3月成立“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该中心聘有十几个国家的数学教授面向海内外招收研究生,专心研究数学前沿课题,是培养新一代数学人才及促进数学思想和成果交流的国际教学科研机构。 <h3> 近春园正北是建于1930年杨廷宝设计的生物学馆,与图书馆二期、气象台、明斋等属于清华园第三批建筑。对我们来说印象深刻的是上世纪70-80年代校医院迁此达22年,我在学校唯一一次因扁桃腺化脓住院就在旁边的荷花池病房。</h3> 临河的生物馆(现为生命科学学院)东侧不远有一座小桥,桥东南是水木清华,桥东北是西大操场,而桥西北就是文革前的校医院,除了这座灰色平房为门诊外,在校河南侧还有内、外科病房(下右图左),体育馆北侧的三十六所有传染科病房(下右图右),当时已经构筑了一所综合性医院的基本框架,直至70年代才迁入生物馆。后来这里曾办过校办的风光仪器厂,直到90年代在这里建立蒙民伟楼。(本组图取自石宏敏“清华大学医院百年史节选”,在此致谢。) 1995年在校医院原址由蒙民伟捐资建设了是学生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又称蒙民伟楼,不仅可供学校艺术团排练,还有多功能厅演出,真羡慕如今的学生文艺社团有这样好的活动条件。 在蒙民伟文化艺术中心背后和天文台之间于上世纪末建成了生命科学大楼归属于生命科学学院,同时建成的还有北侧的理学院大楼,加上西侧的医学院、药学院等系列建筑,在生物馆与化学馆之间构成了以红色为基调的清华理学院区,这批有关肇邺设计的理学院建筑构成了西区又一条次轴,形成了校园最协调优美的书院校区。 <h3> 生物馆以北路西的小山上是1931年杨廷宝设计的气象台,解放后院系调整后闲置,我上学时常见体育代表队同学跑上跑下在这里训练。本世纪初清华成立天体物理中心,气象台由关肇邺主持改建,加高一层并设望远镜穹顶,改成了天文台并成为清华一景。</h3> <h3> 天文台西侧在近春路上南望,就是今日的校医院,其前身是始建于 1911 年的清华校医室。1962 年,校医室改制为校医院,现二级综合医院。 医院目前拥有Philips Brilliance 64 CT、 GE Discovery 656 DR、富士 Smart CR XG-1、PACS系统等先进设备。<span style="line-height: 1.5;">力争建成与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集医疗、保健、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社区综合医院。目前升级改造的新校医院已经在新址筹建。</span></h3><br> <h3> 天文台西侧在近春路上北望一眼就看到通往清华附中的西北门。道路西侧是关肇邺设计、2006年9月建成的清华医学大楼、清华医学院、药学院座落在这里。</h3> 一般人没有注意到,在这排医学院大楼西侧到校园西墙之间还有几座归属于生命医学学科的建筑包括各种实验室和研究所,这是靠近校河的生物技术馆(80-90年代的留学生楼)。如果再加上化学馆北侧刚刚建成的生医馆,清华的生命科学技术和医学药学学科应该已经十分庞大,记得以前我专业的医学物理所在这里都有一席之地。 <h3> 其实在我们记忆里,医学院原址是1952年建的西大饭厅,是当年亚洲最大跨度的木结构(29米)建筑。由于地域偏僻没发挥饭厅功能,倒是成了那时的“体育馆”和“电影院”,特别是全校大会或者除夕联欢等也在此举行,大家拿着宿舍的凳子排队从最东宿舍走到这里来开会,印象颇深。</h3> 近春路北行到头是学校西北门,出门就是圆明园东路了。过去这里没有门,而是在此化学馆东侧有一个直通清华附中的小路。那时圆明园还是水田荒地,到清华附中小路边也有片场地,我们曾在那里军训打靶。 <h3> 而西北门西侧原来是老清华著名的“灰楼”,我们读书时这里是文艺社团活动的音乐室,可以听到里面的咿咿呀呀或者滴滴哒哒。当年我是军乐队员,忘不了周乃森教授,一度每周定时在这里为我单人授课,让我按着他的肚子感觉气息或者悄悄欣赏一段老唱片,留下了年轻时的美好回忆。</h3> 可惜“灰楼”没有做为历史建筑而保留,改革开放后这里建成了清华二附中,实际相当于附中初中部,以解决清华子女从附小毕业后的出路。附中二部转换成清华附属实验学校搬走后,这里与其南侧大片土地划归生物医学各单位,目前这里是生物测试技术实验室。 <h3> 而在西北门东侧,我曾经拍过一张值得留存的照片。这张照片记录了2003年春天SARS肆虐期间校园封锁,在西北门边家属隔离探望子女的情形。</h3> 西北门东侧则是建于1931年沈源理设计的老化学馆(上),我在大一时就在这里做普化实验。化学馆在校园西北角,课间换教室就要匆匆走向校园中心区,所以忘不了那时课间校园里满是赶路的人群,而伴随着紧张脚步声是大喇叭播放的运动员进行曲和广播体操,那种热烈的气氛令人回味。<div> 下图是2004年关肇邺设计的何添楼,是化学馆东侧的扩展楼。</div> 绕过何添楼左转向北,是新建的生物医学馆(吕志和楼),生物医学馆包括了生命科学学院以及为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及交叉学科提供教学科研的基地和研究所。 这个生命医学馆西侧,化学馆北侧,是原来的人环楼,现在也归并在生命科学学院使用,那里有植物生物学研究中心等机构,其西侧就是圆明园东路了。 而在生命医学馆两座楼后面就到了大学的边界,一路之隔是清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南门,即原来西北门西侧的清华二附中。经过长期发展改革,与清华附中关系难以简单说清楚(可以理解为附中初中部)。穿过学校再向北就是清华附中了。 <h3> 再拉回来看,老化学馆前到老生物馆原来是一片空旷场地,在这里建了许多篮球场,我们常到这里上体育课,左侧远处就是当年的西大饭厅。</h3> <h3> 上世纪末在这片场地上由关肇邺设计修建了宏伟的理学院。南侧是天体物理中心和生命科学工程大楼,而数学系、物理系及高研中心等在理学院大楼中。这组建筑与化学馆风格协调,前有下沉广场,气势恢宏,风格典雅,是关肇邺院士又一佳作。</h3> 西区还有最重要的是位于理学院以东,图书馆以西的西大操场了。左侧是建于1920年前后的清华“四大建筑”之一的体育馆。体育馆除了墨菲设计前馆篮球馆外,其后侧还有一个附属游泳池,是当年最安全、清洁、供暖设备齐全的室内游泳池。1954年10月后,毛主席曾不定期在中午或晚上“秘密”到这里游泳,这样断断续续持续了一个冬天,直到中南海建设了室内游泳池为止。 体育馆前馆后侧是1932年沈源理设计建设的后馆,形成了今日前后馆中间游泳池的格局。我读书时后馆是体操馆,但也常用于大批的临时人员安置。值得一提的是1957年亚洲流感时清华有一千多学生被感染。当时还没有“校医院”只有“医务室”。为了实行“隔离”,在这个后馆打上地铺就成了临时病房,如此说来应该是最早的“方舱医院”啦。 <h3> 体育馆前就是学校历史最久的西大操场,历代清华学子都在这里锻炼,从这里曾经走出了不少运动健将和世界冠军,每个老清华人对这里都极其熟悉,也会有许多难忘的故事。我入学时第一节体育课就曾晕倒在操场上,是清华的体育锻炼给了我一副好身体。深深感谢清华。</h3><div> 上世纪之前,西大操场除了举行每年校庆的体育运动会外也是学校全体大会和盛大演出的地方,例如2001年建校9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就在这里举行。<br></div> 西操场北侧是一片以“斋”命名的老清华学生宿舍楼,这是清华八斋中的老五斋。这五斋的名字来源于《大学》的“三纲八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明斋、新斋、善斋);“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斋);“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平斋)。<br> 除去建于1932年的“静斋”是当时的女生宿舍位于近春园东侧外其他四个斋子均在于此周围,图为<span style="line-height: 1.5;">建于1930年杨廷宝设计的“明斋”,原称“四院”。我上学时学生会、学生广播台等都在此楼,现在是清华社会科学院。</span> <h3> “在止于至善”——善斋,明斋之西侧,也叫五院,现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此。</h3> <h3> “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平斋,建于1935年,位于善斋后面,是唯一保留宿舍功能的斎子。</h3> <h3> 在明斋之东是新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建于1935年。我们那个时代,新斋是学校西区的女生宿舍,现在清华人文学院在此。</h3><div> 西大操场北侧这几个宅舍与化学馆、生物馆等建筑是在上世纪30年代由杨廷宝、沈源理等设计的,其风格与墨菲设计的四大建筑协调一致,改革开放后又有关肇邺设计的图书馆扩建三、四期新馆、理学院、生命科学楼、医学院、生医馆、何添楼等与此一脉相承,构成了清华大学西区(红区)建筑的另一条轴线,是清华校园不可或缺的美丽,我们应该感谢他们。</div> 上世纪90年代前,四个斎子以北主要是教工宿舍。按照解放后新建住宅的规矩,校河之南叫做“公寓”(见中集),而校河以北就称为“宿舍”。宿舍集中在西区北部,从西大饭厅、化学馆向东北侧至学生1-4号楼之间有十余座不同大小的宿舍及配套的食堂浴池等。经过几十年变迁,大部分宿舍已经陆续拆除,仅仅留下北部的14-18宿舍,并且这5座宿舍也已经重建成了3-4层的公寓楼。 <h3> 在这排公寓楼与前面的明斋之间,2001年在原有的宿舍和3—-6食堂和清真5所食堂陆续拆除后建起了这个令人瞩目的“万人大食堂”,实际可同时容纳3500人就餐。后食堂改名时称为“观畴园”,因为清代兴建熙春园时这里是大片良田,乾隆建观畴楼登高视察吟咏农事。 </h3> 从观畴园餐厅向北越过14-18宿舍后,2023年又建成了新物理楼,清华老物理系有着辉煌的历史,新物理楼建成和使用为清华物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创造了条件。 <h3> 观畴园以东,校河以西,图书馆背侧,是1954年修建的1-4号学生宿舍楼,由汪国瑜等设计,大屋顶,棂花门,别有风格,但后来被批判为“复古主义”。不过对清华学子来说,解放后的学生宿舍,恐怕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四座楼了。</h3> 1-4号楼的东侧到校河原来是一片杨树林,现在整治成一个漂亮的广场,由23位企业家捐建的“人间天使”巨型雕塑就矗立在河边,纪念2003年SARS肆虐北京时人民团结一致抗击非典的斗争,石碑上写着“人类需要每个人在必要的时候都能成为别人的天使”。<div> 当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第5次视察疫情时就在这个小树林广场看望进行文艺排练和闻讯而来的同学们,齐声高唱《团结就是力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div> <h3> 1-4号楼的西侧是一条直通北门的大道,前面当年是研究生入住的3号楼。文革中没有了研究生,这里也成了普通宿舍。</h3><h3> </h3> 3号楼后面依次是2号楼和1号楼。上图是当年从2号楼看到的1号楼,下面是当年从2号楼阳台东望的老照片。当时2号楼是体育代表队和文艺社团集中居住的宿舍,课余阳台上常常乐声不断,热闹异常。这里东望是数力系居住的13号楼,文革后曾是工物系水利系学生的宿舍。再远处的大烟囱就是东区高压锅炉房了。 <h3> 1-4号楼宿舍区西北侧,是原来的西区浴室,现在这一带成了学生的小商业区。1号楼向北的马路东侧是19-29号楼,马路西侧是19-23宿舍,马路可以直达清华北门。这里沿用了解放后的传统习惯,教工楼称为“宿舍”,学生楼就直接称为“楼”。</h3> <h3> 道路顶端原有一座关帝庙,大跃进中改为电厂,为此学校京剧队创作了现代京剧“关羽搬家”,受到周总理关注,我当时还在中学读书,也知道此事,入学后专门来看过这座电厂。</h3><h3> 经过多次改建变迁之后如今从学校北端向东,可以直通东区最大紫荆学生公寓。而在去年之前,向西就到了清华北门,所以当时这个清华北门实际是面向西的。</h3> 自从2020年爆发大规模新冠疫情之后,所有校门加强了检测防护,清华北门也向西稍做移动至附中操场。目前这里开辟了一条南北路,道路北端新开北门成为面北,还不知道将来北门是否还能回归原位。 <h3> 从清华北门前行右拐,就是本世纪初继学校南端成府路边蓝旗营小区建成后再建的荷清路边的荷清苑清华教师住宅小区(靠近北五环)。加上80年代西侧建成的清华西北小区,应该说清华大部分中老年教师都住在这几个小区了。再后来的青年教师基本赶上了住房制度改革而散居于校外,不过近年学校努力在校园东侧学清路新建立了双清苑、学清苑等教师住宅区,现在那里已经配套完善,成为当今清华教师最集中的家园了。</h3> <h3> 本集主要回顾了清华校园的西北部分,也是建校初期的清华园,是清华大学的历史和精华。关于清华校园建筑历史沿革的具体详尽介绍请参阅笔者另篇《清华校园的历史变迁和那些造园大师们》。</h3><div><br></div><h3> 本文的中集将继续介绍清华校园的西南部分,那里是清华大学的教职工住宅区,曾经居住过许多清华为傲的学术大师。还会介绍解放后沿原铁路路基建设起来的学生宿舍区,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校园。上世纪在这里学习生活的几代清华学子把国家需要视为己任,在国家最困难的时期为祖国建设做出了无私的奉献。<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