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二场位于哈密市西部20公里处的火石泉。这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军垦文化元素以及保存完好的军垦遗址。近年来,国内著名影视公司利用红星二场保存完好的军垦遗址,创作并拍摄完成了电视连续剧《屯戍西疆》、《花开时节》和电影《火车》等作品。</h3> <h3>以兵团题材为主的影视作品,宣传了兵团文化,弘扬了兵团精神,提升了全社会对兵团工作的认知度和理解度,并提升了美誉度。</h3> <h3>走进二场,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过去是什么样子。</h3> <h3>屹立于“万岁山”的长廊楼阁构成一个硕大的五星图形。</h3> <h3>白墙灰瓦的小楼很有江南徽派风格,令人耳目一新。</h3> <h3>“万岁广场”四个大字出自于王恩茂将军在此召开庆功会振臂高呼的口号“红星二场万岁!”“万岁山”、“万岁广场”由此得名。</h3> <h3>广场上造型别致的凉亭。</h3> <h3>位于广场一侧的“戈壁母亲”雕塑。</h3> <h3>“万岁山”上的长廊。</h3> <h3>“万岁”广场鸟瞰。</h3> <h3>“灿烂红星”四个大字熠熠生辉。</h3> <h3>红星军垦博物馆于2017年4月8日对外开放,年接待疆内外游客3万多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和宣传兵团精神、弘扬军垦文化、彰显老兵精神的平台。</h3> <h3>茫茫戈壁深处的军垦驻地。远处20个大字依稀可见:“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扎根在天山。”</h3> <h3>这是当年军垦人住过的“地窝子”。</h3> <h3>这样的“地窝子”是军垦人当年的营房,远处可见密密麻麻一大片的废墟遗址。</h3> <h3>这是当年战天斗地、英姿飒爽的军垦女战士。</h3> <h3>他们以“人定胜天”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开荒种地、挖河修坝,一个个气冲斗牛。累了一天的人们就在旁边狭窄、昏暗的地窝子里栖息。</h3> <h3>这是他们当年住过的地窝子。他们在这里辛苦地劳动着、快乐地生活着。这就是当年革命的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我的男女影友钻进地窝子,坐到土炕上促膝谈心。当年的年轻人就是这样谈婚论嫁、结婚生子、繁衍生息的。</h3> <h3>这是红星二场的老一辈从地窝子“乔迁”而来的“新居”。</h3> <h3>他们一起享受着共同的劳动成果。</h3> <h3>1959年4月来自陕西彬县的胡师傅,今年78岁了。他是新疆八一农学院第一届农业机械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他先后在骆驼圈子和红星二场修理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抽水机等农机设备。老人很开心的告诉我们:现在国家政策很好,对他们老军垦特别照顾,每月退休金已经快到4000元了!</h3> <h3>这位也是退休的兵团人。老人尽管有了楼房但仍然住在带院子的平房,以便圈养他的羊群。你看他一手拿着放羊的皮鞭一手拿着手机的姿势也挺帅气。</h3> <h3>红星二场的芦苇荡。</h3> <h3>这是二场新修的住宅小区。可惜的是大多数老一辈军垦人没有享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就过早的去世了,想起来令人唏嘘不已。</h3> <h3>“万岁山”下,我们景仰着“老军垦”们挥洒沸腾的热血和淋漓的汗水之地,不由为他们骄傲与自豪。因为:我们踩着的是老一辈军垦人为之奋斗的热土!我们一定要继承他们的优良传统,为我们的下一代做好表率,薪火相传下去。</h3> <h3>6位影友集体合影留念。</h3> <h3> 外一首·写给老一辈军垦人</h3><h3> 每一次仰视都触动着我的灵魂,</h3><h3> 让奉献的血液脉动成最寂寞的根。</h3><h3> 静静地把思想竖立起一座雕像,</h3><h3> 这形象,分明是老一辈军垦人。</h3><h3><br></h3><h3> 每一次膜拜都浸满了虔诚,</h3><h3> 只为再感受戈壁母亲满脸的皱纹。</h3><h3> 每一次情的流淌都生生不息,</h3><h3> 只为再望一眼老一辈军垦父亲。</h3><h3> </h3><h3> 驻足亘古荒原吹拂的晚风,</h3><h3> 体会军垦新城拔地而起的楼群。</h3><h3> 夕阳下依然闪耀的红色五角星,</h3><h3> 永远激励着一代代的红色接班人。</h3> <h3>通过参观、采访、游览、体验等形式,我深深感悟着军垦文化的深刻内涵:是以军营文化为基础,广泛吸纳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地域、不同习俗的多民族大融合的文化;是以军队文化为背景而又有别于军队文化的、融合多民族地域文化的一种文化。根据文化的内涵,衍生出“南泥湾精神”、“屯垦戍边艰苦创业精神”、“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