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中的识字课

伏羲教育李红月

<h3>  今天是来岑小学习的第二天,老师带我们进行识字课的课程研讨,还让我们现场观摩家丽老师和老师自己怎么上识字课。老师们在实操中演示让我们学习,感受和此前很不一样。去年此时我参加七期培训,更多是在其中感受老师的心,老师言语行动中所传递出的精神。这一次除了感受老师这颗赤诚如火地心外,还有满满地实操中的干货。</h3><h3> 今天上午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地有三点:</h3> <h3><br></h3><h3>一、评价是否是素质教育课堂有两点∶</h3><h3>1.是否关注到每一个孩子?</h3><h3>2.课堂是否有效?</h3><h3><br></h3><h3> 其实教授说过的话中、林老师之前给黄埔军开会中,都有说过类似的话。伏羲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但要做到以人为本不是件容易的事。没有足够的定力,没有穿透现象的思考力,人会很容易被外在现象带走或者跟着事情跑。因为老师们很容易是以传授知识、以完成自己教学任务为中心,这样,孩子们个体的身心和学习状况必定被忽视,课堂的有效性自然也会大打折扣。今天听家丽老师的课就有这样的感受,她想关注那些不认真听讲的孩子,但还是没能组织起他们。孩子们没有被组织起来,长期下去班级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积极认真的孩子积累了自信,会越发积极认真;不认真不想学的孩子,越发没有兴趣也愈加不愿意学习。这大概也是体制学校孩子们的一种普遍情况吧。</h3><h3> 我们怎么办?正是因为对自己接受过的体制内应试教育的反思,我们才投身于倡导以人为本的伏羲教育之中。要做就要往好了做,何况林老师已在前面为我们探好了路!这一年做班主任,我也有很多做的不足的地方。此次学习,更加明晰方向,关注到课堂上的每一个孩子,让课堂更有效,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h3> <h3><br></h3><h3>二、老师的经验教训分享</h3><h3><br></h3><h3> 老师在带伏羲班一二年级时,在粗放型识字上用了很多方式方法,教会孩子能认很多字。但老师发现,到五年级时,孩子的问题越发暴露出来了。一是滋长了孩子自以为是的习气,什么字都会读,但都是随便读。二是孩子语言表达、理解能力差。因此老师提出识字教学有两种方法,一是追求量的粗放型识字,认字形为主。,二是追求质的精细化识字。这一种主要针对形近字、同音字。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进行精细化识字的教学中,就可以把中国汉字每个字独有的音形义一起讲解。</h3><div> 如何在具体地教学中应用这两种教学方法呢?粗放型识字主要是在经典课中随文识字,还可缓解孩子一直读经的枯燥疲累感。精细化识字主要是让孩子能理解性应用。具体地如,小学要求掌握的3500字中,我们可以分主题来学。今天家丽老师就是以偏旁部首中的“扌”为主题进行教学。林老师在课堂中还特意查明小学生要求的识字量中带“扌”的字就有176个。同时因为体制内的识字教学是成体系的,由易到难,我们也可以借用体制内的课本当识字教材用。只要适合,一切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教学资源。老师还具体指出,伏羲班在一二年级时,60%在经典里随文识字,40%用于精准性识字。而且必须要重视接轨。</div><div> 识字的教学方法和具体的教学应用都说了,那如何在班上进行教学组织呢?老师进一步分享了她的做法:先进行全班摸底,然后分层次分重点。比如大部分孩子会的就不用花太多时间来教学。全班性共同教学看似老师省事,好像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是很浪费时间且效率低下的。我理解,欠的债总是要还的,现在省事,以后就会有一堆的麻烦,现在麻烦,以后就会越来越省事。除非你眼里只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老师还分享说,一对一是最好的,不论是老师对孩子,还是孩子帮孩子。而且教别人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我们要做的是个性化教育,做每一个孩子的教育。</div> <div><br></div><div>  三.学习金字塔</div><div><br></div> 老师今天提到的“学习金字塔”,“教授给他人”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这也是第九期培训的一个独特的地方。林老师意识到此前对我们和孩子的教学中,我们和孩子们不是容易忘掉,就是记错重点。从“学习金字塔”中,老师受到启发,思考如何让接受对象更高效地消化吸收老师所传授的内容和精神。那就是复讲。我想起大学时期我们英语专业在学英语时,老师们课堂上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paraphrase复述。让我们收听或阅读一个故事后,用不同的语句和表达方式来转述这个故事。我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只是当时老师给我们的实操机会太少了。老师课上课下都在自己班级组织了一对一师徒的学习,既锻炼小老师,又让小徒弟得到了成长。今天吟诵和识字课的实操总结后,老师也让我们在组内进行复讲。虽然时间紧张,大家肚子都饿了,但都饶有兴致地逐个进行了复讲。为了复讲,就需要组织自己的语言,整理自己接受到的内容,这个过程就是极好地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样,老师不仅是让我们吃了美味可口的干货,还让我们进行了最好的消化吸收。美哉!!<div><br></div><div> 感恩经历了一波三折,我还是坚持来参加了这期复训。更感恩,背后为我担当的学校的同事们!最感恩,林老师一如既往地接纳与热情分享!唯有全力以赴地学习,不忘用自己的学习来带动孩子们成长的初心!</div>